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型小组建设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分组试验等研究方法,尝试建设小学数学学习型小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小学数学学习型小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小学生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查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学习多样化组织形式等方面的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 逻辑分析: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方法进行逻辑分析与总结,设计小学数学学习型小组建设的总体思路。3. 分组试验:在实践教学中,成立学习型小组,尝试该学习形式对小学生整体提高数学成绩的可行性。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精心编排组员构成
  小组成员应选择不同特质的学生组成,我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自我认知能力、智力发展水平、情趣爱好差别、心理成熟程度、性别等因素进行合理评定,最终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编排各学习小组。每组中应有基础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差学生组成。小组人数一般掌握在四至六人为宜。由于学习程度不同,有利于组内成员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二) 培养组长
  小组长的训练并非一蹴而就的,我把它分为三步,自称“三步培训法”。第一步,对小组长集中培训,告诉他们小组长的工作职责,交给他们工作的方法。第二步,即时指导,教师在进行巡视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指导;第三步,定时小结,召集小组长进行阶段小结,让小组长说说自己的进步与困惑。在此过程中,我总是及时地肯定他们,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进步。
  (三) 赋予小组文化内涵
  1 组名的创立:一个有创意的组名,有利于增强组内成员自信心的形成,赋予文化的组名,能够时时提醒小组成员,我们是努力向上,争当优秀,共同协作提高的群体。2. 提出小组口号:一个响亮的口号可以振奋人心,催人上进,尤其处在少年时期的小学生,口号会增加群体凝聚力。激发勇于争先的学习热情。3. 目标预设:每个小组均应制订合理可行的学习目标。如每次课目标、每一天学习目标、每星期进步目标、每个月奋斗目标等。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期中评价诸多方面都应有目标预设,心中有目标,学习有动力。
  (四)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良好习惯养成
  学习并不是仅有听与练的简单过程,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当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知识摄取与能力培养需要多种习惯的养成。如聆听、质疑、反驳、思考、提问、发言、交流、协作等习惯形成均对学生成长中掌握知识和促进能力提高具有帮助。聆听可启智,质疑可求真,反驳促争论,思考得提升,提问寻真理,发言练表达,交流共提高,协作齐发展。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最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 任务清晰
  对于小学生来说,任务明确是极其必要的。教师应向各小组分配切实可行的学习任务,让各小组成员明确任务内容,了解完成任务的方法手段,教师对任务的考核标准等。各小组任务清晰,学习便有了抓手。任务布置尤其要考虑到协作因素,促进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六) 教师引导小组协作学习时机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不失时机的正确引导,可使小组形成良好的协作学习氛围。在分组教学试验中,对各小组我着重在三个方面进行合作学习的引导。
  1 小组成员对一个问题产生不同分歧时,及时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勇于发言,阐述自己观点,寻找共同解决方案,以期通过讨论、分析、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在合作中得到每个组员的共同提高。2.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的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教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点,启发各小组,通过共同努力,解决核心教学内容。3. 试验操作是学生合作难得的机会,当个体难于独立完成实操内容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协作完成,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所在。
  (七)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角色要因时而变。小组讨论问题时,教师是顾问、是提示学生思考的人、是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或是小组一员、或是解决问题途径的引导者,或是激励组员的参与者,或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观察者。教师通过小组活动的参与,引导小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八) 对小组要有多角度评价
  教师对各小组给予肯定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上进心,对小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评价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共同协作的评价;其二是勇于面对困难,知难而上精神的评价;其三是善于观察,理性分析,合理解决问题智慧的评价;其实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促进,整体成绩得到提高的评价。
  三、 结论
  (一) 小学数学小组建设,有助于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小学数学小组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尝试。(二)小学数学小组的尝试,也反映出一定的問题,接受新知识快的同学需要帮助接受慢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自身的进步,如何解决好这个这个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文坤.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7.
  作者简介:
  张丽丽,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的推广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创造了新的生机,它提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其趣味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对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提出一定的有效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策略;探究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学生
摘 要:自主、合作交流教学法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十分重要,是提高学生成绩有效方法之一。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掌握好尺度,使学生建立终身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实践探索  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数学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存在。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我们教师不仅要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在教学中,我们只有用新理念、新教法、新态度去发现、创造,引爆“燃点”,赋予“支点”,挖掘“亮点”,寻找“延伸点”,才能保持数学课堂永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生命力;燃点;支点;亮点;延伸点  “忽如一夜春風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程改革就如一沐春风,涌向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真切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多样的形式,灵活的组织学生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创设创新型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规模的使用创设有效情境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实效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激烈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强烈的
摘 要: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所以低下,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三方面入手,三管齐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对策  对于当今时代的中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積极促进作用的能力。这就要求现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对即时评价的合理应用,认真研究问题且找到原因所在,不断提升即时评价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并力求评价语言的真实有效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最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即时评价;分析;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包括教学中心的研究,学生需求的分析以及學生课后的反馈等内容。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本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生本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布置高质量的课外作业等形式,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學数学;生本理念;意义;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
高粱茎顶端离体再生培养Saleha.Nahdi等利用无性方式进行基因转换改良作物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无性基因转换通常依赖于无性组织或器官产生再生植株的能力(Goodman等,1987)。从幼胚、幼穗和原生质体都
通过两个年度试验对165份旱地小麦品种的抗旱鉴定,分析了不同抗旱等级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适度降低对品种抗旱性的选择压力,有利于产量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