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健康的心理是人生幸福之源。由此看来,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感觉到,培养学生的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感染力,而学生具有近乎本能的“向师性”,小学生尤为如此。站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是一个包括志趣、情感、风度、精神等因素的立体的生命。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气质美、性格美、风度美的熏陶,那是一种极大的精神引领。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高明的心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是一个人格完善、心理健康、心理学根底扎实的人。
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心理障碍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第一要旨。每学期伊始,我为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总是“如何审美”,引导学生认识美的种类,如何区别美与丑,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创造美。我不但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美去感染美,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培养自己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友爱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饱满的热情,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气质,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使学生在良好的熏陶中不断汲取能量,完善人格。
二、了解学生的需求,以爱导航。班主任要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价值、无限潜力的人,要对他们以诚相待。“诚”就是要理解他们的需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是天然合理的,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欢乐、忧愁、困惑,学会分析他们的行为动向,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我班有位学生,因生活在缺少爱的残缺家庭中,他变成了一个散漫、冲动、好斗的问题孩子。怎么去帮助这个孩子?首先,我代表全班欢迎原本远离同学而坐的他坐到大家中间来。空间距离的缩短,是为了让他在集体的关爱中建立这样的自知:我不是特殊的另一类,我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同时也为了缩短同学间的心理距离迈出了第一步。然后,我努力创设轻松温馨的氛围,以爱作为沟通心灵的纽带,建立相互理解的信任。接着我又与他采用儿童拉钩的方式约定,用心里暗示的方法提醒他,并配合以全体同学广泛的潜移默化,用爱心去感化他。这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尊重,给他在集体中重塑自我形象的机会,让他找回自信。现在的他变了,在教室里,可以看到他与同伴一起阅读讨论了;在校园中,可以看到他与同伴游戏嬉笑的身影。他的彻底转变令所有任课老师及同学都为之振奋,是爱,让他找到了自己童年的乐趣。
三、利用好主题班会,解决普遍性心理问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心理问题是普遍性的。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加以解决。一次一个主题,学生人人参与,大家集体讨论,往往事半功倍。例如:为了方便我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我在班级设立了“悄悄话”信箱。令我吃惊的是,在孩子们的悄悄话中,大多数是向我倾诉他们内心的烦恼的。比如,有的同学写“我发现同桌最近对我没以前热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几次考试我都比她好?”有的写“爸爸妈妈最近吵架,我一听见他们吵架就很害怕。他们为什么老吵架呢?”还有的说“王某某的钢笔不见了,大家都说是江某某偷的,可我明明感觉到了江某某委屈的眼神。”这些烦恼大多数来自同学间的相处,而这些烦恼也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足迹。
我深深知道,一个优秀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首先要求全体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合作。而这些同学的烦恼,不正说明他们没有做到这以点吗?那么,究竟如何帮助孩子们解除烦恼,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呢?在分析“一双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抱成团”的原理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剖析一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从而让孩子们明白团队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我觉得利用教学这块领地,加上班主任的有利条件,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潘慧敏,教师,现居江西上高。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感染力,而学生具有近乎本能的“向师性”,小学生尤为如此。站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是一个包括志趣、情感、风度、精神等因素的立体的生命。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气质美、性格美、风度美的熏陶,那是一种极大的精神引领。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高明的心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是一个人格完善、心理健康、心理学根底扎实的人。
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心理障碍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第一要旨。每学期伊始,我为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总是“如何审美”,引导学生认识美的种类,如何区别美与丑,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创造美。我不但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美去感染美,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培养自己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友爱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饱满的热情,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气质,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使学生在良好的熏陶中不断汲取能量,完善人格。
二、了解学生的需求,以爱导航。班主任要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价值、无限潜力的人,要对他们以诚相待。“诚”就是要理解他们的需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是天然合理的,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欢乐、忧愁、困惑,学会分析他们的行为动向,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我班有位学生,因生活在缺少爱的残缺家庭中,他变成了一个散漫、冲动、好斗的问题孩子。怎么去帮助这个孩子?首先,我代表全班欢迎原本远离同学而坐的他坐到大家中间来。空间距离的缩短,是为了让他在集体的关爱中建立这样的自知:我不是特殊的另一类,我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同时也为了缩短同学间的心理距离迈出了第一步。然后,我努力创设轻松温馨的氛围,以爱作为沟通心灵的纽带,建立相互理解的信任。接着我又与他采用儿童拉钩的方式约定,用心里暗示的方法提醒他,并配合以全体同学广泛的潜移默化,用爱心去感化他。这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尊重,给他在集体中重塑自我形象的机会,让他找回自信。现在的他变了,在教室里,可以看到他与同伴一起阅读讨论了;在校园中,可以看到他与同伴游戏嬉笑的身影。他的彻底转变令所有任课老师及同学都为之振奋,是爱,让他找到了自己童年的乐趣。
三、利用好主题班会,解决普遍性心理问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心理问题是普遍性的。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加以解决。一次一个主题,学生人人参与,大家集体讨论,往往事半功倍。例如:为了方便我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我在班级设立了“悄悄话”信箱。令我吃惊的是,在孩子们的悄悄话中,大多数是向我倾诉他们内心的烦恼的。比如,有的同学写“我发现同桌最近对我没以前热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几次考试我都比她好?”有的写“爸爸妈妈最近吵架,我一听见他们吵架就很害怕。他们为什么老吵架呢?”还有的说“王某某的钢笔不见了,大家都说是江某某偷的,可我明明感觉到了江某某委屈的眼神。”这些烦恼大多数来自同学间的相处,而这些烦恼也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足迹。
我深深知道,一个优秀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首先要求全体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合作。而这些同学的烦恼,不正说明他们没有做到这以点吗?那么,究竟如何帮助孩子们解除烦恼,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呢?在分析“一双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抱成团”的原理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剖析一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从而让孩子们明白团队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我觉得利用教学这块领地,加上班主任的有利条件,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潘慧敏,教师,现居江西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