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急性胰腺炎12例诊治经验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7年12月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受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例受者均在出现上腹部疼痛后72 h内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其中4例肾移植术后1周内发病,经非手术治愈2例,行胰腺周围间隙穿刺引流治愈2例;8例移植1年后发病,经非手术治疗治愈3例,手术治疗5例,1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胆道取石治疗,2例接受胰腺周围间隙穿刺引流术,1例接受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清创引流术;1例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结论

肾移植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可能与免疫抑制剂干扰血脂和胰腺微循环有关,对于胆石症相关胰腺炎者应手术清除诱因,非结石性重症胰腺炎优选微创介入穿刺引流,必要时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小儿亲属活体肝移植供者手术后的生活体验,探讨供者术后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质性研究描述性现象学为研究方法,对12例小儿亲属活体肝移植供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小儿亲属活体肝移植供者捐献器官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躯体困扰(疼痛与不适、体质改变)、不确定感(受者依赖性敏感、自我怀疑、家庭压力下的迷茫)、角色适应冲突(患者-
目的比较供受者HLA血清型配型和eplet配型预测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 DSA)的效力,并探讨基于供受者eplet错配数预测受者dnDSA风险的分层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供受者的HLA血清型错配数及eplet错配数。随访期间定期监测抗HLA抗体,141例受者中产生dnDSA的受者(研究组)10例,dnDSA为阴性受者(对照组)131例。结合随访结果,分别评估两种方案预测dnDS
目的探讨预致敏婴儿接受婴儿供者供肾移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总结文献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例预致敏婴儿成功接受二次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首次肾移植时年龄6个月,二次移植时年龄8个月,由于初次肾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AR)而致敏,在二次肾移植术前预存有低水平的抗HLA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术前行单次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抗CD20单抗处理。结果移植肾功能立即恢复,术后1周复查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阳性率与HLA错配位点的关系,并探究dnDSA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及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101例肾移植受者的病例资料,按抗HLA抗体和dnDSA检测情况将受者分成三组,分别为抗HLA抗体阴性组(HLA-组)70例,抗HLA抗体阳性dnDSA阴性组(dnDSA-组)23例,以及抗HLA抗体阳性dnDSA阳性组(dnDSA+组)8例,记录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Z)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时,用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至2018年35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AMR受者的病例资料,均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西罗莫司+BZ治疗,按确诊AMR后开始使用BZ时间分为三组:早期用药(ET)组:于7 d内用药,16例;延迟用药(DT)组:于8~14 d用药,11例;晚期用药(LT)组:于14
目的探讨使用手机微信的同伴教育干预对改善肝移植受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随访的63例肝移植受者,依据随访时间不同便利分为对照组(31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门诊健康指导,干预组进行为期6周的基于手机微信平台的同伴支持干预。干预前、干预后3、6和12个月时分别评估两组受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受者仅在不按时间服药方面较对照组受者明显
采用供肺的主动脉弓与不同类型的供肺左心房袖吻合,再利用主动脉弓自带的动脉分支进行直接置管连接。不同类型的供肺动脉也进行直接置管连接。对双肺体外肺灌注技术(EVLP)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密闭性测试及实验。供肺的主动脉弓-左心房袖及肺动脉连接均有3种类型的吻合及置管连接方式。双肺EVLP的连接方式进行了16次管道密闭性测试及4次EVLP试验。16次密闭性测试中,14次测试结果良好,2次出现渗漏需再修补。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进行肾移植,且具有供受者高分辨HLA的540例受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AMR诊断标准及受者选择标准,共20例受者纳入研究,将采用血浆置换+IVIG治疗的受者纳入A组(12例),采用血浆置换+IVIG+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受者纳入B组(8例),比较两组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影响移植肾远期存活的重要疾病,其发病机理较明确但疾病异质性高,临床表型多,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迟发或慢性AMR。细化AMR分型有助于实施针对性治疗和预估疗效。病理诊断标准和抗体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分子病理和无创监测(如供者游离DNA)能辅助提高AMR的诊断和治疗。基于HLA Eplets错配建立免疫风险分层有助于指导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降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