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无限在化学课堂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dafeife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老师们积极展示化学学科的无限魅力,搭建学习的平台,提供学习的空间。在情感化的人文环境中,我们教师努力地以自己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使教学情知并茂,以情促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大量的思索与动手活动,使学生对化学的热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魅力来自于精湛的教学语言
  一个教师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上课生动形象,那学生就会喜欢上这位老师,进而喜欢上这门学科。相反,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语调一致,则会让学生在课上昏昏欲睡,学生的听课效率就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这说明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时,效果就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规范、准确、严密,还要生动、激情,有感染力。教师就要在教学内容上寻找到吸引学生的亮点,精心组织语言,用最生动的、最精辟的语言去组织教学。只有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让学生走进教材,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魅力来自于化学的趣味实验
  1.课堂实验让学生始终兴趣盎然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学科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给新生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先做些趣味实验。如:“喷雾显字”“清水变葡萄酒”等,将学生带入无比美妙、神奇的化学迷宫,使他们从这些妙不可言的现象中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望之情。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也是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魅力所在。化学实验分为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操作要规范,速度要适中,便于让学生观察。为避免学生只看实验而忽视学习,应在实验前准备好学生应要观察的内容及思考的问题。如钠与水的反应,在实验前,可要求学生要观察钠的颜色,状态,反应的速率,思考反应产物的检验,实验方案可否改进。通过提出的这些问题,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思考得更深入,对书本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实验课就变成学生的“活动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1)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一定要明确,要让学生明白课上应该做什么。(2)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对实验内容先操作一次,掌握实验成功的关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准备好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和器材,有序放置。(3)在课堂上要加强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更在参与中获得了体验,更好地理解了化学知识,掌握了化学规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逐渐激发出来。
  2.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兴趣无限延伸
  教学实践表明,课外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高潮,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实验,如根据学生对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一系列变化仍有出错时,我就用幻灯片、图片等展示桂林令人叹为观止的钟乳、石笋、石柱,通过分析知道它们实际上是下面两个反应的结果:CaCO3 CO2 H2O=Ca(HCO3)2、Ca(HCO3)2=CaCO3↓ CO2↑ H2O
  在讲到木炭的吸附作用时,我就引导同学们回到家中自制一个简易冰箱的“除臭宝”。讲了无水硫酸铜吸少量水由白色变成蓝色的晶体后,可补充实验:怎样检验无水酒精或煤油中是否含有水分?用来识别伪劣产品,引导同学们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魅力来自于有效的评价激励
  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成功的喜悦,教师就应该积极创设情景,敏锐捕捉学生的点滴成功的地方,把学生学习的激情加以激发,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由衷地喜欢上这门课程,愿意去学,乐意去学。
  在上课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特点,对学生投以全身心的爱护,总是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言语、饱满的情怀来感化学生,教师把饱满真挚的情感有机地溶进课堂教学之中,做到言之有情、声情并茂,使学生沉浸在课堂美好和谐的情感激荡之中。
  在课堂的活动方式上,要通过有效的探究、合作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获取新信息。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双人活动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次成功的喜悦。
  四、魅力来自于师生的情感沟通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的奥秘就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学哪门功课。要让学生喜欢化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
  教师自身的情感对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的课堂情感态度影响极大。因此,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要有良好的师德和专业技能,把对工作的不断追求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热爱。
  教师应该抓住课前课后的每个契机和学生交流沟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如果某个教师满腹心事,慢悠悠地走进教室,不言不语等着上课,或一走进教室就怒气冲冲地问张三、李四为什么不交作业,这个教师肯定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又如上课时间到了,有学生还未进教室,教师应该向别的同学问问情况。下课时教师和他们拉拉家常,谈谈眼下时尚的话题,说说他们喜欢的人和事,赞扬他们的长处,把报纸、杂志、电视上的一些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东西讲给他们听,把自己学生时代的感受和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他们,无心插柳柳成荫,诸如此类的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紧要的事,都是融洽师生情感的妙方。
  教师既是长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深入学生,多和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要尊重、关心、爱护并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要用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爱屋及乌,从而乐意并主动学你所教的学科。
  总之,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广大老师要把趣味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让我们把魅力时时弥漫在化学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我相信,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才会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才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
在我们这个有着“师道尊严”传统的国家,教师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而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今天,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尊崇自不待言。然而,恰恰就是这样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尊严问题,很多教师都没有能考虑到呵护或培养学生的尊严意识。  一、现状分析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这样的事情:某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如果因语文测验成绩不好,就要被任课老师罚抄生字60遍,且第二天上课时必须交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第1条中提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按照美的规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如何在作业设计上进行突破,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预习作业突出一个“实”
期刊
教师情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感情,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地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时间管理作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身心健康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是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的重要保障,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片面
冯显庆,中共国民党党员长春市青年委员、吉林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吉林艺术学院城市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至今,人们不能忘记,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吉林电视台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当中,由于含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通用性等一系列的特点,语文学科在培育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中职生身上的特点,向其
科学课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新增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在生活中用科学的课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和激增速度加快,科学课在小学学科教育
语言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移情阅读、对话阅读、探究性阅读,或许能进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