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文化变革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61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去世之前,曾满怀忧虑地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安徽十一个教授联名上书新教育部长袁贵仁,希望他能够解答这个问题。我想,做一个抽象的回答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具体地变革,涉及到很多方面。
  对于中国现在教育的形势,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叫做成就巨大,问题成堆。这两个事实显而易见,互相不能替代。
  当前,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历史性大变革的前夜。在所有各类教育问题当中,我梳理归纳为三类不同的问题:教育观念的变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变革,就是体制和管理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就是在学校,在教学过程当中到底应该怎么教,怎么学,具体的教育过程。往往我们只看到第三部分,即关于教学过程的问题。但实际上教学过程这一块,理论上说,只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就是有教育家办学的这个体制,这些问题教育家自己可以解决。就好像农民自己知道怎么种地,不需要你给他做很多规划,做很多研究,你把权交给他就行了。所以制度变革还是比较核心的。但是制度变革,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前提,就是它的制度变革的理念,也就说我们改革的方向,是向何处去,往哪个方向去改?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确定一个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理想、教育价值,就是重新给我们的教育发展定位,确立新的坐标,这是第一位的问题。如果没有新的价值方向,新的理想,我们往往会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后过了很多年发现我们还在原地踏步。
  改革开放之初,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和美国互派了一个教育代表团,互相看看对方怎么样。中国的代表团到美国一看,它们的学生自由散漫、吊儿郎当,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训练也不刻苦。因而断言:二十年以后,中国的教育肯定超过美国。美国的代表团到中国的学校一看,不得了,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书声朗朗,刻苦训练。他们也断言,二十年以后,中国的教育肯定超过美国。现在三十年已经过去了,奇迹并没有发生。美国仍然是首屈一指的教育和科技大国,中国仍然没有培养出我们所呼唤的大师,少年儿童仍然在应试教育的苦海中挣扎。这说明三十年来,在教育的品质上,在教育现代化的座标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前进。
  学龄人口减少为何竞争更加激烈?科举制度废除为何观念难以去除?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什么才是教育的宗旨?新的教育理念究竟是什么?
  中国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乡教育整体上都已经超越了极度短缺、极度贫困的状态。而且近些年来,学龄儿童,学龄人口开始大幅度地下降,教育的供求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宽松,民办高校招生非常困难。过不了几年,我相信公办高校也会出现这个问题。教育的内部外部环境比较宽松了,尤其是中央政府确定了优先投资和发展教育的这么一个国策。所以某种程度上讲,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制约,供求关系也不是制约。
  今天中国教育已经到了这么一个阶段,就是我们过去解决的主要是有学上的问题,而现在要解决的是上好学的问题,要提高教育品质,追求好的教育。但是我们今天的问题是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共识。
  那么面向未来的教育理想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文化究竟需要做什么样的更新?我想它有两个对立物。一是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教育文化。读书做官,唯书为上。这套东西在五四以后,一直成为现代知识分子和新教育所批判的对象。包括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造,也就是针对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教育的这个弊病,陈腐刻板僵硬的这种教育模式,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所谓儒家文化圈的教育现实。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教育革命,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都是改变这种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理论脱离实际,把学生当成敌人,这么一套旧的传统。但是,80年代以后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传统教育的这种警惕和制衡荡然无存。随着恢复高考制度,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迅速地转化为高涨的应试追求。应试教育从80年代以后愈演愈烈,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所以教育到了这地步是非常悲哀和陈旧的,已经丧失了教育的本意。
  我们的现行教育还有另外一个对立面,就是5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一套管理文化和教育文化,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苏联模式,就是高度集权,整齐划一。我给它归纳为几个基本价值:一是重理轻文,就是崇尚技术主义、供给主义;二是高度的专门化,或者叫过度的专门化,崇尚分门别类、快速地培养速成专家。其实这个模式是苏联在30年代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当时苏联还能培养很多大师,但我们培养不出来,我们把它的弊病发扬光大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工科的博导却当不了教育部长,就因为他缺乏通识。这种过度专门狭窄的教育,它有很大的缺陷,更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面向未来的教育理想,新的教育文化究竟是什么?2003年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观,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它针对的就是此前很长时间实行的,以GDP为本,以速度规模、数字为本的发展观。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以物为本、以经营创收为本、以升学率为本等等,就是不以人为本。所以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的时候,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叫做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很长时间,只需要党和政府满意就可以了,不需要人民满意,它只需要符合所谓国家主义的一些发展目标,是为实现一个国家的整体目标而服务的,它长期处于一种服务或者工具论的地位,从来没有取得过它的主体性地位。所以今天提出以人为本,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都是革命性的变革。
  以人为本,具体的在我们新的教育文化当中,应该怎么体现呢?它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这个基本宗旨。回顾一下学校生活就知道,这个概念远远没有变成普遍的现实。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或者学校领导,他们是以速度、规模、数字、升学率、经营创收,这些东西为本,而不是真的以学生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给它提了一个概念,就叫做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这是一个新的教育理想。以每一个,而不是以少数优秀学生为本,不是以少数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为本。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对能够升学的这部分学生有用,那么这种教育确实是无用的。所以面向每一个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实际上是教育公平的价值,只有体现了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才可能真正地来推进教育公平。这就需要改变我们现在实行了很多年的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资源极大地宽松,各级学校的入学率极大地增加,供求关系极大地改善,我们的择校竞争反而越来越残酷了,这不是不合常情吗?显然是由另外的一些制度造成的。这里面一个核心的制度,是我们从50年代开始,沿用多年的重点学校制度,人为地制造、打造一小批重中之重,任何学校都没法跟它们公平竞争,这一小批学校就成为家长趋之若鹜的对象,因而出现了高昂的择校费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尽管在2006年的《义务教育法》里面已经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但现在每个城市都有一批叫名牌学校、明星学校、优质学校,不叫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集中了最多的资源,可以采取特殊政策招生等等,因而也成为一个腐败重地。贯彻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就意味着要变革我们现在的教育利益格局,变革面向少数人的重点学校制度。
  从个性发展到生活教育,西方教育为何领先中国?社会热议教育家办学,谁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国家办学政府管理,大学的独立性如何保障?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更新,是要改变我们的培养目标,或者包括教育方针。因为我们现在的培养方针、教育目标等等,几乎都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的。后来到80年代做了一些改变,从过去叫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到80年代把它定型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口号,今天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建议,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一个公民,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非常准确的概念,也是全世界通用的一个概念。
  另外还有一个教育方针,就是要全面发展。为什么这个方针也需要质疑呢?因为它在现实生活当中,全面发展往往变成了一种平均发展或者平庸发展。今天在世界范围内,或者说在中国实现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主张的是个性发展,这是全世界的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教育的功能目的就在于让每个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今天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到大学毕业,到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干什么。他还没有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这个教育就没有完成,他只不过取得了一些学历,取得了一些资格而已,他并没有真正地完成自我。市场经济是最大程度地依赖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个性发展,所以个性发展应该成为比全面发展更重要的目标。
  新的教育理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清楚了。最初由杜威发动的西方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就是把这个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那么它的对立物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教育哲学的理论,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到现代,它有一个演变,在中世纪以前的时候,它是神本位的,就是以宗教为本的。到了工业革命以后,它转化为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本位,即我们今天看到的教育学。但是杜威以后,西方教育的新旧分野是以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来划分的,它颠覆了学科中心的逻辑,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即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肯定不仅仅是学习这个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只是几分之一。所以在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明确地提出中学、高中不应该成为大学预科,中学的任务不是仅仅为升学做准备,而是为生活做准备,培养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未来的公民。
  他们提出了一个七项基本原则。第一是健康;第二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第四,积极的家庭成员;第五,必要的学习过程的掌握,就是自娱教育,自娱自乐;第六,合乎道德的品质;第七,职业训练。他们就把高中的教育目标分成七个方面,所以按这个划分,智育只占了七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的学校的面貌,跟我们中国的学校面貌不一样,我们还处在一个前现代化的状态,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它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一个未来的公民,不仅要进入职业生活、学术生活,还要进入家庭,要成为妻子或者丈夫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功能,都是需要培养的,都是需要学习的。我们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它并没有有效地抵御和改变应试教育,因为素质教育,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教育理论,而是90年代第一线的校长教师,在工作过程当中,自己提出的一个口号,一个概念,他的所指很明确,也是为了抵制应试教育,但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哲学或者教育理论,所以它内部是没有构建的。但是生活教育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教育理论,而且它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经过陶行知、陈鹤琴,很大一批五四知识分子的传播,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所以在40年代的时候,儿童中心、生活教育盛行,就是像教育ABC一样,大家都知道。现在反而大家都不知道了。这是我们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缺失的这一课,是需要补上的。如果我们完成了这样的观念更新、文化的更新,我们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它的方向就比较清晰了。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杂志以“决策”与“信息”命名,真可谓把握了中国改革开放、体制转型、经济进入全球化的时代脉搏。值此创刊二十五周年之际,请允许我对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致以朋友之间的真诚问候和由衷敬意。  “决策”和“信息”这是一对既古老又现代的词语。中国古代,决策和信息背后的历史故事非常生动。汉高祖刘邦建汉以后,大封功臣,对建国三大功臣之一张良的评论,即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今人简化为“运筹帷幄
一百年前,中国发生了划时代的辛亥革命。怎么看待中国这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未来,继往开来”;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能作出错误的判断,误导现实的发展。     一、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   当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百年历史的认识是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的,但是,不可否认,在一部分人当中也存在着实用主义、
【摘要】影视资源和舞蹈、音乐、绘画等一样,是构成我国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教育价值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影视资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本文针对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了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转型进入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经济上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质的突破;政治和社会领域,必须进一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高举旗帜,创新求变,科学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其代表作《领袖论》的序言中说:“我们所处的时代中,一个最为普遍的渴望便是对强有力的富有创造性的领导的渴求。”在大转型大变革的中国,人们渴求的正是
今年9月27日,在重庆“打黑风暴”中落网的“黑老大”陈明亮被依法执行死刑。以其为首的涉黑团伙规模大、人数多,嚣张地自称“江湖110”、“第二政府”。重新回顾一下陈明亮的“故事”,对于防止“张明亮”、“李明亮”的再度出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江湖气十足的生意人  陈明亮1957年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老三。1976年高中毕业后,陈明亮子承父业,进入重庆长江仪表厂工作。
一、睡眠不可仰卧。古人说:“睡不厌蹴,觉不厌舒”。睡时宜侧身屈膝,则精气不散,醒时宜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如果仰卧,则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恶梦,还影响呼吸与心跳。  二、睡眠不可忧虑。睡眠一定要专心安稳思睡,不可想事。古人说:“先睡心,后睡眼”,是睡眠的重要秘诀。如果睡下以后思想过去未来的杂事,不但会失眠,而且对身体的损害会比白天更大。  三、睡前不可恼怒。《素问·举痛论》说:
2009年全国GDP增幅为8.7%,但地方GDP总量加起来,其增速比8.7%要高得多。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经济增速低于8.7%的仅有3个省市。其余28个省市增速都高于8.7%。  为何地方GDP之和大大高出全国核算数据?  全国政协常委、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少阶日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指出:这种地方GDP之和高于全国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至少2004年以来,几乎年年如此
新妇女法颁布实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首次写入条文,对性骚扰的禁止性规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妇女儿童事业列入“十一五”规划  第四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要求将妇女儿童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大投入,保证如期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    家庭助廉活动全面启动  全国
美国新智库——美国美中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今年1月推出约翰·米勒-怀特和戴敏撰写的《美国中国伙伴关系丛书》头两部,后续还将出版5部,该丛书对21世纪的中美关系提出了崭新的理念框架、总体战略和议程。建议大家读一读。      美国美中伙伴关系研究中心,是美国的第一个把“美国中心”理念和“中国中心”理念结合起来的美国智库。它在2009年1月份出版的头两部书(英文版和中文版)创立了“美中关系研究新学派”。
传播学家、政治学家诺埃尔-诺伊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说: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对于追求社会舆论一律的政治而言,为什么掌控新闻媒体是重要的。历史上所有强权政治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