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高原,做个新型农人重获新生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tg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曾经获得过亚洲新闻奖等媒体大奖,是在新京报、南方人物周刊、南方都市报供职14年的资深记者,却有一天突然抛却都市的繁华和体面的工作,将自己嫁入青藏高原,做了一名养蜂、收菇、烤火炕的农人。有人说马金瑜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因为自从她遇上一个叫扎西的藏族男人,整个人就变得不能正常思考,可马金瑜却从没觉得这个决定毁了她的大好前程。正相反,她认为自己中途转弯的人生因为这个决定变得更加跌宕起伏,也更加精彩纷呈了。
  天生“二百五”
  马金瑜1978年出生在新疆的石河子,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父母卻经常叫她“二百五”或“勺子”。在她的家乡,这是两个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贬损词汇,常用来形容那些脑袋缺根弦儿的人,而在家人的眼里,马金瑜就是这样一个人。
  平时,母亲连瓶酱油都不敢轻易让她买,因为她为人太实在,很容易相信别人,以至于经常被骗,买的东西价钱既贵,质量还不好。父亲因此总提醒她遇事要多长个“心眼”,可马金瑜天生就是个心地淳良的人,费脑筋盘算计较的事完全做不来。时间一长,她“二百五”的事情做多了,父母也只得自己开解自己:少根筋就少根筋吧,只要闺女在大事上不含糊、不吃亏就行。
  高中毕业后,马金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然后,又顺利地在知名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当了一名记者,父母这才放下心来,逢人就替女儿“正名”:“我们家闺女可不是‘二百五’,如果真是脑袋缺根弦儿,还能在广州这种大城市站住脚?”马金瑜听说后总是轻轻一笑,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其实从本质上,她还是从前那个内心平和,与世无争,喜欢过得云淡风轻的“二百五”。
  因为视角独特、才情出众,马金瑜很快便在编辑部内受到重用,经常负责重大选题的联络与采写。走南闯北的经历多了,眼界自然变得开阔许多,人脉和资源也积累了不少,有人开始劝她:“当记者经常在各地跑跑颠颠,也赚不到什么大钱,不如趁着年轻,打通门路,转行算了。”
  事实上,当时在南方报系内部,有些混出点名堂的人,早就先马金瑜一步走上了“掘金之路”,他们之中有的进了投资集团,有的经营房地产,还有人在云南大理开了旅游客栈,生意火到不行。一个和马金瑜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则在北京开了羊汤馆,每到腊月就在网上发售山西羊肉。有一年春节,他卖了整整两千头羊,赚得盆满钵满。还有一个同事干脆包下几座山头,养殖黑土猪,专供北京地区,同样数钱数到手软……
  看着从前的同事转行后干得风生水起,纷纷成了“富婆”和“有钱人”,马金瑜不为所动,只是对父母怀有一丝愧疚,她给母亲打电话,道出了心里话:“妈,你知道我从小数学成绩就差,也不会算账,所以从没想过做生意的事。除了写字,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啥。没能让二老过上吃香喝辣的好日子,你们别怪我。”母亲听得一阵鼻酸,但她也知道,女儿不是没有进取心的人,只是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钱是身外之物,够花就行,只要女儿的内心安稳富足,做父母的也就别无所求了。
  让人震惊的闪婚
  马金瑜兢兢业业地工作,获得了亚洲新闻大奖。尽管赚钱仍是她的一大软肋,但事业上的成就感让她收获了大大的心理满足。
  2010年,马金瑜接到一个报道蜂产业的选题,前往青藏高原采访蜂农。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马金瑜第一次见到了养蜂人扎西。当时正值乍暖还寒的季节,可是马金瑜注意到这个藏族小伙在面对自己的提问时,总会不自觉地脸上阵阵泛红。不过,当时的马金瑜并没仔细琢磨这个细节背后的深意,第二天采访一结束,她便踏上了归途。
  让马金瑜没想到的是,回到广州后不久,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颤抖着嗓音的扎西:“别问我为什么,我就是喜欢你。”随后,这个粗犷豪迈的大男人竟然低声啜泣起来。马金瑜先是内心仿佛触电一般地狂跳不停,接着,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那我回去吧”这句话,完全不受控制便脱口而出。
  两天之后,马金瑜飞到了青海,扎西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再次大大出乎她的意料:“我们结婚吧。”而她居然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马金瑜后来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无法拒绝这个来自高原的男人,最后,她用四个字概括了这段感情——稀里糊涂。但谁又能说这不正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呢?
  从第一次见面到结婚,马金瑜和扎西只用了47天的时间,不出所料,这桩“闪婚”在两个人的生活圈掀起了轩然大波。马金瑜的闺蜜劝她:“你一个名声在外的记者,他是从来没离开过高原的养蜂人,况且彼此又了解不深,这能过到一起去吗?千万别干傻事。”一个干姐姐得知马金瑜要嫁到又远又落后的藏区,第一反应就是嚎啕大哭:“你疯了?怎么能就这么把自己给嫁了?”
  扎西村里的乡亲也觉得这件事不靠谱,议论纷纷。一天早上,扎西偷偷笑着告诉马金瑜:“大家都说我长得俊俏,所以才能勾到你这个‘富婆’。”马金瑜却笑不出来,因为她从村民嘴里还听到了更加难听的揣测:“这女人一定是脑子有毛病,要不怎么不在城里过舒服日子,要嫁到这么偏远的地方?”而婚礼前两天的夜里,同事打来的一通电话则让马金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于旅行者来说,可能是生动有趣的旅程,但如果过日子,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尽管如此,马金瑜最终仍然毫不犹豫地嫁给了扎西。她在发给同事的邮件里上传了十多张自己亲手拍的照片:像银子一样汩汩奔流的雪山融水、开始返青的广袤草原、群星闪耀的高原夜空、喝着羊杂汤的憨厚牧民、质朴的背草农妇……每幅画面都饱含着大自然的纯真和真挚,还有人们内心满溢的幸福与美好。
  她在最后动情地说:“昨天,我和扎西一起去放蜂,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两个磕头朝拜的人,他们满面尘土,一起一伏,磕着长头,祈祷家人平安吉祥,祈祷四季有时,风调雨顺。那一刻我问自己:30多年来我所追求的内心宁静与幸福感究竟在哪里?难道不就是在这里?我想我不会后悔的。”
  不过结婚初期,马金瑜并未完全放弃记者工作,她往返于内地和青海之间。高原的冬天十分难捱,每次从白云机场坐大巴返回广州市区,她都会感到兴奋。可是当她在都市的霓虹闪耀下即将睡去,却又开始想念草原的苍凉、炉火的温暖、奶茶的香气和锅里煮肉的咕嘟声。马金瑜意识到,原来雪山下草原的风早就吹进了她的内心深处,让她变得像个思乡的孩童。   2011年9月,马金瑜和扎西带着他们刚满两个月大的孩子从西宁赶回贵德,就在快到县城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医生告诉他们孩子病情危重,实在不行就别救了,扎西哭着给医生跪下磕头,马金瑜也每天和扎西一起为孩子祈祷。19天之后,儿子救了回来,马金瑜一边流泪一边陷入了沉思:家庭和事业果然难以两全,是到了自己该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她下定了辞职的决心,可扎西却为此忧心忡忡:夫妇俩结束两地分居虽然是件好事,可是妻子失去工作,家里就没了稳定的经济来源。马金瑜安慰扎西:“你看雪山下那片茫茫的草滩,起初是看不见路的,但走着走着,你就会看见牛羊,看见帐篷,看见人走出的小道和牛羊踩出的蹄子印……我们总会找到路,总能活下去的。”
  这之后,马金瑜正式在青海扎下根来,彻底回归自然。她时常带着孩子们睡在蜂场的帐篷里,夜里醒来,眺望雪山的轮廓,倾听虫鸣与鸟儿唱歌,看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内心异常安宁和平静。
  她还经常把自己超脱世外的高原生活讲给朋友们听,引得那些被生活压力和城市雾霾搞得神经脆弱的人纷纷蠢蠢欲动,想要拖家带口投奔而来。每每这个时候,马金瑜又会委婉地躲开,因为她想保护自己那份宁静而又安然的生活。
  做个新型农人
  扎西一直觉得妻子放弃做记者十分可惜,可马金瑜并不这么认为,她在享受高原的平静生活之余,也在自觉自愿地开始职业转型,第一件事,就是帮助丈夫实现养蜂人的真正价值。
  扎西从13岁开始跟父亲在青藏高原上养蜂,他制作的蜂蜜浓度高、质地纯,可中间商却总是以不到4块钱的低廉价格收购他的蜂蜜,而且不付现金,只打白条。马金瑜知道后气坏了,她决定避开中间商,在网上销售扎西的蜂蜜。很快,让扎西大呼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以往他最多卖到30元的山花蜜,被马金瑜用专门定制的土陶罐和藏纸包装之后,在网上能卖198元,而且供不应求。马金瑜还把扎西养蜂、采集蜂蜜的过程用相机记录下来,然后再用她优美的文笔讲述酿造高原蜂蜜的故事,这种内容营销吸引了一大批顾客,网店的销售变得越来越好。
  高原牧区的种植作物是真正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不是牧区的人不会用、买不到农药,而是因为如果喷洒农药,不但会把害虫杀死,同时也会把包括蜜蜂、蝴蝶在内的其它益虫毒死,这被藏区牧民视为“杀生”。马金瑜曾亲耳听一个牧民说“人能吃多少呢?够用就行了。”这就是牧区农人的良心。后来,马金瑜便经常会去这些牧区收购野生黄菇、花椒、土豆粉条,连同优质的牦牛肉、藏系羊一起在她的网店销售,不为赚钱,只为帮助牧民解决销路,扩充经济来源,很多牧民听说马金瑜要来当地收购的消息,都乐得合不拢嘴。
  为了促进藏区农牧民一起致富,马金瑜还把目光转向了火爆的微商。她以“草原珍珠”为名建立了一家“微店”,组织当地藏族妇女帮忙包装发快递,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很多人都说马金瑜在做一件没有人做过的事,这件事不仅能创造百万财富,更能改变太多人的命运。马金瑜则并不介意人们如何评价,她只是希望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然后和身边的所有人一起获得幸福。
  生活越來越衣食无忧之后,马金瑜内心的想法也变得越发强烈,她想在孩子们上小学之前,带他们去更偏远的草原和山林,让孩子们看花朵与绿叶,清晨在鸟鸣中醒来,然后与蜜蜂共舞。扎西也赞同她的想法,“只要带着蜜蜂和帐篷,即便走进原始森林,我们也能活下去。”所以马金瑜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她的微店能够尽快走入正轨,这样她就能抽身而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一个世外桃源看书、用文字讲故事,是我余生最幸福的事,希望可以尽快美梦成真。
  编辑/郑佳慧
其他文献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到楼兰终不还。”《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不仅让观众看到千年前长安繁盛的万千气象,更是让人领略了剧中人物将士身穿胄甲的威武气势。以往历史剧中的人物服饰,多以廉价的塑料甲为主,而《长安十二时辰》剧中,无论是或华丽或帅气或冷酷的盔甲,还是武士精美冷艳的天神套装、伏火雷、麒麟臂等,都是货真价实的唐宋胄甲复制品,纯手工制作。其幕后的设计者和制作者温陈华,是近年来被誉为中国唐宋胄甲复原第一人
期刊
9月27日,国内首个由孤独症画家创建的艺术公益品牌“毕昌煜BCY”,在柯桥时尚周举办主题为“2019-爱你依旧”的新品艺术服饰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精选毕昌煜的油画作品,将艺术融入服饰,推出禅服、旗袍、伞以及丝巾等多款产品。一时间,人们惊问:这个毕昌煜到底是何许人也?背着孩子四处寻医   赵灵芳和丈夫毕光钧都是温州乐清人,在老家完婚后两人到绍兴做服装面料生意。1996年儿子毕昌煜出生了,一家人其乐融
期刊
职场如同江湖,弱肉强食,每个人都为了在职场站稳脚跟使尽浑身解数。对于在职场摸爬滚打近十年的李婉来说,十年的磨砺让她深谙职场处世之道,李婉在职场也算顺风顺水。但是,职场风云突变,新来的上司竟然是当年被李婉甩掉的前男友,面对中年压力和前男友耿耿于怀的故意找茬,李婉到底该何去何从?尴尬!前男友变新上司   2018年12月的一天,李婉刚进办公室,同事可可迫不及待跟她汇报:“李姐,公司前阵子高层变动,等
期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社会型动物,喜欢做事有个伴。比如约会、约饭、约电影……时下,又有一种新型邀约,就是约死!这种约定实在令人毛骨悚然,绝不值得尝试,也不应该尝试。   90后高材生王伟误打误撞进入了“约死群”。那时的他初出茅庐,在社会上碰得鼻青脸肿,自杀的念头不时冒出来。进入“约死群”后,他又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他还好吗?前不久,王伟向本刊记者讲述了他的心路历程……“秃穷毕现”的90
期刊
濒临太平洋东岸的国家智利在古代曾是印第安文明。在位于安第斯山脉中部海拔约6000多米的基尔查主峰上,据说隐藏着一些古印加王子与外星来客繁衍下来的怪物。它们不仅眼睛、毛发和皮肤蓝得可怕,而且就连体内流淌的血液也是紫蓝色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颇为畏惧这种嗜食人类鲜血的妖孽,将它们可怕地称之为“蓝色血妖”。神秘传说   2017年,托尼、杰夫和莫妮卡三个大学生利用暑期,结伴从美国佛罗里达来到了南
期刊
在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的农场,接二连三地发现有牲畜离奇死亡,它们被吸干了鲜血,有的连器官都不翼而飞。农夫们感到十分恐慌,他们有的说是消失多年的吸血怪兽“丘帕卡布拉”重现了,有的则认为,是传说中的吸血鬼干的,它们没有机会对人类下手,只好用牲畜的血来维持生命。就在人们为此争论无休时,出现了一具被吸干血的人类尸体……可怕传闻   2018年5月的一个清晨,墨西哥格雷罗州的利亚农场里的一切像往常一样早早就
期刊
你是那样拉轰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鲜明,那样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稀疏的胡渣子,都深深地迷住了我。但是行有行规,不管怎么样,你得要付钱呀……
期刊
在2009年金河田就推出了防辐射系列机箱,2010年防辐射的理念被金河田继续推进,并且不断在外观方面寻求新的突破,飓风8215B便是一款外形典雅时尚的防辐射机箱新品。
期刊
最近,由张嘉译主演的《少年派》自开播以来吸引了大量关注,不仅收视成绩一路攀升,而且屡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及话题榜。剧中,他凭着精湛的演技,将宠女“猫爸”林大为演得活灵活现,获得无数网友点赞。其实,这背后还有太太的功劳。鲜为人知的是,两人刚结婚时已是“影后”的王海燕远比他名气大,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张嘉译演技突飞猛进,这个沉寂多年的小生才渐渐走红;女儿出生后,她手把手教他如何带孩子;他平时花钱如流水,是媳
期刊
现金贷,是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简称,以消费金融为幌子开展个人贷款业务,具有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的特性。由于比银行借款手续简单,现金贷锁住了不少用户。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000万-1500万活跃现金贷用户。但这种看似每笔三五千元,最多不过5万的微贷业务,有的年化利率甚至超过了100%,一些极端的甚至高达600%,很容易让借款方踩雷,因此,高息借贷常常引发各种纠纷。  来自河北廊坊的林乔原本是一名收入低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