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史实,还要以史实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素养视域下的历史教学,要贯通逻辑,奠定历史解释的基石;要借助史料,架设历史解释的桥梁;要兼容结论,品咂历史解释的余味。
关键词:历史解释贯通逻辑借助史料兼容结论《东汉的兴衰》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其内涵之一,就是人们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解释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史实,还要以史实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贯通逻辑,奠定历史解释的基石;要借助史料,架设历史解释的桥梁;要兼容结论,品咂历史解释的余味。本文以《东汉的兴衰》一课为例,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贯通逻辑,奠定历史解释的基石
历史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展现了教材的叙述逻辑;初中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但偏向感性化、直观化,这是学生的认知逻辑。贯通历史的发展逻辑、教材的叙述逻辑及学生的认知逻辑,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当关注并予以把握的重点,体现的是教师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理解、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情的关注。
具体来说,它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历史理解及解释能力,在开展教学前,能够全面、客观、深入地理解并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围绕上述三种逻辑备课,凝练教学主旨,明确教学立意,搭建课程框架,形成历史解释,为开展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因此,贯通上述三种逻辑,也就奠定了历史解释的基石。
对于《东汉的兴衰》一课,从历史发展的逻辑看,东汉王朝未能逃出“历史周期律”的支配,政局较为混乱并最终衰亡;从教材讲述的逻辑看,教材精选了最基本的史事,以点带线,按时序分别设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三个子目,纵向展现了东汉王朝的兴衰过程;从学生的认知逻辑看,学生普遍对相关史事感兴趣,对导致东汉王朝政局混乱并走向衰亡的原因感到迷惑。
由对上述三种逻辑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要将东汉兴衰的原因讲清楚,即抓住豪强地主在东汉政治兴衰中的突出作用,以此作为理解东汉王朝兴衰的密码。因此,教师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以‘强’而亡——一个王朝的兴衰解密”。设置“依强而兴”“因强致乱”“纵强转衰”三个板块,聚焦于“强”,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学生逐步解读“强”的含义,抽丝剥茧,讲述东汉的兴衰的史事,解释东汉兴衰的原因。学生在掌握史事的同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对历史做出初步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为了设置悬念增强课堂效果,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借用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后汉书·郡国制》注引里评论东汉兴衰的一句名言“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设置疑问。因缺乏上下文语境及学养有限,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时,往往容易望文生义,将“强”理解为“强大”,将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王朝)通常因为弱小而沦丧,而东汉却因为‘强大’而灭亡”。对“强”的错位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二、借助史料,架设历史解释的桥梁
史料是通往历史认知的桥梁,历史解释必须以史料为依据。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当地选择史料来做出历史解释?这就涉及史料选择的三项原则:
一是思想性原则,即史料的选择和运用要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要“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体悟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阐释,将正确的價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与阐释之中”。
二是可行性原则,即史料的选择和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要选择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是精选性原则,即选取的史料要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除了教学需要的必要补充外,史料选择无须舍近求远,应重点关注并用好教材提供的图文史料。教师应努力吃透教材编写者选用史料的意图或用意,完成对历史细节的重构与补充,构建历史解释。
在本课的设计中,史料的选择均服务于“汉(东汉)以‘强’亡”这一历史解释的。有关东汉的历史记载,多见于《后汉书》等古籍。如果直接节选晦涩难懂的文言材料,显然超出了初中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大量阅读史料的基础上,适当整合,精选精用,从历史的表象背后,挖掘东汉王朝兴衰演变的决定性因素——豪强地主在东汉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史料辨析、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
例如,在第一板块“依强而兴(光武中兴)”中,教师以“‘创业青年’刘秀的创业之路”为题,创设历史情境,辅之以讲述,阐明豪强地主势力在刘秀兴兵反莽、建立东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查阅相关材料后,教师向学生出示了整合材料(如下页图1所示)。
材料一:
刘秀小档案身份没落皇族、小豪强地主、太学生人生小目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材料二:
刘秀的两任皇后郭圣通:古郭国的后裔,出生于中山郡名门望族,其母是西汉皇族后裔,其父是河北豪强大族郭昌阴丽华:出生于显赫世家,其祖上是辅佐齐桓公建立春秋霸业的管仲。阴家是南阳豪强,富甲一方材料三:
支持、辅佐刘秀的地方势力(图略)南阳豪强集团邓禹、任光、杜茂等颍川豪强集团冯异、祭遵、傅俊、强华等河北豪强集团刘植、耿纯、耿况等
图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互助合作解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由“豪强”可以看出,刘秀最终脱颖而出,除了个人素质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得到了豪强地主力量的支持。由此,学生便理解了“豪强地主势力是东汉政权建立的政治基础”这一关键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初步澄清了“强”的含义。 当然,对初中生而言,“豪强地主”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是一个理解的难点。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化抽象为具象,借助材料二,抓取“名门望族”“皇族后裔”“显赫世家”“富甲一方”等关键词,将“豪强地主”的概念具体化为“有钱”“有权”“有势”,生动、具体地勾勒出豪强地主的形象。这样的概念解读,化难为易,也为学生的历史解释做好了铺陈。
又如,本课教材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是《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东汉宅院画像砖》和《陶院落》(如图2所示),用以佐证相关历史叙述。
在教学“依强而兴”板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三幅图片,并指出其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从说唱俑愉悦、欢快的表情中,以及画像砖和陶院落反映的豪强地主富足恬淡的悠闲生活里,学生能够得出“光武中兴”——东汉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结论。但实际上,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不止于此。说唱俑所代表的人物的真实身份(供豪强贵族享乐的“俳优”)、《陶院落》的高墙与角楼、画像砖中“阙楼”的存在,无不昭示着豪强地主奢靡腐化的生活,以及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当时社会隐忧的表现。这些细节信息,既能说明“光武中兴”背后的隐患,为讲授第二板块“因强致乱(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做好铺垫,又能让学生明白,对史料的解读不能大而化之,要学会关注细节,发现表象背后的真实信息,将材料用足、用好,才能挖掘出历史的真实。
再如,在第三板块“纵强而衰(黄巾起义)”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相关史事”中的补充材料,并配之以中国历史地图册《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及介绍黄巾起义的视频提问:“面对风起云涌的黄巾起义,东汉王朝是如何应对的?引发了什么后果?”学生在教材多形式、多角度史料的提示下,得出“豪强做大(州牧割据)—群雄并起—东汉衰亡”的结论,从而得出东汉王朝依豪强而兴、因豪强而乱、纵豪强而衰的历史解释。
柯林伍德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运用史料对历史进行分析、重现,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扎实可信的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学生得以对历史事实做出理解和判断。史料的运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同时,也能涵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三、兼容結论,品咂历史解释的余味
历史是指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情,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看,历史又是基于证据和视角的解释。只要有新材料和新视角,历史就会有不同于以往的新解释。这就使得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也决定了历史解释不是一家之言,不应也不能排斥新的解释、新的结论。唯此,历史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不断求真、求实的目标。
本课小结时,教师采用了开放式的收尾,通过展示学界对东汉兴衰原因的不同解读,诸如“黄巾起义说”“统治者个人素质说”等,告诉学生,“已知的历史是人民对于客观历史的认识,在持续的历史探究过程中,应当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探索和思考”,要具备兼容意识;学习历史,不应满足于接受现成结论,而是要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运用历史思辨的思维来理解历史、解释历史。
正如罗素所说:“历史使人意识到,人类事务中没有定论,不存在静态的完美和将被我们得到的最高的智慧。”历史学的本质是探究,历史学的可贵品质是质疑。历史知识既然是探究的结果,就并非恒定不变的、不容置疑的真理,而是开放的、可供讨论的,并不断更新和延展的领域。
从实际教学看,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对初中生而言仍是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初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还需注意两点。一是具备素养培育的整体意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不能厚此薄彼,有失偏颇。二是注重初高中的课程衔接。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乃至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并非朝夕之功,靠的是初高中教师的协作和接续,初中历史课堂应以滴水穿石的功夫,致力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而为学生的初高中学习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多学科渗透教学研究”(批准号:Ca/2016/02/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谭浩.刘秀集团与东汉帝国的建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2] 周靖,罗明.核心素养中学历史学科育人机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3] 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M].朱进东,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关键词:历史解释贯通逻辑借助史料兼容结论《东汉的兴衰》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其内涵之一,就是人们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解释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史实,还要以史实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贯通逻辑,奠定历史解释的基石;要借助史料,架设历史解释的桥梁;要兼容结论,品咂历史解释的余味。本文以《东汉的兴衰》一课为例,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贯通逻辑,奠定历史解释的基石
历史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展现了教材的叙述逻辑;初中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但偏向感性化、直观化,这是学生的认知逻辑。贯通历史的发展逻辑、教材的叙述逻辑及学生的认知逻辑,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当关注并予以把握的重点,体现的是教师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理解、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情的关注。
具体来说,它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历史理解及解释能力,在开展教学前,能够全面、客观、深入地理解并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围绕上述三种逻辑备课,凝练教学主旨,明确教学立意,搭建课程框架,形成历史解释,为开展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因此,贯通上述三种逻辑,也就奠定了历史解释的基石。
对于《东汉的兴衰》一课,从历史发展的逻辑看,东汉王朝未能逃出“历史周期律”的支配,政局较为混乱并最终衰亡;从教材讲述的逻辑看,教材精选了最基本的史事,以点带线,按时序分别设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三个子目,纵向展现了东汉王朝的兴衰过程;从学生的认知逻辑看,学生普遍对相关史事感兴趣,对导致东汉王朝政局混乱并走向衰亡的原因感到迷惑。
由对上述三种逻辑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要将东汉兴衰的原因讲清楚,即抓住豪强地主在东汉政治兴衰中的突出作用,以此作为理解东汉王朝兴衰的密码。因此,教师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以‘强’而亡——一个王朝的兴衰解密”。设置“依强而兴”“因强致乱”“纵强转衰”三个板块,聚焦于“强”,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学生逐步解读“强”的含义,抽丝剥茧,讲述东汉的兴衰的史事,解释东汉兴衰的原因。学生在掌握史事的同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对历史做出初步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为了设置悬念增强课堂效果,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借用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后汉书·郡国制》注引里评论东汉兴衰的一句名言“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设置疑问。因缺乏上下文语境及学养有限,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时,往往容易望文生义,将“强”理解为“强大”,将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王朝)通常因为弱小而沦丧,而东汉却因为‘强大’而灭亡”。对“强”的错位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二、借助史料,架设历史解释的桥梁
史料是通往历史认知的桥梁,历史解释必须以史料为依据。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当地选择史料来做出历史解释?这就涉及史料选择的三项原则:
一是思想性原则,即史料的选择和运用要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要“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体悟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阐释,将正确的價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与阐释之中”。
二是可行性原则,即史料的选择和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要选择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是精选性原则,即选取的史料要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除了教学需要的必要补充外,史料选择无须舍近求远,应重点关注并用好教材提供的图文史料。教师应努力吃透教材编写者选用史料的意图或用意,完成对历史细节的重构与补充,构建历史解释。
在本课的设计中,史料的选择均服务于“汉(东汉)以‘强’亡”这一历史解释的。有关东汉的历史记载,多见于《后汉书》等古籍。如果直接节选晦涩难懂的文言材料,显然超出了初中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大量阅读史料的基础上,适当整合,精选精用,从历史的表象背后,挖掘东汉王朝兴衰演变的决定性因素——豪强地主在东汉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史料辨析、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
例如,在第一板块“依强而兴(光武中兴)”中,教师以“‘创业青年’刘秀的创业之路”为题,创设历史情境,辅之以讲述,阐明豪强地主势力在刘秀兴兵反莽、建立东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查阅相关材料后,教师向学生出示了整合材料(如下页图1所示)。
材料一:
刘秀小档案身份没落皇族、小豪强地主、太学生人生小目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材料二:
刘秀的两任皇后郭圣通:古郭国的后裔,出生于中山郡名门望族,其母是西汉皇族后裔,其父是河北豪强大族郭昌阴丽华:出生于显赫世家,其祖上是辅佐齐桓公建立春秋霸业的管仲。阴家是南阳豪强,富甲一方材料三:
支持、辅佐刘秀的地方势力(图略)南阳豪强集团邓禹、任光、杜茂等颍川豪强集团冯异、祭遵、傅俊、强华等河北豪强集团刘植、耿纯、耿况等
图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互助合作解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由“豪强”可以看出,刘秀最终脱颖而出,除了个人素质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得到了豪强地主力量的支持。由此,学生便理解了“豪强地主势力是东汉政权建立的政治基础”这一关键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初步澄清了“强”的含义。 当然,对初中生而言,“豪强地主”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是一个理解的难点。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化抽象为具象,借助材料二,抓取“名门望族”“皇族后裔”“显赫世家”“富甲一方”等关键词,将“豪强地主”的概念具体化为“有钱”“有权”“有势”,生动、具体地勾勒出豪强地主的形象。这样的概念解读,化难为易,也为学生的历史解释做好了铺陈。
又如,本课教材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是《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东汉宅院画像砖》和《陶院落》(如图2所示),用以佐证相关历史叙述。
在教学“依强而兴”板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三幅图片,并指出其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从说唱俑愉悦、欢快的表情中,以及画像砖和陶院落反映的豪强地主富足恬淡的悠闲生活里,学生能够得出“光武中兴”——东汉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结论。但实际上,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不止于此。说唱俑所代表的人物的真实身份(供豪强贵族享乐的“俳优”)、《陶院落》的高墙与角楼、画像砖中“阙楼”的存在,无不昭示着豪强地主奢靡腐化的生活,以及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当时社会隐忧的表现。这些细节信息,既能说明“光武中兴”背后的隐患,为讲授第二板块“因强致乱(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做好铺垫,又能让学生明白,对史料的解读不能大而化之,要学会关注细节,发现表象背后的真实信息,将材料用足、用好,才能挖掘出历史的真实。
再如,在第三板块“纵强而衰(黄巾起义)”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相关史事”中的补充材料,并配之以中国历史地图册《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及介绍黄巾起义的视频提问:“面对风起云涌的黄巾起义,东汉王朝是如何应对的?引发了什么后果?”学生在教材多形式、多角度史料的提示下,得出“豪强做大(州牧割据)—群雄并起—东汉衰亡”的结论,从而得出东汉王朝依豪强而兴、因豪强而乱、纵豪强而衰的历史解释。
柯林伍德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运用史料对历史进行分析、重现,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扎实可信的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学生得以对历史事实做出理解和判断。史料的运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同时,也能涵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三、兼容結论,品咂历史解释的余味
历史是指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情,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看,历史又是基于证据和视角的解释。只要有新材料和新视角,历史就会有不同于以往的新解释。这就使得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也决定了历史解释不是一家之言,不应也不能排斥新的解释、新的结论。唯此,历史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不断求真、求实的目标。
本课小结时,教师采用了开放式的收尾,通过展示学界对东汉兴衰原因的不同解读,诸如“黄巾起义说”“统治者个人素质说”等,告诉学生,“已知的历史是人民对于客观历史的认识,在持续的历史探究过程中,应当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探索和思考”,要具备兼容意识;学习历史,不应满足于接受现成结论,而是要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运用历史思辨的思维来理解历史、解释历史。
正如罗素所说:“历史使人意识到,人类事务中没有定论,不存在静态的完美和将被我们得到的最高的智慧。”历史学的本质是探究,历史学的可贵品质是质疑。历史知识既然是探究的结果,就并非恒定不变的、不容置疑的真理,而是开放的、可供讨论的,并不断更新和延展的领域。
从实际教学看,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对初中生而言仍是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初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还需注意两点。一是具备素养培育的整体意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不能厚此薄彼,有失偏颇。二是注重初高中的课程衔接。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乃至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并非朝夕之功,靠的是初高中教师的协作和接续,初中历史课堂应以滴水穿石的功夫,致力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而为学生的初高中学习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多学科渗透教学研究”(批准号:Ca/2016/02/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谭浩.刘秀集团与东汉帝国的建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2] 周靖,罗明.核心素养中学历史学科育人机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3] 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M].朱进东,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