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模式优化中学地理教学探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s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S教育模式是一种融合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拓展了一个新的思路。用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社会地理问题来设计中学地理教学,能实现地理学科在教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技能、提升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基于STS教育模式的中学地理教学优化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关键词:STS教育模式;中学地理教学;地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30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持续进步,但同时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由此可见,仅仅强调知识教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并解决时代问题的教育模式改革。其中STS教育模式是融合科学教育、技术教育以及社会人文教育的新型教育方式,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为教育目标,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教授、科学技能的训练以及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有关STS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TS教育的内涵、特点、指向和实践应用等方面。STS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跨度小学、中学和大学等教育的各个阶段,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各门学科的教学和考核等各个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了教育理念、创新了教育模式,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STS教育模式的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STS教育模式与学科教学过程结合还不够紧密。本文在解析STS教育模式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该教育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基于STS教育模式的中学地理教学的优化对策,为STS教育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一、STS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一)STS教育模式的内涵
   STS教育模式就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能)和Society(社会)的缩写,是20世纪60年代起由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应对科技教育问题和因科技迅速发展而引起的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率先提出,主要围绕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实施教育,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整体化、综合化以及对社会的渗透化。20 世纪80年代STS 教育模式进入中国,众多学者对其概念内涵进行界定,虽然表述不一致,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STS 教育模式是适应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的指导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是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二)STS教育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应试教育目标、固定不变的教育内容及灌输式教育方式的特点不同,STS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素质化、教育内容构成自组织化和教育方式探究化等三个方面。
   1.教育目标素质化。STS教育模式的具体教育目标繁杂,但其基础教育目标却是统一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科技素质目标,即重视科学教育、强调技术教育、关注社会教育、注重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坚持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就个体发展目标而言,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是将知识技术渗透到每个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强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情感、态度、三观以及实践能力。
   2.教育内容构成自组织化
   STS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所处生活场景、技术条件和科学文化氛围而进行自主组织。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挑战和问题也伴之而来,所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学生需要面临的生活环境亦不相同。近年来,英国的“Innovation of science teaching materials”、美国的“Prepare for the world of tomorrow”和荷兰的“Physics in society”等关于STS教育模式的项目,主要是依据学生生活所处的社会科技发展环境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将教学放在复杂和多元的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下,使得STS教育在各种非线性因素下不断发展、突破、创新,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接受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以便对世界有更深刻的、多样的了解。
   3.教育方式探究化
   STS教育模式下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以便获得认知和情感。在学生复杂的主体情境中,将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构造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当遇到新情境时可以运用自身建构的知识体系掌握新知识。探究化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达到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
   二、STS教育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地理学科主要研究人地关系,而伴随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科学素养成为新时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所在,这一点与STS教育模式的理念深度契合。STS教育模式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一)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融入STS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重大的社会地理问题并参与到这些问题的讨论之中,借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以便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同时树立学生社会责任心以便走入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并为区域发展献策献力。    (二)培养学生紧随科技发展步伐的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融入STS教育模式,可以将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现代科技引入到地理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理科学技术,继而运用这些科学技术分析并解决社会地理问题。经过这些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可以使得学生了解现代地理科技的发展情况并且紧紧追随其发展的脚步。
   (三)培养学生创新科技的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融入STS教育模式,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地理兴趣并调动其多种感官去观察地理现象、发现地理问题并解决地理问题。在观察、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思考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基于STS教育模式的中学地理教学优化对策
   (一)以“科学、技术和社会”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导向标。教师要确立具体的科学目标、技术目标和社会目标,用以引导完成让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知识、了解现代地理科学技术发展和学会实践应用等教学任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并发展社会的能力和情感。“地图的阅读”章节中,科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发展史,掌握地图的概念、组成及每个组成部分的意义,并能够判读出地图中呈现出的社会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技术目标是利用绘图软件或手工绘制简易的地图示意图;社会应用目标是利用地图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二)以“科学、技术和社会”为主线自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要将教材上的内容和当前地理最新科技成果及应用材料,按照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应用的主线进行组织,以便建设各种可能的问题情境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应用。在“地图的阅读”章節中,教师要搜集并选择那些出现在学生生活中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传统地图、电子地图、导航地图、卫星云图及航空遥感影像等地图及其运用的教学材料,结合教材上的内容,按照“地图上有什么,呈现出什么样的场景,是如何制作的,有什么用途”“这些地图展现的场景、制作方法及社会用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为主线设置问题情境组织教学内容,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以探究“科学、技术和社会”为基准选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助推器。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关于地理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应用的认知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以提高学生利用当前新科技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责任感及能力。“地图的阅读”章节主要使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地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观察地图、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及亲自实践等途径去主动探究地图中所体现的科学、技术及社会用途,从而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该方法让学生既学到地理科学技术又学会用它们解决社会地理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又使学生得到快乐和满足,对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以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为主题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可在课后多组织学生参加当地地理事物实地调研、体验生活中地理科技的魅力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区域地理特点及地理科技解决家乡社会地理问题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敬爱科技、热爱家乡、想要建设好家乡的深切情感。为了延伸“地图的阅读”章节的课堂教学,教师可设计以下课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第一,让学生实地考察学校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道路及绿化等事物的布局并绘制一幅地图,以此体验地理趣味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第二,让学生利用手机中的导航地图完成一次从家到学校的出行任务,锻炼学生运用地图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第三,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规划展览馆,领略地图的科技发展及其社会应用价值,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阅历。
  参考文献:
  [1]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
  [2]元殿强.科学教育原理与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啸霆.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黄晓.论STS教育的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9).
其他文献
新文科视域下,以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背景,该文分析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从教学材料的选取、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四个方面探讨了CBI主题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培养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运用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医学生专业领域视野。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智能化的英语教育产品不断涌现,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英语教育产品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指导精准度,有助于优化学生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的路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各学科教育的重点内容,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学思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文章先细致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核心素养培养对高中数学课堂优化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教学实例细致分析了如何有效地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期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
摘 要:创新培养模式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新颖趣味性与多元高效性的重要措施,能对学生英语思维、朗读及口语能力等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转变英语教学观,从英语朗读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方向目标及评价机制等途径来推动英语朗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提高学生英语朗读兴趣,扩大朗读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力。本文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英语朗读教学模式的优劣势,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新措施。 
近年来,随着课程革新的持续推进,教育领域开始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模式,其中最具吸引力且受到广大教育者青睐的就是多媒体和翻转课堂,因而这两种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同样如此。但是,从大学英语多媒体及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情况来看,理想教学效果并未实现,因此针对高校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及翻转课堂应用的进一步探讨十分必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由于数学是一门较为严谨、有条理性且具有实用性的科目,因此,受到较多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刚刚接触数学科目的小学生而言,数字化的呈现方式会让其产生困惑。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分析了目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究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的好处,并提出一些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式。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的五个要素是以李秉德先生的“七要素说”为理论基础并从中选取出来的,包括: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以一堂初中英语公开课为例,分析如何利用
摘 要:现阶段,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教育问题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本文通过对比新旧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总结新媒体相较传统媒介传播的优点,以证实传统文化利用新媒体实现传播和教育的可行性。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特有的传播仪式并加以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媒体宣传吸引受众、受众转型建立文化圈层的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新媒体;受众;仪式传播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发挥出“互联网+”的应用优势将会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把各种系统的问题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应用“互联网+”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互联网+”的应用优势体现出来。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在如今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之中,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乃至世界对人才的需求更多,对人才个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基于目前的情形之下,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