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方寸间挖出大“金矿”

来源 :创富大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洪根六岁时随父亲由湖南移居南京落户定居。1997年40岁的他父母已去世,自己还从南京某个国营企业下岗。失业后的老彭,开始思绪茫然,为生存他不得不去择业谋生。但市场的残酷、事态的炎凉也给他上了一课,决不能过端别人的饭碗,受别人管的生活,要自力自强,自己替自己打工!
  父亲一辈子只靠自己,把卖“湖南豆腐”的担子从湖南千里迢迢挑到南京,以自己的勤奋养活了一家人,“我为什么不能?”老彭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间着自己。
  有了这一想法,彭洪根开始新尝试,起初老彭并没有马上去做豆腐,而是进行了长期的市场调查。他发现,虽然制作豆制品很辛苦,满街都是买豆腐的,满街都是卖豆腐的,但供需很大,取消凭票供应之后,没有一个规范的市场,恶意竞争给产品的卫生、质量带来影响,经营人员的素质越来越差,让消费者担忧。经过调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彭洪根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民工们做一百斤大豆赚一百元钱,我做50斤大豆就要赚一百元钱。”
  要想做50斤大豆就赚一百元钱,必须用特色豆制品闯市场,否则对一个体力不如民工,刚刚介入本行业的人是很难做到的。于是他白天在家搞试验研究新工艺,晚上抽出时间参加南京市劳动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系统学习创业理念,进行知识充电,他的这种系统创业途径,得到了培训中心创业咨询专家的首肯,并由创业办公室出面组织各个专业的专家帮他攻克在试验中的各种难关。得道者多助,彭洪根这种自强自力的创业意识很快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传播出去,进而得到了像农业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专家、教授们的具体指导。通过他们的帮助和彭洪根自身的努力。彭洪根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凝固剂从而取代了中国近2000多年的使用卤水或石膏点豆腐的传统工艺。这种新型复合凝固剂配方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技能掌握,而且在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使大量蛋白质较溶水性凝固。不仅如此,彭洪根还根据传统豆腐手工劳动密集的这一特点,巧妙的利用现代科技一改以往使用大锅烧、蒸汽冲。祛除豆腐中的豆腥味的老套子,而用电子自控温度加热,使大豆蛋白质充分分解,并保持了大豆原有的浓浓的豆香味,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完全卫生要求,实现了现制现售,设备投入达到了最低点。
  2000年12月8日花了无数心血的彭洪根终于用父亲留下的小石磨,做出了第一块鲜嫩可口的豆腐,他马上在自家小店门口挂出一块小牌子:本店出售“彭家豆腐”。门可罗雀的小饭店开始卖豆腐了,第一天卖了18元,第二天卖了22元,但全是回头客,彭洪根感到这个生意有的做。无意中,他得到消息: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东箭道农贸市场举办“豆腐节”。“有门儿了!”彭洪根心里一阵激动。可打听后才知道,只有生产放心豆制品的正规店家才能参加“豆腐节”,而他的豆腐只是个没有名份的“黑户”,根本没有资格。但彭洪根不想放弃,一位在农贸市场工作的好心人悄悄告诉他:14日下午要召开一个有关“豆腐节”新闻发布会。彭洪根想,这可是天赐良机。14日那天,彭洪根拎着一盒豆腐闯进了发布会现场,大声要求参加“豆腐节”。会场里的所有人都被他吓了一跳,还以为他精神不正常呢!等到彭洪根简明扼要地诉说了自己下岗再创业、苦心研制彭家豆腐的艰辛后,主持人和记者们都被他打动了,他们热情地接受了他。
  12月20日,彭洪根在“豆腐节”会场外摆了一张桌子,摆上了600块豆腐,这是他争取来的“加座”。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参会前一天,他在家里整整磨了一天的豆腐,边磨边琢磨:怎么才能让我的豆腐从直观上与众不同呢?别人的豆腐都是裸放的,自己为啥不给豆腐来个漂亮的包装呢?说干就干,他让妻子买回来一大卷医用纱布,全家一起动手,将新鲜出炉的豆腐包裹得整整齐齐。第二天刚上摊位,经过特别包装的豆腐顿时吸引来许多市民,一会儿工夫,就卖出了300多块。小试牛刀,彭洪根成功了。
  听说市领导和媒体记者要来时,彭洪根便开始想该怎么吸引领导和记者的注意。看着蜂拥在眼前的顾客,彭洪根灵机一动,他大声嚷了起来:“豆腐数量有限,每个人限购两块,请按秩序购买!”
  与此同时,他故意放慢了销售速度,桌子前面很快排起了长队。不久,市领导和记者们过来了,他们老远就看到了这个长队,很是惊讶。蒋裕德副市长顺着队伍走到了彭洪根面前,跟他聊起了天儿,这下记者们可发现了好新闻,干脆连会场也不过去了,围着彭洪恨的摊点就采访起来。结果,会场里的正规参展厂家全成了彭洪根的陪衬。那两天“市长和下岗职工侃豆腐经”成了报纸和电视上的热门新闻,彭洪根和他的彭家豆腐出尽了风头,彭家豆腐一下子火了!每天彭洪根的小店总是挤满了前来买豆腐的老百姓。彭洪根总是向他们介绍豆腐文化、豆腐营养、豆腐菜肴等,门前总是聚集着很多人在听,有的甚至还拿笔做笔记。
  做彭家豆腐的第一个月,彭洪根就意识到了,自己赚钱了,到底赚了多少?他细细算了笔账:第一个月共磨了800公斤豆子,成本1920元;纱布、凝固剂等成本不到100元;0.5公斤豆子出2公斤的豆腐,豆腐售价1.4/公斤,他的总收入是4500元。因为是自己动手,不用计算人工成本,第一个月就净赚了2500元!拿着这些钞票,彭洪根激动得抱着女儿痛哭一场,他不停地对女儿说:“丫头,你今后的学费不用发愁了!爸爸终于找到一条活下去的路了!”
  2000年1月18日,南京市豆腐制品展销会在南京科技馆隆重举行。这一次,主办单位把“彭家豆腐”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蒋副市长特意来到彭洪根面前对他说:“老彭啊!你的彭家豆腐的确不错,但你一定要做出特色,市场前景才会更加广阔呀!”一席话提醒了彭洪根:是啊,我做的豆腐是好吃,但与普通豆腐并无太大的差异。只有做出别人没有的特色,才能更长久地占领市场啊!自古以来,无论是南豆腐还是北豆腐都是白色,何不在颜色上有所创新呢?如果再加上豆腐的营养,肯定是个好招。于是他决定做全营养彩色豆腐。然而其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如何去除豆腐中的有害物质。能不能用某种天然物质来代替卤水、石膏和内脂作为凝固剂呢?彭洪根请教了无数的专家,经过几十日夜的研制终于找到了诀窍,成功地以芹菜、芝麻、枸杞作凝固剂原料。
  春节到了,彭洪根的彩色豆腐研究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他把自己关进了小阁楼,摆在地面前的是量杯、温度计、浓度计、豆浆、蔬菜汁、水果汁……他不停 捣菜取汁、磨浆配料。除夕之夜,妻子给他送来了一碗汤圆,但他只吃了一个便放下了碗。他把凝固剂放进豆浆,自己却靠在沙发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大年初三的早晨,彭洪根的面前终于绽放出了他期待已久的彩色之花!他久久地注视着自己的杰作,激动不已。良久,彭洪根拉开窗帘,窗外是漫天飞舞的雪花,凛冽的寒风中,他却感到浓浓的暖意。终于,彭洪根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块彩色全营养保健豆腐。彩色豆腐视觉好、口感好、营养丰富、品种齐全、现场透明制作、绿色环保,前景相当看好。
  在社区专营店,彩色绢包嫩豆腐像馒头一样,随着一阵阵飘来的浓浓豆香味,又引来很多人驻足,奶奶拉着孙子的手,要吃彩色豆腐,还自语地说:“活了一辈子,还没看过豆腐还有带彩的,一定要买回去尝尝,虽然贵一点,但是吃的放心啊!”
  彭洪根创业迎来了一片赞扬声,领导和媒体不断关注着他,甚至还被请到北京做客,委员长授牌、王小丫采访、签名售书并在钓鱼台做创业报告,不久又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栏目,但他仍不忘对老大爷、老大娘的爱护,只要他们来到店前,彭洪根总是招呼个不停,给好的、挑大的、摆好拎走,刚离开就能听到:“这后生真好,人好、豆腐好!”活广告传遍整个社区。彭洪根总是提醒员工们,老大娘的眼神不好,干万不能将小的、破的给他,这可是经营的秘密哦!
  参加《市民论坛》与领导谈再就业话题;去焦作与市长一道为彭家豆腐店开业剪彩;到淮阴工学院与专家共同研发豆制品;上网与八百位彭家豆腐店主商讨发展大计。有了信心,就有了动力。彭洪根的父亲做了一辈子豆腐,但却没有富裕起来,经验型做法随着时间推移被带进了棺材。有着不服输、不向困难低头韧劲的彭洪根通过自身努力和专家的扶持将工艺技巧不断创新,形成统一的工艺规范思路、编印成书,传授给需求的兄弟姐妹,扩大了影响,形成了品牌,并将彭家豆腐做到了国外。
  2002年秋,与中国邻近的尼泊尔王国的商人穆哈桑,交流生产“彭家豆腐”合作意向;
  2003年10月,与台湾豆制品泰斗王老交流;
  2003年12月,与美国文氏集团中国地区总代理交流豆腐生产技术;
  2004年7月,与澳大利亚藉华人张万里洽谈“彭家豆腐”生产技术援助
  2004年8月,派遣公司代表童女士去瑞士指导“彭家豆腐”生产营销;
  2004年8月,与法国SB公司商谈技术合作,该公司豆制品专家A先生在“彭家豆腐”生产现场品尝了用“彭家豆腐”做的菜肴连声称赞:口感好。并向彭洪根赠送了一批法国豆制品专用工具。
  2004年10月,公司派二位技术人员去挪威传授“彭家豆腐”制作。
  2004年11月,马来西亚通过深圳传媒公司成立亚洲推广站。
  彭洪根下岗创业做豆腐,养家糊口,靠的是诚信。市劳动局、新街口街道帮助他创办企业,并相继成立了:彭家豆腐技能培训咨询有限公司、彭家豆腐研究所、朋佳职业培训学校,在全国加盟发展了一百多家连锁店,并给了每一家很大的发展空间,培训了无数创业明星,带动了数千人就业,靠的就是诚信。虽然豆制品产业受到“世上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这个古训的影9向,发展很困难。同时考虑到介入这个行业的人又是一批弱势人群,彭洪根决定先要每个加盟店首付一部分的加盟费用,回去后可联合拓展(我们在每一个地级市只发展一家),挣了钱再将剩余纳加盟费用交还给总部。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靠诚信不断扩大产业良性发展。
  为此,全营养彩色豆腐正在不断拓展市场,形成了特色品牌,人们不禁赞誉彭洪根在豆腐方寸间挖出了一个大“金矿”!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会展业在我市特别火爆,但令人遗憾的是,除农博会以外,近来我市举办的其它展会中,背景植物多为南方花木。我们不禁要问:作为我市市花的君子兰在哪里?我市的大小花卉市场并不少,但在花卉市场里记者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南方花卉,而君子兰却在角落里暗自悲伤。我们不禁又问;曾经红及一时的君子兰哪去了?随着花卉市场的变迁,国内不少城市靠君子兰发了财、扬了名,有的城市仅君子兰一项年产值甚至达到1.5个亿。我们不
期刊
钟朋荣: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兼任西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  曾在乡、区、县、中央四级党政机关工作。  一九八八年初,参与中央书记处组织的关于工资、价格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随后留在中央办公厅工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从事过六年调研工作,参与过中央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制定和文稿的起草。    有一次,被称为“中国经济学界四小龙”之一的钟朋荣应邀参加了“东北老工业基地
期刊
2005年5月16日至18日,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财富全球论坛第三次选址中国。在5月16日举行的文化圆桌会议上,主题为《媒体在中国日益重要的角色》,不能不让中国传媒界有些“受宠若惊”。在有着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中,传媒能够在这次大型论坛上走上前台,并成为与会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焦点,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因为中国的传媒业在近些年来的发展春潮涌动,报业集
期刊
在刚刚结束的2005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长影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长影世纪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丽娟高票当选。刘丽娟成为吉林省获此殊荣第一人,颁奖嘉宾对她的评语是“文化企业改革的排头兵”。    治穷求变    走马上任时,摆在刘丽娟面前的长影家底太薄,正处于亏损的状态,财务账面仅存的几万元钱,连当月工资都无法保障,对新班子来说,这是第一个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大难题。不发工资,长影很难
期刊
水稻不用水种植你见过吗?四平双辽农民张文靠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毅,培育出来“文育302”水稻,可以像栽培玉米一样把稻苗插在地里的垄上,而且不用浇水,这种水稻省肥、省水、省力,亩产粮高出普通水稻一百多公斤。    他就想找一种高产的水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刚刚高中毕业的张文来到梨树县农村,看到当地农民的粮食产量很低,决定帮助他们寻找一种高产的水稻良种,而在此之前,他从未见过水稻。1983年,他托
期刊
很多人正在使用,更多人正在追寻……  会有这样神奇的机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王斌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眼前这台不起眼的小机器,竟能一次掉五袋水泥,是人工的好几倍,省时,省力。  俗话说:强者创造时机!智者利用时机!弱者等待时机!  “飞万达牌”吊运机的研发和销售则正是智者的体现,国家新型产品飞万达牌吊运机的问世是当今建筑装修行业机械运科的重大突破,从此结束了千百年来高层建筑及装修材料依靠人工搬运的历
期刊
一张照片现商机 艰难险阻搞研发    一次偶然的同学聚会,旅居加拿大的同学在让大家欣赏他女儿生活照片时,于振生无意中发现同学的家居非常豪华。同学告诉他,装饰用的是一种熔雕艺术玻璃,这种玻璃在达到溶点后用模具铸造的,晶莹剔透,高贵大气,风格独特,绿色环保,在西方国家很受欢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振生的脑海中倾刻间爆发出一个强烈的意识。熔雕玻璃是玻璃制品更新换代的一个新热点,在中国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
期刊
为了谋生,孙丽晶早年当过印刷工,开过小发廊;为了能够干出点“明堂”,她自己办起了食品厂,在商海中拼搏了12年后,她拥有三家企业,成了长春市内小有名气身家百万的女老板。  而让她完成从人生低谷到再创业成功跨越的,竟然是小小的花生米。  5月18日,她为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既当老板又当保管员和会计    1987年,高中没有毕业的孙丽晶只有17岁,她带着一个将来要自己当老板的美好愿望步入
期刊
十几年前他是垄断长春一半药品批发市场的千万火亨十几年来他挥霍无度花天酒地经历三次婚姻重病缠身十几年后他财产散尽沦落街头数次自杀未果病情恶化    新闻提示    3月13日,长春市中心医院的急诊大厅内,一个裤子提到一半,口水流到下颌的乞丐歪着身子睡在椅子上。没有人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靠医护人员施舍度日的“痴呆”乞丐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垄断长春一半药品批发市场的千万大亨呢!  他叫林君言,挥霍
期刊
引 子  2021年5月10日,哲古下了一场雪,几个小时后,山就白了。时钟金站在项目指挥部的二层小楼上,眺望着远处雪线堆叠出的高原的影子。这时候,老家那边该穿短袖了吧?他擦擦被暖气片烘烤得有些模糊的眼镜,想到赵小平穿连衣裙的样子——素色的收身连衣裙让她有些丰腴的身材变得轻盈起来。五月的风吹起她微卷的发梢,他远远地看着,好像还能感受到她的发丝温柔地掠过他皮肤时那种轻微的瘙痒。有时候他不免会在这样无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