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看麦娘》中通过对四类女性形象的刻画,展示了女性意识的演进过程;体现了池莉对女性地位与命运的思考,对两性和谐相处之道的探索。
关键词:《看麦娘》;女性形象
池莉说:“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才渐渐萌发的,我的小说想提示的就是当下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探索。”[1]《看麦娘》这部小说刻画了四类女性形象,很好地体现了池莉对女性地位和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1 “房间里的天使”
伍尔夫将那些完全把男性标准内化为自身要求的妇女称为“房间里的天使”。在《看麦娘》这篇小说中,上官瑞芳的母亲就是这种“天使”。她严守着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比如在对待性别上,同是自己的孩子,对女儿上官瑞芳是十分忽视的,而对于儿子,“把所剩无几的精力,全部用在了她弟弟身上。……上官瑞芳的母亲只要看一眼儿子,心都醉了”。[2]
“这些天使由于经济上的对男性的依赖造成了实际生活中和精神上对男性的谄媚”,[3]她的一生都是以其丈夫为中心,任何不利于其丈夫的事情都会被她拒之门外。上官瑞芳疯了,未满周岁的容容没人照顾,当易明莉把容容送到她家时,她严词拒绝了易明莉的请求,没有丝毫的亲情。更过分的是,当易明莉想拿个鸡蛋给饿得吃手指的容容吃时,上官瑞芳的母亲又一次拒绝,因为这个鸡蛋“是给你上官伯伯吃的,是我自己养的母鸡下的蛋”。面对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她毫不动容,而“谄媚”地把鸡蛋留给自己养尊处优的丈夫,“轻轻地取走”鸡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父权制文化的奴隶,自觉地趋附于男性的“天使”。
2 “阁楼上的疯女人”
上官瑞芳具有美好的女性气质,温柔,可爱。但是上官瑞芳疯了。上官瑞芳是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疯掉的。先是与校医郑建勋糊里糊涂地结了婚,可这场婚姻以肉欲为目的,因此注定是一个悲剧。郑建勋视女性如玩物,根本就没有把瑞芳当作一个平等的“人”,这是对女性的蔑视,是典型的父权制文化思想。渴望爱的瑞芳与16岁的学生金农发生了“有违校规、道德和法律的师生恋”,以为找到真正爱情的瑞芳再一次陷入被抛弃的境地,她冲不破父权制文化的包围圈,在父权制文化的重围中想反抗却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最后唯有疯掉,这是柔弱的瑞芳所能作出的最大的反抗,她用疯掉来反抗这个不合理的父权制文化,来控诉这种文化对女性的摧残。
3 “妖妇与恶魔”
女性主义者对于那些把男性标准内化为自身要求的妇女称为“房间里的天使”,而把那些不向父权制文化妥协并奋起反抗的妇女称为“妖女”或“恶魔”。容容就是这种“妖妇”。“乔万红搬起指头历数容容的事迹:策划崔健在工人体育馆的摇滚音乐会;北京万人出动,去大西北绿化荒山;请马拉多纳到中国踢球;鼓捣歌星李娜出家当尼姑;筹划千集跟踪电视剧《一个北漂少女的三年》;……坐着飞机满天飞,这里的款子拉到那里,那里的款子拉到这里,忙得像总理,能耐大着呢。”父权制文化中那些对女性的道德、价值标准在她身上完全不适用,独立、自主,不依附男人,不崇拜男人,从前只有男人才能做的事情她做得热火朝天,在她身上看不到“柔弱”两个字。
乔万红也是这种“妖妇”,她们打破了父权制文化中对女性的定位——顺从、柔弱、依附等,取得了与男人一样的成就,证明了父权制文化的荒谬性。但同时她们也失去了女性的感觉,忽略了女性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更彻底地丧失了女性意识。容容在狂奔和呼救,“追捕着容容的是浓烟,是那种鋪天盖地的浓烟……简直就像一只旺盛裂变的多头动物”。父权制文化就如浓烟一样,铺天盖地,逼迫反抗它的女性,丧失自然本性,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男人”。
4 “双性同体”
易明莉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她既不同于自己的上一辈——自己的母亲与上官瑞芳的母亲,也不同于自己的同时代人——上官瑞芳,更不同于新生代——容容与乔万红。易明莉在自己的工作上是成功的,她是单位的业务标兵。不以丈夫于世杰为中心,她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在寻找容容这件事情上,易明莉抵抗住了男权的侵蚀,她遵从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因此,易明莉寻找容容这个事件就具有了象征和隐喻意义,她是在思索、找寻一条两性和谐的相处之路。“我不能够只是埋头于我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怎么也脱离不了这个现世。”现世就是男女两性的相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男性和女性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男女是不能绝对的平等,那种只埋头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把男女性对立起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5 结语
池莉在《看麦娘》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让我们见识到了其女性意识的不断发展。“这是一部送给自己的小说。是一个固执的很难懂的女人,对于领悟过程的认识、评价、品位和怀念。一个女人是自己,还一个女人也是自己,再一个女人还是自己。一个人的多重奏鸣,一唱三叹,细腻入微。”上官瑞芳是池莉,容容是池莉,易明莉还是池莉,池莉把自己的女性意识投射到这3个女性形象上,从疯女人到妖魔再到双性同体,我们看到了池莉的女性意识的一步步成熟。这是池莉送给自己的小说,自己对女性的领悟、认识和品味,是对自己过去的生命的怀念,也是对自己的女性观发展过程的总结。
参考文献:
[1]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 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尹莉(1981—),研究生,讲师。
关键词:《看麦娘》;女性形象
池莉说:“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才渐渐萌发的,我的小说想提示的就是当下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探索。”[1]《看麦娘》这部小说刻画了四类女性形象,很好地体现了池莉对女性地位和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1 “房间里的天使”
伍尔夫将那些完全把男性标准内化为自身要求的妇女称为“房间里的天使”。在《看麦娘》这篇小说中,上官瑞芳的母亲就是这种“天使”。她严守着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比如在对待性别上,同是自己的孩子,对女儿上官瑞芳是十分忽视的,而对于儿子,“把所剩无几的精力,全部用在了她弟弟身上。……上官瑞芳的母亲只要看一眼儿子,心都醉了”。[2]
“这些天使由于经济上的对男性的依赖造成了实际生活中和精神上对男性的谄媚”,[3]她的一生都是以其丈夫为中心,任何不利于其丈夫的事情都会被她拒之门外。上官瑞芳疯了,未满周岁的容容没人照顾,当易明莉把容容送到她家时,她严词拒绝了易明莉的请求,没有丝毫的亲情。更过分的是,当易明莉想拿个鸡蛋给饿得吃手指的容容吃时,上官瑞芳的母亲又一次拒绝,因为这个鸡蛋“是给你上官伯伯吃的,是我自己养的母鸡下的蛋”。面对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她毫不动容,而“谄媚”地把鸡蛋留给自己养尊处优的丈夫,“轻轻地取走”鸡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父权制文化的奴隶,自觉地趋附于男性的“天使”。
2 “阁楼上的疯女人”
上官瑞芳具有美好的女性气质,温柔,可爱。但是上官瑞芳疯了。上官瑞芳是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疯掉的。先是与校医郑建勋糊里糊涂地结了婚,可这场婚姻以肉欲为目的,因此注定是一个悲剧。郑建勋视女性如玩物,根本就没有把瑞芳当作一个平等的“人”,这是对女性的蔑视,是典型的父权制文化思想。渴望爱的瑞芳与16岁的学生金农发生了“有违校规、道德和法律的师生恋”,以为找到真正爱情的瑞芳再一次陷入被抛弃的境地,她冲不破父权制文化的包围圈,在父权制文化的重围中想反抗却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最后唯有疯掉,这是柔弱的瑞芳所能作出的最大的反抗,她用疯掉来反抗这个不合理的父权制文化,来控诉这种文化对女性的摧残。
3 “妖妇与恶魔”
女性主义者对于那些把男性标准内化为自身要求的妇女称为“房间里的天使”,而把那些不向父权制文化妥协并奋起反抗的妇女称为“妖女”或“恶魔”。容容就是这种“妖妇”。“乔万红搬起指头历数容容的事迹:策划崔健在工人体育馆的摇滚音乐会;北京万人出动,去大西北绿化荒山;请马拉多纳到中国踢球;鼓捣歌星李娜出家当尼姑;筹划千集跟踪电视剧《一个北漂少女的三年》;……坐着飞机满天飞,这里的款子拉到那里,那里的款子拉到这里,忙得像总理,能耐大着呢。”父权制文化中那些对女性的道德、价值标准在她身上完全不适用,独立、自主,不依附男人,不崇拜男人,从前只有男人才能做的事情她做得热火朝天,在她身上看不到“柔弱”两个字。
乔万红也是这种“妖妇”,她们打破了父权制文化中对女性的定位——顺从、柔弱、依附等,取得了与男人一样的成就,证明了父权制文化的荒谬性。但同时她们也失去了女性的感觉,忽略了女性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更彻底地丧失了女性意识。容容在狂奔和呼救,“追捕着容容的是浓烟,是那种鋪天盖地的浓烟……简直就像一只旺盛裂变的多头动物”。父权制文化就如浓烟一样,铺天盖地,逼迫反抗它的女性,丧失自然本性,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男人”。
4 “双性同体”
易明莉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她既不同于自己的上一辈——自己的母亲与上官瑞芳的母亲,也不同于自己的同时代人——上官瑞芳,更不同于新生代——容容与乔万红。易明莉在自己的工作上是成功的,她是单位的业务标兵。不以丈夫于世杰为中心,她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在寻找容容这件事情上,易明莉抵抗住了男权的侵蚀,她遵从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因此,易明莉寻找容容这个事件就具有了象征和隐喻意义,她是在思索、找寻一条两性和谐的相处之路。“我不能够只是埋头于我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怎么也脱离不了这个现世。”现世就是男女两性的相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男性和女性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男女是不能绝对的平等,那种只埋头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把男女性对立起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5 结语
池莉在《看麦娘》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让我们见识到了其女性意识的不断发展。“这是一部送给自己的小说。是一个固执的很难懂的女人,对于领悟过程的认识、评价、品位和怀念。一个女人是自己,还一个女人也是自己,再一个女人还是自己。一个人的多重奏鸣,一唱三叹,细腻入微。”上官瑞芳是池莉,容容是池莉,易明莉还是池莉,池莉把自己的女性意识投射到这3个女性形象上,从疯女人到妖魔再到双性同体,我们看到了池莉的女性意识的一步步成熟。这是池莉送给自己的小说,自己对女性的领悟、认识和品味,是对自己过去的生命的怀念,也是对自己的女性观发展过程的总结。
参考文献:
[1]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 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尹莉(1981—),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