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书名是文化浮躁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读书的你,是否有过因一些词不达意的书名而与一本书失之交臂的经历?最近,这股风“吹”向了名家名作。有些名家作品被冠以一个长长的言情名字,有些明明是经典作品却有一个让人莫名困惑的名字。而因为这些越来越花哨的书名,读者或是错过了一本本好书,或是掉入了一个个“陷阱”。
  在出版史上,多的是为起书名想破脑袋的编辑,也无数次地证明了一个好的书名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能量。但如果编辑的改名从美学追求,蜕化为希望通过网络金句来打开市场销路,恐怕会适得其反。
  现在的一些书名真够奇葩的,都成骇人听闻的“标题党”了。如你能从《你要做的,不过是发现生活之美》想到朱光潜的《美学散步》吗?你看看《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想牵着你的手,在青山绿水间》《我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你》《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谁能从这些书名联想到沈从文?更有奇葩的书,你能从《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孤岛生活》想到什么?肯定是黄色的新闻,谁也想不到这是我国名著《水浒传》的英文版书名吧?
  作为作者、作为出版社,谁都想起一个能畅销的书名,这是人之常情。所以,要书名都中规中矩,也不符合常情。但是不能太奇葩也是基本的要求,太花里胡哨,太让人超乎想象,就容易“喧宾夺主”。比如,梁实秋的名作《骂人的艺术》等几篇著名随笔集成的集子,叫《会说话的人,人生不会太差》《重要的不是生命里的岁月,而是岁月中的生活》,这都像心灵鸡汤。《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和《哇哦!这些姑娘好有才》,不看介绍谁知道前者是丰子恺、汪曾祺、鲁迅、老舍等名家的散文合集,后者则是林徽因、张爱玲、萧红、冰心等女作家的散文合集。看《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谁能想到这是鲁迅的作品,鲁迅的书怎么可能用这种空洞华丽的辞藻来命名呢?
  奇葩的书名,让人不知所云。“标题党”肯定不是褒义词,那为什么要起个奇葩的书名呢?看似为了营销,实则是营销焦虑,实则是文化的浮躁。书本来是为了读者写的,吸引读者的眼球本来很正常,但不能胡说八道,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吸引眼球,一定要恰如其分。离开了本意的书名,都是戏弄读者,干嘛有话不好好说呢?《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這种书名,除了让人想入非非,这是好好说话吗?这种书名能比唐诗宋词本身更好吗?
  书名犹如书的眼睛,好的书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而坏的书名就是在败坏书的本身,甚至是在败坏作者的声誉。书名应有美学追求。书名本来就非常重要,甚至好的书名就是一本书成功的一半,起个锦上添花的书名很重要。《球形的荒野》是一本好书,在日本被拍成电影,还获过各种奖项,是本当之无愧的畅销书。中文版还叫《球形的荒野》,结果销量惨淡。几年再出版,改书名为《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结果上市当周就上了畅销榜。起个好书名是一门学问,有很多讲究,书名不是越长越好,更不是越鸡汤越好,而是越有文化越吸引读者越好。起名须谨慎,文化方最好。

其他文献
有人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世上最牛辞职信”写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詩和远方,成为我们摆脱尘俗、步入高雅的梦想。但一年多后,“世上最牛辞职书”的作者,还在忙于家务无法分身;于是,有人调侃道:世界那么大,旅费不易筹。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决赛上,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诗刊》编辑彭敏,夺得总冠军。老家在湖南的雷海为,20岁出来打工,推销
期刊
我爱雅读。雅读就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所说:“不用心,不费心,拿这做消遣。”在一杯咖啡,温柔的灯光,窗明几净,夜深人静之时,手捧一卷,美在景,妙在闲,乐在趣,是一种心情的愉悦,其妙味更非常人可以体验。  雅读美在景。读书需要一个优美的环境,晚明作家吴从先说得好:“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藤欲青垂;几席、阑干、窗窦,欲净滑如秋水;榻上欲有云烟气;墨池、笔床,欲时泛花香。读书得此护持
期刊
翻译讲究信、达、雅。信达不用说了。雅呐,什么叫雅?作为门外汉的我认为,雅,不仅忠实于原文的内涵,并且优于原文。行家说过,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有优于原文之处。据此观点,我多年来一直想表达如下的一个意见。这意见并无深奥之处,是很具体单一的。  我是尤利乌斯·伏契克的拥趸者,读过《绞刑架下的报告》好些不同译本,有刘辽逸据俄文转译的,陈敬容据法文转译的,蒋承俊、徐伟珠各自据捷克文直译的两个译本。他们译笔各
期刊
小时候特爱看火车,呜———哐当,哐当———风驰电掣就过去了!后来骑车带儿子到东便门桥东,看火车进出北京站,轰隆隆来,轰隆隆去。再后来制作电视片,火车飞驰、飞机起飞、火箭冲天、轮船乘风破浪一组组画面,都是片头片尾喜欢用的。至今我才明白,所以喜欢,是它们都具有强大的势能,能给我一往无前的动力,也把我的遐思带向远方。  另有风起云涌、电闪雷鸣、飞沙走石、暴风骤雨、山呼海啸、江水滔滔、冰裂雪崩,都是自然界
期刊
利义之辨,即经济利益与礼义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春秋时期曾争论得很热闹。杨、墨(杨朱、墨翟)重利轻义,与之相左的孔、孟,则重义轻利。孔子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又说,“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调门高亢,一下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视杨、墨等派如粪土。而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标榜仁义、讳言财利,在西汉武帝朝发展为社会主流观点而风行于世
期刊
虱者,寄生虫也。其卵名虮,色白,成虫为虱,以吸食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之血液为生。余少居乡下,其时虱害横行,无论男女老幼莫不深受其害,“夜来才睡睡忽醒,白日乱啮痒到髓”。因此,夜晚睡前灯下捕虱,白日墙根下脱衣捉虱,其景至今犹历历在目。  虱之为害久且巨矣!读先秦诸子著述,已见虱子出没其中。宋玉《小言赋》中有“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嚌,犹委余而不殚”的句子。《列子·汤问》中有“纪昌射虱”的故事,《韩非
期刊
新时代,新气象。我所居住小城的私家车近几年突然增多,许多不甘寂寞的新潮老人也开上了车。我也“蠢蠢欲动”,我已经55岁了,再不抓紧学开车,这辈子就没有机会开车了,那会是终生遗憾。说时迟那时快,我决定立即上驾校报名学开车。我与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八位教育界的同事集体上了驾校。报名以后才知道一共要经历四个科目的学习。科一对我们这些当教师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把《驾校一点通》里的一千二百多道
期刊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词一故事,字字有乾坤。汉字结构更是奥妙无穷,犹如一个个“万花筒”妙趣横生。有些汉字若仔细揣摩,还可发掘出老祖宗造字时劝民与人为善,劝官廉洁从政的意蕴。笔者在《杂文月刊》原创版2016年10月上发小文《淡字新解》中说:从“淡”字的氵和炎中可解读出“用清心之水浇灭贪欲之火”,即淡泊名利。在《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年5月上发小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说:“恕”字的古体写做“上女下
期刊
春秋战国时,魏国将领乐羊率兵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乐舒就在中山国任职,中山国国君为报复,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端着肉羹一口气喝完后,便大举进攻,灭了中山国。魏文侯称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众大臣齐声附和叫好,唯独睹师赞不以为然:“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睹师赞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但他应该永垂不朽,因为他敢于力排众议,说了句地地道道、千古不朽的
期刊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但是我们不该忘记的是,出自《老子》的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若使民常畏死,则为恶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前一句话,表达的是老子对于当时统治者试图简单地通过“杀”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否定态度:当百姓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时候,用死刑又怎么能够吓到他们呢?那么,更好的方法是什么?是让百姓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因为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一旦捉到作恶多端的人就杀了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