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了解河北省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提高河北省农村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本文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方式,着重调研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幼儿园课程 现状 对策
  河北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十一五”以来,河北省的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省农村幼儿园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教育资源的不足等因素,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办园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笔者通过问卷、访谈和文献法等方式,对我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唐山、秦皇岛、沧州、廊坊等二十余个农村幼儿园发放问卷200份,同时对150余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访谈,调研了农村幼儿园在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一、河北省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
  1.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以教材教学等形式存在,隐性课程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育环境、游戏、活动等传递教育理念、习惯养成、情感的培养和老师的言传身教等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我省的农村幼儿园,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是教师关注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在教学及玩耍中,幼儿之间如何相处,如何培养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何表达对别人的关爱,如何与环境互动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3-6岁的幼儿处于人生的奠基阶段,性格、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远远重要于知识的记忆,幼儿园教育应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
  2.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
  小学化倾向表现为以“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上课方式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侧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问卷显示,90%以上的样本幼儿园教授幼儿认字、写字和背诵唐诗;85.5%的样本幼儿园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并教授基础的英语单词和数学运算;绝大部分样本幼儿园用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孩子学习的效果;经常带幼儿走入大自然、开展户外游戏的幼儿园不到50%;70%的样本幼儿园由于条件有限不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画画等艺术才能。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对幼儿性格、习惯和兴趣的培养,极易导致幼儿产生厌学情绪。
  3.教学材料贫乏,忽视对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硬件设施普遍较差,缺乏教具、适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图书、挂图和电子设备。87%的样本幼儿园室内玩具以积木、积塑为主,户外玩具以球类为主,品种单一;65%的幼儿园没有除教材以外的绘本等图书;76%的幼儿园教师意识到应该利用农村资源开发课程,却不懂得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54%的教师不会利用自然界的物品自制玩具或教授幼儿制作玩具。因此,不少幼儿园教师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缺乏引导幼儿感知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也不利于发展幼儿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4.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因材施教的理念。
  目前我省农村幼儿园在组织教学方面,仍然以集中讲授为主,没有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尽管95%以上的老师认同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智能特点因材施教,但并不知道如何评估幼儿的智能类型;98%的被调研幼儿园都没有提供多样化的区域活动,没有创造多元、丰富、开放的区域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活动。
  二、河北省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师资队伍的缺乏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的,严重制约着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在调研的二十余所幼儿园中,师生比为1:23,平均一个老师要带二十多个孩子,教师缺口较大,难以做到保教结合。待遇方面,有65%的教师是没有正式编制的专职或代课教师,工资仅有几百元;学历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的幼儿园教师寥寥无几;仅27%的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42%的教师为其他专业的专科学历,还有30%左右的教师为高中及以下学历,例如霸州市杨芬港镇某村的两所幼儿园10位教师中有8位是高中及以下学历。教师工资待遇低,办园条件差、地方政府不重视等因素严重影响到优秀的农村学前教育毕业生回乡就业的积极性,教师的流动性大,整体专业素质偏低。
  2.教师培训机会少,课程观落后。
  通过访谈,很多教师告诉我们自从入职后就没有得到过正规的培训,大都是通过一个老教师带几个新教师的师徒制和集体备课的方式来进行教研活动,极少有教学观摩研讨会和省内专家及优秀幼儿教师的巡回指导,接触不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陈旧,难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组织教学活动和开发课程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
  3.教材本土化开发不足。
  调查显示,95%以上的幼儿园采用的是上级规定的国家编排的幼儿园教材。这些教材内容大多源自城市教育资源,很少涉及跟农村幼儿息息相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园本的,甚至是班本的、个本的,脱离农村实际、幼儿实际、教师实际的教学内容,无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4.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
  通过访谈得知,不少家长花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希望孩子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样,会英语,能背诗,会算术,为上小学打下基础,到幼儿园是为了学到真正的“东西”而不是“玩玩”而已。这些家长对早期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只有望子成龙之心,注重知识传授。幼儿园为了生存,迎合家长的心理,导致幼儿园课程小学化。
  5.基础设施落后导致教学水平难提高。
  调查发现,多数的农村幼儿园由闲置小学或民房改建而成,校舍比较陈旧,绝大多数没有多功能教室、图书室、儿童游乐设施;条件较差的幼儿园玩具和教具常年得不到补充和更新,幼儿读物严重缺乏,教师们不得不常年采用讲授式方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解决河北省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的对策
  我省农村幼儿园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宏观角度来讲,它与我省的学前教育投入水平,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培训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微观角度来说,它与教师的教育观和课程观,教材本土化程度,教师运用先进教学理论的能力和家长对幼教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是息息相关的。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在教育过程中,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是落实课程的关键因素,师资的素质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各级各地政府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增加幼儿教师编制名额,提高幼儿教师待遇,鼓励农村生源的毕业生回乡就业。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河北省自2011年12月16日起,正式启动了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有8850名农村幼儿园教师、园长将免费接受北京教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16所省内外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培训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拨付。除此之外,针对农村幼儿教师人数少,难以离岗进行培训的特点,可以聘请省内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行巡回辅导,以讲座等形式进行培训工作。各地市还应该建立相应机制,使城镇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优秀城镇教师通过送教下乡、到农村支教等形式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平。
  3.挖掘农村现有资源,生成幼儿教育课程。
  农村幼儿园虽然硬件条件较差,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天性好动,感性认识丰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例如,通过种植花草,观察动物能够培养幼儿感知自然、热爱生命的积极人生观;通过用稻草、花瓣、树叶等制作工艺品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带领幼儿参观污染的水源、植树等活动,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生成的教育课程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4.开发本土化教材,倡导本土化教学思路。
  河北省政府和各地政府应组织专家学者和优秀幼儿教师共同针对我省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本土化的农村幼儿园教材,倡导本土化的教学思路。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种植物、农作物多样,田间、草地、树林,到处都可以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观察植物的生长、饲养小动物、感受四季的变化,用麦秆、稻草、废旧瓶子做手工,在草地上捉虫子,放风筝、拾果子,荡秋千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活动形式编排入农村幼儿园课程。另外,河北省特有的风俗习惯、艺术形式、传统节日和风景名胜也应该作为本土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5.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教学形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可以开辟区域活动,例如设置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语言区、音乐区、运动区、角色区等,使幼儿在一个丰富多元的环境中活动,有利于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还可以提供动手练习,让幼儿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为幼儿安排独立的学习方案,幼儿间的互相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在评价观上,摒弃以考试为导向的一元化评价方式,通过档案袋等形式在知识、技能和智能三个领域进行动态的、发展的评价,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期待更多的教师、学者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英,胡洪月.《关注农村幼儿园》系列报道.河北农民报,2011.12.
  [2]李荣,杨倩茜.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建议.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
  [3]王玉荣,赫崇波.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小学化”倾向探究.科教导刊,2010-18.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201350);2011年度石家庄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启动基金项目成果(课题编号:11YB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周记,班主任可以无障碍地和学生沟通交流,可以较为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给予正确的引导;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出谋献策,协调任课老师搞好教学;可以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同学生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为其成长扫除障碍。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周记 心灵沟通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微妙的一种关系。如何对待这
摘 要: 本文是对申连云教授《怎么译:从“操控”到“投降”》一文的回应,指出“操控”和“投降”之争实际上还是围绕“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孰重孰轻展开的。异化翻译有其实践方面的优势,但是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另外一方的“归化”策略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和谐的理念来调和看似悖立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翻译策略 操控 投降 归化 异化    1.前言  2010年《外国语》第二期刊登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突出问题。本文以非智力因素培育为切入点,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美感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历史教学 职业教育 美感教育    我试图以非智力因素中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形成等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影响的层面为切入点,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在历史教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着大量的活动,有老师教学、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等,不管是哪一种活动,相互作用的有效活动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最明显标识。这就是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可行性 实施途径    课堂活动不仅仅是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有其自身的
摘 要: 从先锋时代开始,余华就试图沿着非理性的内部轨道,深入人性最黑暗的地方。《兄弟》延续了对丑陋人性的批判与揭露,主要从李光头的纵欲和亲情破裂、刘镇群众的集体性窥视和围观这两个方面,充分展现了非理性、非常态下的丑陋人性,而且突破了个人和某个群体的局限,把国人推上了手术台,耐心细致地解剖了国人的灵魂,执著地探讨了国民劣根性和人性的困境。  关键词: 小说《兄弟》 纵欲 亲情破裂
摘 要: 《黛茜·米勒》讲述了年轻貌美、单纯热情的美国女子黛茜·米勒到欧洲大陆旅行,不顾欧洲世俗价值观,结识大批绅士,遭到欧洲传统文化势力诽谤,最后死于罗马热的故事。事实上,黛茜是欧美两种文化冲突的牺牲品。本文旨在从文化冲突视角探讨詹姆斯在小说中展现的“国际主题”。  关键词: 小说《黛茜·米勒》 文化冲突 “国际主题”    小说《黛茜·米勒》是亨利·詹姆斯的一部早期代表作,为他初次赢得了国际声
摘 要: 英国导演艾伦·帕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在创作过程中十分注重追求独创性,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继承了现实主义风格的英国电影传统。对他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探究,有利于加深对影片主题思想的把握以及对导演创作风格的总结。  关键词: 艾伦·帕克 英伦风格 主观色彩 通俗化表达 复杂叙事  由于英美两国的语种相同,文化相近,美国电影与英国电影的联系比其他任何国家都紧密,这种现状直接加大了区分英、美
摘 要: 熊贤君教授所著的《深圳教育史》是一部代表性地方教育史著作。《深圳教育史》详细梳理了深圳几千年的教育发展概况,并紧密结合全国历史背景,视野宏阔,体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大教育观。作者在篇章布局、结构安排和内容论述等各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深圳的地方教育特色,深入挖掘了深圳教育的文化精神。这是地方教育史上又一部力作,填补了深圳教育史上的不少空白,为以后地方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范式。  关键词:
摘要: 本文阐述了民族中心主义在翻译学研究方面的深远影响,通过史料和文化阐释证明“tiger”并不是“亚洲四小龙”中的“龙”的翻译,而这种译“龙”为“虎”的臆断是中国翻译界学者们长期讨论的话题,并更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翻译作为改写”的现象,探讨了如何在翻译研究中避免民族中心主义的问题。  关键词: 臆断解读 译“虎”为“龙” 民族中心主义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东亚的四个新
摘 要: 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紧紧围绕“卓越计划”实施的三个特点,构建并实施了“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者从“知行合一,能力为本”构建及实施两个层面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卓越计划 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 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在国家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启动实施下,我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开始注重从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