脉络膜转移癌的眼底荧光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脉络膜转移癌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探讨两种造影方法对脉络膜转移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通过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同步获得5例脉络膜转移癌患者双眼的FFA和ICGA图像.结果5例中4例双眼发现占位性病变,FFA背景期肿物呈低荧光,静脉期肿物内出现针尖状高荧,中央疏而外周密,高荧缓慢扩大,中央低荧区逐渐缩小,晚期肿物内出现边界清晰的斑块状高荧,呈"铺路石"样表现;ICGA早期相(1分钟内),肿物处表现为大面积低荧,周围脉络膜血管轻度扩张,边界欠光滑,其直径略小于眼底所见;其后,于低荧部位缓慢出现斑点状高荧光,边缘密集,中央散在;荧光随时间推移缓慢增强并扩大;晚期相表现为点、片状高荧,中央仍存低荧区,范围较早期相缩小,肿物边缘区域出现环形针尖样高荧,可能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受损征象.结论FFA和ICGA对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意义,IC-GA对FFA有辅助作用.但对不典型病例,仍须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经食管心房调搏 (TEAP)检查时的插管反应和调搏反应使患者难以接受 ,从而致检查、治疗受限〔1〕,甚至被迫终止。为减轻对 1 8岁患者检查的不适和痛苦 ,我们在TEAP检查中使用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预测腋淋巴结肿瘤转移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专利蓝染色法和/或99mTc标记的硫胶体示踪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两种方法联合检测3例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均阴性者未行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81例患者SLN总检出率为96.3%(78/8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 3)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定 6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及
目的:掌握深圳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病种构成,为出生缺陷干预与监测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在拟开展出生缺陷干预与监测的区、镇进行整群抽样,统一培训调查员,调查并记录
目的 研究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重度二尖瓣狭窄 15年的经验及长期随访的情况。方法 摒弃传统的三步法 ,采用一步法经皮经房间隔穿刺球囊扩张治疗二尖瓣狭窄。本组共
目的 探讨奥曲肽在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大鼠全胰十二指肠同种异体移植动物模型,监测再灌注3、6 h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同时对移植胰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应用奥曲肽和硝酸甘油(NTG)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再灌注3、6 h血清NO水平、SOD活性分别为(77.13±5.29)、(
目的 以心脏为靶器官观察短暂下肢缺血预处理及药物预处理对心肺复苏术(CPR)的影响.方法以窒息法复制大鼠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短暂下肢缺血预处理组(IP)、复苏前后予去甲肾上腺,预处理组(NEPCⅠ、NEPCⅡ)及复苏前后予腺苷处理组(AdoⅠ、 AdoⅡ),观察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成功后左心功能、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组及IP组蛋白激酶C(PKC)含量并定位.结果复苏成功率
目的探讨天津引滦水源原虫与病毒污染现状和消长规律.方法根据引滦河道的排污、与其他水体交叉及其倒虹闸的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监测点.分别用隐孢子虫和f2噬菌体表示水体受原虫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对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40例40眼外伤性眼内炎于发病后1天~1.5月行玻璃体切除术,早期手术(≤1周)10例,15天以后手术21例.其中进行了第二次玻璃体切除术的10例中,7例是因为术后出现了视网膜脱离,3例因为炎症未控制.结果术前视力<0.05的35眼占87.5%.术后观察1月~33月,获得有效视力(矫正视力≥0.05)的27眼占67.5%.在术后视力
目的 通过对人胰岛分离技术的改进以获得大量高活力胰岛并检测其功能.方法采用经典及改良技术分离、纯化28例人胰岛.胰岛收获量以胰岛当量(IEQ)表示.胰岛功能测定分别为体外测定胰岛索/DNA比率、静止葡萄糖刺激试验(SGS)及将胰岛移植至糖尿病裸小鼠的体内功能鉴定并行糖耐量试验,连续测血糖水平及其体内C肽浓度.结果前13例采用经典方法,平均每个胰腺收获49123IEQs,平均846IEQs/g胰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