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城镇化引领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城镇化率虚高,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协调,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目前,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刚刚起步,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至为关键。文章对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加强定量研究,加强特定地域研究,加强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019-03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是伴随着区域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西方经济学用“城市化”来概括一个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及其作用的形成和发展,认为这一过程的突出特征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镇包括市和镇,从我国国情和科学含义分析,“城镇化”更为准确和严谨,更能体现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独特性。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
以城镇化引领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但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城镇化率虚高,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协调。据统计,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3.7%,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2亿多农民工在城镇居住和就业,虽然实现了职业、地域转移,但还没有实现身份的转换,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多次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质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关键环节是农村劳动力稳定而可持续的转移。正是由于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特殊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刚刚起步,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至为关键。为深化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本文对国内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二、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众多学者对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对城镇化的内涵、核心及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
胡序威认为城市化内涵包括: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即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地域扩展;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陈春将城镇化的内涵概括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认为这四方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才是健康的城镇化,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其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向城镇地区的转移过程。孟晓晨认为城镇化过程的实质可理解为农村劳动力完成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移、从农村到城市迁移的过程。刘亭认为城市化实质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在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土地的同时,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就业,并融入城市社会,转化为市民;城市化的主体性内容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市民的转移转化,核心环节是农村劳动力稳定而可持续的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其内涵包括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人口转移与结构转型相结合、制度创新。在2013年3月的全國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旗帜鲜明地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综上可见,“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已经成为共识。
从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伴随发生,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身份转换、特别是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化,正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本质;另一方面,城镇化致力于扩大总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转移更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因此,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二者应当协调发展。
(二)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的研究
国内学者围绕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因素、相关关系与就业保障等,充分肯定了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转移作用。王凤鸿等以山西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经济增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推动力,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除了转移成本、心理成本等个体因素外,城乡分割体制、土地制度、就业服务机制等体制、机制方面的阻力对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王国刚等采用定量指标、数学模型方法,深入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分异特征,揭示了其内在的响应机理,提出了相应地域类型的调控模式。研究认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外核拉动力和农村内核推动力共同构成了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力”驱动,非农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差异和期望收入等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户籍制度改革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视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的重要力量;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其阶段性、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的地域形态可以划分为大城市核心地域、外围承接地域、边缘发展地域和传统农业及特区地域等4种类型,相应地域类型的调控模式与重点不同。 (三)对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度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不同步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是一种半城镇化(伪城镇化)状态,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候鸟型”转移模式。张红宇等估算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规模、在城镇落户的数量,得出1978年至2009年,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数量累计为3.9亿左右,农业户籍转为城镇户籍的人口数量累计约为1.7亿,未获得城镇户籍的农村转移人口数量约为2.2亿,未获城镇户籍但已在城镇定居的农村转移人口约为1亿。如果以城镇户籍人口作为真实城镇化水平的基础,把包含已定居城镇但未获城镇户籍的农村转移人口作为应当实现而未完全实现的城镇化水平的基础,则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真实城镇化率约为30.3%,应当实现而尚未完全实现的城镇化率约为37.9%。刘纯彬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不发展的协调,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发展中的初步协调,现在应着力解决走向成熟协调的问题。初步协调主要是指供需总量的协调,成熟协调是指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公平合理的分享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财富和利益,是在量的协调基础上达到质的协调。孙维等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协调度测算模型,用统计数据测算出四川省2000-2010年农村劳动转移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处于“弱协调”与“协调”之间的状态。
(四)对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协调原因的探讨
学者们将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相协调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户籍、土地等制度与政策的制约。杨重光、叶裕民、刘传江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所实行的一系列城乡隔离政策及一整套制度框架,严重束缚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自由流动。(2)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范进等认为造成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的直接因素是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戶籍制度,深层原因是以投资驱动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张红宇等认为农村劳动力“候鸟型”转移模式是降低工业化成本的根本原因,而高成本城镇化抑制了农民向城镇迁移的空间,低成本工业化和高成本城镇化的双重制约导致了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不同步。(3)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造成城镇发展结构体系失衡,包括各类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结构的失衡以及城镇发展的区域非均衡分布,导致农村劳动力常年大规模跨区域流动。(4)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滞后。张亿钧认为由于缺乏成熟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城市之间和区域之间的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等问题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参与并平等地获取城镇的就业机会。(5)落后的农村教育。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导致转移就业领域较窄,且与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较高,转移就业不稳定。(6)持续上涨的房价。辜胜阻认为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不仅表现在制度上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松动,而且表现在城市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持续上涨的房价远远超出了普通农民工的购买力,使他们成为望房兴叹的城市边缘人群,在农民工无力实现在城市安居的情况下,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和生存相当脆弱,一旦城市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减少就势必导致常住城市的农村人口大批返回农村。高质量的城镇化应该是进城农民完全市民化的城镇化,不仅要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问题,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城镇社保、医疗等待遇,更要解决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和安居问题。
(五)对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对于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协调发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刘传江认为应从农民工的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进程环节着手解决。叶裕民、范进、杨重光、张永良等认为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及产权制度等,从制度上消除阻碍人口彻底转移的影响因素,以降低或消除转移人口的机会成本。张红宇等建议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扩大就业为目标,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镇的人口和产业密度;以农业为侧重点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城镇区域布局,推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辜胜阻等建议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东部地区采取以大都市圈为特征的城市化策略,实行组团式的城市结构,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消化城镇化成本,增强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张亿钧建议建立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障制度,维护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建立规范的劳务市场中介组织,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合理的流动;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等等,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刘传江等认为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城镇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东部地区也不尽相同,为此中西部地区需要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发展;构建农民退出新型机制,打造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市群带,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管理市场化与资本化。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理论研究仍较薄弱。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较早,对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研究也远早于国内,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不少经典的理论和模型,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拉尼斯——费景汉模式、乔根森模式及托达罗农村——城市人口迁移模型等。这些模型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及机制,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我国学者多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思路或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研究工作。但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别于发达国家,而且有别于发展中国家。西方经典理论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与大部分区域的实际。如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式、乔根森模式针对的都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步的发达国家;托达罗农村——城市人口迁移模型针对的是拉美等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城镇化,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适合国情的理论模型来解释。 2.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目前在实证研究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和规范、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利用实际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较少。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一般对策性分析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提出的对策建议也较笼统,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较弱。
3.研究区域有待多样化。目前从全国尺度来研究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关系的成果较多,从省级尺度来研究的成果次之,市级尺度的不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区域差异是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区域客观实际的城鎮化道路,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特定地域的研究将更具有应用价值。
4.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关键环节是农村劳动力稳定而可持续的转移。目前有关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路径模式,可操作性的对策研究还很少。特别是近期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的关于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精神,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做出阐释。这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二)今后研究的重点
针对目前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在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特点,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2.加强定量研究。使用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软件工具,对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体系演变、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改变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深入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机制,以便提出系统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3.加强特定地域研究。加强对不同区域层次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的深入实证研究,探索其规律性,不断深化和完善区域转移模式,以便更好地指导各个区域的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
4.加强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在客观分析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模式,重点关注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促进、户籍改革等焦点问题,提出具体操作性措施以指导实践。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JB79003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JDB014)]
参考文献:
[1] 景普秋等.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
[2] 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0(1)
[3] 陈春.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
[4] 孟晓晨.城乡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J].地理学报,1992(5)
[5] 刘亭.探寻中国城市化之正道[J].观察与思考,2013(1)
[6] 姜永生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8(4)
[7] 王凤鸿等.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8] 刘丽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6)
[9] 刘殿臣.城市化对云南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分析[J].当代经济,2009(1)
[10] 胡杨等.试论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软科学,2003(6)
[11] 曹煜玲等.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保障研究[J].城市,2009(1)
[12] 王国刚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机理与调控——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13(1)
[13] 胡序威.对我国的城市化形势应有清醒的认识[J].城乡建设,1998(6)
[14] 顾朝林.论城市管治研究[J].城市规划,2009(9)
[15]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5)
[16] 范进等.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2(5)
[17] 张红宇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
[18] 辜胜阻等.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3)
[19] 刘纯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如何协调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5(5)
[20] 孙维等.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3)
[21] 杨重光.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政策调整与人口户籍变更[J].中国土地科学,2000(6)
[22] 叶裕民等.中国流动人口特征与城市化政策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
[23] 刘传江等.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J].经济评论,2004(6)
[24] 张亿钧.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
[25] 张永良等.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转移的经济行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10)
[26] 辜胜阻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江苏徐州 221009)
(责编:贾伟)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019-03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是伴随着区域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西方经济学用“城市化”来概括一个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及其作用的形成和发展,认为这一过程的突出特征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镇包括市和镇,从我国国情和科学含义分析,“城镇化”更为准确和严谨,更能体现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独特性。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
以城镇化引领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但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城镇化率虚高,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协调。据统计,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3.7%,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2亿多农民工在城镇居住和就业,虽然实现了职业、地域转移,但还没有实现身份的转换,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多次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质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关键环节是农村劳动力稳定而可持续的转移。正是由于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特殊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刚刚起步,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至为关键。为深化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本文对国内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二、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众多学者对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对城镇化的内涵、核心及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
胡序威认为城市化内涵包括: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即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地域扩展;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陈春将城镇化的内涵概括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认为这四方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才是健康的城镇化,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其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向城镇地区的转移过程。孟晓晨认为城镇化过程的实质可理解为农村劳动力完成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移、从农村到城市迁移的过程。刘亭认为城市化实质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在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土地的同时,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就业,并融入城市社会,转化为市民;城市化的主体性内容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市民的转移转化,核心环节是农村劳动力稳定而可持续的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其内涵包括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人口转移与结构转型相结合、制度创新。在2013年3月的全國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旗帜鲜明地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综上可见,“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已经成为共识。
从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伴随发生,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身份转换、特别是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化,正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本质;另一方面,城镇化致力于扩大总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转移更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因此,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二者应当协调发展。
(二)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的研究
国内学者围绕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因素、相关关系与就业保障等,充分肯定了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转移作用。王凤鸿等以山西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经济增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推动力,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除了转移成本、心理成本等个体因素外,城乡分割体制、土地制度、就业服务机制等体制、机制方面的阻力对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王国刚等采用定量指标、数学模型方法,深入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分异特征,揭示了其内在的响应机理,提出了相应地域类型的调控模式。研究认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外核拉动力和农村内核推动力共同构成了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力”驱动,非农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差异和期望收入等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户籍制度改革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视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的重要力量;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其阶段性、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的地域形态可以划分为大城市核心地域、外围承接地域、边缘发展地域和传统农业及特区地域等4种类型,相应地域类型的调控模式与重点不同。 (三)对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度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不同步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是一种半城镇化(伪城镇化)状态,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候鸟型”转移模式。张红宇等估算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规模、在城镇落户的数量,得出1978年至2009年,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数量累计为3.9亿左右,农业户籍转为城镇户籍的人口数量累计约为1.7亿,未获得城镇户籍的农村转移人口数量约为2.2亿,未获城镇户籍但已在城镇定居的农村转移人口约为1亿。如果以城镇户籍人口作为真实城镇化水平的基础,把包含已定居城镇但未获城镇户籍的农村转移人口作为应当实现而未完全实现的城镇化水平的基础,则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真实城镇化率约为30.3%,应当实现而尚未完全实现的城镇化率约为37.9%。刘纯彬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不发展的协调,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发展中的初步协调,现在应着力解决走向成熟协调的问题。初步协调主要是指供需总量的协调,成熟协调是指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公平合理的分享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财富和利益,是在量的协调基础上达到质的协调。孙维等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协调度测算模型,用统计数据测算出四川省2000-2010年农村劳动转移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处于“弱协调”与“协调”之间的状态。
(四)对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协调原因的探讨
学者们将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相协调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户籍、土地等制度与政策的制约。杨重光、叶裕民、刘传江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所实行的一系列城乡隔离政策及一整套制度框架,严重束缚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自由流动。(2)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范进等认为造成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的直接因素是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戶籍制度,深层原因是以投资驱动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张红宇等认为农村劳动力“候鸟型”转移模式是降低工业化成本的根本原因,而高成本城镇化抑制了农民向城镇迁移的空间,低成本工业化和高成本城镇化的双重制约导致了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不同步。(3)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造成城镇发展结构体系失衡,包括各类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结构的失衡以及城镇发展的区域非均衡分布,导致农村劳动力常年大规模跨区域流动。(4)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滞后。张亿钧认为由于缺乏成熟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城市之间和区域之间的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等问题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参与并平等地获取城镇的就业机会。(5)落后的农村教育。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导致转移就业领域较窄,且与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较高,转移就业不稳定。(6)持续上涨的房价。辜胜阻认为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不仅表现在制度上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松动,而且表现在城市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持续上涨的房价远远超出了普通农民工的购买力,使他们成为望房兴叹的城市边缘人群,在农民工无力实现在城市安居的情况下,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和生存相当脆弱,一旦城市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减少就势必导致常住城市的农村人口大批返回农村。高质量的城镇化应该是进城农民完全市民化的城镇化,不仅要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问题,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城镇社保、医疗等待遇,更要解决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和安居问题。
(五)对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对于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协调发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刘传江认为应从农民工的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进程环节着手解决。叶裕民、范进、杨重光、张永良等认为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及产权制度等,从制度上消除阻碍人口彻底转移的影响因素,以降低或消除转移人口的机会成本。张红宇等建议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扩大就业为目标,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镇的人口和产业密度;以农业为侧重点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城镇区域布局,推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辜胜阻等建议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东部地区采取以大都市圈为特征的城市化策略,实行组团式的城市结构,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消化城镇化成本,增强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张亿钧建议建立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障制度,维护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建立规范的劳务市场中介组织,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合理的流动;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等等,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刘传江等认为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城镇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东部地区也不尽相同,为此中西部地区需要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发展;构建农民退出新型机制,打造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市群带,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管理市场化与资本化。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理论研究仍较薄弱。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较早,对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研究也远早于国内,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不少经典的理论和模型,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拉尼斯——费景汉模式、乔根森模式及托达罗农村——城市人口迁移模型等。这些模型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及机制,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我国学者多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思路或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研究工作。但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别于发达国家,而且有别于发展中国家。西方经典理论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与大部分区域的实际。如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式、乔根森模式针对的都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步的发达国家;托达罗农村——城市人口迁移模型针对的是拉美等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城镇化,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适合国情的理论模型来解释。 2.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目前在实证研究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和规范、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利用实际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较少。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一般对策性分析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提出的对策建议也较笼统,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较弱。
3.研究区域有待多样化。目前从全国尺度来研究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关系的成果较多,从省级尺度来研究的成果次之,市级尺度的不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区域差异是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区域客观实际的城鎮化道路,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特定地域的研究将更具有应用价值。
4.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关键环节是农村劳动力稳定而可持续的转移。目前有关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路径模式,可操作性的对策研究还很少。特别是近期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的关于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精神,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做出阐释。这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二)今后研究的重点
针对目前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在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特点,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2.加强定量研究。使用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软件工具,对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体系演变、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改变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深入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机制,以便提出系统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3.加强特定地域研究。加强对不同区域层次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问题的深入实证研究,探索其规律性,不断深化和完善区域转移模式,以便更好地指导各个区域的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
4.加强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在客观分析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模式,重点关注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促进、户籍改革等焦点问题,提出具体操作性措施以指导实践。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JB79003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JDB014)]
参考文献:
[1] 景普秋等.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
[2] 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0(1)
[3] 陈春.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
[4] 孟晓晨.城乡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J].地理学报,1992(5)
[5] 刘亭.探寻中国城市化之正道[J].观察与思考,2013(1)
[6] 姜永生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8(4)
[7] 王凤鸿等.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8] 刘丽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6)
[9] 刘殿臣.城市化对云南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分析[J].当代经济,2009(1)
[10] 胡杨等.试论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软科学,2003(6)
[11] 曹煜玲等.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保障研究[J].城市,2009(1)
[12] 王国刚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机理与调控——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13(1)
[13] 胡序威.对我国的城市化形势应有清醒的认识[J].城乡建设,1998(6)
[14] 顾朝林.论城市管治研究[J].城市规划,2009(9)
[15]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5)
[16] 范进等.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2(5)
[17] 张红宇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
[18] 辜胜阻等.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3)
[19] 刘纯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如何协调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5(5)
[20] 孙维等.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3)
[21] 杨重光.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政策调整与人口户籍变更[J].中国土地科学,2000(6)
[22] 叶裕民等.中国流动人口特征与城市化政策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
[23] 刘传江等.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J].经济评论,2004(6)
[24] 张亿钧.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
[25] 张永良等.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转移的经济行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10)
[26] 辜胜阻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江苏徐州 221009)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