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美术课程不能只注重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这样就失去了“审美”的性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本文从小学美术教学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培养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 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111-03
近代社会中,美术教育以其实用功能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一直在倡导美育,并把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中。“美育”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8世纪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来的。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特别强调了美育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美育”并非是固定、死板的理论信条,而是充分结合了人的生命体验与性格特征。①我们所说的美育一般也称为审美教育,审美是一个人对具有美感的自然或人造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享受、判断和评价的行为过程,而帮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行为能力的教育则是审美教育。美术涉及到了多种感官,如视觉、触觉、嗅觉等,但视觉还是居于主体地位,所以美术又被称作视觉艺术,由视觉感官而获得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融汇于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小学阶段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审美认知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所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应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分别是写实高峰阶段和审美感受初期。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开始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上文体娱乐活动的日益增多,其审美意识虽尚未真正形成,只能以其朦胧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审美表现能力甚至是审美创造能力,只是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其审美能力仍然是有限度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审美意识的典型特点是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感知、欣赏和表现美,只能欣赏简单的艺术美和自然美,还不能理解高深的艺术语言和抽象的艺术符号,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进一步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分析美。
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学科教育的本质就在“传递美术文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美术学科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有助于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品味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对美的感知力迁移到他们的生活和其他学习中去。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和精神素质,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他们情感的培养与提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以美育德
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生动形象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之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②因此,美术学科的美育起着辅翼德育的重要作用,通过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怡情,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进而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实践上找到榜样,从认识上得到提高。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下,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成为学生奋发向上的契机。将德育与美育紧密相连,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较高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才,逐渐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
(二)以美启智
人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通过审美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同时也启迪着学生们的智慧。众所周知,美术家需要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通过接受审美教育,可以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逐渐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完善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也处在能力、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审美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智力開发的目的。
(三)以美乐群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群体之中,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学生良好适应学校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美育在这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首先,通过美术课的审美活动可以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娱乐性是美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美术课没有语文、数学课的压力,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可以在美术课上尽情地展示自己,同学之间不会相互猜忌,也没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学生们会很轻松地进行审美活动,进而改善人际关系。其次,通过美感的共鸣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班级容易出现“一盘散沙”,这种情况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班级内,通过审美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逐渐增加,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甚至学生们有了乐群的意识。
三、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美术不是升学考试的科目,学生对美术学习无外在压力,要使美术教学能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离开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理解高深的知识,学生就会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学生在各年龄段都有集中的兴趣点,有易于接受掌握最想学会的知识技能,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在四年级《喜怒哀乐》一课中,可以找几位学生上台表演不同的表情,台下的学生负责猜测他们表情所体现的心理活动,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的表情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可能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授审美知识,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
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审美知识的传授,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张大均教授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审美认知是个体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一切审美信息都是由审美认知进行加工和处理,审美认知是一切审美活动的信息加工基础,没有审美认知的作用,就没有个体的审美活动。③美术学科知识理论有深有浅,技法难易不一,在教学时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知识的难度与深度要合理,在讲解时还可以穿插一些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线条、色彩、构图、大小等美术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并能创作出美的作品,不断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
(三)鉴赏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识辨力
美术具有可视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了美术学科教学不能脱离形象性,离开客观世界,学生便不可能获得直观形象的审美感知。九年义务教育具有“欣赏.评述”这一模块,在鉴赏课上,教师要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作品的评价,通过创造美的可视形象引起学生视觉的美感体验,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对美的辨别力。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既要面向古代,让学生了解古代主要的经典作品;也要面向现代,让学生了解美术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对多元化的艺术有理解和包容的精神,对于那些良莠不齐、未经历史筛选的作品,要培养学生自己应有的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美术教学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这是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感受历史美术成就、增长鲜活的美术文化知识、提高审美水平的欣赏教学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例如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辉煌、兵马俑的壮美、唐宋绘画立于世界之林的高峰等等,教师对其动情的赞美便是爱国主义教育,会自然而然的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实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应与技法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强调艺术学习时“必须从实践去学习”。丰富的审美经验也在于主体的实践性,美感敏锐性的培养是在于多动手、多观看的美术实践,是在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艺术表现实践的感悟不断丰富中发展起来的。审美教育还应与技法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学生的实际绘画练习和动手操作,不仅是技能掌握的过程,又是将美的感知和思想转化为物质产品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取得艺术成功的喜悦,也加深了对美的感知。作为普通公民最需要的便是美化自身、美化环境,因此,美术教学也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例如,通过美术学科教育,学生能够美化课程表、互赠自制手绘的贺卡,为自己的班级设计标志。
美术来源于生活,也是对生活最好的表达,丰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等现场参观,感受自然美,不断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民间美术》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解优秀美术作品的同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民间,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民间风筝、剪纸、窗花等都蕴含着较深的民族美术特征,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感知生活中的美术,深化了对生活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五)转变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课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达不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标,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体验大自然的美,现实性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生活情境联系更为紧密,在情感上对学生更具有亲和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我们也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媒介,如幻灯片、录像、影视光盘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美的认知和感受。例如在上“剪窗花”课,教师可以将民间过春节人们剪窗花、贴窗花等情境录下,在课上播放,用以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欣赏一幅幅剪纸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开展评价,形成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杜威提出了經验主义——儿童中心论,使我们认识到要有尊重儿童的想法,尊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与想法。人人都有审美的偏爱,教师不能以自己个人的审美取向制约学生的审美取向,要让学生充分分析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感特点。小学美术课无法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给予及时反馈,从而了解学生的审美发展水平。评价时要坚持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不仅要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必要时还需要学生参与自评、互评,甚至包括家长参与评价等开放的多种形式评价,通过多方面的评价,使学生对作品得到充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把审美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小学美术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传授审美知识,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多鉴赏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识辨力;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转变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开展评价,形成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等六个方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常锐伦,唐斌.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00.
[5]刘芳.蔡元培美育思想与美术教育“现代”品格的确立[J].美术观察,2020(03):73-74.
[6]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170-171.
关键词:小学 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111-03
近代社会中,美术教育以其实用功能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一直在倡导美育,并把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中。“美育”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8世纪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来的。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特别强调了美育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美育”并非是固定、死板的理论信条,而是充分结合了人的生命体验与性格特征。①我们所说的美育一般也称为审美教育,审美是一个人对具有美感的自然或人造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享受、判断和评价的行为过程,而帮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行为能力的教育则是审美教育。美术涉及到了多种感官,如视觉、触觉、嗅觉等,但视觉还是居于主体地位,所以美术又被称作视觉艺术,由视觉感官而获得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融汇于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小学阶段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审美认知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所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应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分别是写实高峰阶段和审美感受初期。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开始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上文体娱乐活动的日益增多,其审美意识虽尚未真正形成,只能以其朦胧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审美表现能力甚至是审美创造能力,只是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其审美能力仍然是有限度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审美意识的典型特点是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感知、欣赏和表现美,只能欣赏简单的艺术美和自然美,还不能理解高深的艺术语言和抽象的艺术符号,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进一步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分析美。
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学科教育的本质就在“传递美术文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美术学科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有助于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品味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对美的感知力迁移到他们的生活和其他学习中去。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和精神素质,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他们情感的培养与提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以美育德
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生动形象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之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②因此,美术学科的美育起着辅翼德育的重要作用,通过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怡情,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进而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实践上找到榜样,从认识上得到提高。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下,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成为学生奋发向上的契机。将德育与美育紧密相连,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较高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才,逐渐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
(二)以美启智
人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通过审美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同时也启迪着学生们的智慧。众所周知,美术家需要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通过接受审美教育,可以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逐渐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完善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也处在能力、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审美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智力開发的目的。
(三)以美乐群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群体之中,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学生良好适应学校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美育在这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首先,通过美术课的审美活动可以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娱乐性是美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美术课没有语文、数学课的压力,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可以在美术课上尽情地展示自己,同学之间不会相互猜忌,也没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学生们会很轻松地进行审美活动,进而改善人际关系。其次,通过美感的共鸣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班级容易出现“一盘散沙”,这种情况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班级内,通过审美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逐渐增加,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甚至学生们有了乐群的意识。
三、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美术不是升学考试的科目,学生对美术学习无外在压力,要使美术教学能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离开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理解高深的知识,学生就会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学生在各年龄段都有集中的兴趣点,有易于接受掌握最想学会的知识技能,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在四年级《喜怒哀乐》一课中,可以找几位学生上台表演不同的表情,台下的学生负责猜测他们表情所体现的心理活动,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的表情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可能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授审美知识,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
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审美知识的传授,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张大均教授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审美认知是个体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一切审美信息都是由审美认知进行加工和处理,审美认知是一切审美活动的信息加工基础,没有审美认知的作用,就没有个体的审美活动。③美术学科知识理论有深有浅,技法难易不一,在教学时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知识的难度与深度要合理,在讲解时还可以穿插一些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线条、色彩、构图、大小等美术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并能创作出美的作品,不断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
(三)鉴赏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识辨力
美术具有可视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了美术学科教学不能脱离形象性,离开客观世界,学生便不可能获得直观形象的审美感知。九年义务教育具有“欣赏.评述”这一模块,在鉴赏课上,教师要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作品的评价,通过创造美的可视形象引起学生视觉的美感体验,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对美的辨别力。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既要面向古代,让学生了解古代主要的经典作品;也要面向现代,让学生了解美术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对多元化的艺术有理解和包容的精神,对于那些良莠不齐、未经历史筛选的作品,要培养学生自己应有的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美术教学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这是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感受历史美术成就、增长鲜活的美术文化知识、提高审美水平的欣赏教学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例如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辉煌、兵马俑的壮美、唐宋绘画立于世界之林的高峰等等,教师对其动情的赞美便是爱国主义教育,会自然而然的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实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应与技法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强调艺术学习时“必须从实践去学习”。丰富的审美经验也在于主体的实践性,美感敏锐性的培养是在于多动手、多观看的美术实践,是在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艺术表现实践的感悟不断丰富中发展起来的。审美教育还应与技法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学生的实际绘画练习和动手操作,不仅是技能掌握的过程,又是将美的感知和思想转化为物质产品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取得艺术成功的喜悦,也加深了对美的感知。作为普通公民最需要的便是美化自身、美化环境,因此,美术教学也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例如,通过美术学科教育,学生能够美化课程表、互赠自制手绘的贺卡,为自己的班级设计标志。
美术来源于生活,也是对生活最好的表达,丰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等现场参观,感受自然美,不断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民间美术》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解优秀美术作品的同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民间,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民间风筝、剪纸、窗花等都蕴含着较深的民族美术特征,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感知生活中的美术,深化了对生活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五)转变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课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达不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标,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体验大自然的美,现实性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生活情境联系更为紧密,在情感上对学生更具有亲和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我们也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媒介,如幻灯片、录像、影视光盘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美的认知和感受。例如在上“剪窗花”课,教师可以将民间过春节人们剪窗花、贴窗花等情境录下,在课上播放,用以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欣赏一幅幅剪纸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开展评价,形成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杜威提出了經验主义——儿童中心论,使我们认识到要有尊重儿童的想法,尊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与想法。人人都有审美的偏爱,教师不能以自己个人的审美取向制约学生的审美取向,要让学生充分分析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感特点。小学美术课无法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给予及时反馈,从而了解学生的审美发展水平。评价时要坚持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不仅要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必要时还需要学生参与自评、互评,甚至包括家长参与评价等开放的多种形式评价,通过多方面的评价,使学生对作品得到充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把审美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小学美术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传授审美知识,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多鉴赏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识辨力;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转变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开展评价,形成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等六个方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常锐伦,唐斌.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00.
[5]刘芳.蔡元培美育思想与美术教育“现代”品格的确立[J].美术观察,2020(03):73-74.
[6]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