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swd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好教材中小说范例,让学生学会读懂小说丰富的内涵,发现小说新的价值,才算是学会“初步欣赏”小说了。如何来借助课文中的“小说范例”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的目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我认为要善用“疑”这把金钥匙。
  一、 “有疑”析疑,疑团破解见青天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有效方法,小说教学也不例外。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理解文章,学得知识,就需要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解疑欲、解惑欲。科学的激疑在教学中能起到导向和推进的作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具有核心价值的问题上“质疑问难”,通过层层深入的激疑,促使学生与小说文本对话,将开始还是混沌的一团疑云逐步地明晰,明晰,再明晰,终止于“疑团”消释。这个“有疑——析疑——释疑”的全过程当然会自动地伴随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慢慢地破解疑团,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获得,自然不必多说了。更为重要的是,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培养。
  我教学小说《三颗枸杞豆》时,就扣住小说中的三处“疑”点展开教学。
  疑点一:“可惜太迟了”。 教学时让学生思考“我”和三叔在小树林第一次相遇时为什么三叔总是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太迟了”?学生联系下文不难发现三叔得了癌症,已经活不了多久了。然而这只解释了“时间已经不多了”,究竟是什么“太迟了”?我继续让学生锁定小说找答案。学生发现三叔一生有三个理想,但走到生命的尽头还是一事无成,是理想迟迟没有实现。
  疑点二:三叔为什么捉太阳并且说太阳能捉住?这个疑点的解答可以由第一个疑点解答后顺势引出,学生通过讨论悟出三叔想要捉住太阳就是想要捉住时间,太阳就是时间,所以要捉住时间,珍惜时间学习、工作、生活是要“费点力气”的,而一旦捉住了时间,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有价值,那不就是“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吗?
  疑点三:三叔为什么这样使劲地捏着“我”的脸蛋,还说“我”也是太阳?这一疑点还需先从“我”也是太阳开始探究。“我”是个孩子,“我”的生命之路还很长,有的是时间,有时间就有希望。三叔使劲捏“我”的脸蛋,是在悔恨自己浪费了大好光阴,而急切地渴望“我”能明白要珍惜时间、抓住时间充实生命啊!
  这样篇幅较长的小说,通过三次激疑解疑,小说的主旨豁然开朗,学生自然领悟了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必然也伴随着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并且思维能力也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历练和培养。
  二、 “无疑”质疑,疑云荡涤天更青
  有些小说一看就很明白,好像毫无“疑问”,再通过课堂教学,文本外显的“惑”更加没有了。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此止步,那你可大错特错了!这种看上去非常“浅近”好懂的作品,它的真正“滋味”你可能根本没有尝到;此类文本真正的主旨“青天”你还根本没有看到。
  记得苏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考到了这样一题。
  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终于”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
  1.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我的叔叔于勒》)
  2.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故乡》)
  这道题考生们的得分率很低,很多考生看到两个“终于”不知如何作答。
  学生为什么会见到考题不知所措呢?其原因还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还是仅仅关注那些显见的教学重点、难点或者教学参考书的内容;没有重视锻炼学生“无疑”质疑的能力。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静下心来品读小说,自己先来一番“无疑”质疑,应该会有“新”发现;然后在语文课堂上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也来一番“无疑”质疑。在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必然会有所收获而喜出望外。
  我在品读《范进中举》时,发现有两处“千恩万谢”很有意思。
  1. 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2.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地去了。
  在教学时我设置疑问:品读这两处“千恩万谢”,你能体会出两处不同的含义吗?通过师生对话,学生领悟出中举前的“千恩万谢”是范进慑于屠户的淫威,生活窘迫地位低下,真切地体现了范进的懦弱、无能的性格,自卑、麻木的心理,范进那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神态也跃然眼前。中举之后的“千恩万谢”尽显胡屠户前倨后恭、势利庸俗、趋炎附势、财迷心窍的模样。范进的“千恩万谢”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可悲可怜,胡屠户的“千恩万谢”让我们窥见了病态社会的世态炎凉。
  一个“千恩万谢”,通俗易懂,看似毫无疑问。但是结合语境,用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不同场景之中,包含的意味却极为深长!类似的词句、细节、情节,引导学生“无疑”处不妨质疑一下,经过这“疑云”荡涤的青天就会更青。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是如果没有质疑就很难有创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清楚地表明了质疑不仅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思想,同样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质疑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今天学生质疑的现状仍令人担忧。在阅读教学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质疑,语文课堂基本是老师的“讲堂”、学生的“听堂”,“质疑”嘛,只是教师的事。教师若不改变独享质疑权的教学方式, 学生将永远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维阅读,很难达到新课标“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样的目标,更难培养出创新能力所必备的批判性思维。
  让我们在小说教学中用好各种“疑”吧!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校办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一  何为语文教学的“人文熏陶”?这里“人文”一词有两个词素构成,一是“人”,二是“文”,人既是个体性的人,也是文化中的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关注人,关爱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人文性其实就是人性。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语文学习,可以了解本民族乃至全世界的优秀文化,提高人的人文素养。  什么是“熏陶”?“熏陶”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感染,一种潜移
期刊
从有用的角度讲,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诗歌,“被娱乐”的喧嚣世界会是多么的麻木;从无用的角度讲,在各种主流的声音中,哪里还有一个诗人真正的呐喊!读何郁老师的诗集《在有用与无用之间》,我感受到了诗人的不甘与无奈。何郁老师不是职业诗人,从他的诗中,我感受到的不是孤独的上路,而是带着寂寞和思考去散步。  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彳亍的何郁老师是寂寞的。寂寞对何郁老师来说既是现实也是一种境界。歌手温兆伦在专辑《永远是你
期刊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这个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各个“阶段目标”的制订与落实,必须制订符合实际的各个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并围绕一个个“阶段目标”来设置教学环节,才能保证最终目标的达成。  一、义务教学阶段各学段目标——趋向具体化  就像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婴孩,你不可能
期刊
“妙悟”一词,由“妙”与“悟”两个词素组合而成。“妙”从语义学上看意指深微奥秘。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与道相通。“悟”的意思是明白、觉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悟”是说人生态度的转变和思想境界的飞跃。  “妙悟”最早见于后秦佛经。《涅槃无名论》云:“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妙悟”说影响最大的是禅宗六祖惠能,他的教义有两大特点:一是即心即佛,
期刊
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都是历史的积淀,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个故事都深刻隽永,言简意赅。教材中出现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学生早已看过,听过,而且基本都能将大概意思陈述出来。面对学情,我们的课堂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到怎样的程度,了解学情,研究教材,领悟意图,适时适地地改变策略,才能使课堂有效,高效,有魅力。  一、 辩论,揭开故事的价值取向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学生一读就懂了
期刊
文章的标题具有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它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灵魂。透过标题,我们能把握文章的脉络,透视行文的主旨,触摸作者的情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仔细揣摩课文标题的特点,充分发掘课题作用,在感悟文本乃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训练过程中“小题”“大做”,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整个语文教学简约而高效 。  一、 扣“题”导入,激发阅读期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
期刊
一、 新教改和新难题  《语文实验课本》采取的是“教材分编”的形式,高一的教学任务是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训练是“诵读”,就是“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进而使“学生在掌握文言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深刻而又生动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这是一个全新的高层次的理念,给语文教育者一个巨大的挑战。怎样抓住这个契机,真正将文言“诵读”到底,将文言课上得生机勃勃,使文言教
期刊
案例背景:一天中午,我正在教室清理电视机柜,突然一条蛇从柜底游出。“哇!蛇!”我不由得一声惊叫,打破了教室的安静。学生一下子涌到我跟前,议论纷纷……笔者发现学生兴趣浓厚,于是决定上一堂临时习作课。  教学过程:  一、 小小报告会  1. 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看到了)  2. 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看到了蛇。  生2:我看到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表情,尤其闵森同学夹蛇时手
期刊
任何一个文本都有许多教学的“点”,如何围绕语文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点”生发开去,让学生在这其间获得知识生长和能力发展的“双赢”,从而高效低耗地完成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的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紧扣题眼,逐层设问  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以此为主线展开语言文字的品味和对语文能力
期刊
在浩如烟海的经典诗词中,乡愁诗总是那么引人注目,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萦绕在游子的心头,又借着他们的笔端穿越千年时光流淌到我们的心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如此,王维的乡愁溢于笔端。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能够深深打动我们的心。在教学中我以诗为核心,以情为主线,带领学生品味诗文,感悟诗境。  片段一:品字析文悟诗情  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重阳节呀,可是我们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