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寞和沉思中歌吟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andm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有用的角度讲,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诗歌,“被娱乐”的喧嚣世界会是多么的麻木;从无用的角度讲,在各种主流的声音中,哪里还有一个诗人真正的呐喊!读何郁老师的诗集《在有用与无用之间》,我感受到了诗人的不甘与无奈。何郁老师不是职业诗人,从他的诗中,我感受到的不是孤独的上路,而是带着寂寞和思考去散步。
  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彳亍的何郁老师是寂寞的。寂寞对何郁老师来说既是现实也是一种境界。歌手温兆伦在专辑《永远是你》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知道我是个容易寂寞的人/在大街上分享着陌生体温/看擦肩而过熙熙攘攘的不同眼神/为谁孤单一人/为谁忙碌一生/我又为谁痴痴地等。”进入何郁老师的诗歌,寂寞的意象纷至沓来:一片叶子、一条金鱼、蜗牛、乞丐、吃橘子的女人等等,都是诗人在忙碌中痴痴地观察生活时捕捉到的。诗集是诗人向世界投出静默的眼神和近似“痴情”的倾诉。如果没有敏感的心灵和对生活的关注思索,即使睁着眼睛,眼神也可能是麻木的。诗人向世界倾诉,却看不到诗中的人和物给予诗人的回声,甚至包括诗中提到的自己的女儿。作者在《女儿》一诗中,想用花儿、叶子、春天来形容自己的女儿,但又总在一种悖论中纠结。女儿是父亲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作者甚至想到了女儿出嫁那一天,自己可能的痛苦、脆弱以至无处安放的手。但诗中没有写女儿给父亲的一个回眸的笑,我甚至想当何郁老师女儿出嫁的那一天,或许女儿回眸的泪水才足以冲溃他心中刚强的堤坝。在这里我读到了一个父亲的寂寞。
  诗人的寂寞还来自于寂寞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喧嚣和嘈杂的,但诗人感受到的却是缺少了人与人心灵交汇时心跳的声音。《地铁,一个女人旁若无人地吃着橘子》中,一个女人坐在靠门的座位上安静地吃着橘子,右边一对恋人,女人仿佛没有看见。女人吃橘子的细节深刻地印在诗人的脑海中,而吃橘子的女人却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一丝的反应,这可能就是“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而自己却一无所知的困窘吧。这是一种“隔着一层厚厚的障壁”的寂寞。读这首诗时,我想到了戴望舒《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寂寥雨巷中的诗人,诗人的寂寞来自于自己向世界倾诉着真诚、关怀和温暖,而世界却以悄然无声来应对。诗人的寂寞不是一种作秀,如果没有心灵的慎独作为依托,任何倾诉寂寞的人都可能是东施效颦,所以我能理解嵇康为什么不把《广陵散》传给跪求此曲的太学生。如果不懂心灵的寂寞,无论后人演奏的技艺如何高超也只能是一场秀而已。
  何郁老师的诗寂寞得很真诚。寂寞时甚至想跟一棵草说说话,和一条金鱼亲切交谈!对诗人来说这是一种现实又是一种境界。寂寞的人喜欢看风,吹风,听风。看风穿过城市的罅隙,看风穿过茂密的森林,看风穿过这伤感而优美、多情而孤独的青春。 从《像叶子那样优雅地飞翔》中我读出了一个诗人寂寞的境界。诗中说:“我们经常说啊/我们要像一片叶子/树叶或者竹叶/站/要站在生命的高处/落/要像叶子那样优雅地飞翔。”寂寞的境界不是孤独,而是面对自己和世界表达的一份真诚。站在生命的高处不是避险而是对生活的审视,不是傲慢而是一种幽雅的姿态。这首诗的开始就给了我们这样一种阐释:“我们经常说/人/多么像一片叶子/树叶或者竹叶/生,就是新绿/死,就是金黄。”我觉得何郁老师的诗就是在寂寞中发出自己的歌声。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大多时候他只会自己唱,自己听,一首又一首,一遍又一遍,直到泪眼蒙眬,堕入沉思,堕入梦境。诗也许是何郁老师寂寞中自由的心声,让眼睛看着时间的背影远去,然后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成“歌”,谱上曲自己唱。
  思考的前提是记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教给我们某种回忆过去的方式,比如一块俗名“玛德莱娜”的甜点把今昔两个时间概念融合起来。何郁老师诗集中也不乏类似这样的意象,一个馒头的成长史就是诗人精神成长史的记忆,“反复揉打是必须的选择”,只一句,就让我看到了诗人曾经经历过的生活煎熬和历经炼狱后收获的喜悦。思考是对生活的热切关注。多少80后、90后在生活面前已经老气横秋,而60后的何郁却对生活关注的激情不减,甚至包括政治生活。上海外滩的乞丐也成为他诗中的意象:“这个乞丐/这个黑黢黢的乞丐/我的好兄弟/请原谅/我既没有什么东西给你/我有的阳光、空气、春风/你也有/也不能停下脚步听你朗诵/我也要去讨生活。”是的,我们生活中有几个人不是在“讨生活”。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想到“狂狷”两个字,这两个字让我感到害怕,我想到了鲁迅、胡适、章太炎、闻一多、刘文典、朱自清——这个时代还有狂狷的诗人吗?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字眼:“阉割。”好在这个时代依稀还能听到一丝来自不同层面的狂狷的声音。诗人在《疯人院》中说:“警察说/在监狱里/报纸可以打开手铐/鞋带能承受65千克的重量。”诗中充满了诗人对虚伪与谎言社会的痛斥。这个声音在当下如石子投江太微弱了,但又弥足珍贵。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诗人,面对社会的“疯狂”,勇敢地发出自己“狂狷”的声音。
  思考是一种独立精神的体现。在《你如果真想要》中,诗人说:“告诉你吧/我还有独立的精神/我写诗/是为了保持清醒/我作文/是为了活得认真/我说话/是因为我有独立的语调。”中国文人稀缺的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只有具有了哲学的思考精神和怀疑精神,人们才能在精神层面找到归宿,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这种思考的精神使诗人内心变得强大。记得每次教研活动,何郁老师总那么慷慨激昂,总那么固执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这种独立的精神面貌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不仅如此,何郁老师这种独立思考精神的背后,又蕴藏着一种人文情怀。在《地铁里一个忧郁的人》中有这样让人无法忘怀的描写:“他皴裂的手/诉说着生活的艰难/他风尘仆仆的脸/描绘着他乡的屈辱/还有那一丝火焰呢/那一丝火焰/早已经云散烟消。”诗人的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整个社会命运、家国命运的宏大叙事,更是对于每一个微小生命的关注与尊重。
  在何郁老师身上,我常常能感受到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在诗集中,诗人专门用一辑写自己想像庄子那样做一个无用的人。诗人畅想像庄子那样无用该多好啊!但是诗人在介绍自己时却说想做闻一多那样的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先生与何郁老师是同乡,两个人的精神和气质也有相似的地方。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中写道:“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闻一多先生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何郁老师在《你如果真想要》一诗中这样写自己:“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一双越来越不清澈的眼睛/悲天悯人的情怀/疾恶如仇的义气/不服输的倔强/和宁折不弯的脊梁。”这正是何郁老师的自我素描。想有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深沉、苏轼的旷达、陶潜的自然、庄子的逍遥、闻一多的疾恶如仇,也许这正是一个诗人简单而又复杂的人性写照。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诗人的呐喊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但再艰难的现实恐怕也无法改变诗人狂狷中带有傻气的性格。胡适先生在给监狱中好友雷震先生65岁生日时题写的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桂源铺》中的几句诗,特别能代表我阅读何郁老师诗集的整体感受:“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忽又想起江边的一首诗《持灯的人》中的句子:“今夜你持一盏灯归来,让我是一朵雪花吧。”或许何郁老师是想做我们语文老师的“持灯人”吧!
  作者简介:北京市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汉堡快餐式”阅读已经悄然兴起,并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眯。所谓“汉堡快餐式”阅读,指的是一些图文并茂的小故事、小短篇,抑或只有单纯图片、视频的电子简短读物,既不占用大量的时间,也可以从容读来,想看则看,不想看随手放下即可。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
期刊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但是小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知之甚少,怎样让小学生在接触国学经典时,学其精髓,承其要义并乐在其中呢?我在引领学生接触国学教材《论语》的过程中逐步感悟到,只有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让学生切实理解其本意,适度阐发,古为今用,才能弘扬国学。  一、浅读。文疏意通  所谓“浅读”,并非是指我们阅读中那种浅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即所谓囫囵吞枣、一
期刊
这是一节二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大禹治水》。学完课文之后,一名学生质疑:“大禹真的13年都没有回过家吗?”顿时,安静的教室热闹了起来,先是同学问窃窃私语,而后是前前后后的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终于都大声喧哗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陈述自己的见解,有的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生1:大禹没有回去,你看他连经过家门都不进去,肯定非常忙,没有时间回家。  生2:不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那时他在工作不能离开
期刊
《水》(苏教版第十册27课)的作者马朝虎以回忆的口吻“叙述”儿时缺水的生活经历,细腻而生动地描述了“缺水”境遇中的独特感受,以“乐”衬“苦”,情感真挚。教学中,笔者以“言语运用”为着眼点,直抵文本的“言语秘密”,领会并学习作者细腻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对水的极度渴望和有水后的痛快感受为再起点,形成面对艰苦,乐观生活的人生顿悟,以此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实现“言意共生”。  一、在斟字酌词中明晰文路之精巧
期刊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一观点深刻地阐释了教材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用教材教”意味着教材只是为达成某种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工具,教材只是手段而非,目标。只有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的,因文而异,依据文本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真正实践“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现在就笔者执教的《夜晚的实验》一课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收获。  一、率意而行,感知文本  《夜晚的实验》是一篇
期刊
伴随网络技术发展而方兴未艾的微博,用不断的刷屏,提供大量过程而不是结果给网民;用“加关注”的方式,自己确定自己的视野域——这些正体现了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要求和高选择性的原则,是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绝佳平台。将微博引入课程教学,很有可能更好地达到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基于此,笔者在语文选修课“文学成功学”教学实践中,使用微博作为主要教学辅助方法,现将尝试展示一二。  教学活动一:微博初投票  教
期刊
语文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热点与焦点,语文教育在教育改革中也话题最多,问题最多。从新闻媒体报道这个独特视角透视中学语文教学及其考试,不仅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中学语文教育的真正了解,也有利于重新认识中学语文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都希望打通教与学之间的通道,在教改、课改中创新,求变,求活,突破;传统思维下的经典传承和现代思维下的时尚元素的每每结合,都会对语文教育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而近
期刊
教师的“下水文”是指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写给学生看,试为示范的文章。大多教师的下水文往往以范文的形式用于作前引领,为学生提供机械的模式和套路,往往导致学生依样画瓢、异体嫁接,忽略了学生的自主体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个性。近年来,笔者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重视写作材料过程评估”“不仅要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等标准,把作文“下水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训练的主阵地。然而,在当前的写作指导中,却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
期刊
一  何为语文教学的“人文熏陶”?这里“人文”一词有两个词素构成,一是“人”,二是“文”,人既是个体性的人,也是文化中的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关注人,关爱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人文性其实就是人性。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语文学习,可以了解本民族乃至全世界的优秀文化,提高人的人文素养。  什么是“熏陶”?“熏陶”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感染,一种潜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