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课堂优质化行动的实践探索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riend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基础教育逐步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日益成为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聚焦点。自2009年以来,重庆市沙坪坝区把课堂优质化作为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实施课堂优质化行动,逐步形成了“1234”课堂优质化行动模式,整体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促进了全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
  行动取向“一以贯之”
  课堂优质化本质是学校和教师对课堂由外控向自觉转变的历程。沙坪坝区把“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课堂文化自觉”作为价值取向,大力实施课堂优质化行动,以实现“上好每一堂课”的目标。确立这一行动取向,基于三点考虑。
  (一)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2009年,为摸清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区课堂教学“家底”,沙坪坝区持续6个月,分16个调研组,选择9个学科219堂课为样本,使用自主研发的工具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课堂观察、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三个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课堂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研制、教学难点预测、合作学习效果、学生质疑机会、教师教学智慧等方面存在问题。此外,部分“非考试学科”课时还存在被挤占或教学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学校和教师“愿不愿”、“能不能”的问题。因此,提高学校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教学胜任力迫在眉睫。
  (二)政策形势需要适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可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还是要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但在绩效工资实施背景下,学校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大锅饭”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滋生。如何找到“公平与效率”新的平衡点,防止消极懈怠现象的蔓延,是摆在沙坪坝区面前的主要矛盾。为此,沙坪坝区认识到,必须加快转变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规划引领、评价导向等作用,切实增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主动性。
  (三)管理方式必须转型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文化管理学指出,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能够在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氛围,使全体成员的身心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从而实现组织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区域教育管理必须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加快转型步伐,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文化自觉,从而加快实现课堂优质化目标。
  行动步骤“二级推进”
  课堂优质化表现为课堂从规范走向特色的过程。课堂的系统性、差异性和成长性,决定了区域课堂行动必须坚持规范和特色“两手抓”。沙坪坝区采取先促成规范、再创建特色的“二级推进”步骤,稳妥推进课堂优质化行动。
  (一)课堂优质化内涵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课堂优质化理应包括规范化和特色化两个过程。与之相对应,课堂优质化行动也应该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沙坪坝区先抓规范,旨在让全区所有中小学教师的课都能遵循课程标准要求,不至于偏离正常航道;后抓特色,则是为了防止扼杀学校与教师的创造性,避免“千课一面”。沿着这条“先促规范、后创特色”的道路走下去,以整体规范“织锦”,以特色发展“添花”,形成百花齐放的课堂生态。当然,课堂优质化之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改革也没有穷期。课堂教学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课堂规范化行动
  在课堂规范化行动中,沙坪坝区注重了三个方面。一是审慎制定课堂教学规范。沙坪坝区集聚教育行政、研修机构、中小学校三方力量,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研制出课堂教学规范,并利用规范全面矫正教学失范行为。以小学课堂规范为例,包括1个共计15条的课堂通用规范和10个学科的补充规范。二是不断改进教学质量评价。沙坪坝区修订《中学教学增值性评价方案》,制发《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引导学校主动纠正不规范的教学行为。以《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为例,方案包括“各学科学业水平监控与评价”、“学校教学管理监控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监控与评价”3个子方案;仅“学校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方案”,就涉及规范常态课的45个评价点。三是弹性执行教学管理规范。虽然区里下发了不少规范文件,但沙坪坝区特别强调,除规范性“红线”外,学校和教师如果认为某些条文不适合自己,可向区教委主管科室和学校教导处递交修正的条款,经认可后不受区或校规范的限制。
  (三)课堂特色化行动
  在确保课堂全面规范基础上,沙坪坝区采取三条途径推进课堂特色化行动。一是学校文化浸润。沙坪坝区一大批中小学在过去几年的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文化。沙坪坝区引导学校将特色文化与课堂教学上下贯通,努力生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文化。二是教师特长放大。教研员和学校管理者注重发现教师的教学优势,与教师一起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并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帮助教师不断放大教学特长,加快形成教学风格。三是教学要素优化。学校教研组、学科备课组对教师讲解、问题设计、小组建设等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加以创新,绽放出独特的魅力,也能形成课堂特色。在课堂优质化行动中,部分中小学和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涌现出“魅力课堂”“四商课堂”“共生课堂”“三助式教学”“成长课堂”“快乐课堂”“微笑课堂”等颇具影响的课堂样本。
  行动内容“三维并进”
  课堂优质化是课堂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优化,包括课程、课堂、教师的优质发展。课程解决“教什么”,课堂解决“怎么教”,教师解决“谁来教”。只有三者齐头并进,才能有效促进课堂优质化。
  (一)开发优质课程
  沙坪坝区课堂优质化行动从三个方面优化课程结构。一是二次开发学科课程。通过开展“重读课标、深研教材”、“学科资源库建设”等活动,积极引导学校立足校情,重点围绕国家课程,实施个性化教学设计,形成校本化教学资源。如小学语文课中的《习作教程》、初中英语课中的《每日一练》等。二是开发学科拓展课程。通过校际联合备课、优秀拓展课程评选等活动,组织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丰富学科课程资源。如《趣味数学》、《生活中的化学》等。三是开发校本特色课程。鼓励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特长,积极开发学校课程。如《教学与集邮》《剪纸》《桥牌》等。在课程优质化行动中,学校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胜任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建构特色课堂
  沙坪坝区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特色课堂建构。一是项目带动。全区以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样本区建设、深化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等项目为载体,指导学校探索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二是评价导向。区里从特色课堂的科学性、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影响力多个维度,研究制定特色课堂评价标准,引导学校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三是校本创生。引导学校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兼顾学科、年段、教师、学生差异,自主构建学校普适性教学模式。如树人凤天小学经过六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成长课堂教学模式”,“3”即目标、环节、作业三个板块,“2”即生本教育和分层教学两个理念,“1”为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培养这一核心。在该教学模式指导下,教师课堂教学上手快,效率高,实现了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对学生的两个“还给”,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培育特色教师
  沙坪坝区主要采取三条措施,促进中小学教师特色发展。一是活动带动。全区组织开展“遍访特色教师”、“特色教师评选”等活动,按照“教学效果好、学生负担轻、家长满意度高”三条标准,找到了一批特色教师,激发了广大教师个性发展的热情。二是榜样示范。采取组建研修共同体、提供学习展示机会等措施,帮助初具特色的教师形成教学风格,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三是分层培养。引导学校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职初教师、经验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轨迹,及时化解各梯次教师的发展困难,助推每一名教师的继续发展。如:实验一小通过寻找不同梯次教师的最近发展区,采取专家会诊、师徒结对、网络研修等方式,促进了每一个教师的特色化发展。
  行动主体“四元共振”
  课堂优质化是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利益主体的共同行为。只有紧紧围绕课堂特色化价值取向这一“固有频率”,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研修机构、中小学校和外聘专家才能形成“共振状态”,产生共向合力。
  (一)以校为本
  沙坪坝区明确了校长是课堂优质化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他们牵头做好三件大事。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改革背景和未来走向,科学谋划学校课堂优质化的路线图。二是优化教学管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机制。如建立“干部日巡课”、“教师同伴观课”、“学生评教”、“家长议教”等制度,完善学生学业测评、教师教学评价等机制,促进教师课堂文化自觉。三是强化校本研修。着力推进研修一体化进程,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多形式的课例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促进学校课堂优质化进程。
  (二)行政主导
  区教委切实履行管理职能,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规划导航。出台教育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将课堂优质化作为内涵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标志。二是制度引领。通过健全学校教学质量增值性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教师教学“五认真”等制度,引导学校优化课堂教学管理。三是干部培养。通过分期分批选派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定期检查公布学校管理者听课情况、教委主要领导增加课堂调研次数等,引导学校聚焦课堂抓质量;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创造性建立“督学责任区管理制”,创新“一年一督导、三年一评估课堂评估新机制”,添力区域课堂优质化行动。
  (三)专业引领
  区教师进修学院从三个方面入手,助推课堂优质化行动。一是坚持课题引领。以国家级课题“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为龙头,区级重点课题“课堂教学特色化”、区级教师成长课题(每年约200余个)为辅翼,引领全区课堂教学优质化行动。二是创新研修方式。要求教研员围绕课堂教学优质化主题,探索科研、培训、教研一体化服务方式;建立教研员蹲点联系机制,及时发现、培育和推广特色课堂典型经验。三是强化教师培训。围绕课堂优质化主题,采取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讲学、举行主题论坛、开办专题培训班、开展教学诊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西南大学等外聘专家积极履行与区教委签订的相关协议,深入四所内涵发展试点学校指导工作,帮助学校提炼经验,为沙坪坝区“以点带面”地推进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经过近三年的课堂优质化行动,沙坪坝区课堂管理走向自觉,学校课堂特色不断涌现,教师教学个性日益彰显,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在重庆市对主城区的综合教育质量考核中,沙坪坝区连续三年位居第一。重庆市督导评估专家组肯定沙坪坝区“创造了内涵式均衡发展的沙区经验”。但沙坪坝区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在绩效工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课堂文化自觉?如何准确研判常态课发展程度,合理调控教学管理“红线”?如何以文化自觉为导向,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沙坪坝区将深入探索实践,加快促进课堂优质化进程,深入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单位:余华云/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郭金明/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郭先福/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对一例犬因车祸导致的骨折并发症病例进行诊治,通过临床检查,并采用X射线、B超、犬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等辅助检测手段,综合诊断为由外力导致的坐骨骨折。采取保守治疗方案,维持犬生命体征,为骨折患犬诊治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1 025例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据患者身高体重换算BMI并依此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4 kg/m2)和超重及肥胖组(BMI≥2
以阳光玫瑰5种砧穗组合YG/Beta、YG/5BB、YG/1103P、YG/SO4、YG/中抗3号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穗组合香气种类和含量不同,种类最多的组合是YG/5BB和YG/SO4;香气物质总含量最高的组合为YG/SO4;阳光玫瑰特征香气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的组合是YG/Beta。综合来看,砧木SO4和Beta在提升阳光玫瑰果实香气中有促进作用。
盈江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多措并举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力度,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重培育发展高效畜牧产业,构建完善产业化经营体系,保持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文章对畜禽养殖过程中存在追求快速发展而不够重视环境保护、粪污处理设施不健全、面源污染突出、环保责任主体履行不到位、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试验研究了日光温室中章姬草莓果实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纵、横径、含水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果实硬度和叶绿素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单果重、体积、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在幼果期缓慢增长,谢花后28~42 d快速增长,可溶性糖含量在谢花后21~42 d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谢花后35 d均达到最大值。
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新课标(2011版)也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感悟中学会表达,逐步形成“言语能力”。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聚焦语言训练点,落实语言训练,形成了具有训练特点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色。  在备课中确定语言训练点  教师只有在备课中对语言训练点心
期刊
云南热区是指云南南部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主要包括西双版纳、德宏、保山、临沧、思茅、红河、文山等地州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云南热区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天然植物保存较好,有大面积的木本经济植物。主要有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H B.K)Muell.Arg〕,种植面积53万hm2;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
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引进栽植户太九号葡萄,通过连续4年引种观察,该品种表现优良,平均穗重864 g,最大穗重1000 g,果肉酸甜可口,香味浓。植株适应性强,在夏季高温39℃、冬季-16.8℃低温下,仍可以正常生长,抗霜霉病、灰霉病,但耐涝能力较弱。
当前,淄博市临淄区进行了果树产业结构调整,将发展名优特色果品,推行规模化生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果业经济效益,实现丰产丰收作为该区果业发展的目标。为提高果业技术主管部门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区域果业健康有序发展,笔者对淄博市临淄区果树产业展开了区域调查,总结了制约临淄区果树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以10年生玫瑰香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于秋季和谢花后分2次各施用含13种元素有机无机螯合生根菌剂200 kg/667 m2,以常规施肥方案为对照(CK)。结果表明,施用含13着元素有机无机螯合生根菌剂可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玫瑰香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