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到大陆投资挡也挡不住”

来源 :经济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na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台胞话心声
  
  苏州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区,其中,很多台资企业落户苏州新区。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阖家团聚,台商老板或孤身或携妻挈子来到大陆这个全新的環境。他们对台商来大陆投资以及两岸关系有着切身的体会。
  
  “再不三通,就要逼迫台商引刀自吻了”
  
  2000年9月当选为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王勋辉,身材魁梧,很富有感召力。身为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92年就从台湾来到苏州新区投资兴业,难怪笑称自己是“老苏州”。苏州市台资企业逾2300家,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5000多名台商及其家属常驻苏州。公司、协会一肩挑,王勋辉显得很轻松,“我两年任期内最重要的职责是服务台商,接任会长至今,我还没碰到头疼的事,相反接待的台商多是询问投资设厂事宜、相关政策,有的台商尚未投资已经先在苏州购置房产。”
  提起苏州,他赞不绝口,“台湾的调查报告表明,苏州的投资环境名列大陆首位,政府效率高,很规范,海关等都没有问题,台商纷纷往苏州跑。有人也许会以为只有中化这样的大企业以及我这个会长才会受到特别照顾,其实不然,我接触了很多中小企业,他们同样受到很好的服务,当地政府并不是在台资企业来了以后就置之不理,而是继续关心,希
  望二期、三期继续在此投资。”
  王勋辉深有感触,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财神爷”抢着在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办的会刊上刊登金融贷款业务,毕竟苏州的台资企业占的份额大、大企业多,银行都想与之开展业务。行长一天到晚往企业跑,主动提供咨询,开办讲座。
  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由台湾中国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苏州第二制药厂、中国医药公司合资,现有员工300多人,是台湾制药行业在大陆兴办的首家合资企业。血浓于水在王勋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以其父的名义在原苏州医学院设立奖学金,1998年,中国抗洪赈灾,当时苏州中化尽管亏损,仍慷慨解囊捐赠了价值150万元的药品,1999年,苏州遭遇洪灾,苏州中化又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药品。尽管到大陆投资已近10年,王勋辉仍懊悔来迟了,“在大陆投资的欧美医药厂商如西安的杨森、上海的施贵宝,先于台湾医药企业抢占商机,现都已成气候。台湾地区市场狭小,只有在大陆立足,才有可能进军国际市场。”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王勋辉对此很乐观,“苏州中化一些原料从国外进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降低,对公司有利。”
  谈到两岸企业优劣比较,王勋辉感触颇多:由于两岸长期隔离导致企业文化差异,管理大陆的企业要比台湾的企业花更大的心思,管理层要花较多时间沟通。由于人才竞争激烈。怎样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是需要花心思做的一件事,苏州中化把员工送到台湾培训,让他们出去看看,接触新事物。他透露,从2001年起,台湾中国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将把研发中心陆续移到苏州,原因在于,这里人才济济,而成本低,在台湾养1位博士的钱,在这里可养5位博士。台湾中化研究所有100多名博士、硕士,每年要花8000多万元新台币去养这些人,若拿这些钱在大陆聘用研发人员,日子太好过了,而且大陆人才专业素质高于台湾。
  在王勋辉的极力引荐下,很多台资企业先后到苏州新区投资。王勋辉感慨不已,“台商到大陆投资挡也挡不住,这是生存问题。台湾当局应该反省能为企业提供什么环境,一味地强求企业留在台湾不现实。我们都是中国人,台湾当局不承认一个中国,至今不三通,企业怎么留在台湾?而在大陆,欧美投资蜂拥而至,台商不来,自有其他外商投资,而台商不去大陆去哪里?光呆在只有2000余万人口的台湾怎么生存下去?台湾如果再不开放三通,就要逼迫台商引刀自吻了。”
  随着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落户苏州,王勋辉全家人跟着移居大陆,先是住在苏州,后又搬到上海虹桥。每天往返于上海、苏州之间,王勋辉惊叹天天都有新变化,“大陆发展得太快,出乎想象,沪宁高速公路开通后,车程由1小时缩短至50分钟,简直是畅通无阻。苏州与9年前相比,完全变样了。”他只是开股东大会时才回台湾,平时都呆在大陆,春节就到大陆各地游玩。
  


  “中国的舞台才是世界最大的舞台”
  
  台湾记者称“在苏州找不到卖鸭蛋的人,只找到在开工厂的高科技台商”。苏州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率先到苏州新区建厂的台湾独资企业,现已建立了庞大的生产、销售基地。苏州新区于1992年开发建设,苏州明基于1993年在一片农田上建厂,1994年批量生产,在苏州投资之早,可由其所拥有的车牌号码0002看出。明基的很多配套厂商跟着从台湾落户苏州及其周边地区吴江、昆山等地。现如今,苏州已成为台商到大陆投资的重要选择,这足以证明明基的远见。
  苏州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光碟机、扫描仪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都是前三名,桌上型显示器位居前五名,专门负责中国市场的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功不可没。1996年底,时任台湾明基显示器全球产销控制协调的曾文祺主动要求调任苏州明基,第一个到大陆开拓市场。在他看来:大陆发展空间大,成长性强,升迁机会多,而台湾未来生产没有竞争力,发展有限。时至今日,他的部下已增至三四百人,他对此深感自豪。曾文祺对现在的工作情有独钟,“在大陆做行销,是一辈子难得的机会,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中国的舞台才是世界最大的舞台。"他常爱以联想电脑为例证明中国市场之大:联想电脑光是凭借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就成为世界第十大个人电脑公司。
  “明基最拿手的就是培养人,唯有透过其他人创造价值,你的价值才能无限延伸。”曾文祺的人生观是一定要创造价值,能创造多大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就有多大。身在苏州,
  曾文祺对台湾的现状有点难过,“再给我几年,我一定可以把大陆市场做起来。不要问台商为什么要到中国来,而应该问为什么不来?”
  
  “我们在这边挺好的”
  
  “我当初到大陆的动机是为了多赚钱,否则谁愿意背井离乡。来了才发现大陆确实不错,这是实话实说。”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田清源谈起了他来大陆的动机,他透露,当初是因为在台湾贷款买房子经济压力大,冲着在大陆工作的薪金差不多是在台湾的2倍,才于1996年下狠心来到大陆,而在1996年以前,他从未动过此念头。
  孰料,田清源对大陆的感情日渐深厚,一再延长在大陆工作的时间。他于2000年到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担任行政部经理,这是他在大陆的第二份职业,在此之前,他在上海的一家台湾食品公司工作了4年,妻小也跟着把家搬到大陆,他到哪里工作,家就安在哪里,先是上海的万科城市花园,后是国巨公司公寓。田清源至今仍津津乐道万科城市花园,列举它的种种好处:医务室、餐饮、发廊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小区内有台湾人开的小吃店,打个电话立即送饭菜上门,日常生活不需离开小区,巴士免费送住户到市区,生活的便利性不比台湾差。还在上海时,田清源全家人就喜欢往苏州跑,每年至少来玩二三次,虎丘、寒山寺、古镇等名胜古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国巨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是台湾最大电阻器制造商——国巨股份有限公司兴建的独资企业,17名台籍干部住在厂内宾馆式的宿舍楼,桌球室、壁球馆、撞球室一应俱全,其中有3人携家属在此定居。厨师是当地人,早已摸透了台湾人的口味,想吃什么只管点。工作、生活顺心如意,田清源最感愧疚的就是妻子为此付出的牺牲。妻子在台湾时从事室内装潢设计,丈夫来到大陆,她辞掉心爱的工作,在大陆这个全新的环境里做全职太太,一个人呆在家里,有时厌烦了也吵着要回去。但田清源毫无悔意,“妻子放弃事业到大陆居住有得有失,但值得。”田清源的幼女可以说是在大陆长大的,今年9月将成为苏州外国语学校的一年级新生,台湾不承认大陆学籍,田清源就盘算女儿以后到国外发展。尽管乐不思蜀,田清源仍有危机感,“台籍干部比当地员工薪金高很多,从成本考虑,台籍干部有可能被取代,这就逼迫自己不断向上。”
  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杨忆文同样乐不思蜀,他这个台籍干部与大陆的缘分似乎更深,他是在上海成的家,全家人如今都住在上海。“我是1996年到苏州的,到大陆后才发现这里的政策、环境根本不像在台湾时想像的那样,而是十分宽松。”。他对在大陆发展很乐观,至今仍无回台湾之意。
  
  “台商若不能及时布点,无异于把机会拱手让人”
  
  前无退路后有追兵,正是台籍干部的真实写照。毅然踏上赴大陆工作之路,台湾失业率提高,大陆热升温是一大因素,多赚钱,谋求更大发展,也是一大因素。
  但是,台籍干部也面临被素质日益提高的大陆人才取代,毕竟任何一个公司基于成本考虑,都有人才本土化的需求,而当他们再返台湾不一定有工作机会。他们来到大陆,不是要大陆化,而是将自己置身于国际人才竞争市场。身在大陆,牵挂台湾的亲人,在台湾,又记挂大陆的事业,不管在哪一边,最常被问到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时候回去?工作、身心的双重压力有增无减,相反,岛内经济不景气也殃及台籍干部。
  被称为台湾“经营之神”的台塑公司董事长王永庆一针见血地指出,台湾百业萧条的原因,除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外,主要是当局面对台商到中国大陆投资的热潮人为设置障碍。他将台湾目前的经济状况比喻为病人,“一个人不舒服的话应该要找病源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台商到大陆去,大家都很清楚。”他大声疾呼:大陆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对台湾而言,机会不抓住很快就会失去。两岸民众是一家人,经贸交流会日益密切。当局只有对两岸关系采取“开放”的政策,才能解决台湾当前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向外拓展是提升其竞争力的基本策略。大陆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必争之地,台商若不能及时布点,无异于把机会拱手让人。面对日益密切的两岸关系和民众的期许,当局对台商到大陆投资不要有太多限制,应放弃“戒急用忍”,代之以可行的办法。
  
  正如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王勋辉所说,“台商到大陆投资挡也挡不住”,原因在于,大陆是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传统制造业台商为了在国际上保持产品成本优势,不得不到大陆投资,同时,任何一个厂商都无法不把眼光放在大陆市场。依据国台办的数据,截至2001年初,在大陆的台资企业至少有4万家,总投资额约400亿美元,台湾民众每年进出大陆百万人次以上。
  
  
其他文献
如果你是中国某企业的老总,这些日子也许正在考虑一个问题:将头上的总经理、总裁的头衔换上国际流行的“CEO”。当然,没准你已经走在前头了。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因倪润峰出任长虹CEO而使这个话题热了起来。CEO在传统企业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变化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内容?    频频掉价的国际CEO    从1999年到2000年,科技股大幅缩水,CEO的收入也增长缓慢。对CEO们来
期刊
在管理层宣布向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之后,许多投资者均十分关注B股的走势和未来的投资热点。笔者认为,“B”海虽小但也有不少“大鱼”,要想得之,最好是放长线耐心等待。    利好激活B股市场    上证B股大盘经历了长达7年的调整,第一段为1992年5月25日至1993年7月27日,指数从140.85点跌至51.01点;第二段为1997年5月6日至1999年3月10日,指数自51.01点扬至1997
期刊
“不要把争论变成一场运动,炒作对规范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好处,”吴敬琏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对追着他不放的记者们说,“现在围绕股市的争论不是新出现的,而是几年来的继续,我没有新的话可以说。”  作为这句话的注脚,吴敬琏出示了出版不久的文集《十年纷纭话股市》,其长达两万字的序言《我对证券市场的看法》,也出现在3月8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  今年初,一句“中国股市很象一个赌场”,使这位著名经济学家
期刊
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消逝,春的脚步便悄然而至,当全世界各民族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时,在上海这个国际型繁华大都市里正有一枝食苑奇葩绽开她迷人的笑脸……  民以食为天。  中国自古有着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尤其是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整体素质大大提高,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反应在饮食文化上尤为突出,人们不再简单地将目标放在吃饱、吃好这个层面上,而更看重的是吃得有品味、有
期刊
到过上海的人,都会惊叹于上海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绿树成荫。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上海的繁华,由上海市总工会主管的一个发起式股份制企业——起帆市政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公司采用当今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行科学的管理。公司在夯实了牢固的道路根基的同时,也在信誉和质量方面为企业形象树立了丰碑。在纵横激荡的市场洪流中,起帆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长包起帆
期刊
在位于素有上海陆上大门之称的铁路上海站北翼,活跃着这样一支法官队伍:自1986年以来连续七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近两年来,更获得众多殊荣:1998年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集中清理委托执行案件先进单位”的称号。1999年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获闸北区机关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2000年4月该院少年庭又被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称号。本着讴歌先进,
期刊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哲学家的话,离我们似乎远一点。可是对那些克服艰难险阻最后登上成功彼岸的人来讲,对这句话包含的真理性却体味得刻骨铭心。闫希军,天津天士力集团总裁,一位军人出身的科技专家、企业家,就是凭着一股子精神把企业办的风生水起,短短的几年间竟创下了五个全国第一。    一定要追上运兵车    闫希军1953年出生在甘肃一个偏僻山村,从小失去父母。幼年闫希军的心目中,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
期刊
博克曼实验室是一家以知识管理闻名于美国化学工业界的企业,在1999年分别获得亚瑟·安德森企业奖的“知识管理奖”和史密森计算机世界奖的“知识分享奖”。在过去全球不景气的情况下,博克曼实验室的净利润仍能维持约6%的成长。博克曼实验室如何导入知识管理系统以及知识管理如何引发整个组织的变革,这些对于21世纪企业未来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知识管理模式具有非常宝贵的启示。    博克曼的知识管理    博克曼实验
期刊
怎样留住你手下的得力干将,这是所有企业主管最关心的,在这方面10家成功的美国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10家企业是美国《财富》杂志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代表了新旧两种经济,不过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公司都有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超凡魅力的领导人,他们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互相交流、奖励独创、要求人才能在企业内部流动,给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发展的机会、发表意见和意见得
期刊
对于个人而言,外汇是个人持有的以外币计值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外币现钞和外币有价证券。用本国货币按汇率购买外汇或将外汇按汇率兑换成本国货币,就是外汇买卖。个人外汇买卖是银行为持有外汇的居民提供的直接以一种外汇按一定汇率折成另一种外汇的投资服务。近年来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个人外汇投资持续升温,成交量逐年增长,已经成为继股票之后的第二个投资热点。通过外汇买卖,还可以将手持外币兑换成另一种外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