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21—0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降,绝大多数农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出现了农村学校就读学生数量锐减,学校办学规模大幅压缩,小规模学校不断增多。农村教学点办学规模小、学生少、设备设施简单;教师少、年龄结构偏大、地域偏僻。如何走好振兴乡村教育这盘棋,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不容回避。
一、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教师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缓慢。教学点大多离城镇较远、交通不便,教师住宿条件差,教师流动少,一些年轻教师因住宿、吃饭、婚姻等问题,不愿意在教学点安心教学工作,教学点教学重任义不容辞地由附近村庄或者本村年龄偏大的教师承担。这些教师除了知识陈旧之外,教学精力也严重不足,通过继续教育对知识的获得也很有限,加之对网络信息技术掌握不多,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
2.教师学历偏低,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教学点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本村或邻村转正民办教师;二是由于师资队伍紧张聘用的本村临时代课人员;三是极少数以前中师毕业的教师。教学点教师队伍学历普遍偏低,转正的民办教师和代课人员起始学历以高中为主,一些经济条件宽裕、学习积极性高的教师,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或函授取得了较高学历,但他们都未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学习。个别以前中师毕业的教师知识老化,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被分配到乡镇初级中学或中心小学,导致了教学点教师学历层次低。
3.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点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基础薄弱、知识陈旧、教学观念滞后,课堂教学技能传统而又单一,尤其缺乏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能,教学方式基本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态。
二、教学点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交通困难。农村教学点大多地处偏僻,无公共汽车通行,交通极不方便,年轻教师不愿意到教学点任教,即使服从组织安排,也因个人婚姻、照顾孩子为由,千方百计离开教学点,真正留守教学点的教师还是以本村或邻村常住教师为主。
2.职业倦怠。教学点教师学历低,年龄结构偏大,教学能力一般,在评优树先、职称评聘上出于劣势,好多长期奉献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面临退休,仍然没有晋升中级职称,教师职业获得感、幸福感缺失,心理不平衡,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3.管理学生困难。教师对学生管理工作比较迷茫,以前对群体学生管理的方法,针对小班额,甚至一两个学生的班级管理就无从下手,也没有好的经验可借鉴,只有在迷茫中探索。教学点学生数量少,教师的管理困难不在纪律方面,而是难在学生怎么参与活动等,课外活动时间校园里没有追逐打闹、没有欢歌笑语,本该活蹦乱跳的学生缺少了玩伴、失去了童真,教师也在想办法让学生高兴起来,可是一个人或者三个人在操场上玩耍也很难热闹起来,如何管理学生情绪成了一个难题。
三、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1.提高教学点教师生活待遇。进一步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建立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政策保障机制。在教师培训、外出考察学习方面,要优先考虑教学点教师,依据地方实际,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标准。
2.加强教学点网络资源建设。以项目为依托,加强教学点网络资源建設,同时加大资源使用管理,注重网校建设,通过送教下乡、联片教研、教师电化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能力,以此弥补教学点师资匮乏现状,促进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努力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水平。
3.强化教学点教师培训学习。一要针对农村教学点现状,健全和完善联校教研制度,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二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创造条件,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三要鼓励教师学习教育专著和刊物,并利用网络学习,使广大教师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增长教学智慧,提升人生价值;四要切实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农村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农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要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要在教师配备、资源配备等方面给予农村教学点倾斜政策,在教师培训、职称评聘方面给予照顾,形成轮换交流机制,让教学点的孩子们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21—0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降,绝大多数农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出现了农村学校就读学生数量锐减,学校办学规模大幅压缩,小规模学校不断增多。农村教学点办学规模小、学生少、设备设施简单;教师少、年龄结构偏大、地域偏僻。如何走好振兴乡村教育这盘棋,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不容回避。
一、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教师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缓慢。教学点大多离城镇较远、交通不便,教师住宿条件差,教师流动少,一些年轻教师因住宿、吃饭、婚姻等问题,不愿意在教学点安心教学工作,教学点教学重任义不容辞地由附近村庄或者本村年龄偏大的教师承担。这些教师除了知识陈旧之外,教学精力也严重不足,通过继续教育对知识的获得也很有限,加之对网络信息技术掌握不多,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
2.教师学历偏低,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教学点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本村或邻村转正民办教师;二是由于师资队伍紧张聘用的本村临时代课人员;三是极少数以前中师毕业的教师。教学点教师队伍学历普遍偏低,转正的民办教师和代课人员起始学历以高中为主,一些经济条件宽裕、学习积极性高的教师,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或函授取得了较高学历,但他们都未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学习。个别以前中师毕业的教师知识老化,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被分配到乡镇初级中学或中心小学,导致了教学点教师学历层次低。
3.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点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基础薄弱、知识陈旧、教学观念滞后,课堂教学技能传统而又单一,尤其缺乏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能,教学方式基本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态。
二、教学点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交通困难。农村教学点大多地处偏僻,无公共汽车通行,交通极不方便,年轻教师不愿意到教学点任教,即使服从组织安排,也因个人婚姻、照顾孩子为由,千方百计离开教学点,真正留守教学点的教师还是以本村或邻村常住教师为主。
2.职业倦怠。教学点教师学历低,年龄结构偏大,教学能力一般,在评优树先、职称评聘上出于劣势,好多长期奉献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面临退休,仍然没有晋升中级职称,教师职业获得感、幸福感缺失,心理不平衡,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3.管理学生困难。教师对学生管理工作比较迷茫,以前对群体学生管理的方法,针对小班额,甚至一两个学生的班级管理就无从下手,也没有好的经验可借鉴,只有在迷茫中探索。教学点学生数量少,教师的管理困难不在纪律方面,而是难在学生怎么参与活动等,课外活动时间校园里没有追逐打闹、没有欢歌笑语,本该活蹦乱跳的学生缺少了玩伴、失去了童真,教师也在想办法让学生高兴起来,可是一个人或者三个人在操场上玩耍也很难热闹起来,如何管理学生情绪成了一个难题。
三、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1.提高教学点教师生活待遇。进一步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建立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政策保障机制。在教师培训、外出考察学习方面,要优先考虑教学点教师,依据地方实际,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标准。
2.加强教学点网络资源建设。以项目为依托,加强教学点网络资源建設,同时加大资源使用管理,注重网校建设,通过送教下乡、联片教研、教师电化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能力,以此弥补教学点师资匮乏现状,促进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努力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水平。
3.强化教学点教师培训学习。一要针对农村教学点现状,健全和完善联校教研制度,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二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创造条件,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三要鼓励教师学习教育专著和刊物,并利用网络学习,使广大教师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增长教学智慧,提升人生价值;四要切实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农村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农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要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要在教师配备、资源配备等方面给予农村教学点倾斜政策,在教师培训、职称评聘方面给予照顾,形成轮换交流机制,让教学点的孩子们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