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修养对创作的作用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有着独特的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隐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理论修养是进行书法创作的文化基础,是促进书法创作的重要助力。书法理论修养对创作的作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综合效果的全面展示。因此有必要对书法理论修养对创作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书法理论修养的概念,提出了如何在书法创作中体现书法理论修养的价值。
  【关键词】 书法;理论修养;书法创作;作用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64-02
  书法界对书法创作存在“理论再多无用,不如多写几笔”的观念。这种观念看起来好像对书法理论修养不够重视,认为其对书法创作的作用不强。但是深入思考可以看到,书法理论是对书法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对书法原理的再认识、再提高[1]。所以加强书法理论探讨,培养书法理论修养才是推動书法创作行之久远的必经之路。因此在书法创作中要加强书法理论修养的培养,并结合书法创作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出书法理论修养对书法创作的促进作用。
  一、书法理论修养有助于拓展书法创作的艺术高度
  书法创作不是单纯的笔画、笔形的变化,更是展示书法创作者文化底蕴、艺术水准的过程。培养书法理论修养能帮助书者理解书法的历史和现实、文化和心理、自然和人文等知识,体现的是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一幅作品的诞生不仅体现着个人的笔法功力,更体现的是个人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习得成果。书法创作要经过一个从学习到创造的过程,要形成成熟的作品,甚至创作出体现时代风格的书法,必然会受到书法创作者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影响[2]。可以说书者的思想正不正、理论修养足不足决定了书法创作能达到怎样的艺术高度,也决定了创作出的书法作品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
  书法创作离不开对书法知识的积累。现在很多书者在创作中比较关注形式上的差别,而对书法内在的笔法、体势的融会贯通不足,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理解不够。在书法创作中笔画的变化是比较表面化的。比如隶书的蚕头燕尾是在其演变为规范化书体中才固定下来的特点。在对隶书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隶书的普通点画的写法和篆书的关系非常紧密。中国书法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可以说每种书体的变化都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如果没有较好的书法理论修养,就理解不了每次字体变化的文化源流,在进行创作中会因为文化眼界问题,很难实现创作上的新突破。因此书者进行创作的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书法理论修养。
  二、书法理论修养有助于拓展书法创作的思想深度
  思想是对客观世界进行辩证思考的过程。在书法创作中如果没有扎实的书法理论修养为基础,创作的作品往往难以体现思想深度。书法最先出现的是甲骨文、篆隶,之后才出现了草、行、楷等字体。在对书法历史的学习中可以看到,楷书是最后完善的,是对草书、行书进行规范化后形成的一种书体[3]。所以说常人眼中看来的“先学楷书”这种书法的学习思想并不切合实际。书法家魏启后研究发现,如果写楷书却不懂草书,那也根本无法写好楷书,这其中体现的正是书法理论修养的辩证思想。辩证思想体现的就是思想的深度。楷书创作时,往往会因为笔画过于规范,而让书法作品变得比较死板没有生气和特点,这会让最终的创作作品少了艺术性。如果在楷书创作中能引入辩证思想,不局限于楷体书法自身,而是学习一些草书的写作技法,反而更能让楷书创作变得灵动和活泼,形成书者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书法理论修养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知识,它是来源于对千年书法历史、无数书法名家、经典作品进行深入习得和研究后的思想沉淀,经验升华,是各种实践的厚积薄发。加强书法理论修养培养,必须培养书者的思想深度,要在对前人优秀笔画模仿的基础上,注入思想的力量,结合时代的发展,才能创作出具有个人思想特色、具有生命力的书法作品。
  三、书法理论修养有助于理解古人笔法章法的精髓
  古代人在书法创作中,对笔法的感悟有很多故事,很多笔法都来源于个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悟,如锥画沙、飞鸟出林、船夫荡桨、屋漏痕等等。书法创作中的道理和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比如担夫争道是一种挪让的关系,这在书法创作中和笔画的位置关系异曲同工。书法创作中要重视笔法章法的创新。创新的源泉不仅来自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也应该来自民间书法。在古代的砖文、瓦当等很多物件上都有很多技艺高超的民间书法作品[4]。这些书法作品和文人的书法作风格有很大区别,但都带着时代的历史烙印和个人认识。民间书法中蕴含着很多文人创作不出的笔法章法,都可以给现代书法创作带来很多灵感和启发。比如秦汉的印章,就是当时工匠们的作品。这些篆刻作品虽然不是当时的书法主流,但是在书法发展历史上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历代对书法的笔法章法都有很多的研究论述,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书写中笔的执与运;笔锋的运行表现方式;点画书写的各种表现形态;基于不同的审美对笔法提出的要求、笔法线条产生的审美价值等等。这些内容都和书者的书法理论修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建议在书法创作之前,要加强对书法理论修养的培养,提高书者的审美思想和书写情趣,才能更好地进行笔法章法的诠释。
  四、书法理论修养有助于激发书法创作的灵感
  书者的作品创作需要多种有利条件和环境,其中书法理论修养带给书者的扎实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阅历,是激发其获得更丰富创作灵感的源泉。在进行书法创作中,有两个实现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潜意识到显意识,就是通过日常对众多书法流派、书法理论和书法大家的技巧、认识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为潜意识中的书法理论知识修养积累,这种潜意识是能否开展书法创作的重要基础,是形成创作作品的观念、思想的基础,也是开展书法创作的基础。第二阶段是从显意识到具象。潜意识指导形成显意识后,也离不开书法理论知识修养对具体作品形成的指导,在良好的书法理论修养基础上,才能对书法创作中具体落笔的起转承合等细节进行更加深入的揣摩和实践。   书者的知识修养就体现在其对创造灵感的把握和转化中。书者的书法理论修养直接影响其创作作品的水平,而灵感来源于日常书法理论修养的积累中,能带来创作成果的质的飞跃。唐代书法家关注书写技法和规则,因此才能将书法的法度应用于创作的作品中。宋代书法家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开创出突破唐代书法,体现自身修为的求变书法作品。对魏晋书法深入研究,对钟张二王书法有深刻理解和感受的书者,才能创造出超越二王笔札神韵的作品。对先秦文字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暑假,才能基于早期书法的特点创作出有自然之美的作品。
  五、书法理论修养有助于体现书法创作的风格
  风格是各位提笔写字的人都有的特点,这是书写笔迹特征的表现。但是会写字并不能代表你就有了书法创作的风格。因为书法作品的风格之中蕴含的书法理论修养非常深厚。书者都希望自己的书法作品具有个人独特的、优秀的风格。但要更好地形成作品风格,就必然和书者的书法理论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為书者的作品风格就是书法理论知识厚积薄发的最直接表现。“笔成冢、墨成池”,只有对书法理论知识有着十年如一日的精修及钻研,才能有机会形成大家公认的风格。作为书者的创作风格,必须有一个对书法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有一个长期临帖、写贴的过程,只有在对书法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掌握了书法的用笔、结体、布白等技巧之后,才有机会形成个人风格。可以说掌握书法理论知识越多,书法艺术技巧越娴熟、书法修养越深厚,才越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在书法作品创作中更加自由洒脱地进行创作。书法风格是书法理论知识修养的结晶,只有这种结晶越多,才能让书法创作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书者的个人风格才会越出彩。
  任何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都是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本文认为书法创作中书法理论修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拓展书法创作的艺术高度、拓展书法创作的思想深度、理解和运用古人笔法章法的精髓、激发书法创作的灵感、体现书法创作的风格等方面。因此书者要通过个人书法理论修养的精进,促进创作出更具文化底蕴、体现思想深度、具有笔法章法特色的优秀书法作品。
  参考文献:
  [1]刘畅.自然 · 形神 · 气格——以刘熙载书法理论为中心[J].美术研究,2020,(03):54-57.
  [2]曹钰.浅议“基层”书法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2-3.
  [3]郭伟波.基于康定斯基理论的书法观察[N].美术报,2020-04-18(013).
  [4]余梅.试论米芾、王铎书法理论的“常与变”[J].书法赏评,2020,(01):8-12.
  作者简介:
  邢晓楠,女,满族,辽宁凤城人,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书法。
其他文献
赣傩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延续和发展赣傩文化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在互联网大环境下,赣傩文化进行数字化媒体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分析赣傩文化数字化现状,针对赣傩数字化转变提出优化环境、强化意识、培养人才、建立平台四点措施。
期刊
【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湘西傩中构建的鬼神文化与当下审丑趋向的怪物艺术有着紧密联系。中国仙侠游戏发展迅速,游戏中构建的仙、神、妖、魔、鬼等种族需要大量立足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的鬼神角色,设计师们完全可从湘西傩的鬼神故事中寻找角色创作灵感,同时也可通过鬼神角色的游戏体验让湘西傩文化得以现代传承传播。  【关键词】 湘西傩文化;鬼神角色;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当代电影尤其是喜剧电影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后现代性,以《这不是斯巴达》为代表的低成本喜剧靠着对热门影片的颠覆与戏谑来吸引大众目光。很多人批评它们低俗,粗制滥造。他们也着实凭着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观影浪潮,这是十分值得探究的文化现象。本文从其对中心与意义的消解,以及对大众文化的戏仿与拼贴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喜剧电影《这不是斯巴达》的后现代特征。  【关键词】 后现代;去中心化;戏仿  
期刊
【摘要】 在文化产业领域,数字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出现给全球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的主导、政府引导的作用下,文化产业内容生产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对战略和竞争性的研究,还应该对公众在文化产业内容生产中形式和作用加以认识,本文分析了公众参与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公众参与的可能形式。了解、研究该领域是时下热点、社会发展的必然,也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文化产业发展在不同人群中的多样性,为未
期刊
【摘要】 休谟问题的提出使归纳法的合理性颇受质疑。概率归纳逻辑把休谟问题演变为:确定基本概率的归纳原则在哪里?经验主义对无差别原则的抛弃和逻辑主义对无差别原则使用的随意性使这两大学派对休谟问题的辩护存在局限性,令主观主义应运而生。主观主义学派用大弃赌定理和贝叶斯定理创立了主观主义理论为休谟问题做辩护。主观主义认为,概率体现的是人的置信度,这就令无差别原则作为确定基本概率的依据变成了不必要的。  【
期刊
【摘要】 电影是科技发展与艺术发展不断结合的产物,电影技术的进步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步,但是电影的叙事性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薄弱,与传统2D电影注重叙事的真实性相比,3D电影则凝聚了科技的优势与艺术上的想象力,在电影的叙事性上具有明显的虚与实的结合的特性,本文将从3D数字电影的发展趋势谈起,分别谈论数字电影叙事的实与虚,以此来论证3D数字电影在叙事上的实与虚的结合。  【关键词】 3D数
期刊
【摘要】 后现代主义史学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琐细、选题深窄、表达文本化、轻理论阐释,而被视为碎片化的历史研究,引发学界的热烈讨论。重构整体主义研究原则的中心地位、创新综合性研究理论范式、正确处理碎片与整体的并存互补关系,是化解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的良法。  【关键词】 历史研究;碎片化;整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
期刊
【摘要】 当代社会“环保与健康”概念的提出,使让传统草木染工艺逐渐回归到大众视线里来。草木染的独特的色彩和安全、无污染的技术形式,其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是我国民间工艺的宝贵遗产。传统草木染需要创新形式,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历史文化底蕴的支持,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支持和发展的。我国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正是来源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草木染只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一种,但通过它
期刊
【摘要】 随着图像印刷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也日益加深。文化传播的载体正逐渐由文字向图像方面进行转变。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呈现在人们视线中的不仅只是颇具美感的图像,在这些图像当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不同年代的图像反映着不同时期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习惯。本文对视觉传达设计和文化传播的内涵,以及文化传播在视觉传达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就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化传播的应用策略做出
期刊
【摘要】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初探索,“熊猫丛书”成功地将中国文学带给世界。运用勒菲佛尔提出的影响翻译的三因素从意识形态、诗学、赞助者三个方面对“熊猫丛书”英译本的选材及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多元视角下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除文字层面外,还要积极构建文化身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传播机制。  【关键词】 勒菲佛尔;熊猫丛书;翻译选材和策略;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I04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