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如何在情境中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应朝着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 激趣导入,引发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好奇心就会自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讲“3的倍数特征”一课之前,我让学生随意报一个数,不管数字有多大,我很快地说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都很诧异,立刻产生疑问: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就把答案报出来?里面蕴含着什么规律吗?这时我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这时学生的求知欲被我充分地调动起来。我适时板书课题“3的倍数特征”,学生马上纷纷提出怎样快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里面有什么规律呢?等等。一个小小的数学问题引起了诸多的为什么,引起了诸多的新奇和诧异。学生们带着许多的疑问、好奇,积极地投入到求学活动中。这样的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
二、动手操作,活跃思维
少年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是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儿童思维的开始。”数学的一个特征就是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如何使学生由直观的形象思维巧妙地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形象的直观认识,让新知在操作中探索发现,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再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玩积木,孩子们异常兴奋,然后要求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学生在收积木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比、想等一系列操作,认识到了物体形状的不同。这种操作情境的创设适应和满足了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在学生掌握了这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基础上,我又创设了“看谁摸得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纸箱里摸物体,同时说出物体的名称。这个活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猜测、思考、表达等数学活动,学生主动探索出了这四种物体之间的区别。
三、质疑探索,深化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以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的限制,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不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因材施教地设计一些有利于发现问题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力欲望,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勤于质疑、乐于质疑。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我先出示一组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和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能很快地说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的1/2。接着,我将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分别以相等的高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成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特点并大胆地猜测,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有何关系?圆锥的体积可能和谁有关?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思考、讨论。这样不但加深了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合适的问题情境可以产生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的疑惑在自己不断地探究和实践中迎刃而解,同时,也很好地优化了学生的思维。
四、发散训练,优化思维
要优化学生的思维,我们必须把以往封闭式的教学内容变成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做题目的正确率,只要学生这道题会做了就行了。长此以往,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题目稍有变化,就无从下手。通过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开拓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总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优化思维的学习情境,多种情境进行巧妙组合,合理融会贯通,使课堂真正成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合作摇篮。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
一、 激趣导入,引发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好奇心就会自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讲“3的倍数特征”一课之前,我让学生随意报一个数,不管数字有多大,我很快地说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都很诧异,立刻产生疑问: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就把答案报出来?里面蕴含着什么规律吗?这时我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这时学生的求知欲被我充分地调动起来。我适时板书课题“3的倍数特征”,学生马上纷纷提出怎样快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里面有什么规律呢?等等。一个小小的数学问题引起了诸多的为什么,引起了诸多的新奇和诧异。学生们带着许多的疑问、好奇,积极地投入到求学活动中。这样的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
二、动手操作,活跃思维
少年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是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儿童思维的开始。”数学的一个特征就是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如何使学生由直观的形象思维巧妙地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形象的直观认识,让新知在操作中探索发现,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再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玩积木,孩子们异常兴奋,然后要求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学生在收积木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比、想等一系列操作,认识到了物体形状的不同。这种操作情境的创设适应和满足了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在学生掌握了这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基础上,我又创设了“看谁摸得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纸箱里摸物体,同时说出物体的名称。这个活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猜测、思考、表达等数学活动,学生主动探索出了这四种物体之间的区别。
三、质疑探索,深化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以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的限制,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不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因材施教地设计一些有利于发现问题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力欲望,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勤于质疑、乐于质疑。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我先出示一组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和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能很快地说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的1/2。接着,我将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分别以相等的高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成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特点并大胆地猜测,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有何关系?圆锥的体积可能和谁有关?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思考、讨论。这样不但加深了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合适的问题情境可以产生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的疑惑在自己不断地探究和实践中迎刃而解,同时,也很好地优化了学生的思维。
四、发散训练,优化思维
要优化学生的思维,我们必须把以往封闭式的教学内容变成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做题目的正确率,只要学生这道题会做了就行了。长此以往,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题目稍有变化,就无从下手。通过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开拓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总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优化思维的学习情境,多种情境进行巧妙组合,合理融会贯通,使课堂真正成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合作摇篮。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