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非:来自美丽地方的灵感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日子,每天晚上闭上眼睛,我脑子里都会情不自禁地跳出很多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美好画面。
   我第一次到德宏去是1954年的夏天,当时是随云南军区歌舞团的创作组到德宏去收集民间歌舞素材的。那时候,我还很年轻,二十七岁的小伙子,在老家江西南昌读书,后来投身参加革命,随部队到了云南。我们那次到德宏,歌舞团整个创作组有20多个人,坐车到保山用了4天时间,然后又从保山搭货车到芒市用了1天时间。一路上,大伙儿一想到“边疆”两字就兴奋得不得了,想象着将奔赴中缅边境,将与各少数民族同胞在一起,那种豪情万丈、干劲冲天的劲儿塞满了整个胸膛。
   翻山越岭几日后,一到芒市坝子,顿时感到豁然开朗,眼前一马平川,到处是弯弯的凤尾竹,菠萝、香蕉、芒果、木瓜四处可见,田野中生机盎然,充满了异域情调,仿佛遇上了一个美丽天然的大公园。后来我们和当地的各种少数民族有了亲密接触,每个人都深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德宏的老百姓非常的热情、善良、勤劳,而且很容易相处。特别是傣族群众说话很好听,柔柔的,像唱歌一样。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做客,老乡们非常好客,就在竹楼里唱歌跳舞给我们看,我记得,我们第一次看到傣族群众自己跳起优雅的孔雀舞,听到乡亲们用象脚鼓、芒锣这些乐器击打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时,真是有着十二万分的好奇与新鲜!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边疆的民族文化艺术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边疆人民的智慧是如此的令人折服!
   德宏山美、水美、人更美。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画面有两个,一个是清晨醒来,站在傣家竹楼上举目远眺,时常会看见美丽的野生孔雀从不远处高高的大青树上滑翔而下,姿态非常的优美,让人觉得这里的人民生活在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中。另一个画面是,走在田间地头,常常会看见一群个头儿差不多的小“卜哨”(姑娘)上身穿着清一色的蓝色短衫,下身穿着飘逸的黑色筒裙,喜笑颜开地担着一些菠萝、木瓜之类的东西,一个跟着一个地走在田埂上,在金色阳光下,她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看上去婀娜多姿、万种风情,让人觉得美极了,有一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气象。
   我们创作组在德宏州大约呆了三四个月,有时吃住在老乡家里,有时在部队营房。当时自治区(1956年以前称德宏自治区)刚刚成立,条件比较艰苦,但边疆基本是稳定的,各族人民也很团结。我们分别到了芒市、瑞丽、畹町、章凤、遮放等地进行采风,一路上都是走路,很少有车坐。大家在大青树下,在凤尾竹旁,在田间地头,在街头市尾,在与各民族兄弟姐妹真诚友好的相处中,充分地感受到了一个如诗如画、野趣天成、充满生机的边疆德宏。
   那些日子,每天晚上闭上眼睛,我脑子里都会情不自禁地跳出很多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美好画面,创作组的同志们也都各自开始在琢磨,如何来表现心目中这个美丽多情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罗),边疆人民在这里生长(罗),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瑞丽江水呀碧波荡漾……”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写出了这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歌词。后来,我拿出来念给创作组的其他同志听,征求他们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很好,再经过几次修改,最后谱上了曲,只是没想到,这首歌在当地试唱以后,一下了就四处传开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歌到明年就传唱了整整50年了,它之所以能流行半个世纪,除了它的旋律很美外,最主要的是这首歌唱出了边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边疆各族人民对毛主席、对共产党和对人民解放军的敬重与热爱!
   今年初,逢瑞丽市建市10周年,我被邀请重返故地。所见所闻,令人感慨,边疆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与德宏有着数不清的情结,我非常热爱那片土地,希望我创作的这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能带给边疆人民永远的幸福快乐,更希望各民族人民能一天比一天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祝愿德宏永远美丽。
   杨非,汉族,原籍江西南昌人,驻滇部队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原创作者,这首歌几十年来传唱于大江南北,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现已离休。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模式主要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存在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产业普遍存在。这便
经历“文革”的我们这一代人,对许多历史的反思都带着极强烈的否定性。那个时代,把我们的很多纯真热情引向可悲的深渊。可是,我在德宏傣寨的这种感受却具有永恒性。   我这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就是从事文学创作了。而我能顺利地走文学创作之路,很大程度上,是与我的知青生涯相关的。   我的作品中最响的,是大学时代的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后来拍成了电影《青春祭》。小说的素材,人物,故事,以及那种独特的感
自然“巅峰”    中国最大的榕树   盈江铜壁关附近有一棵巨大榕树,树龄在500年以上,树高40余米,树冠覆盖面积5.53亩。主干满布块状根系,千沟万壑;气根多达214根,如椽似柱,“远望森林一片,近看巨树一株”,构成了独木成林奇观。据考证,为我国已发现的最大榕树,被誉为“华夏榕树王”。  中国最早引进种植的橡胶树   盈江县新城乡的凤凰山上,生长着一棵高约21米,主干树围200多厘米,主干
本文以加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我国传统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为探究起点,具体分析并阐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对策,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分析如何加强疾
期刊
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新兴媒体不断发展、应用的新时期里,广播电视依旧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要的宣传舆论媒体,工作面很宽,而档案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
期刊
见证:我的德宏故事  人因可爱而美丽,一个地方也因为有了可爱的人民而美丽。从老一辈民族工作者王连芳、作家张蔓菱、作曲家杨非、新闻工作者胡孚亭等在德宏经历过的刻骨铭心的故事中,凸显出的是德宏美丽的另一面,那就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身上默默地散发出的善良淳厚的人性魅力。   在莲山民族代表座谈会上,山官排兴文说:“以后我们各族兄弟要‘恋爱’,要团结。”  1950年12月,中央访问团抵达芒市,当地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汲取有益的文化知识,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在初
摘 要:逆向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时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载体。加强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以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逆定理等逆用的教学及习题中的逆向变式训练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培养;自主探究  逆向思维是指执果索因,知本求源。即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
高校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优秀合格的人才.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基本知识储备,而且要求综合实践素质高、情商高和创新能力较高.伴随
恍惚之中,我眼前一片朦胧,似有光华流转又似有暗香浮动。我一步步走向前方的路。眼前是什么,恍惚之中我不甚清楚。现在在哪儿,我也不知道,隐隐约约只知道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是我非去不可的地方。  我继续向前走去,身体漂浮着,眼前依旧模糊不清。无论我如何努力,依旧触不到一花一木,见不到一人一房。不知道走了多久,眼前开始清晰起来。一座阁楼出现在眼前,阁楼内栏杆微红,窗外帘纱低垂。楼外环绕着几座假山,假山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