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六年多的实践证明,以保障职务犯罪侦查权正确行使为初衷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给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带来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一是促进了执法观念的转变。检察干警接受监督制约,严格公正、规范、文明、安全执法的意识明显增强,重事实、重程序、重证据、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指导办案的思想基础,二是促进了执法行为的规范。检察干警执法办案的行为更加规范,执法作风明显转变。三是促进了办案力度的加大。人民监督员制度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办案工作既是监督,也是有力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排除干扰和阻力,促进办案力度的加大。四是促进了案件质量的整体提高。各级检察机关以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为契机,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撤销案件率和不起诉案件率逐年下降,起诉案件率、有罪判决率、实刑判决率逐年上升。
  但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毕竟尚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不少地方的检察机关看到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优点和效果,便随意扩大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赋予它更广泛的功能。如有的在检察改革中把人民监督员制度扩大到非职务犯罪案件的刑事检察工作、有的扩大到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有的扩大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等等,几乎涵盖了检察工作各个方面。笔者认为这并不恰当,因为把人民监督员当成执法执纪监督员,在使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重叠的同时,也使人民监督员制度失去其应当具有的特定积极功效。
  
  一、现行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分析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一项监督制度,其监督的目的决定着监督的范围,而监督的范围又是监督目的的具体反映。 人民监督员制度创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监督”,使职务犯罪的侦查、批捕和起诉等关键环节能够在有效的外部监督下严格依法进行、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依法正确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中明确了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一是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案件拟作撤案、不起诉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简称三类案件),这是监督的重点;二是发现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中,应当立案而不立案、超期羁押、违法搜查扣押冻结、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或办案人员循私舞弊、贪赃枉法的(简称五种情形),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三是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其他执法活动中的违法情况,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接受人民群众对检察人员的投诉,转交检察举报、控告;四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的人民监督人员,可以对本地检察工作实施监督。
  由此可见,《规定》把监督的范围明确为职务犯罪案件个案的立案、侦查、逮捕、撤案和不起诉等几个环节。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必须监督和有权监督两个层面:必须监督的是:三类案件,对此办案机关必须组织人民监督员集体监督、评议并作出是否支持办案机关拟作出的意见。有权监督的是:五种情形,对此人民监督员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供进一步查证核实。
  由此也可看出,人民监督员的工作性质其实主要针对的是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业务,希望通过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来起到把关的作用。至于要求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纪或腐败情况则是次要的。同时也表明人民监督员只是通过其个案的业务监督从中去发现检察院的违法乱纪。《规定》要求“人民监督员发现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的,可以提出意见。”就表明了人民监督员对检察院的违法乱纪行为的监督职能只是附带的,从属于对司法个案的业务监督。
  对于这一监督范围的规定,笔者认为符合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与检察工作实际,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一是符合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和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的理论。基本人权原则的主要含义是指国家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确保公民能够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即便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如受到国家权力的侵害,也能得到其他国家权力的救济。检察机关负责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现行诉讼法规定,这些案件的立案、侦查、逮捕、公诉都由检察机关决定,只有在案件起诉后才受到法院的审查和制约,这就不利于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针对这种诉讼程序,很有必要设置一种外部力量,并且形成有组织形式、有运行程序、有相应效率的机制或法律制度,才能有效地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正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符合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二是符合检察工作实际。近年来,随着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加大,少数素质不高的检察人员滥用职权、违法违纪的现象日渐突显。其中反映最强烈、最集中,出问题最多的是职务犯罪侦查环节。于是,旨在加强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监督的人民监督员制度便应运而生。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的比较
  
  近年来,检察机关为加强自身的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公正执法、正确履行检察职能,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对检察工作进行监督。由于执法执纪监督员与人民监督员都是由检察机关聘请或选任,且都由检察机关颁发证书;都有一定的任期;都是对检察工作进行外部监督;都可以对检察工作提出建议,可以旁听检察人员出庭的庭审;成员中都可以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而且有些人民监督员本身还是执法执纪监督员等,所以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容易混淆。实际上两者具有较大的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监督方式不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方式是对具体个案的监督,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必须提交人民监督员监督。执法执纪监督员的监督并非主要针对具体个案,而是通过提出执法执纪监督建议、提供咨询、旁听庭审、工作检查、转达群众意见、听取检察机关的通报等方式进行监督。
  第二,监督范围不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仅限于检察机关的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其他工作如非职务犯罪案件的刑检工作、民行检察工作等不在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之列。而执法执纪监督员的监督范围较广,不限于职务犯罪案件办案工作,有权对整个检察工作提出监督建议。
  第三,监督内容不同。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内容包括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的实体、程序、证据及办案中的违法情况。执法执纪监督员监督的内容主要是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执纪情况,包括队伍廉政建设、办案作风、违法违纪等现象。
  第四,监督效力不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评议意见对检察机关虽无决定性的效力,但具有启动一定程序的效力,并有相应的程序保障。而执法执纪监督员的监督建议既无决定性效力,也无程序上的效力,一般只具有参考作用,且没有相应的程序保障。
  
  三、合理界定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明确监督重点,增强监督的刚性和实效
  
  通过以上对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的分析人以及民监督员制度与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高检院把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监督范围限定在所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是符合司法实际的。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从侦查到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均由检察机关办理同时检察机关又被赋予法律监督职责,简言之就是“自侦、自诉、自我监督”(俗称“一竿子插到底”),此种司法模式必然会招致人民群众对其办案质量的怀疑。而其他非职务犯罪刑事案件则不同,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负责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负责案件的审理,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各自独立,三个部门工作中需相互配合,更重要的是相互形成制约与监督,足以保证案件得到公平、公正地处理,因此无需纳入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对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由于检察机关的该项职责主要是监督人民法院的审判,最终还要由法院进行审理,因此也没有必要纳入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而对于其他检察业务以及检察人员的违法违纪情况,从各地实践来看,由于人民监督员多是兼职,时间、精力有限、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不仅监督效果甚微,而且还造成了和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等一般社会监督相混淆,因此也不宜由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
  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是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中十分重要而又比较敏感的问题,各地检察机关在开展试点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严格遵循高检院的规定,合理界定监督范围,确保监督重点和监督效果。但人民监督员制度毕竟尚处在试点和探索阶段,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审慎的原则,鼓励各地在试点中立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适度扩大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鉴于目前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办案的规范化程度和办案质量不断提高,真正能够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三类案件相对较少,不利于人民监督监督作用的发挥,且多数人民监督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也不满足于常年无案件可办的现状。可以考虑让人民监督员适度参与其他与职务犯罪查办工作有关的检察业务监督,但重点是要以此强化对五种情形的监督,因为五种情形并不仅限于列举的五种情形,凡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发生的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和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行为都属于监督的范围。要进一步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渠道,根据五种情形发生的执法环节,实行案件情况通报制度和相关材料呈送制度;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回访考察;邀请人民监督员旁听重要的讯问和询问;邀请人民监督员见证搜查、扣押过程;邀请人民监督员见证重要证据的获取和固定等。
  总而言之,各地检察机关在开展试点工作时,不能单纯强调扩大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应根植于现有的监督范围,在人民监督员的选任、管理,监督的程序、效力等一系列的制度相配套下,深化监督效果,切实把人民监督员制度落到实处,实现该制度设立的初衷。
  
  注释:
  ①戴雄莺 潘鸿儒:“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的几点思考”,载http://www.cnjccn.com/html/200782942273861.html.
  ②程德文、王洪男:“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范围探析”,载http://review.jcrb.com/200706/ca615965.htm.
  ③周安平:“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与有效性质疑”,载http://www.tecn.cn/data/14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财政开支其交易对象的不动性、复杂性而导致了市场中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市场资源的严重浪费、消费者利益受损害,触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重视.解决方法重要一条是加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信息不对称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今年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乔治?阿克乐洛夫、迈克乐?斯宾塞和约瑟夫?斯
期刊
油库作为实施油料供应的基地,是油料保障能力生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切实做好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油料供应保障任务。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不同,受灾种类多,受灾面积广,成灾率高。自然灾害对油库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油库的危害,对确保油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对油库安全的影响[1]    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每种灾害又各
期刊
危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主要在公共关系、公共卫生、公共事件和企业管理中应用,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才刚起步。     1、工程项目系统和工程项目危机    1.1、工程项目系统的含义  对于系统的科学定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在其语言描述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最为广泛的是从系统结构概念出发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表现出一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合同法中,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自合同成立时开始到合同履行完毕后结束。 如果合同关系尚不成立或因当事人的过失或过错而导致合同关系不成立、被撤消而至于无效,那么,就无所谓违约责任问题。因此,如何保护因合同关系不成立而受损失的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就成为违约责任不能解决的问题,而缔约过失责任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产生的。  关键词:合同;合同关系;合同当事人;缔约过失责任    一、问题
期刊
摘 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其制定的依据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与时俱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与党的基本路线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与时俱进要求不存在矛盾。  关键词:党的基本路线;与时俱进;“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党的基本路线,又称政治路线或总路线,是指党在一定
期刊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决策者的共识,也成为本地人民的迫切要求。大规划、大招商、大落地、大拆迁己成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绿化亮化城区、打造政策洼地、投资宝地的得力举措。大的投入,带来了大的发展,一个个亮点工程、一排排精品片区、一条条标致性地段相继打造出来。大量房屋的拆迁伴随着房地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巨额热钱的涌入,加快了旧区改造,为城市面貌带
期刊
摘 要:刑事诉讼中羁押率高是我国司法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其中既有立法上的原因也存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原因,本文将对其中的原因作出系统的分析。并对减少羁押对检察工作的影响提出建议。  关键词:刑事羁押;羁押率高;应对措施    一、刑事羁押的概念    刑事羁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羁押的本意是指“拘留,拘押”,就是指以强制力将其对象限制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1]。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刑事诉讼中羁押
期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群众文化工作人员,我们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群众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试从政府、社会及群众文化文化工作自身三个方面做一些简明扼要的分析。    一、群众文化长足发展需要政府支持    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文化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十五大、
期刊
Abstract: As the world’s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 quickly and with more frequent interactions with foreigners, many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legal English. To have a comprehen
期刊
摘 要:牵连犯应是指犯罪人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本文对牵连犯的概念和特征作了分析,对其罪数形态和处罚原则进行了阐释。并认为对于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结合犯、吸收犯的异同,必须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并在刑事法律上加以完善。  关键词:牵连犯;罪数形态;处罚原则    引言    罪数是指一人所犯之罪的数量,罪数形态问题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犯罪论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