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与国博的缘分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特殊的因缘,2011年我还供职广东的时候,参与策划了“岭南风韵:饶宗颐书画艺术展”。当时与饶宗颐(1917—2018)近距离接触,多所请益。2013年我因工作需要调入国博,于2015年又经历了饶宗颐在国博举办的“学艺融通:饶宗颐教授百岁艺术大展”。此次展览,由美术史学者、时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的陈履生策划。饶宗颐以期颐之年亲临其盛,引起京城学术界的轰动。展览结束后,饶宗颐将十件精品力作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收藏。为配合展览,由我参与其事的国博讲堂邀请了饶宗颐故交及学术界耆宿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由陈履生担当学术主持,与会者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马泰来、山东大学教授谭世宝、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讲座教授屈志仁、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兆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尹吉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语言文化系副教授周鸿翔、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郑炜明、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梁江及笔者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因临时有事未能赴会,特地提交了书面发言,并由主持人宣读。专家学者们分别就饶宗颐学术成就、治学经历、书画艺术、交游等多方面展开深入而热烈的探讨。在会议进行之中,饶宗颐在随行人员的协助下,坐着轮椅莅临会场,引发热烈的反响。在持久的掌声间隙,饶宗颐应主持人邀请,发表了简短的演讲,会后根据录音整理为:“今天很难得有机会同各位见面,自己什么都不懂,为国家做一点事情,得到各位的留意,只有感谢国家对我的爱护。能跟几十年之前的老学生见面,黄兆汉他一辈子都在外国,研究海上的中国,今天再见面,我觉得很难得。感谢各位有机会在这里跟我见面,我还要竭诚为国家努力。”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且因年事已高,吐词并不清晰,但会场观众所掀起的热浪却经久不息。饶宗颐后来与参会的专家学者留影后,观众们依依不舍与其挥手告别。这是饶宗颐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博,也是我最后一次聆听其讲话,现在回想起来,仍言犹在耳。
  其实,饶宗颐和国博的缘分远不止于此。最早在1980年秋天,时年64岁的饶宗颐应时任文物出版社社长王仿子的邀请,与中山大学教授曾宪通等人一道赴成都出席第三届古文字学术年会后,到兰州、敦煌、莫高窟、西安、洛阳、郑州、少林寺、开封、安阳、武昌、荆州、奉节、北京、承德、济南、灵岩寺、泰安、曲阜、南京、扬州、镇江、无锡、常熟、苏州、上海、杭州、衡山、广州等地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学术考察。在北京期间,他曾和曾宪通赴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博的前身)。曾宪通在《选堂访古随行纪实》中记录了饶宗颐于是年11月5日的此次初访:“下午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筹建于1959年,当年从全国各地抽调最好的文物参展,按郭沫若中国通史的社会发展框架,分馆展出。每个馆的展品都十分丰富,一般的浏览也需要好几天,何况饶先生几乎对每件文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看得很慢,花了一个下午,连‘奴隶社会’部分都没有看完,只好另找时间再来了”。这次参观之后,到11月7日,他们观摩了北海的三希堂法帖,“两人只好又回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来了。这次是补课性质,主要针对重点器物,走马看花,做了详细的记录。至3时30分,先生仍舍不得离去,又上楼看了其他的展品,直到管理人员下逐客令,才不得不下楼离开。”这是目前所见饶宗颐与国博结缘的最早文字记载。
  时隔21年后,饶宗颐再次与国博结缘。这次是2001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为饶宗颐举办“古韵今情:饶宗颐书画展”,该展也是自历史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为健在的书画家举办个展。为此,饶宗颐专门为这个展览撰写了《〈历史博物馆展览〉小引》的短文,在文中提及其绘画为学者画,并谓其“以治学之方治画,于画派则究源通变,于书法则穷高极深,以植基深厚为先务,而后转益多师”,此文虽仅聊聊数百言,却是其学艺融通的宣言与主旨,在其艺术历程中影响甚巨。在本次展览结束后,饶宗颐向博物馆捐赠了7米巨幅的墨荷,该作品又于14年之后在国博第二次举办的展览中登场,延续了饶宗颐与国博的翰墨因缘。
  如今,饶宗颐已于去岁归道山,我们再无机缘亲承謦欬。但因缘际会的是,作为国博一员,我参与了饶宗颐新著《梨俱室书画论稿》的策划、整理、编辑、校对等工作。该书乃饶宗颐论述学术与艺术融合的小品文字,广涉书法、碑帖、书论、古文字、诗词、绘画、画论等,其书画家则论及张彦远、黄公望、方厓、沈周、董其昌、方以智、漸江、张大风、八大山人等,文短而义长,言简而意赅,均能发人之所未发。捧读之下,获益良多。饶宗颐与国博的缘分,通过其学术论著得以赓续,其艺术与学术精神,于后学如吾辈者,不啻为度人金针。
  (作者单位:国家博物馆)
其他文献
摘要: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讲述了叶嘉莹先生在诗作、诗学、诗教中的人生经历和诗学理念,以及导演在空间、雅乐、物象等镜语中包蕴的人物理解和美学观念,在“声画”“虚实”“情景”“有无”等交融和谐中显现着中国传统的“诗”与“禅”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叶嘉莹 电影 诗词 禅意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片名出自【唐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诗】:“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
期刊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八百壮士》《血战台儿庄》等影片,忽然想起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去年曾把他的散文集《仰不愧天》(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托人送交给我,便连忙找出来拜读。  这本散文集除了记叙白先勇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以及离开大陆以后学习工作的经历外,还有一篇《十年辛苦不寻常》的长文,记录了他以10年时间组织、编导和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过程,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青春,享誉世界。其中还
期刊
2016年中国电影学派作为一种理念的提出,不仅促成了电影理论的自我更新,还成为电影学界新的学术生长点:有关中国电影学派的探讨可谓如火如荼,并且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贾磊磊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构成,“致力于建成中国电影的工业体系、美学体系、思想体系‘三位一体’的宏伟大厦,它是一种包括电影艺术的创作理念、电影文化的传播策略、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内的中国电影的总体建构战略”。[1] 中国电影学派“是由理
期刊
在大湾区文学图景中,丁燕的“工厂三部曲”——《工厂女孩》《工厂男孩》《工厂爱情》耗时近十年,这些作品让“东莞”这一城市的社会学与文学地标的意义更加丰富且鲜明,同时也见证了作家丁燕在个体人生与写作生涯方面的转型。迁徙纵然是众多现代人不可逾越的宿命,丁燕却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为写作寻回了根据地,它面向我们咫身的转型时代和愈来愈壮大的城市,还有我们无从掩饰的精神创伤。  一、身份、迁徙与南方  苏沙丽:20
期刊
广东诗人黄礼孩在“70后”诗人群体中显得尤为特别,作为整个“70后”诗人群体中的一员,他多少显得有点儿另类。这个“另类”并非因为黄礼孩是从“民间写作”出发,由“边缘化”而逐渐“城市化”,或是书写了“禁忌题材”,等等,而是因为他的诗歌在今天这个“物化”社会依然保持得如此纯粹。同属于“70后”诗人群体,他与沈浩波、朵渔等人一样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也同样遭受了市场经济的浪潮和工业革命的洗礼。依据常
期刊
多年前在台,就曾在电视画面中看到一位穿着雅致旗袍、气宇高华、一口京片子的老师,讲解《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之句。她把那一逝不返、有去无还的离别哀怨和惊觉岁月无常、年华老去,所有相待的期望都将落空的惊惧伤痛,还有当悲苦挫伤之时,若能强自勉力,即使失败,也令人尊敬的奋发,说得叫人不得不再思古老诗词中蕴涵的真谛。她就是叶嘉莹教授。  接着才听说,她在台大中文系开课,谈诗论词时,听
期刊
近年来,随着媒介的更新发展,“媒介融合”已然成为热点。新兴科技集结、媒介特色凸显的粤港澳大湾区,更是以“9+2”的智慧城市合力和创意人文理念走在了媒介融合与文化勃兴的前沿。2019年11月2日,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走向媒介融合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国际论坛于羊城开幕。来自波兰、韩国、马来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传播发展的格局乃至整个人类的认知、行为与价值方式和结构均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应对媒介格局变革及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跨媒介改编成为影视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路径。传媒艺术自身的整合性、对文本(剧本)的需求、大众的审美需求、市场和消费的商业性需求等是跨媒介改编的四个主要动因。具体到跨媒介改编的创新路径,需注意:在创作上,培养用户思维,表达网感化;在传播上,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完善宣推
期刊
导语  2018年11月24日,由广东省文联主办,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文艺研究所承办的“影像传播与中国故事”——首届华语电影文化广东圆桌论坛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广东省及港澳地区高校、影视界、戏曲界,以及传播媒体的30多位知名学者、专家参加了论坛活动。  与会专家就粤产戏曲电影讲述“中国故事”的现状、粤港澳大湾区与当代电影的未来、大湾区背景下粤产电影的发展机遇等专题从故事题材、与故事匹配
期刊
摘要:村霸形象古已有之,从20世纪50年代的地痞流氓、坏干部到八九十年代的强人、能人,隐约形塑了“村霸”谱系。新世纪乡土小说聚焦乡村权力异化与治理乱象,刻画众多村霸:富人村霸、官人村霸、流氓村霸等系列形象,农民作为受害者,在村霸专治中,呈现诉诸清官、逆来顺受、反抗专制和求助法律等回应方式。以渴望与忧思为特征的村霸题材书写,构成此类小说的鲜明特色,表达了作家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切和焦虑心态。小说暗含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