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超声显像165例报告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自1999年-2001年间经B超检查,并经临床确诊为盆腔炎(急性、慢性)且治疗有效的165例作前瞻性回顾,其超声显像大概归纳为四种类型:无回声型;输卵管增粗积液型;混合回声型;团块型。
  
  1 临床资料
  
  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取仰卧位在膀胱适度充盈条件下行B超扫查,明确诊断,经治疗有效的165例,年龄21~60岁,检查发现:盆腔呈弥散液性无回声区的62例,占37.5%;双侧或一侧输卵管增粗积液53例,占32%:盆腔呈混合性回声的35例,占21%;盆腔呈团块占位的15例,占9%。随访观察呈无回声的病例多为急性病例,经治疗暗区渐消失,其中3例最后形成囊肿手术切除;输卵管增粗积液大多数能治愈;混合回声型多为慢性病例,病程大,治疗效果差,其中有5例随访半年未消失;团块型,急性慢性病例都有,多为病初期治疗不及时,而最后形成脓肿样团块,治疗后多数渐变小,缓慢吸收钙化,另有5例同时具有盆腔积液及输卵管增粗积液的改变,10例伴有子宫内膜增粗,回声增强。超声显像表现。
  
  1.1 无回声型子宫后穹窿区弥散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暗区欠清晰,其内散在点状强回声,暗区范围0.5~4cm。
  
  1.2 输卵管增粗积液型在附件区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包块,形态常不规则或呈腊肠型、纺缍形,边界清晰,囊壁厚薄不一,张力差,囊内可见分隔光带呈多房性小囊肿,较大的易误诊为卵巢囊肿,而较小的积液有时误诊为发育的卵泡。
  
  1.3 混合回声型显示子宫周界模糊,盆腔区弥散线状、点状、斑点状强回声,其内散在少量暗区,双侧附件显像不清,当盆腔炎症严重时,常伴有卵巢的炎性改变,卵巢增大,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有时呈实质性回声。
  
  1.4 团块型盆腔区探及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团块,大小不等(本组病例最大约6.5cm×7.0cm)。边界欠规整,有包膜样回声,内部散在暗区及斑点样强回声。
  
  2 讨论
  
  盆腔炎主要是指、输卵管、卵巢、子宫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等器官的炎症,急性盆腔炎主要包括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腹膜炎、发炎的腹膜充血、水肿,并有少量浆液纤维渗出形成盆腔脏器之间的粘连;慢性盆腔炎大多数是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造成盆腔脏器之间粘连或形成团块,以及输卵管肿大、伞端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女性解剖结构特点是盆腔通过输卵管伞与外界相通,所以盆腔炎多数是由于细菌上行感染所致。故所收集的病例常在人流术后,产后、安环取环后发病,或近期有阴道炎、宫颈炎病史。对无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需与腹膜炎(渗出型)、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破裂等鉴别;对输卵管增粗积液型需与卵巢囊肿及卵巢卵泡相鉴别;对于团块型需与卵巢肿瘤,如囊腺瘤、畸胎瘤以及恶性肿瘤鉴别,在超声图像上鉴别有一定的困难,主要通过临床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团块的动态变化来鉴别。盆腔炎也是妇科多发性疾病,因此本文提出一些超声影像诊断依据供广大同仁探讨。
其他文献
李 青 邹 坤 汪鋆植  摘要目的:探讨开口箭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F)比色法。结果:开口箭提取物、总皂苷、30%乙醇洗脱部分和70%乙醇洗脱部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鼻咽癌CNE一1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114.99μg/ml、72.25μg/ml、39.40μg/ml和45.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由于胃镜的普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大大增加,该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消化系的常见多发病。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无论基础方加减,还是辨证论治,均取得较好疗效,具有一定优势。现对近2年来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进展作一综述。 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辨证论治 综述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又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系各种原因引
期刊
关键词 侗医药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临床比较多见,笔者2000年6月以来,采用侗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86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病例男58例,女30例,年龄16岁~60岁,病程均在6月~10年,其中浅表性胃炎68例,萎缩性胃炎5例,胃窦炎15例。诊断标准均依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期刊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双黄连粉针剂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全部为门诊成年病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长1周,最短1天,平均2天。全部病例都有明显咽痛,吞咽时加剧,23例伴有轻度发热(37℃~38℃),7例体温正常。检查:咽腭弓、舌腭弓、咽侧索及咽后壁均有不同程度充血或水
期刊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妊娠早期妇女发生流产亦有增高的趋势。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因流产来就诊者,有不少为胚胎组织残留宫腔,出现阴道流血,发生宫腔感染,影响妇女身体健康,造成日后不孕。对不全流产者应用加味生化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1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9岁,年龄最大者38岁。其中19岁~25岁者8例,26岁
期刊
尖锐湿疣是由人的乳头瘤病毒所致皮肤粘膜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间接接触传染,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与生殖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及阴茎部,同性恋者好发于肛门及直肠,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道、尿道、宫颈、会阴、阴阜、腹股沟等处。本病复发率高,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尖锐湿疣14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结合乳酸司帕沙星治疗复发性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服西药乳酸司帕沙星并加服中药,对照组单用西药乳酸司帕沙星口服,疗程3周,停药7天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5%,对照组有效率6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01,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复发性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好。  关键词 中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用四妙散加味、重用土茯苓,联合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3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单独应用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的32位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四妙散加味、重用土茯苓,联合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四妙散加味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退热口服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乙晴—水(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0%。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良好,可用于小儿退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皮酚 含量测定    小儿退热口服液为部颁标准提高标准的品种之一,但由于原质量标准过于简单,仅
期刊
摘 要 建立滇姜花(Hedychium yunanense)中呋喃二萜类成分滇姜花素A的含量分析方法。方法:C18柱,流动相为水:甲醇(2∶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3nm。结果:滇姜花素A的线性范围Y=1.4672X-2.8651(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7%,精密度RSD=2.88%(n=5)。结论:本方法简单、有效、可行,可用于滇姜花素A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