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建奇勋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i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一支以骁勇善战名震中外的铁血雄师。太原失陷后,奉命挺进晋西南,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在一年的时间里,屡战屡胜,所向披靡,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以卓越战绩支撑和推动了山西乃至华北抗战。


  挺进晋西南是毛泽东的战略部署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升为主要地位。太原失守当天,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和一一五师,指出:“吕梁山脉是八路军的主要根据地,但其工作尚未开始。因此,不但徐旅(三四四旅)须立即迅速转移,林率陈旅(三四三旅)亦不应在东边恋战,亦立即开始转移为宜。” “彼时恐敌已深入汾河流域,并占领孝义等处。转移后,徐旅以汾阳为中心,陈旅以蒲县为中心为宜。”
  9日,八路军总部根据这一指示,令一一五师直属队及三四三旅,适时准备转移至吕梁山区执行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任务,三四四旅的行动则另作规定。几天后,毛泽东在关于日军占领太原后八路军的任务的指示中再次强调,一一五师主力应转移到汾河以西的吕梁山脉。毛泽东接二连三对晋西南地区和吕梁山脉作出战略部署和重要指示,凸显了其对这一区域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也充分显示和证实了晋西南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根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在广阳伏击战歼敌千人之后,连同师部迅速南移至汾河流域的赵城、洪洞一带。经短暂整训之后,挺进吕梁山区。
  毛泽东的战略眼光始终紧紧盯着吕梁山,并不断作出战略调整和部署。1938年2月28日致电一一五师:“敌从军渡、 碛口两点猛击河西,准备渡河,绥德危急”;“迅速以一部控制大麦郊、水头、川口、石口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巩固战略枢纽”;“派出足够工作人员,大力发动石楼、永和两县群众,组织游击队,巩固渡河点”;“向灵石,汾西两县派出工作人员,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准备晋东部队必要时向西转移”;“主力转入隰县、午城、大宁地区,寻机作战,相机消灭该敌。”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一系列指示,一一五师进入群峰逶迤的山区,如鱼得水,大显神通。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疯狂的日军占领太原后锋芒直指晋南地区。1938年1月10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向第一军下达了攻占山西省南部并予以确保的命令。随之调集第一○九师团、二十师团、十四师团、一○八师团、十六师团和临时航空兵团的第四飞行团等,采用中央沿同蒲路前推、两翼策应、多路进攻的战法向晋南发起猛烈进攻。2月28日攻占晋南重镇临汾。尔后又南下西犯。
  在日军向山西南部大举进犯、国民党军大部溃败纷纷撤退之际,一一五师主力逆势而上,迅速进入吕梁山区,在午城、井沟战斗中连续伏击日军,三战三捷。激战5日,歼灭日军1000余人,毁汽车69辆,缴获骡马2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自身仅伤亡200余人,以较小的代价,使日军屡遭重创。
  在汾(阳)离(石)公路中段战斗中,我军在薛公岭、油房坪、王家池连连设伏,两翼夹击,共毙伤日军120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560余件、骡马100余匹,击毁汽车30余辆。出敌不意的伏击打得日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就连骄横狂妄飞扬跋扈的旅团长山口少将还未拔出军刀,即倒地毙命。


  恼羞成怒、不甘心失败的驻汾阳的日军联队长山本给杨勇写了一份“挑战书”:“前与贵军交战,遗憾万千……惟敝军不愿山地作战,愿约贵军到兑九峪平原一带决一雌雄。”曾思玉看后笑着说:“山本说我们打埋伏的战法太不光明正大,说明我们的游击战术搞得他们束手无策了。”杨勇微笑道:“打仗嘛!就是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敌人装备精良,机械化部队在平地机动性好,可充分发挥火力强大的优势,但是一到山地就会大打折扣。而我们却可借助有利地形神出鬼没,四处游击。”遂提笔写了份应战书:请“阁下来隰县山间一较可耳。”
  一一五师在吕梁山区屡屡出奇制胜,有效地抑制了日军进攻的步伐,有力地挫伤了日军作战的锐气,产生了不同凡响的震慑作用,使连吃败仗的敌人元气大伤。从此之后,日军再未能在晋西南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彻底粉碎了日军西进南下的战略企图
  从1938年2月起,日军多次向陕甘宁边区的黄河河防进犯,妄图切断陕甘宁边区与山西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威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中枢的安全。3月日军进攻神(木)府(谷)河防。5月又向军渡方向进犯,均被八路军后方留守部队击退。
  日军二十师团占领临汾后,又进占蒲县,尔后主力沿同蒲路南犯,另以4000余兵力由蒲县西进,企图占领大宁和马斗关黄河渡口,威胁和进攻陕甘宁边区。
  午城和井沟地处吕梁山脉腹地,北通隰县,东连蒲县,西抵大宁,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控制此地就等于卡住了日军西侵的咽喉。一一五师抢控要点,抓住机遇,秘密设伏,坚决阻击,夺取了午城、井沟作战的胜利。战斗前后进行三次,前两次伏击日军辎重部队,均快速顺利地结束战斗;第三次伏击日援军,战斗十分激烈,在决死二纵队和汾西游击队的配合下,经英勇顽强作战,全歼敌援军,将西犯日军主力驱出吕梁山区,迫使其后撤退回进攻出发地临汾,并完全切断了日军临汾至大宁间的交通补给线,使其西犯计划搁浅,希望落空。
  西犯乏力的日军,稍作休整,又卷土重来。为策应华中日军进攻武汉,山西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再次西犯:一路企图由风陵渡过黄河直取西安,一路企图由军渡过黄河沿陕西吴堡一线进攻延安。危急之下,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响应“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的号召,奉命迅速急进至汾离公路,伺机伏击日军及其运输线,破袭敌人交通,切断其补给线。首伏薛公岭,再伏油坊坪,三伏王家池,三次战斗有机衔接,三战三捷,给西犯日军以迎头痛击,逼迫其撤退到汾阳一带。   一一五师驰骋吕梁,屡战屡胜,牢牢地巩固了黄河河防。从而使日军侵占吕梁山,突破黄河防线,西进南下的妄想化为泡影。
  密切配合了友军的对日作战
  1938年2月,日军纠集重兵攻击临汾北部的韩信岭。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率部在韩信岭依托有利地形顽强阻击。
  为配合友军作战,奉朱德总司令之命,一一五师部率三四三旅从洪洞、赵城地区迅速进至灵石、孝义地区,侧击由孝义进犯之敌,并歼敌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支点要冲,占领和巩固战略枢纽。紧接着向石楼、永和地区发展,控制吕梁山南段,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由此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干扰和打乱了日军的战略部署,以强有力的作战行动,策应和支援友军卫立煌部在正面阻击日军。
  韩信岭阻击战结束后,卫立煌率警卫部队向吕梁山区转移。因行踪暴露,迭遭险情,处境十分险恶。日军绞尽脑汁欲抓住卫立煌这位名震一时的“支那虎将”, 空中日机盘旋侦察轰炸,地面重兵围追堵截,卫立煌警卫部队伤亡惨重并被冲散打乱。一一五师闻讯后立即出手救援。在全面部署,整体行动的前提下,派出一个连在大宁县白儿岭一带浴血奋战,殊死抗击日军的猛烈进攻,及时接应、掩护、救援卫立煌顺利脱险。
  白儿岭战斗十分激烈,整个阵地都处在日军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工事几乎全被夷为平地。卫立煌用望远镜看到炮火连天的壮烈场面,就问八路军指挥员:“前面是几个团?”答:“只有一个连。”他十分惋惜地说:“这个连完了!”然而不多时这个连队顺利撤回来了,不但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而且还带回来一些战利品。卫立煌非常惊奇,感慨敬佩地说:“八路军真能干!”
  一一五师及时伸出援手,全力接应解救卫立煌的英勇行为,被传为国共合作抗日的佳话。
  这一阶段,正是中共和阎锡山合作抗日的黄金时期。阎率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及晋绥军,在晋西南的吉县一带“守土抗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晋西南大刀阔斧势不可挡的作战行动,既使日军屡受重挫又紧紧吸引了日军指挥机关的注意而穷于调兵遣将应对,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和精力。这对支持和配合友军作战,为阎锡山晋绥军的“守土抗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为阎锡山长期立足晋西南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较为安稳的环境。
  积极开创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此时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山西省委(后改为晋西南省委)立足晋西南领导和组织抗日斗争。一一五师强有力的军事作战行动发挥了重要的掩护配合作用,成为党组织坚强的武装护卫和后盾。各级党组织领导抗日的活动有了宽阔的空间和有利的环境。1938年,晋西南地区在中共山西省委领导下,先后成立了洪(洞)赵(城)、隰(县)蒲(县)、乡(宁)吉(县)、汾(阳)孝(义)和中(阳)离(石)特委及24个县委。到1939年9月,共产党员发展到5900余人。
  一一五师在英勇作战的同时,派出数支游击支队和多个地方工作团,与先期进入晋西南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山西省委、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二纵队和牺盟会等携手并肩,密切配合,宣传、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建立和发展抗日自卫队和游击队,先后建立了隰县、蒲县等16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大多数县长都由共产党员担任。随着建党、建政、建军和各项抗日工作的深入开展,整个晋西南地区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热潮,开创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其与相继创建的晋西北、晋东北和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形成四个战略支点,从三面包围了同蒲路(路之东西两侧及南端),四面包围了太原城 。日军被紧紧地压缩在太原和少数几条交通干线上难以向四周扩张,其“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目标成为泡影。
  快速壮大了人民抗日军队的力量
  一一五师是八路军中的精锐劲旅,在转战晋西南中,部队由原来的几千人发展壮大到上万之众(不含三四四旅)。
  由于早在红军东征时就打下深厚的政治和群众基础,一一五师的扩军工作十分顺利,到处呈现出“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情景。 在短短20多天里,六八五团在赵城、洪洞,六八六团在襄垣、屯留扩军3000余人。还新组建了一个补充团,达到了整装满员。1938年元旦,朱德、彭德怀等在洪洞县杜戌村,检阅了威武雄壮精神抖擞的六八六团并讲了话。
  此时在临汾领导抗战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对八路军的扩军工作十分重视,向中共山西省委提出“20天扩军3000人”的任务。省委秘书长张稼夫亲自负责此事。仅用半个月时间就提前超额完成任务,为八路军及时补充了一批强壮的兵员。新兵分别在运城和侯马两地集中整训后大部分补充给一一五师。至1938年3月中旬,一一五师师直和三四三旅兵力达到1.2万余人。
  一一五师进入吕梁山后一面开展游击战争阻敌南犯西侵,一面发动群众促进和推动全民抗战。首先派出数个游击支队在文水、交城、太原附近活动。又组成许多工作团深入汾西、灵石、孝义、石楼、永和、大宁、隰县等地做群众工作。有时甚至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足迹遍及晋西南地区各县,很快打开了局面。众多抗日青年强烈要求加入八路军,一一五师陆续吸收不少青年入伍。甚至有一些地方抗日武装和游击队整体入伍。兵力急剧成倍增长,为后来挺进冀鲁积蓄了雄厚的力量。
  1938年8月,萧华率三四三旅机关部分人员自晋西出发进抵冀鲁地区,开辟新的战场。同年底,一一五师师部率三四三旅两个团全部挺进山东。1940年5月,陈士榘率一一五师晋西独立第一支队抵山东归还一一五师建制。至此,一一五师全部撤离晋西南。
  (责编 王燕萍)
其他文献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全境,这“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①。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从日寇侵入之日起”,中共即高举抗日大旗,“领导东北人民”②,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揭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光辉的第一页。因此,深入研究中共领导下的东北抗战历程就显得十分重要,具有特别意义。  1931—1933:兴起与挫折  1931—1933年,既是东北抗
期刊
大寨,曾经是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中国大地上农业学大寨运动曾风起云涌。期间,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获得极大改善,但学大寨活动中也留下一些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大寨这个老典型,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前些时候我们来到了这个曾经举世闻名的村庄,采访了它的当家人、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同志。  采访人: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改革开放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从民间外交开始,致力于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进行了种种艰苦的巨大努力。对于日本的右翼势力影响日本的内政外交、推动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动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在外事活动中多次谈到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其中两次曾明确警告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并就中国政府对待日本侵华的历史、日本政府的态度、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前途作了系统的表述。
期刊
《党史文汇》2012年第7期刊登了山西李潞玉撰写的文章《一份珍贵的延安〈解放〉周刊》。作者说,他在长治城隍庙旧书摊上淘到一册延安1938年11月出版的《解放》周刊第57期,发现多位读者在该刊内文的字里行间和横眉边框留下了多处字迹,其中就有“张汉英”的名字。鲜为人知的是,张汉英是奋战在军工战线上的一名华侨老兵。笔者同属侨界人士,对他知之较多,于是将其事迹整理披露如下,以表达我们对这位为我党军工事业做
期刊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多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而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则是这一作用的突出体现之一。  率先举起抗日救亡的大旗,  向日本侵略者宣战  九一八事变后的9月25日,毛泽东同朱德、贺龙、彭德怀等联名发表《中国工农红军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告白军士兵兄弟书》,谴责南京国民政府不
期刊
抗战时期,在山西抗日战场上,广大军民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诞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抗战诗歌。这些诗歌是壮士出征的战鼓,是军民进军的号角,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它表现了抗日军民在凶恶的外敌面前同仇敌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百折不挠、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魄为支柱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读这些抗战诗歌,我
期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6月,山西省广播电视台和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联合制作大型抗战系列节目《铭记》,特邀著名军史专家、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研究组组长岳思平研究员主讲。本刊编辑部人员应邀到现场聆听了岳思平讲座,并进行了专访。岳思平谈到的关于抗日战争的一些基本问题,释疑解惑、激浊扬清,对我们学习这段历史具有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重要作用。  记者:长期以
期刊
我手中收藏有一枚“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即“抗大”校徽。摆弄此枚校徽,引发我无限遐想。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6月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改称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中央任命林彪为“红大”校长兼政委,刘伯承为副校长,罗瑞卿为教育长,杨尚昆为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红大”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是中共培养
期刊
2015年6月19日下午,纪念《党史文汇》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太原召开。会议由省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钟启元主持,省委党史办公室主任于若洁作了重要讲话。参加座谈会的有四位省级老领导:省政协原主席郭裕怀、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杨安和、省人大原副主任光敏、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潭生,省新闻出版部门的相关领导:戎晓峰、邢书良、夏祯,专家、学者、读者、作者、评者的代表:赵政民、艾斐、王志超、相从智、徐久刚、王宏伟、林卫
期刊
重视妇女地位  明确妇女工作的方向  抗战时期延安的妇女工作,始终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怀指引下开展的。不仅党在关键时期提出妇女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及时发现和纠正妇女运动中的偏差,而且党的领导人还经常参加妇女们的集会和活动,或是讲话,或是题词,指导妇女运动健康发展。  1937年3月8日,延安召开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有四五千人到会。朱德、郭洪涛(边区党委书记)发表演说,希望妇女们积极投入革命队伍中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