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担负起生命教育的任务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AFFD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应当担负起生命教育的任务,探寻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发挥其人文性,注重人文关怀。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末,“生命教育”出现在我国教育视野中,但国内教育理论界对其内涵的阐释还未达成一致。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认为:“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發生命的潜质,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华南师范大学王学风教授认为:“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对此,虽众说纷纭,但实质基本是一致的,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基点,遵循生命之道,借助生命资源,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道德和生命智慧,引导学生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的教育活动。
  二、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近年来,学生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孤僻、焦虑、情绪反常、社交障碍、学习不良、吸烟酗酒等不良问题,给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面对这些问题,生命教育迫在眉睫。目前虽然没有单独的生命教育课,但相比其他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情感性的特点,为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应当抓住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抓住语文学科的情感性特点,用作品中蕴含的哲理有针对性地启发、感染学生。
  2.改进语文教育的需要。
  语文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与思考,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目前,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工具性,强调机械地掌握知识,背课文、抄生字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考什么,学什么”,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禁锢了学习思维,情感、价值观目标未能落到实处。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所提供的生命教育素材更加深入学生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是语文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1.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生命教育理论知识的多少和践行生命教育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命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首要前提。
  (1)提升语言修养。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工具。首先,课堂语言要有逻辑性、概括力,备课阶段要进行逻辑加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心中要了然,围绕一个中心,采用恰当的推理方法,语言简洁、概括,学生才易于理解。其次,语言要优美、准确,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营造充满真情、智慧的学习氛围,用语言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带领学生融入文本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共命运,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体悟不同的生命,进而能够尊重生命、关注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
  (2)善于利用教材。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人文教育素材,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须研读文本,感悟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尊重文本、植根于文本,分析作者及文本中对生命的态度,感悟生命。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毫无关系的生命教育内容破坏文本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在研究教材时,要尊重文本,不可牵强附会,探寻教材中有价值的生命教育资源。
  (3)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自己应当成为生命教育的对象。参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培训,学习生命教育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生命教育理念,树立在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识。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来感染学生,身体力行,积累深厚的文学素养与文化底蕴,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全身心的爱和信任每位学生,建立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善于捕捉生命教育的时机,了解学生的想法,积极引导,感悟生命的意义。
  2.通过阅读、写作训练开展生命教育。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教学中带领学生挖掘经典作品的价值,进行经典作品的赏析,探寻生命意义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近文学经典,走近生命,解读生命,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当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进行充满热情、自主反思的阅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当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悟能力;在品读品评中,激发学生情感,提高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在对话中丰富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仅凭借课本,并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应当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世界中认识生命。目前,在互联网开放的大环境下,教师需要将有价值的资料从资源丰富的互联网中挑选出来,组织学生进行由文本内容延展出的拓展阅读;为学生提供与文本相同主题的阅读材料,比较鉴赏,体会相同生命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充实学生的心灵,拓展视野,加深对生命的理解、感悟。
  此外,写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将自身的生命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总结、梳理自身的生命体悟;鼓励学生写随笔、日记,畅谈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学生自身真实的生活、情感体验为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满足学生生命提升的需要。
  3.在实践中拓展生命教育的渠道。
  除了课堂知识的学习之外,学生还应进行各种体验式学习。实践活动虽较占用时间,但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体验是再多的语言文字都代替不了的。教师应适当地组织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制作手抄报和板报、欣赏相关影视作品、组织诗歌朗诵、开展主题绘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在教学中应当重视生命教育的渗透,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与学生分享经验;借助阅读、写作训练把生命教育融进教学;积极探索更多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懂得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能力目标要求: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这些能力目标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实现。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与信息技术技能。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设计是主线,学生实践是关键。  一、体验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信息技术
期刊
教育减负,一个严肃、沉重的老话题。长期过重的学业负担,犹如压在学生身上的大山,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阻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深层次推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的减负是老生常谈,还要谈,直至挖山不止,直至把它解决掉。  怎样让学生从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千千万万家长共同的心声;怎样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生从狭隘的“应试教育”的藩篱中解放出来,成为面向21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以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能很好地实践新课改的要求。那么,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就成为语文教师主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发现,在小组合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就是在组间以竞争为主,组内以合作为主,
期刊
STEM教学是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相整合的四位一体的教学,基于项目学习的STEM就是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来进行STEM整合教育的教与学。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建高塔》一课为例,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简要分析基于项目学习的STEM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学,任务驱动,逐层递进  教师可以在项目主题所包含的内
期刊
随着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当今小学教育出现了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迎合当前教学改革需求,不仅可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且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最终以科技发展带动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提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
期刊
微信已经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通信软件,具有信息沟通速度快、通信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字”社会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课文学习效果,推动并顺应新的教育模式,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真考量的。本文对用微信群提升学生课文学习效果的优势与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  一、利用微信群激发学生阅读兴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
期刊
游戏模拟的是人生,探索的是未知。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幼教改革的实现。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其活动气氛是宽松的,活动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使幼儿多层次的发展需要得到满足,是幼儿自我学习、探索、发现、完善的一项活动,因而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多进行区域游戏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一、注重公共活动区域的开发  区域游戏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在活动中,一所幼
期刊
教书育人这是对教师最简单的定义。的确,教书的目的是育人,或者说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学生不是机器,是有丰富情感的个体,所以,他们的发展不仅要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科技能的练习,更要包括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练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由此来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不应该是肤浅地学习生物知识,而是要提高到生命的高度。如何让课堂成为丰富学生生活、丰富他们人生经历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其目标是要培养出符合世界水准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人才。然而,就目前来看高职英语教育却问题重重,远不能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职责。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英语教育该如何开展?要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定位,又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  一、目标定位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期刊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理念的关键内容,对教育教学影响深远。陶行知的这一理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也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从幼儿的教学实际出发,对幼儿园教学中陶行知理念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在教学理念中,融合生活化理念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理念中的“生活理念”着重强调的,其本质就是将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幼儿教师可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幼儿增加对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