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创新素养在数学课堂生根发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tentw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阶梯,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题,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数学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最佳舞台,是孕育学生创新品质的最肥沃土壤,因此,数学教师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处理中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思维孕育于问题之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序开展。
  1.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准确地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佳境。如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其位置关系有哪几种?空间中的两条直线呢?在给学生出示了问题之后,我请学生观察教室的墙角线,课桌面的边线,教室的门沿线,思考它们所在的线面之间有什么样的不同关系?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发散思维,思考问题。
  2.注重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
  人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具体事物到思维的抽象,再升华为思维的具体的过程。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一般都是从具体事物抽象为理性认知,在此过程中,将数学问题附着在数学例题之上,使被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再回归实践。那么,如何实践,从而保持思维的持续性呢?
  首先,要让学生有思维的时间。实践表明,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果非常短暂,思维就会很仓促,思维的全面与完整就会大打折扣,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次,启发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维状况。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先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思维遭遇障碍之后,教师应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启发引导要瞄准学生思维的关键点,因势利导地给予点拨,既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直达思维彼岸,又不能不顾学生的思维实际,蜻蜓点水,使学生不得要领,雾里看花,失去点拨的意义。
  最后,通过不断迈向纵深的新问题延续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呈现新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潜能最大限度地得以挖掘,从而使数学思维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全面准确地暴露思维过程,同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启迪和点拨,从而真正让思维发展为学生创新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培养逆向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互补中优化创新本领
  伽利略说:“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探索中前进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本领,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普通高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对问题的思考沿袭传统的方法,这显然会使个体的思维落入俗套,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强化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尤其是从反面思考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强化反证法教学。
  反证法是数学教学一种常见的方法,其特點是先给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得出与公理、定义或题设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说明前面的假设是错误的,是不成立的,也间接地肯定了原来求证的结论正确。因此,反证法可谓发展逆向思维的重要方法。部分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只是在立体几何及不等式的教学中才会谈及反证法,而在其他地方则很少涉及,这样学生对反证法的印象好像只能在特定的问题上才能用,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在讲解很多问题时,都可渗透反证法的思想,让学生学会从问题的反面思考问题的形成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尤为重要。
  2.注重分析法的运用。
  数学分析是数学学习上升到一定阶段后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古希腊数学之精华,欧氏几何的基础——《几何原本》就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运用分析法的结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展示思维过程,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为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学会搜集反例。
  数学是严谨的科学,数学规律的形成必然注定是全面的。在数学发展中,巧妙地列举反例,灵活地引入一些个案,可让学生对规律形成过程的严谨性产生思考,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加深对规律的判断。
  三、协调两种关系,让学生在思维品质的完善上发展创新思维
  1.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思维按其方式看,可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事实上,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那种将二者对立起来,认为它们是水火不容的观点是错误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大胆猜测,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不断迸发创新的火花,产生顿悟的灵感。当然,这种顿悟和创新绝非空穴来风,也绝非主观臆断,它同样需要教师严格的推导和论证,这就要求培养学生严格的逻辑思维,从而为直觉思维提供理论基础。
  2.定势思维与创新思维。
  定势思维是一种常态化思维,是对问题的基本判断。定势思维与创新思维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而非对立的。当定势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量变发展为质变,就会衍伸出创新思维,为创新活动的开展铺平道路。
  总之,创新活动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一系列优化学生思维的措施,让学生在学习中既提高思维品质,又大胆突破,用于变革,这样创新思维的种子才会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培养创新型人才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3中的专题《球面上的几何》起始内容的教学设计.《球面上的几何》专题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使学生体会类比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球面几何 教学设计 类比  一、教材分析  《球面上的几何》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3中的一个专题.诚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系列3和系列4是
摘 要: 作者结合常微分方程课程的特点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常微分方程 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常微分方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它在自动控制、弹道的计算,导弹飞行和习机的稳定性的研究、生物物种模型的研究等学科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常微分方程的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提高学生对常微分方程类型的识别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在微分方程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引导学生学好数学,应该设计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而探究式教学就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方法。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放慢脚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不再一讲到底。  一、选择探究内容,在探究中获取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内容的选择对
目的:观察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具体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4例作为护理实施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摘 要: 本文从凸函数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凸函数的14種不同定义,且对部分定义形式之间的等价性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和证明,并介绍了凸函数的几何性质及其应用,对凸函数的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凸函数 连续性 可导 等价性 几何特征  参考文献:  [1]裴礼文.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2]刘国华.关于凸函数的八个等价定义[J].
轨迹方程,特别是圆锥曲线轨迹方程的求解内容丰富,联系广泛.它既包括代数、几何及三角等章节中的众多基础知识,又容纳许多解题技巧,方法多、技巧性强、运算量大,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中的热点.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大致有:(1)直接法;(2)待定系数法;(3)定义法;(4)代入转移法;(5)参数法;(6)设而不求法.本文通过实例,从不同角度用常规方法进行了归纳,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1.直接法
随着宏观经济向好、政府政策释放和融资环境改善,严冬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似乎看到了春天即将来临.然而2020年新春以来,蔓延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所有产业领域几乎全面停摆.
期刊
目的:分析探究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
目的:研究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摘 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课程标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这就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课程中,在内容上“把算法融入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之中”。作者介绍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旨在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到学科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