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使国家进步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fei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进步,才让我们觉得灾难的付出没有白白浪费。”
  
  直播是一种姿态
  
  2008年5月12日下午4点,上海。复旦大学金融学研究生白洋在接到同学发来“四川地震”的手机短信之后,迅速打开了电脑PPLIVE端口,开始搜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信号。白洋并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央视的抗震直播已经于1小时前全面启动,他只是本能地觉得,应该看一看电视,“电视画面最让我感到真实。”
  
  如此迅速的、中断其他正常节目的直播在央视前所未有。“这是一种姿态,一个国家电视台应有的姿态。”白岩松说,此时是5月17日下午6点,距汶川地震120多个小时,距离他即将进行的抗震救灾晚间档直播2小时20分钟。
  “今年5月1号刚刚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直播,就是一种公开。”白岩松回忆起11年前,他在做完香港回归直播报道之后对其上司说过的话:“你放心,这扇门打开了,就不会再关上。”
  王力军是这次抗震救灾电视直播晚间时段的总导演之一,他曾经为不能参与“9·11”的直播报道而感到很痛惜。
  “这一次快速的直播反应,是中国新闻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信息公开的步伐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央视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主任梁建增说:“5月12日下午正准备开中心的例会,地震消息传来,例会就中断了,然后立刻投入到直播报道的准备当中。所以,我们不仅打破了正常的节目编排,还打破了很多运行中的惯例。”
  
  我们不会再关机
  
  十年前,“98抗洪”的电视直播是间断性的,时有时无。“那个时候我们其实已经有了关于直播的这种氛围,状态、冲动都有,但只能实现局部时段的直播,原因有很多。但是现在我们在改变,从伊拉克战争到雪灾,再到地震。我们不会关机。”王力军感慨。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上线播出,开播之日推出了《抗击非典直播特别报道》,这个时间距离2002年11月16日——中国境内发现第一例非典病例,已接近半年光阴。
  2003年SARS肆虐之时,传言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一切可能的渠道迅速传播,如同又一场瘟疫。亲历非典的人们都会这样感叹:在那段灰色的时光中,“公开”、“透明”这些朴素的词语背后,其实关切到的是性命、是生存。
  而此次汶川地震,央视在震后不到30分钟即发出首条消息,不到1小时就启动了直播。5月12日晚到13日凌晨,央视高层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震救灾宣传报道领导小组,台长赵化勇任组长。
  在这次连夜举行的部署会上,赵化勇要求央视的员工要“深入灾区一线报道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把现场最真实情况及时回传播发”,并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切实做好稳定人心的工作,及时澄清各种谣言,有效稳定群众恐慌情绪” 。
  直播也使人性彰显。5月14日,正在主持“抗震救灾”直播节目的赵普在播读“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画面,被这样的声音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这段话的时候禁不住哽咽。此前,这样一种播音状态一直为学院派所摒弃。
  而白岩松则说,这次直播,塑造了国家新的形象。“你看国外的媒体现在都在说中国政府这次体现出透明、迅速。这种正面的反馈会促使这种公开只能往前走,不会走回头路。”
  他期待,“地震过后,感动中国是一条路,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你必须要学会进步。只有进步,才让我们觉得灾难的付出没有白白浪费。以后大家应该适应这样的直播,适应这样的公开透明。”
  他所说的“大家”,应该不仅仅是指公众。
其他文献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孩子那颗无邪的心  白居易的创作实在令人惊叹。他既能写出《长恨歌》《琵琶行》这类恢宏厚重的叙事长篇,又能写出《池上》这类轻盈活泼的情趣小诗。  乡间的夏天是忙碌的。田间地头、小菜园里,到处都是农人忙碌的身影。割麦,插秧,除草,浇水……他们忙得甚至没有时间看一眼池塘里盛放的清莲。  这个时候,是孩子们的天下。离开了大人
期刊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是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全国性体育计划,旨在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增强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文中关键的词句进行“咬”“嚼”,进行品析、揣摩、感悟,品味出内含的滋味,感受文字背后的精彩,从而把词、句读形象,读具体、读生动、读厚重……从而品出语文的味道、语文的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就是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起思想情感的桥梁,激起共鸣,引起共振。  一、 现象:“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种种误区  语文课因为有了“咬文嚼字、品词析
期刊
期刊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一课,辑录了两则小故事,一则为“蚁国英雄”,一则为“生命桥”。尽管都是与动物关联的小故事,但却给了人们心灵前所未有的大震撼,并对文中的“英雄们”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文中所浸润的人文思想和荡漾的人文情怀,让我们如沐春风,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一、 人性在烈火中绽放  蚂蚁,也许曾是我们心目中不值一提的小东西,但其在烈火中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尤其是那些“蚁国英
期刊
只有在备课和上课上下足了工夫,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实效、高效可言。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找准定位,认清方向,才有可能在教学路上引领自己的学生渐行渐远,收获最美的风景。  一、 文章面前,我们是读者  小语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可品可鉴的。只有我们自己首先认真地去品读、去感悟、去思考,才能充分理解文章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从而以全新的视觉切入,捕捉文中我们认为一切可用的信息。例如,《荷花》一文,语言生动形
期刊
特级教师刘友开近期开展了“远程异地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即异地教师将教研活动就地开展、活动后进行总结、并将其各自的教研成果或经验以文字等形式,用网络传给组
期刊
期刊
期刊
师: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哪个字你写错的次数最多?  生:我写错最多的是“武”学,经常会多写一撇。  生:我错得最多的是“的”“地”“得”,这三个字经常混淆。  生:我错得比较多的有“荒”“滴”“暖”。  师:看来,你错得还真不少!(生笑)王名川同学是个有心的孩子,他就以“小学生最容易写错的字”为主要内容,和小组同学在我校五、六年级同学中进行了调查。下面我们请王名川同学简要向大家发布一下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