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走出去”科技促共赢

来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swhzx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农科院在“走出去、请进来,联合创新”中做出了特色,创造了经验,未来还将积极探索,不会止步于此。
  陆稻、小麦、马铃薯、甘蔗等一大批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云南农科院)选育出的粮经作物品种已在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引进并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为周边国家带来发展的希望。
  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门户,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云南农科院更是肩负重任,笃力前行。“云南是畅通‘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我们云南农科院就是要充分运用这一有利时机及区位优势,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支撑和引领‘农业走出去’战略。”云南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
  目前,云南农科院通过平台的搭建、建设人才队伍等方式,已和4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的长效机制,成效显著。
  1  “引进来”和“走出去”
  水稻是世界性重要粮食作物,但全世界稻作区在水稻某些重要生育阶段遭受旱害威胁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和水资源日趋短缺,陆稻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逐渐受到重视。
  “云南有丰富的陆稻资源,但我们研究发现云南陆稻资源在耐冷性方面是国内外最为特殊的,对酸性土、缺磷缺锌的耐性也很强。但总体而言,多数植株高大、株型披散,对叶稻瘟的抗性较差,抗旱性突出的材料不多,传统陆稻生产水平很低,投入少、单产低、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十分突出。”研究陆稻30多年的云南农科院研究员、国际合作处处长陶大云告诉《中国科学报》。
  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经外国专家牵线搭桥,从1991年起,云南农科院开始了与国外长期的陆稻合作研究,并逐步成为国内陆稻资源最为丰富,拥有水稻抗旱及适应陆生(直播特性)遗传特性、近等基因系、可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利用的分子标记的研究机构。其对陆稻的研究利用始终走在前列。
  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引进资源育成“云陆29”“云陆52”“云陆101”“云陆103”“云陆140”“云陆142”等陆稻新品种并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我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将陆稻抗旱、适应陆生的特性转移到目前推广的主要优良水稻品种中,快速、高效将陆稻与现代水稻改良品种相结合进行遗传改良。该策略育成的陆稻新品种在旱地上直播种植且具备水田环境下产量的表达,展现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陶大云介绍。
  陆稻引智成果在云南省陆稻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还提供到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巴西以及非洲的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等国种植应用,科技创新让这些国家共同受益。
  此外,记者了解到,云南农科院选育的杂交籼稻软米品种“云光14号”、陆稻品种“陆引46”先后通过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新品种审定,“云光17号”获准在巴基斯坦进行商业销售等。“云光”系列品种在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年示范推广27万亩(1亩=666.67 m2,下同),玉米云瑞系列4个品种在国外推广面积为14万亩,马铃薯7个品种在国外推广应用4.3万亩。
  2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李学林介绍,云南农科院承担着云南省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的研究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建设的重任。如何织好这张“辐射网”,关键在于搭建稳定的合作交流平台,发挥其主导作用。
  由该院主导成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和“中國—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是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立的多边、多层次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平台。
  其中,通过“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平台,6国交换、试验品种264个,推广示范适宜品种38个,示范面积近6 500 hm2。在适宜品种中,陆稻平均增产31.1%,大豆平均增产11.1%,甘蔗平均增产33.3%,马铃薯平均增产10.5%。
  2017、2018年云南农科院又定期主持召开“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7年倡导成立“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主渠道、主机制、主平台,目前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为37家。加上“云南农业走出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构成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的“辐射网”。
  云南农科院副院长戴陆园表示,一大批跨境合作平台的建成,确立了该院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在中国——南亚农业科技合作中的先导地位,为提高云南乃至中国农业科技在南亚、东南亚的地位与影响,从而积极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农业“走出去”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模式,正是云南农科院独有的名片。
  3  培养国际人才队伍
  不断输送优秀科研人员到国外进行合作研究和学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同时引进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是云南农科院科研实力经久不衰的“秘诀”。这些人才已经成为流动创新力量和生力军。
  陶大云介绍,那些引进的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作为流动的创新力量,在云南农科院科技创新中起到的助推作用逐渐彰显。他们归国后还可以成为云南农科院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农业科技辐射中心的“辐射点”。
  自2015年首次实施杰青来华工作项目以来,共引进50名来自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此外,目前还有3位高端外国专家在该院工作,如云南农科院粮作所连续第7年聘请的美国籍科学家Daniel Paul Jeffers博士,就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积极培养、引进国际合作科技人才队伍十分必要,他们是国际合作交流的后备力量,也是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李学林说。
  为此,云南农科院将加大国际型人才培养力度。戴陆园表示,今后5年,力争选派100名以上优秀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外知名机构开展中长期合作研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科技人才。
  作为云南省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先行者,云南农科院在“走出去、请进来,联合创新”中做出了特色,创造了经验,未来还将积极探索,不会止步于此。
  李学林介绍,接下来,云南农科院将通过启动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培养一批青年国际型人才、引进一批高端外国专家和杰出青年科学家、创建一个世界作物园、支撑一条跨境农业产业经济带,培养、强化学术技术优势,以强化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形成“辐射源”。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9-03-26,张晴丹/文)
其他文献
在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前提下,通过适期播种和合理安排茬口,可实现高效的蔬菜间作套种,提高蔬菜大棚利用率和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1常见的温室蔬菜生产间作套种模式  1.1芹菜、番茄及菜花套种模式  西芹适宜在秋冬季温室大棚种植。秋冬季西芹育苗时间大约为40~50 d,生长周期大约为4个月。在6月下旬~7月上旬开始露天遮阳育苗,9月中下旬开始移栽,可在春节前后上市。番茄育苗周期为60~70 d,生长周期
期刊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十分重要,认真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各地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但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还很缺乏。一些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时规范性较低,检测范围狭窄,无法有效检测出不合格畜产品,导致部分不合格畜产品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食品安全。  1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期刊
棉隆是一种环保型广谱性综合土壤熏蒸消毒剂。棉隆可有效防治设施蔬果土传病害且不影响蔬果品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材料和地点  本研究选取番茄、黄瓜和草莓3种蔬果进行试验,试验地点是山东省济南市现代都市农业精品园内连续栽培番茄、黄瓜和草莓3年以上的日光温室,日光温室种植面积为1 200 m2。  1.1.2试验设计  将选取的日光温室分成3个区域,东区设
期刊
本文对中国目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科学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方式,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中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水平不足,没有提高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没有对农民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大多数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生产模式。第二,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期刊
为加快推动与科特迪瓦热带高效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 近日,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饮所郝朝运副所长一行5人赴科特迪瓦开展农业产业考察与合作交流。  7月25日, 考察组与科特迪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主任Wongbé博士等就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事宜举行座谈交流。香饮所专家简要介绍了中国热科院和香饮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基本情况, 并汇报了今后双方在可可等作物高效生产技术、 产地初加工技术领域的合作思路, 计划
期刊
后勤管理改革是农业科研单位改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改革为例,分析了其改革背景、改革内容、改革进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下一步改革措施,供同行参考。  1改革背景  1.1改革必然性  农业科研单位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农业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单位原体制内的后勤保障服务改革按照高校改革模式,通过体制内的消化吸收解决部分在职职工的岗位,同时建立有偿服务体系来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消费量也显著提升,水果生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发展。由此,本文从目前中国林业果树种植过程中应用的技术入手,开展相关分析,探究在未来种植环节能够优化果品质量安全的举措,希望能够对未来中国林业果树种植领域的发展起到帮助。目前,虽然中国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研究已开展了数年时间,但固有果树种植思维影响,导致实际林业果树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有针对性的解
期刊
农业科技主要创新指标跻身世界前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8年达到58.3%,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   为贯彻落实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他表示,科技部坚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科技供给高端化、农业产业高新化、乡村发
期刊
3月22日,“商事法律八桂行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暨南宁国际商会2019海关新政及涉外商事法律培训班在南宁举办。随着越来越多的广西企业“走出去”开拓东盟等国外市场,更多的相关法律服务亟需跟进。近2年,广西贸促会与各大高校、广西律师协会等多方联手,共同打造广西商事法律人才小高地,为建立健全商事法律服务机制,提升商事法律服务水平而努力,保障企业顺利开展对外贸易投资合作,促进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广西为提
期刊
近日获悉,位于桔井省的绿洲农业发展(柬埔寨)有限公司引入了世界权威胡椒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通过中国海南省科技厅《胡椒标准化栽培技术在柬埔寨桔井省集成与推广》项目的支持,为该公司胡椒生产提供长期指导,这也是柬埔寨胡椒产业发展的好消息,从此迎来了专业研究机构的技术支持。  胡椒属于柬埔寨新兴农业产业,对丰富柬埔寨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桔井省、西哈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