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课程课时减量的目的,是为根本上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但目的的实现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保证之。
【关键词】高校课程;减量模式;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张勤国(1952.4—),男,汉族,江苏武进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理论与实务。
1.我国高校课程课时减量模式的基础及由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其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模式、战略等方面相应发生重大转变,其中淡化专业、夯实基础,改变应试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这一系列战略举措得到贯彻并且收到了一定成效。高校普遍性地规范和大大减少了学生课时总量和单门课程课时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高校课程课时的适当减量方向肯定是正确的,但存在一系列的反面问题不容忽视并迫切需要解决。否则有悖于我国高教改革战略的正确目标。
2.课程课时减量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许多教师未能适应新的课时减量模式下的授课,总感到课时不能满足内容的讲授需要,无奈之下将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大大压缩,结果是课程讲授的不是蜻蜓点水就像吃压缩饼干;作为学生一方,并没有因为高校教育实行的课时减量模式,彻底转变学习态度,充分发挥了学习主观能动性,在课余自学补上课堂未讲的内容。事实上我国应试教育、被动教育的惯性影响在学生心理上远未消除,其结果是学习效果甚至反不如老模式;由于课时大大减量,严重缺乏师生间关于课程学习的监管和沟通,课程中教师课堂未讲授而学生又没有自习的内容客观上成为了课程教学的真空。
以上问题的解决存在迫切性,这可能是近些年高教质量滑坡的基本原因之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科学文化知识学的更多更好的人才。课程减量模式并不意味着课程知识学习的质的降低和量的减少而恰恰相反。
3.课程课时减量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探讨
我国高教改革战略的目标和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决策的价值在于其决策的科学预期,更在于科学和艺术并重的决策的贯彻实施。为解决高教改革減量模式下的课程教育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减量模式下的授课方式的探讨。
3.1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大学生自学为主的宣传力度
期的灌输、被动型的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学生仍然存在巨大的惯性支配作用。为发挥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首要任务是加强舆论宣传,让他们真正懂得一切教学和社会资源都应该自己能动地去利用,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努力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内因,高校实行课时减量模式就是为了这一目的。在完成学业期间逐步培养自觉努力的习惯、是将来在当今自由、进取、竞争社会的立足之本。
3.2有限课时的结构性分配
课程课时的减量模式,更要求教师对既定的有限课时作好结构分配,运用好课时的一兵一卒,要在授课、自学、沟通讨论、检查、考核多方面做出明确分配,并且始终以既定的课程学习的最终要求为前提。
3.3突出重点、讲细讲透
教师在课堂应重点讲授关系全局、难度最大的章节或知识点,讲深讲透,不惜工本。并且仍然要坚持一般和前沿、热点相结合。以此提升课程知识的吸引力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充分重视。
3.4教学和学习示范
教师在课程的传授中应该注意传授知识和传授思考、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结合,授课是教师们对年轻人从事高层次复杂脑力劳动的示范,是对学生们传授知识和掌握技能并重的脑力操练。应努力追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教书境界。
3.5预习布置、预习预期
任课教师需要在授课时间之外花更大的功夫,以促进学生的课外自学。为此需要制定学生所用的详细的预习计划、并相应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以此作为平时学生学习管理、监控的依据。
3.6教学、教案计划及典型习题题解的网络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的讲义、授课提纲、教学计划、必要的题解等悉数载入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以资学生自学参考。这样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7认真、细致的日常辅导、作业批改和考核检查
在高校的课程课时减量模式下,任课教师的课堂时间可能更多的要分配在辅导、答疑、互动和考核检查上面。只有通过经常的接触面广泛的师生联系,才能细致入微地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也发现教师一方存在的问题。
3.8恢复和切实贯彻助教制和教学秘书制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需要环境的激励,也需要细心周到的学校服务。减量模式下的课程教育,需要更多的师资投入,如果课程知识量较大并且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的辅导就显得更重要了。我国应切实贯彻和落实助教制度,辅助主讲教师开展日常的作业批改、答疑工作。教学工作的层次性,会有助于教学权威和良好的教学秩序的建立。我国充足的师资资源,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
4.结束语
我国高校课程课时普遍减量的前提下,通过教学方式中的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持之以恒,从根本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长远目标可期。
【参考文献】
[1]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陈秀玲,董泽芳.高校教学交往和谐发展的困境与反思.江苏高教.2010,(5).
【关键词】高校课程;减量模式;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张勤国(1952.4—),男,汉族,江苏武进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理论与实务。
1.我国高校课程课时减量模式的基础及由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其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模式、战略等方面相应发生重大转变,其中淡化专业、夯实基础,改变应试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这一系列战略举措得到贯彻并且收到了一定成效。高校普遍性地规范和大大减少了学生课时总量和单门课程课时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高校课程课时的适当减量方向肯定是正确的,但存在一系列的反面问题不容忽视并迫切需要解决。否则有悖于我国高教改革战略的正确目标。
2.课程课时减量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许多教师未能适应新的课时减量模式下的授课,总感到课时不能满足内容的讲授需要,无奈之下将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大大压缩,结果是课程讲授的不是蜻蜓点水就像吃压缩饼干;作为学生一方,并没有因为高校教育实行的课时减量模式,彻底转变学习态度,充分发挥了学习主观能动性,在课余自学补上课堂未讲的内容。事实上我国应试教育、被动教育的惯性影响在学生心理上远未消除,其结果是学习效果甚至反不如老模式;由于课时大大减量,严重缺乏师生间关于课程学习的监管和沟通,课程中教师课堂未讲授而学生又没有自习的内容客观上成为了课程教学的真空。
以上问题的解决存在迫切性,这可能是近些年高教质量滑坡的基本原因之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科学文化知识学的更多更好的人才。课程减量模式并不意味着课程知识学习的质的降低和量的减少而恰恰相反。
3.课程课时减量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探讨
我国高教改革战略的目标和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决策的价值在于其决策的科学预期,更在于科学和艺术并重的决策的贯彻实施。为解决高教改革減量模式下的课程教育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减量模式下的授课方式的探讨。
3.1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大学生自学为主的宣传力度
期的灌输、被动型的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学生仍然存在巨大的惯性支配作用。为发挥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首要任务是加强舆论宣传,让他们真正懂得一切教学和社会资源都应该自己能动地去利用,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努力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内因,高校实行课时减量模式就是为了这一目的。在完成学业期间逐步培养自觉努力的习惯、是将来在当今自由、进取、竞争社会的立足之本。
3.2有限课时的结构性分配
课程课时的减量模式,更要求教师对既定的有限课时作好结构分配,运用好课时的一兵一卒,要在授课、自学、沟通讨论、检查、考核多方面做出明确分配,并且始终以既定的课程学习的最终要求为前提。
3.3突出重点、讲细讲透
教师在课堂应重点讲授关系全局、难度最大的章节或知识点,讲深讲透,不惜工本。并且仍然要坚持一般和前沿、热点相结合。以此提升课程知识的吸引力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充分重视。
3.4教学和学习示范
教师在课程的传授中应该注意传授知识和传授思考、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结合,授课是教师们对年轻人从事高层次复杂脑力劳动的示范,是对学生们传授知识和掌握技能并重的脑力操练。应努力追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教书境界。
3.5预习布置、预习预期
任课教师需要在授课时间之外花更大的功夫,以促进学生的课外自学。为此需要制定学生所用的详细的预习计划、并相应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以此作为平时学生学习管理、监控的依据。
3.6教学、教案计划及典型习题题解的网络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的讲义、授课提纲、教学计划、必要的题解等悉数载入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以资学生自学参考。这样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7认真、细致的日常辅导、作业批改和考核检查
在高校的课程课时减量模式下,任课教师的课堂时间可能更多的要分配在辅导、答疑、互动和考核检查上面。只有通过经常的接触面广泛的师生联系,才能细致入微地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也发现教师一方存在的问题。
3.8恢复和切实贯彻助教制和教学秘书制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需要环境的激励,也需要细心周到的学校服务。减量模式下的课程教育,需要更多的师资投入,如果课程知识量较大并且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的辅导就显得更重要了。我国应切实贯彻和落实助教制度,辅助主讲教师开展日常的作业批改、答疑工作。教学工作的层次性,会有助于教学权威和良好的教学秩序的建立。我国充足的师资资源,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
4.结束语
我国高校课程课时普遍减量的前提下,通过教学方式中的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持之以恒,从根本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长远目标可期。
【参考文献】
[1]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陈秀玲,董泽芳.高校教学交往和谐发展的困境与反思.江苏高教.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