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记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7047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刚经》
  1
  周五,车子开上山路,进到弥陀寺,已是下午四点多。先领禅修服,交掉手机。一件黄色宽松马甲,一个挂在胸前的“止语牌”,写有寮房、子单与斋堂座位号。套上这件黄马甲,身份便隐蔽或说卸去了,包括性别、年龄,一切档案表上需填的资料都不必了,互道“师兄”,老少男女,只这一种称呼。
  同行的有十岁的儿子乎乎,还有女友H和女儿。乎乎换上黄马甲,挂上止语牌,像个小沙弥。来之前我与他玩笑,因他爱吃称他“二师兄”。进得寺里,设施虽简,空气却庄,玩笑显得不宜,我为自己违反禅修规定,带了零食进寺有些不安。
  三层楼的寮房呈“回”字形,房内只三张硬板床,一张桌,没有电风扇,天气闷热。夜色深些时,山中空气渐凉,才恍忽睡着一小会,大概凌晨三点半,香板响得惊心,要起香坐禅了。多年来不曾熬夜,年轻时即有的神经衰弱怵怕无眠之夜,知道次日必定面如死灰。但既参加禅修,只能勉力起身。
  从寮房到大殿有一段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寺内传来击鼓鸣钟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殿前,殿内光照明亮,已有两位僧人与多位师兄在。跟读诵经,《楞严咒》《大悲咒》《心经》,夹以梵呗赞偈。领诵的年轻僧人骨相清奇,诵读熟极而流,有古意的梵音尾调,越读越快,开头还能跟上,再就跌跌撞撞跟丢了。经前排义工师兄提示,才翻到没读几行又跟丢了。困倦,身魄发飘发虚,有好几次觉得难以撑下去,却只能咬牙撑着。身受,想到这个词,身受亦是心受。苦其心志,而修其精神——若果能修得精进那么一点点呢?
  早课毕,出大殿,抬眼望去,山峦如黛,雾气薄笼。凝视这山影,掠过“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一句,这些山在此屹立了多少年代,是否已具有空性?
  五点过斋(吃饭),男众与女众在斋堂外分队而入。不可吱声,有要求以手势表示。吃前诵“供养经”。近百人的斋堂,静极。斋食简单,义工老菩萨凌晨起来蒸的馒头、烧卖,还有粥。人人专注吃,天地间似只余面前这副碗箸。“食不言,寝不语”,孔子二千多年前说的。
  饭毕,碗筷搁好在桌边,去大殿转圈,合什,顶礼,回寮房稍作休息,开始上午的打座听经。盘腿而坐,直坐得腰酸背痛,不可松懈——每隔一会儿,僧人巡香检视有无偷懒涣散者,背后塞靠垫的取走,塌腰弯背的作势吃香板以提醒。
  不知过了多久,中年僧人(长相肖似达摩,头顶一道长疤引人暇想他身后的红尘事)一声令,“行起来!”如获大赦,好歹可活动下身子。众人起身在殿内绕圈行走,直转了九九八十一圈吧,复又坐下,打座,听经。愈发昏沉,几乎整宿未睡的困倦阵阵袭来。寂光法师也在大殿一侧打座,他擅谈,博学,儒释道皆晓,开示众人打座也即自观。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观是定,能破散乱心,观是慧,能除昏沉。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方可断烦恼,了生死……逐渐,他宣讲的内容如叶子迅疾的沙沙声从耳畔拂过。此刻我需要一张床板甚过一切。究竟,我是个蒙昧之人,不少时候,所谓“聪明”都在人可见的地方。在人不见之处,那顽固凌乱的“自性”仿佛行多少路、读多少书也不能够开化。
  2
  午斋。茄子、南瓜、空心菜、苦瓜……都是寺里种的当季菜,这样的饭食才真正能体会弘一法师所说“咸有咸滋味,淡有淡滋味”,我与乎乎讲过的故事:当年弘一法师在宁波七塔寺清修,他的老友夏丏尊来访。弘一法师正就着一碟咸萝卜干午饭。夏丏尊不由心酸,问,这么咸吃得下吗?弘一法师手中竹箸微顿一下,轻声答:咸有咸滋味,淡有淡滋味。这千帆过尽后的一答,粗茶淡饭中法喜充满。
  比起一桌珍馐美馔,简朴菜蔬反能体会“吃饭”之庄重、有味,这也是我随年纪增长而愈强的感受。
  晚斋后匆去沐浴,山寺中的夜色似乎比任何地方都要深浓,走过漆黑的一段路,拎了热水去浴室,旧木门关不拢,只能虚掩。地面积水,角落有粗长的斑斓虫子,第一晚开营时义工已交待,不可伤寺内生命,包括一虫一蚁。
  沐浴后仍在殿内做晚课。那些经文,如山岭之石,层层叠叠。“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殿堂安静,脑子嘈杂,各种琐屑旋转飞舞,提醒自己回到正念——如何算作正念?灭欲之后是谓正念?对此,史铁生曾说,世界本身正是由欲望所构成。人受欲望的驱使而展开自身,进而成为自己。正是“欲望”使得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没有欲望,便取消了差别,“世界”将成为一潭死水,甚至“世界”本身也不可能产生,“我”也必然无法存在。
  乎乎养过只小仓鼠,笼子里,它无休止地在轮上奔跑,让人担心它会累死。事实上,对天性爱跑的小仓鼠,没有跑轮,它才可能瘫痪,半残废一样在笼子里爬行。
  那只飞快转动的跑轮似人的欲望之轮,何时停止,能否取消?取消处,是光的前端抑或熄灭的虚无?
  如此看来,正念不是使欲望成为无,将人变作槁木,而是使欲念在合理范畴。类似阐述,我在胡河清先生《灵地的缅想》书序中也读到过。胡河清说到宗教的普遍特征是“防念”,意在制造绝对圣化的精神乌托邦。“但人类潜意识的生命直觉冲动(佛教谓之为“无明”)却不那么容易可以彻底消灭”。禅宗修炼即反圣化主义,《维摩诘经》中也有“大乘不防念”思想,“最高的佛性并非绝对的虚无,而恰恰要通过对于充满妄念无明,生命骚动的存在本体的深刻体认才能实现”。
  人,既面临从天性出发的自我蛊惑,又面临从伦理出发的自我裁决,这两种因素孪生般纠结。接下来要问的是,正念与妄念间的那根界线在哪?它不会如“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况,肉眼可眺,这由道德、伦理命名的“正”与“妄”,很可能藏身于同一具皮囊,由此才有夹缠着“贪痴嗔”的人世苦。
  苦过后,人该趋向一点清明吧,看清许多苦头是“色身”所起,妄情所致,由此得一点长进,将昨日迷障里包藏的实相窥见几分。无论信不信佛,不故见自封,“有我”但不“我执”,是人生需修行的功课。   3
  弥陀寺,位于赣地九江武宁县杨洲乡,初名“毗庐岗”,后名“凤鸣禅林”,明万历癸未十一年释弘耐大师又将此寺改名为“西瓜古寺”,后简称“西瓜寺”。四百多年来,寺庙几度兴废,历尽沧桑,“文革”期间古寺片瓦无存。
  1985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应该寺住持释传开大师之请,将此寺更名为弥陀寺。
  这座弥陀寺,寂光法师及两位僧人的清瘦像是一种修行的保证。那瘦,与浊世的瘦又不同,是一种骨中的瘦,持戒方有的瘦,如竹,似樟,风刮过他们的僧衣角,我注视这瘦的背影,如注视解脱本身。注视这瘦,方知骨中的瘦与肉的瘦多么不同,前者由精神的清洁协同,后者的瘦只是肉身的瘦。肉身的瘦易,骨中的瘦难,就说这打坐、听经,对僧人是日常的功课,对常人却是要咬牙撑过的煎熬,腰酸背痛,神思昏沉,分秒漫长如不绝蝉鸣……
  是要多大的发心才能离脱红尘,从此静坐一炉香?这两位僧人又如何来到寺内呢?年轻僧人眉清目朗(H甚至注意到他手指修长,无劳作之迹),头有疤痕的中年僧人留一撮微翘小胡,吃饭用一只如小盆的大钵。两人均过午不食。
  前年在广东南雄禅寺,看大殿前的两株菩提——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两棵树同时示现荣枯奇景:左边的公树叶枯落光,右边雌树依然绿叶婆娑,似神灵向众生宣说世间无常之法。陪同的寺内当家师证实此景不虚,聊起来,他说是河北涿州人。
  “师父如何来此寺的呢?”我问。
  着一袭灰色僧衣的当家师,推一推眼镜,神色安详地说起自己与佛结缘是四十岁后。那时身体不大好,母亲让他跟随邻居大妈去庙里拜拜,他起初不情愿,又不想违逆母亲,便去了。到那,通向庙里有条石阶路,人说要叩拜而上,他心想自己一大老爷们,这多不好意思啊。可再看,还有年长者都在拾梯叩拜呢,于是也效仿着。从这次后,渐找些佛书看,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大于言说的“形式的力量”,某种气氛或者情绪袭中了这个中年人,或说接应了这个中年人,带他走进另一界域。再往后,吃肉便吐,不能沾半点荤腥。他请了长假,从单位出来,拜时任深圳弘法寺方丈的本焕老和尚为上师,有了与大雄禅寺的结缘。
  当家师说,他第一次来粤东北的大雄禅寺,没有异乡客的睽隔,倒有归人的自在,遂在此寺留下。
  人与宗教的缘法,也与树的奇观一般不可言说。
  暮色中的大雄禅寺,古意深邃。地因寺而名,寺因地而灵,世间许多事看似是果,实则前因已定。因熟果成,自相感召。
  夕阳斜照寺中,两株菩提树默立护法,很想再与当家师聊聊,无奈要赶去下一站,只得作辞。送我们出大殿,当家师介绍身旁年轻人是寺里二当家,也是位戴眼镜的男子,瘦而寡言,在他身后又是怎样一段缘法?
  此时的九江弥陀寺殿内,亦是夕暮,注视身着海青虔敬燃香的年轻僧人,想起五柳先生一句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诗正写于九江(古称浔阳),五柳先生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未满三月弃职,于浔阳庐山北归隐。
  红尘无留踪之意,人生似飞鸿踏雪。隐于田园或遁入空门,看似去向虚无,或许,于勘破者反接近了实存?
  4
  次日夜半,仍是三点半起香早课,女友H的女儿与乎乎同岁,原本要求两个孩子也一道早课,我与H实在不忍,留他们在房内睡,我俩跌跌撞撞去殿堂,随僧人诵经,念着念着,几乎站不住,这半年来腰椎有点问题,站久愈难受,直想扑在面前蒲垫上。有些焦躁起来,也因焦躁愈觉漫长,却见第一排义工居士们笃定诵经,其稔熟必得诵读百千次才可。究竟还是心虔方可神识内守,一心不乱。人说“安禅不须山水地”,若无禅心,别说在山水地,就在菩萨脚下也枉然啊。
  早七点,众人已在山门外排好队,走古道小路,行脚去另一村庄。路上群声嘁喳,遭一位义工责备,她从湖南来,从一官职退休,来弥陀寺后皈依,此次来已在弥陀寺住了十个月。
  “你们讲了几十年话还没讲够?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专心走路!”她神情严肃,队伍中有人抱怨她态度严厉,不够出家者的宽柔,我倒是理解她的用心,也赞同止语之要求。
  自进寺来,“止语”常如钟鸣,响拂耳际。
  言,有时亦是障。在这时代,“言”空前发达,各种平台、场合,言汹涌纷至,流言蜚语,空言虚语,妄言绮语……如孔子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常常,过多的“言”徒增是非纷扰。我曾以沉默为最高美德,总会在人群中注意那些寡言者,他们气息清峻,如松如竹。相形起来,我虽被贴上“内向”标签,但自知常陷浮躁,有时饶舌得令自己也陌生,也常踏入“言”遮蔽的沼泽,执缚幻惑。
  言,带来贴近,同时也拉远距离。言说越多,空洞越大。承载语言的手机在这个时代似已替代上帝,替代了人与人的主要关系——漫舞的“言”中有多少谵妄?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说不出,因而不说,遂有彻底的皎洁。
  5
  多年前,确切说是2008年的1月,我还在上海工作,时近春节,连降的大雪阻断了回家的路。票是提前十几天从票贩子处购的,出发那天,上海南站的車次全部取消,到处是滞留的焦急旅客。我也在其中,随身带着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她二十三岁时写的。讲述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在一起。每天清早,他们从住所出来,手挽手地去上班。一个哑巴是肥胖迷糊的希腊人安东尼,另一个是有敏慧眼睛的高个子辛格,在无声的漫长岁月里,这两个男人彼此陪伴,用寂静相互倾听。
  有一天,当辛格得知安东尼的死讯时,他失掉了人生的意义——此时世界的寂静与之前的寂静不同了。辛格饮弹自杀。
  大雪覆盖的上海南站,我随一个女人去打听消息,让她同伴照管下行李。打听的消息让人沮丧,没人知道何时能发车。我拎着行李重又坐轻轨回家,夜幕中的窗外掠过一片片皑皑雪迹。快到家才想起搁在行李箱上的《心是孤独的猎手》不见了。好在书也快看完了,希望拿走它的人能喜欢这本书,能从这本书体会些什么——那比言说更高的会心,产生于孤独的两个生命中。   山寺中,胸前的止语牌让我忆起那个大雪的上海冬天,那本遗失的书,书中的两个聋哑人。后来在“豆瓣”看到则书评,“就像哑巴辛格说那些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倾诉者,停下来吧,停下来,自我倾诉,自我倾听,能拯救孤独的从来没有别人,只是我们自己!”虽然辛格最终也没能拯救自己,那也许因为他把安东尼已视作“自我”的一部分,或全部。
  止语,也叫“闭口禅”,修行一种。语止,心念亦止。慎言,惜言,体会空性之境,“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故此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曾看一节目,英国冒险家贝尔主持的《荒野求生》,他空降到一个太平洋的孤岛,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待两个月。一切都要靠自己解决,包括食物、栖身之所,比赤手空拳地活下去更难的是,越到后来,他越要对付因极度寂寥而出现幻觉的大脑。
  换言之,他最大的敵人是体量巨大的孤独。
  他调动曾当过军人受训过的意志,避免脑中出现的两个声音,尽力使它们统一成一个频律,一个正常的、免于分裂的频律——比弄到食物更难。贝尔陷入情绪低谷。某天,他见远远有艘捕鱼船从海上驶过,这是他来到孤岛后第一次看见船,他的情绪一下好多了,因为船对应着人间,对应着同类,对应着不久后将会回归的尘世。他一下振奋起来。船驶远了,但他看见了希望。他和一艘远远的船完成了对话。事实上,这也是他与自我完成的一次对话。周遭仍静寂,他平静下来,又获得了力量。
  一切言说终究要返回内心。或许,没什么对象能够永在,除了“自我”,一个足够忠诚的“我”。它是孤岛的帆影,是潜水者的氧气。
  6
  女友H说,想回了,有些吃不消,看来空门不好遁。
  空门从不是一扇“方便之门”,也非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后路。
  它甚至比所有的路更难,那是与识蕴聚合相关的路。
  山寺虽小,若一心涅槃,也如须弥。红尘偌大,对宇宙洪荒来说不过芥子。
  虽短短几日禅修,俗世里泡松散了的神识也难应对。和H一样,我仍悬浮,意志顽迷,出不了七情,舍不下六欲,在尘芥里日复一日滚染。
  “不信”,却并不影响“信”,就如林白说到法国哲学家薇依的书,“我购买她的书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供奉”。借用这句话,“信”对我,不是用来信仰的,是用来供奉。不是信徒,但你信它倡导的义理,包括“善”,“泰然的,不针对任何东西,又包罗万象,因而壮美”。
  如天际晚霞,你朝着这个方向去,可能一辈子都接近不了它,但也一辈子都在其中,在霞光发散的光束中。你的生命,不管此前几许荒谬、纷乱,现在纳入了一个向度。或说,没有此前的荒谬与纷乱,无以到达如今的向度,如同我一位半生坎坷、后来皈依的女友,我们聊起,正是这些坎坷把她领进了莲界,有了归宿的安喜。
  世界上有无数的祷词,都不如
  我四岁女儿的祷词,
  那么无私,善良,
  她跪下,对那在烟雾缭绕中
  微闭着双眼的观世音说:
  菩萨,祝你身体健康。
  一个四岁女孩的“信”,比起香火缭绕中的许多信,这更是一种“正信”。
  是不是教徒不重要,“信”的实质是一脉善根,心意柔软。
  茫茫世间,有人得闻梵音,有人至死耳畔市声嘈切,这二者也无孰高孰低,能择善而处,都不虚来此一趟。
  周日,将寮房的两床枕套床单洗净,在院中悬晾好,取回手机,午斋后离寺。穿过大殿,去往山门路上,远远见年轻僧人的海青闪过,应是回侧殿寮房休息。我和H钻进车内,回转红尘,车内响着流行音乐,孩子们在后座吃零食。信号重回手机,数百条微信消息跳出闪烁——这由语言构建、掌控的众生的世界,巨大的漩涡,无主的沉浮……
  车窗外,山峦掠过,亘古的苍翠里储积着时间的叠影,那其中有物质的时间,也有非物质的。有人可理解之物,也有不可解的。不管解与不解,山峦“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守进化序列,候四时枯荣。植物能永生吗?天空能永生吗?信者是否真能永生?无信者呢,化作腐殖,成为亘古苍翠的叠影中的一部分——这是否也算一种永生?
  而永生,是否真的那么必要?
其他文献
小学堂的后门是一片鱼塘。某天,一支施工队开了进去,鱼塘成了喧闹的工地。小德在班上宣布,此处要盖一爿新公房,给镇政府的头头们住。  车匪将信将疑,小德,你阿是乱讲?  小德神气地说,我听我娘说的,知道我娘是啥人,我娘是政府的妇联主任,我的话就是主任的话,主任怎么可能乱讲。小德咽了下口水,继续眉飞色舞道,等新公房造好,我家就要搬进去啦。  车匪说,去你妈的。  我理解车匪此刻的心情,那片鱼塘是我和车匪
期刊
忘记了那是哪一年,大概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和同事喝完了夜酒,我独自一人沿着滨河路往家走。刚过了三九,几场雪下过,剩下单纯的酷寒。其实饭店离我家有大概三四公里,不过你知道,一个人刚喝了一肚子白酒,是觉得有的是力气的,也觉得身上的衣服无比厚,身体像热气球一样肿胀。浑河已经结冰,从路堤上看去好像上了油的门板,我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后,忽然脑袋灵光起来,如果我按照原来的路线回家,需要在前面绕一个弯,如果我从
期刊
村里的老人常说,我们的村庄就是我们的世界。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从一开始就感到自己并不属于这座沉眠于山中的村落。我不仅对农事提不起精神,对于邻里间的嫉恨,围绕田产的纷争,谁家的女人偷汉子,谁家的男人有血性,谁家的老人得了什么怪病又是怎样医好的,谁家丢了牲口又如何寻回,以及什么乌鸦说人话,孤坟被雷霹开一道口子,婚丧嫁娶过大年,统统没有兴趣。我知道自己终有一日会离开这里。但是,这么多年来,真正走出这山
期刊
“访问童年”其实是访问一个人的精神故乡,这不仅是因为童年决定一生,更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这是我正在进行的一个非虚构系列。受访者的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他们的童年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大历史。然而我感兴趣的,不是宏观的时代命运,而是不同时代里孩子的心灵和感情。它们千差万别,却异曲同工;它们幽微渺小,却丰富而广袤。  我们将从别人的故事里读到自己,
期刊
爱森纳赫的乐音  你挨次敲响每个教堂的钟,  又敛起厚重的夜的帷,  钻进我黑甜的国。  你发现  我原有像我头发一样茂盛的雄辩  和皮肤一般光洁的思想,  我永不屈服的灵魂  正朗笑着攀我笔直的鼻梁  和我的眼睛,  一只热烈地相思,  一只隐藏的希望  比惊蛰天还能生长。  你不能确认  被叫醒后的我是不是还有这些,  所以让唱诗班重新列队,  又唤回已委屈了几百年的巴赫,  指着刚译出的一段
期刊
我听你时,太阳出现  我知道尘世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  你唱歌时,所有的季节都聚拢过来  我想给你的歌儿镶一条金边  让我带着它奔走四方  每个黑夜,都闪耀光芒  我听你时,太阳出现  我转过身去  露珠们悄悄在月光上弹唱  时光流走了  只剩下空荡荡的马路  你凝望我的时候  大地上的所有河流消失  云彩逃离天空  你挥挥手,赐我绯红的云锦  让我贮存一世的春寒  就在你定格时光的那一刻  你清澈
期刊
这是一篇必须偿还的文债。  人过七十五岁,是不知明天醒来是否还清健的,所以必须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该做的事情必须抓紧去完成。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我所知道的王元化,因为我欠了元化先生与张可老师一篇纪念文字。  一  有多少人写过纪念王元化先生的文章,大概难以计数了。元化先生自己的著作,大概在他生前就已被出罄了,包括他的《日记》《谈话录》……这是很罕见的,他在生前就被人七手八脚地推到了圣人的祭台上
期刊
我太太在三个月里胖了二十公斤。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变得特别爱吃,然后开始吃得特别多、特别频繁,那时我只觉得她的胃口变得比较好而已。当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的时候,她已经如同一个吹胀的气球膨大了起来。我以为她怀孕了,却又不是。  我太太本身是属于姿色平庸的,但在几个月前,总是还有那么几分清秀。在我太太之前我有过好几个女朋友,我没那个能力留住她们。不论我多么卖力,时间方面也好,金钱方面也好,床上也好……
期刊
动因  为什么写作?我不知怎么回答,可为什么不写呢?  写作里有我的乐趣和虚荣,而且是超过预期的虚荣。尽管这种虚荣被严密包裹,连自己都未必看得清。我本性羞涩,骨子里虚荣,所以,生了一口烂牙齿的人畏惧糖——我难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掌声,那会让我更为羞涩和恐惧。  文字和文字的碰撞,会产生美好的乐音——有如最为宁静的掌声,我听得到。如果文字的物理组合,没有产生化学反应,那种沉闷会让我调整和放弃——我既
期刊
钱锺书先生于1998年12月19日归于道山,当时有几家报纸编辑约我写几句悼念的话,我一直没有写。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谢世,文化学术界很自然有许多悼念文章,没想到接着还有了一些不同声音,使我也有了说点什么的想法,但一直犹犹豫豫。原因是我曾对一位朋友说过,我了解的钱先生是不喜欢人家对他品头评足的,无论说好还是说坏,褒贬都引不起他兴趣。对钱先生来说,最好让他不被打扰地安静离去。在钱先生生前我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