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班化特点营造音乐课堂良好心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音乐始于自身。”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心灵语言,而且是最富于情感的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表达情感。小班化教学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于是我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从多方面入手,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使音乐教室里歌声飞扬,其乐融融。
  一、把活动作为切入点,利用小班化特点精心设计和开展音乐教学
  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小班化教学在人数少和空间相对大等有利条件下,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比如我在教“渐强、渐弱”这一乐理知识时,为了巩固这个记号,我请同学们用身边能发出声音的器材演奏出渐强、渐弱。于是他们拍手、踏脚、拍桌子、拍凳子……不管怎么演奏,他们都能正确表现出这两个记号的效果,而且在以后的演唱、演奏中都能正确地表达,看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体验,已经掌握得很牢固了。
  又如我在教学《亲爱的回声》一课时,利用游戏进行导入,让同学们模仿在山谷中出现的回声,体会回声的特点,这一特点很自然地被同学们运用到歌曲演唱中,唱出了强弱对比,同时在演唱中还情不自禁地用各种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这些表演让同学们对歌曲的理解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
  不过,光是精心设计活动还不够,教师还要在课堂上灵活、合理地组织,形成平等、和谐、热烈的课堂心理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中都能得到发展。
  二、以尊重、理解为基础,利用小班化特点平等和谐地管理音乐课堂
  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也能给学生延伸出创造更大、更自由、更广泛的学习和探讨的空间。小班化教学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表现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能使学生愉快、自由地学习、成长。
  比如刚入学的新生,由于他们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对老师并不了解,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畏惧,因此,老师要通过亲切的交谈和学生增进了解,并让他们把自己学习的感受讲给老师听。通过这样的沟通,学生渐渐对老师产生信任,从而十分放松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会第一时间找老师寻求答案,不断取得学习进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和引路人,而不是一个好与坏、对与错的评判者。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间融为一体,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秋天的收获》一课中描写秋天到来时是这样唱的:满山的苹果笑呵呵,圆圆的柿子红似火,小松鼠采野果,小喜鹊忙做窝。除了这些,可以让同学们想想秋天还有什么情景与其他季节不同,他们会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描绘出来:树叶变黄,慢慢飘落;稻田里一片金黄,准备收割;大雁南飞……
  在活动的组织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管理,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如在选择方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决定,让他们设计喜爱的活动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三、用多种鼓励作为手段,利用小班化特点形成良好交流合作气氛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协作、互相启发,挖掘潜力,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利用竞争激励的方式能激发集体的积极情绪,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比如我在教学《保护小羊》这首歌曲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为了完成改编任务,各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个孩子担任了不同的角色,有的可能表演得并不出色,还有的甚至忘了该唱什么,但是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不同经验,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学生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既激发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们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重要的是学生已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也学会了与其他人合作。
  当然老师还要特别关心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因为他们可能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例如,一位学生在竖笛课上吹出了刺耳的噪音,个别同学讥笑他,这位同学就不吹了,呆呆地坐着,很自卑,我发现后立即鼓励他:“在初学的人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没关系的。只要你记住练习的要领,努力学习,不放弃,我相信你一定能吹出优美的笛声。”在我的积极鼓励和耐心辅导下,他集中精神,反复吹练,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因为他听到了自己吹出的悦耳的笛声。还有些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在平时的活动中从来不敢“单独行动”,于是,老师就想方设法为他创造条件,可以先从集体表演开始,并且随同集体的成功产生成就感,慢慢地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更有积极性了。
  要让学生充满信心,轻松地参与学习,就要不断给予多种形式的鼓励,而这些鼓励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四、把情感作为纽带,利用小班化特点有效地进行课堂交流
  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因而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其实,作为音乐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拍、打、跑、跳,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儿童化语言,拉近师生关系。
  如在教学歌曲《拉拉勾》时,老师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间,随意拉住一位学生,用亲切甜美的歌声和动作示范给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上,老师像大姐姐一样和我们一起来表演,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增,争着选择自己的表演伙伴,不断变换表演形式,很快学会了歌曲,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又如,在教学《小猴子有礼貌》时,在情景导入中,我就是那只年老的山羊公公,拄着拐棍过不了桥,我让小朋友帮我一起想办法,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可以抬。”有的说:“可以在前面拉着拐棍。”……最后决定搀着山羊公公过桥。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开始学唱歌曲,他们还用不同的声音模仿山羊公公和小猴子。另外在歌唱时,我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表现不同角色的感情变化,小朋友们唱得很投入。
  每个学生都是“立体”的,学生各方面的个人信息是师生之间的重要纽带。音乐教育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美感。在音乐课堂上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心境,使他们心中的风铃奏出一串串优美的旋律。
其他文献
“活动单导学”模式,它如声声春雷响彻教改大地,从老师、学生到课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活动单”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所进行的活动方案,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依据。通过学生的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因此提高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增强读的训练,以多读促语感  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冲破应试、升学的束缚,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
王充间同志的《祁连雪》与《域外行吟》两组诗,从审美创作上已达到完美的境地,本文从即景会心与以情化境、视角感受与听觉体验、张扬喜悦与抑塞感慨三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分析、
一拿起这本书,我就被它新奇而又有点极端的风格吸引住了:给传统课堂打0分。我想:传统课堂再不济,肯定也有它微小的可取之处吧,怎么能打0分呢?何况我们对于传统一直主张批判地继
作为一次成功的战略转移,红二方面军的长征,一方面继续坚持红二方面军历史上土地革命的光荣传统,在流动作战途中不断在有利条件下寻求建立革命根据地,从而继续宣传和实践苏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读写结合的最高目标就是创新。创新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每个教师都应树立“为创造而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其成立伊始,便把贸易与权力合而为一,成为英国在亚洲扩展经济、政治、军事侵略势力的据点,尤其是在对华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中,它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罪恶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 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进了各行各业,教育互联网技术进
萧子显对颜、谢、鲍三派皆有批评,对颜、谢的批评之激烈明显超过鲍,对鲍诗“操调险急”的评论不能视作对鲍的贬抑或否定,而是依据“新变”文学观所作出的客观评价。
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课堂,虽然面积不大,然而,内涵极其丰富。学生的智慧在这里演绎,学生的生命在这里成长,师生情感在这里交融。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我想应该持之以恒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与文本对话,做足课前功夫   众所周知,要构建高效的课堂,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