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初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领会与拓展求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语文学科的带有情感的倾向。趣味性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关键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利用电教手段通过多媒体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会使得语文知识更形象、逼真,从而更深刻地将知识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如我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时,利用网上的资源,收集了海燕在海边自由自在飞翔的图片、搏击风云时的图片以及其他海鸟的图片;通过英勇无畏的海燕与懦弱可笑的海鸭、企鹅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海燕的英勇与乐观。我再配以或轻快的或凝重的音乐将散文的意境全盘托出,使学生在这种形象化的感知中加深对海燕这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化身的理解,理解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所富蕴的激昂斗志。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在教授《孔乙己》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幅不同的图片,直观形象的图片吸引了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麻木”,更好地引导他们对悲剧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封建社会中诸多的不平等,理解了国民性格中诸多的病痛。总之,只有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生活丰富起来,充实起来,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思考与深究成习惯
  
  阅读中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心理学认为: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学习行为,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的一生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修养与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密切联系,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刘国正先生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应成为多孔的海绵,通过多种孔道,使教学与学生生活息息相通。”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及时纠正学生的阅读偏差。不少中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只注意摘抄一些生动的名言警句和华美的只言片语,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忽略对文章深刻而又内涵丰富的挖掘。这种阅读方向的偏差,极易造成学生在阅读中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把握不住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失去了阅读文章的目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阅读方向。
  2.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如在课外美文阅读训练《世间最美的坟墓》时,讲到“朴素”之美,让学生去想象,什么是朴素,生活中有哪些朴素的美。通过启发学生思维想象,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启发思维,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与领悟的精神。
  3.阅读教学要及时加强训练。阅读课文前,教师根据文章主旨、人物、情节、线索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后掩卷沉思,复述课文,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形声的模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阅读后对重点片断进行必要的仿写训练,并要求背诵优美的语段,这是很有必要的。
  
  三、表达与交流有成就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手段。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作为从事语文教育的我们,更需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关注学生的语言发展。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又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1.阅读中鼓励“插嘴”
  课堂是活跃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说话的基地。首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的说话习惯,使学生的表达更简洁、清晰、完整。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说话的热情。如教《桃花源记》时,我问:“如果你是渔人,出来之后你会怎么做?”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会守口如瓶,因为……”“我会马上禀报,说不上能升官发财。”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尽情地说了起来。之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形成文章,不仅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2.写作中鼓励“交际”
  在写作课上,提出了一个话题后,我首先让学生先讲怎样去立意,怎样去组织材料。然后,让其他学生对该生的观点和结构进行评价,讲出好在何处,失在何方,再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辩论,选代表发言。最后,自由发言,再将讨论结果形成文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使他们乐于说话,敢于说话。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多下功夫,我相信功到自然成。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终极目标,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而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层次最高的品质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能指导人们去获取新知识,或得出以前未曾发现的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人类智力资源中最可贵的财富,是创造力的核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创新思维的研究,采取得力措施,让学生
高中地理课本上册第五章中有关非地带性因素没明确加以叙述.教学中学生经常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详细说明如下:
全国第一养牛大县——安徽省蒙城县,位于淮北平原中南部,国土面积209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6万公顷,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
对每个考生来说,高考最大的技巧都是尽量多得分。高考中选择题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做好选择题,对考生很关键。现综合权威专家及本人的多年经验,归纳总结出高考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中国西部地区的表层结构复杂多变,这不仅影响了激发和接收,使野外采集难以获得较高信噪比的原始资料,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成像和振幅保真处理。针对该问题,GeoMountain采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数学协会在《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从此,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在我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广大教师在“问题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如何利用“问题”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首先要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
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探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将举步维艰;反之,一旦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会变得活跃起来。  下面,我就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英语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感人的情境又能引起学生的愉
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无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哪怕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勉励。同时教学评价要因人而异,面向全体,立足过
从2000年开始,江苏等省的高考将实施“3+综合”方案,其特点是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增长知识的能力,激活
在“欧洲西部自然环境”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图表,通过读、讲、练与学生共同完成需填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