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让生命鲜活起来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肖川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提出了要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让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努力挖掘语文课本中与“生命”主题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积极健康地认识自我,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并能积极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从而提高生命意识,学会关注社会和宇宙,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让生命鲜活起来。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呢?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课文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素材,有意识而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有助于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境界,从而使学生的生活温馨而丰富,生命健康而高尚。语文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自觉追求。
   1.利用教材文本,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
   纵观初中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有三类与生命相关的内容:
   第一类是直接写对生命看法的作品:《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再塑生命》《谈生命》等。如在讲授《真正的英雄》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些航天员生命惨烈地被毁,他们生命的意义何在?”“若是你的亲人也有献身于航天事业的,那你又作何感想?”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争辩、激烈的思想碰撞,领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生命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乃至被毁的历史,而这样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第二类是对社会、对他人及自我生命体验的作品。通过教学《伟大的悲剧》《我的母亲》《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可以教育学生学习坚持不懈、终有所成的拼搏精神,懂得树立坚强的意志对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散步》《藤野先生》可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情怀。通过《背影》《我的母亲》《金色花》,可以培养学生的骨肉亲情,从而懂得珍惜亲情。
   第三类是对自然及他类生命的关注的作品。《春》《马》《济南的冬天》、《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可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斑羚飞渡》中老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可以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理想和追求。《华南虎》在绝境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对冷酷现实的强烈反抗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楷模。
   2.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感悟生命意义
   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要有意识地关注生命教育。下面举例加以论述。
   材料:1998年5月20日晚9时,一场山洪将新疆巴音乌素矿矿井冲毁,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将13个在井底干活的工人冲倒,淹没,只有青年工人杭平抓到一截一米多长的圆木,顺水向巷道深处漂去,一直漂到700米深处的采煤区。三十四天中,两台水泵以每小时近200吨的抽水量日夜不停地旋转着,随着水位的下降,救援人员从井下抬出了12具尸体。直到了6月23日早晨8点钟,当救援人员发现杭平还活着的时候,这使所有闻知此事的人都充满了好奇,都感到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奇迹”。就在这样的阅读、收集、学习和不断的感悟中,学生不仅能明白“生命因信念极其顽强、坚韧”还理解了“生命因抗争而尊贵”。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无形中得到了认识和升华。
   将学生的眼光从课内引向了广阔的课外,从不同生命活动来构建学生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与价值,从而开拓语文教学的人文视野,拓宽并加深对他们生命的人文体验与教育。
   3.在写作教学中提升对生命内涵的认识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并提升学生对生命内涵的认识。有意识引导学生写有关“生命”的话题。
   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充分利用人文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孩子们的生命之花鲜艳绽放、芳香远播。用我们的语文,让生命鲜活起来!
其他文献
一、创造一个让学生愉快学习的和谐环境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教师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设置和谐的教室环境。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标志,同时也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秩序。和谐的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乐于学习,有助于愉快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期刊
语文基本能力指《课程标准》里的听、说、读、写能力,直接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必须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为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一主线,才算是不脱离《课程标准》。   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上了九年课的初中毕业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仍然比较差,不能在实践中运用,不能不说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败。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感叹,从小
期刊
写出好文章不容易,对于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抽象思维不强的中学生尤为如此,但在高考和中考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文,为什么他们就能够广开文思出妙章呢?询问他们写作经验时,几乎所有的作文状元都提出,要多读书,多思考,广泛积累素材,“立体感知”外界事物。可见只要在平时运用正确的方法有意识的注重训练,就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
期刊
作为教师,要掌握好教态(体态语)、语言(口头语言)、板书(书面语言)等三种教学语言艺术。  教态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直观性、表率性最强的整体形象。教态给学生以美感,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态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通过教师主观努力而臻于完美的。  教态包括教师的仪表、风度、神色、姿势、目光等,教态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递信息,感染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修养。服装整洁、仪态大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最新学习理念,“自主论”是针对教师在教学中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请君入瓮的做法而提出来的。过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放心不下,现在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育者必须放心地放手,这就要求教者明白“自主”的内涵与外延。   “自主”就是“自己做主”。应试教育下,学生成了盛知识的容器或做题的机器,教师则成了制造机器的机器——师生都迷失了自己。新的课程标准,就是
期刊
生动形象的导语,像一股伴随着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因此,这个“开场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下功夫。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导语点燃激情呢?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以境引人   
期刊
有人生活的地方,就离不开想象。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孩子从三四岁开始,就已经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常把玩偶当作自己的朋友,拿杯子给布娃娃喝水,给布娃娃洗脸,和它一起做游戏。随着一天天长大,他们的想象力就会转移到对伟大的艺术作品的阅读和创造上来。而一个人的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和有限的,如果把知识比作金子,那么,想象力就是点金术,能使知识活化,能进
期刊
学习是学生自身行为,教师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主动性学习主动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主动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挥。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考试的分数,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
期刊
每当读《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章时,在为鲁达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性格赞叹的同时,总要生出诸多感慨:鲁达为了一个陌生人而惹上了人命官司,从此流亡江湖,颠沛流离,最后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值得吗?如果他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他的人生道路会不会重新改写呢?   虽然当时社会黑暗,可鲁达身为经略相公府的提辖,相当于当地武警队的中队长,又有显赫的战功,超群的武艺,完全可以与当时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教学班主要的组织者,是一班学生德育主要的教育者,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言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直接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的修养。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这是师德修养的基础。班主任教师劳动的集体性决定班主任要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