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紫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几百年来,紫砂沿着传统之路一路向前,发展至今已然形成了特有的紫砂文化内涵。
关键词:紫砂;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90-1
敦实的文化底蕴,赋予紫砂内涵;时代的进步,是传统的紫砂在创新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灯。除了泥料和装饰工艺,尤其以全手工紫砂壶器在中华这个陶瓷大国中出类拔萃。
一、传统紫砂壶
所谓的传统壶,就是经历了几百年到现在仍然被大家宠爱的作品。我以为传统的作品就是经典的,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得到大家认可的作品。然而,在厚重深邃的文化基石面前,我们似乎只有依仗着她向前行走才觉得踏实。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对于技术的勤学苦练、孜孜以求,对于创造的畏惧心理逐渐形成的惰性甚至是回避,对于技术有所得的欣欣然和那满足了经验积累的快意,掩盖了我们的陶艺创作乃至生活中缺少成功与失败、亢奋和痛苦的创造冲动。
二、紫砂创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
我们的陶艺创作如何能在新世纪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色和优越感,“向传统学习”固然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然而“从传统中走出来”更显得对于创造宜兴紫砂壶具有积极意义。今天,我们对于陶艺的美感认知和体验,也并非因为现在的艺术而有所改变,但若要适应新世纪陶艺创作的环境,而同时又拥抱着传统的陶艺制作规则不放,这绝对会与崇尚现代的主流相对立,甚至会间接地影响创作的思维。
一味地模仿历史脚步,只会停滞不前,做出来的东西只是效仿前人外形的一件商品,而并不具有生命力。从历史走来,紫砂壶的构成已形成一定的元素,嘴、把、钮、盖、口、肩、腹、底等,在创作过程中,这些要素的运用是变化无穷的。创新要在继承基本元素的基础上,这是由紫砂壶实用功能决定的。在不突破这些元素,保持实用功能的原则下,创新有自己面貌的作品,是从艺者所追求的目标。要创作一件新品,我们也要像审视一件传统壶式一样,反复推敲、思考,力求达成一定比例的协调和美学法则的运用。对比也好,和谐也好,节律也好,首先要在实用基础上考虑问题。然后,创新要考虑制作工艺实施的可行性,不然则难以完成。决定一件好作品完成时所呈现的面貌,要与众不同、个性化,没有工艺技巧的运用,作品则流于一般和简单化,而工艺技巧也是需要创新的。再则,创作过程给作品注入思想,尤为重要。因为思想决定生命,没有思想的作品,等于没有生命的物品,只能成为商品。人的思想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创作者的精神与意念的表达,体现了一个从艺者的精神状态、文化涵养、品格特征等,没有灵魂的物品,其价值大为降低。
传统与创新并举,制作传统经典壶式是很好的学习前人的途径。一件经典茶壶的传世,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理由,我们如何获取养分,要细细端详,要认真品味,要多想些为什么。比如顾景舟大师的矮石瓢壶,壶身横切面曲线的变化为何是这样的?盖面曲线的凸与平时对壶体的影响,加高一些,平低一些,都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等等。你没有很好地品味壶的生命所在,我们怎么能从前人的经验和创新中受益?
纵观陶艺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主流陶艺家和陶艺大师们,都有自我创作的特殊的艺术涵养,且极虚心、细腻地去思考艺术创作的传统价值和创新的成效,使其作品能顺畅地彰显出其特有的“独创性”及“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实际上,创新而有味道的陶艺作品在于强调出艺术家心灵的精纯和诚实面。并非仅靠舍弃传统的创作理念,就可立刻产生具有时代性的原创性动力。当然,我们在创作思维的挣扎中有时也会深陷于“新”或旧思维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但只要我们能秉持己风,就能自由自在地彰显出陶艺作品特殊的材质美感而不至于过度地单调及僵化,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与现代形式之间的对应及衔接的微妙关系。总之,传统的紫砂陶艺仍然是创造现代紫砂陶艺不可脱离的背景和不可割断的根源。创新是传统的延续和再生,传统的延续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发展的质的飞跃,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紫砂陶艺的发展。所谓创新,就是继承传统精华,融入时代精神,张扬艺术个性。
三、结语
紫砂作品想要突破创新,应该不断地学习思考。学习紫砂传统文化,了解紫砂的文化底蕴,思考紫砂的创新之路,令其在不失经典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外形、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力。紫砂艺人在创作中应该不断地思索手中器物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把握自己对紫砂壶意境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神形皆备的作品。在传统上务求创新,作品的构思、设计、做工、神韵缺一不可。笔者坚信,只要拓展视野,了解紫砂知识,加以探索实践,大胆尝试,勇于失败,积累经验,在挫折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紫砂会随着新一代紫砂艺人的脚步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熊开波.与时俱进的陶瓷器皿创作[J].中国陶瓷画刊,2010.
[2]吴鸣.紫砂的本体语言[J].景德镇陶瓷,2003,(01).
关键词:紫砂;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90-1
敦实的文化底蕴,赋予紫砂内涵;时代的进步,是传统的紫砂在创新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灯。除了泥料和装饰工艺,尤其以全手工紫砂壶器在中华这个陶瓷大国中出类拔萃。
一、传统紫砂壶
所谓的传统壶,就是经历了几百年到现在仍然被大家宠爱的作品。我以为传统的作品就是经典的,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得到大家认可的作品。然而,在厚重深邃的文化基石面前,我们似乎只有依仗着她向前行走才觉得踏实。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对于技术的勤学苦练、孜孜以求,对于创造的畏惧心理逐渐形成的惰性甚至是回避,对于技术有所得的欣欣然和那满足了经验积累的快意,掩盖了我们的陶艺创作乃至生活中缺少成功与失败、亢奋和痛苦的创造冲动。
二、紫砂创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
我们的陶艺创作如何能在新世纪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色和优越感,“向传统学习”固然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然而“从传统中走出来”更显得对于创造宜兴紫砂壶具有积极意义。今天,我们对于陶艺的美感认知和体验,也并非因为现在的艺术而有所改变,但若要适应新世纪陶艺创作的环境,而同时又拥抱着传统的陶艺制作规则不放,这绝对会与崇尚现代的主流相对立,甚至会间接地影响创作的思维。
一味地模仿历史脚步,只会停滞不前,做出来的东西只是效仿前人外形的一件商品,而并不具有生命力。从历史走来,紫砂壶的构成已形成一定的元素,嘴、把、钮、盖、口、肩、腹、底等,在创作过程中,这些要素的运用是变化无穷的。创新要在继承基本元素的基础上,这是由紫砂壶实用功能决定的。在不突破这些元素,保持实用功能的原则下,创新有自己面貌的作品,是从艺者所追求的目标。要创作一件新品,我们也要像审视一件传统壶式一样,反复推敲、思考,力求达成一定比例的协调和美学法则的运用。对比也好,和谐也好,节律也好,首先要在实用基础上考虑问题。然后,创新要考虑制作工艺实施的可行性,不然则难以完成。决定一件好作品完成时所呈现的面貌,要与众不同、个性化,没有工艺技巧的运用,作品则流于一般和简单化,而工艺技巧也是需要创新的。再则,创作过程给作品注入思想,尤为重要。因为思想决定生命,没有思想的作品,等于没有生命的物品,只能成为商品。人的思想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创作者的精神与意念的表达,体现了一个从艺者的精神状态、文化涵养、品格特征等,没有灵魂的物品,其价值大为降低。
传统与创新并举,制作传统经典壶式是很好的学习前人的途径。一件经典茶壶的传世,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理由,我们如何获取养分,要细细端详,要认真品味,要多想些为什么。比如顾景舟大师的矮石瓢壶,壶身横切面曲线的变化为何是这样的?盖面曲线的凸与平时对壶体的影响,加高一些,平低一些,都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等等。你没有很好地品味壶的生命所在,我们怎么能从前人的经验和创新中受益?
纵观陶艺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主流陶艺家和陶艺大师们,都有自我创作的特殊的艺术涵养,且极虚心、细腻地去思考艺术创作的传统价值和创新的成效,使其作品能顺畅地彰显出其特有的“独创性”及“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实际上,创新而有味道的陶艺作品在于强调出艺术家心灵的精纯和诚实面。并非仅靠舍弃传统的创作理念,就可立刻产生具有时代性的原创性动力。当然,我们在创作思维的挣扎中有时也会深陷于“新”或旧思维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但只要我们能秉持己风,就能自由自在地彰显出陶艺作品特殊的材质美感而不至于过度地单调及僵化,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与现代形式之间的对应及衔接的微妙关系。总之,传统的紫砂陶艺仍然是创造现代紫砂陶艺不可脱离的背景和不可割断的根源。创新是传统的延续和再生,传统的延续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发展的质的飞跃,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紫砂陶艺的发展。所谓创新,就是继承传统精华,融入时代精神,张扬艺术个性。
三、结语
紫砂作品想要突破创新,应该不断地学习思考。学习紫砂传统文化,了解紫砂的文化底蕴,思考紫砂的创新之路,令其在不失经典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外形、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力。紫砂艺人在创作中应该不断地思索手中器物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把握自己对紫砂壶意境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神形皆备的作品。在传统上务求创新,作品的构思、设计、做工、神韵缺一不可。笔者坚信,只要拓展视野,了解紫砂知识,加以探索实践,大胆尝试,勇于失败,积累经验,在挫折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紫砂会随着新一代紫砂艺人的脚步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熊开波.与时俱进的陶瓷器皿创作[J].中国陶瓷画刊,2010.
[2]吴鸣.紫砂的本体语言[J].景德镇陶瓷,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