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空白艺术,构建数学生态课堂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生态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本文借助书画艺术中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空白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留白,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激起了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并使之完美的欲望,从而自主地从事数学活动,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空白艺术 数学生态课堂 运用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呼唤数学教学的生态课堂,所谓数学生态课堂是师生以实践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不断地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取得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的学习场所。也就是说数学课堂不单纯是老式的教师“满堂灌”或新式的学生“满堂动”的课堂,而应该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求共同生命成长的过程。
  由此,让我想到了中国名画《深山藏古寺》,整个画面并没有出现一座寺庙,而是留给了观赏者去想象创造……这种“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留白技法,使整幅作品和谐别致,给人以无尽的艺术想象空间。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均可视为一个完形,当人们面对这一整体中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就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进取的内驱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活动以填补空白,达到完形,从而使内心得到平衡。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运用好空白艺术,巧设缺陷,促使学生产生积极进取,追求填补空白的“压强”,及时地给学生留下自主思维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则可以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效果。
  数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的作品。所以我们要寻求一种充满灵动,生态的课堂,空白艺术手段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设置恰当的空白,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实践。
  一、运用空白于复习旧知时,达到温故孕新的效果
  几乎我们的所有课堂教学都是以复习旧知开始的,温故的作用在于扫清求新过程中的障碍,教师可以创设问题、预留空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观察、思考,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为学习新知识、开拓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作好铺垫。如在立体几何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1)在平面几何中,不重合的两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在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否还是这几种?
  (3)如果认为不是,请来用笔代替直线向大家演示一下。
  这样以新旧知识的差异为背景,在预留的空白中,抓住了学生思维递进的特点,使學生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异面这一新知识产生了较深刻的印象,使新知识的教学水到渠成。
  二、运用空白于创设情境时,达到悬而迟决效果
  成功的最大秘诀是兴趣,老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制造悬念,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心理调到最佳状态,引导学生产生搞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布下空白。此时,整个课堂表面上是静态,而实际上是动态的,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学生的思维处在高速运转中,恰似“此时无声胜有声”。例如,在讲到“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一课时,恰好是一个阴雨天,教室内光线较暗,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观察教室:建筑学上规定,民用建筑的采光度等于窗户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但窗户面积须小于地面面积。采光度越大,说明采光条件越好。试问,增加同样的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后,采光条件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我及时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待学生回答完毕,我没有急于肯定、否定、或补充,而是有意识地形成第二段空白,让学生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学模型,其实是一个严谨的数学问题:比较 与 的大小。这样的空白,使持不同观点的同学都有了自我反思,对照、修正的机会,同时大家都急于想比出个大小来。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构造函数法,数形结合法等多种方法竞相开放。至此,证明方法的教学,已经不是教师的主动行为,而是学生思维创新的主动行为了。这种空白,既解放了老师,又推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何乐而不为?
  三、运用空白于问题探究时,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尤其是对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往往不宜直接灌输,而是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通过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独立探索的空间,使他们在比较中发现,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如在探究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教学中,在通过象棋格填米的故事中得出填满象棋格的总米粒数为 时,学生会自然地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和,然后再求和。然而很多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做相加这种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直接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是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我认为让学生去尝试相加,这个空白会产生“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效果:学生在相加的过程中,形成繁难的情境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新方法的欲望。接下来,教师依次抛出探讨问题1:设 ,注意观察第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探讨2:如果我们把第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上式两边都乘2,则有,比较这两式,你有什么发现?基于你的发现,你认为采用什么样的运算能有效地求和?学生又很快进入了教师有意设计的空白中,经过一观察,一比较,一研究,很快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变“加”为“减”,自然引出了“错位相减法”这一宝典。因此,在教学中把握好预留空白的契机,以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运用空白于实验操作时,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师应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改变“耳听口说”这种简单化的教学模式,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空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填补了教材的空白。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变化规律” 的教学中,我将学生带至多媒体教室,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就座。向学生明确任务:在△ABC中,点E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以点E为顶点作△ABC的内接矩形EFGH,使矩形的一边EH在BC上,问点E位于BC的什么位置时,矩形EFGH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在我的指导下小组合作讨论作图,由于几何画板强大的图形、图像功能,把“数” 与“形”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意义建构,得到了对应的二次函数图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亲历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所得的结论由于是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的,他们的体验是深刻的。
  五、运用空白于有声语言中,达到心理停顿的效果
  停顿,是有声语言的基本技巧之一。教师在讲课时,若能巧妙地运用停顿,教学节奏一张一弛,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作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为学生接受下一知识打下了心理基础;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性较差,这时教师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起到调控的作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的讲课适时地嘎然而止,原有的刺激突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会再次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活动又重新回到原有的状态中,教学秩序井然。可见,教师的有声语言片刻的空白,可以使学生有了及时的心理停顿和自我调控的机会,收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六、运用空白于课堂结尾处,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俗话说“编篓织筐,全在收口”,说明处理好结尾非常重要。一堂课的结尾部分,犹如曲之“尾声”,设置一定的空白,会收到回味无穷的理想效果。如在讲完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后,我给学生出一个不等式,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很快得到了解决。接着我给出如下解法:原不等式可化为: ,即,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学生会惊疑:“啊!这是怎么解的?解法那么好!”这时我窃喜:“你想知道解法吗?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具体地探究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吧!”这样,课已结束,但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继续,一曲弹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吧!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正如有一首歌唱得那样: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在新课程稳步推进的今天,教师应积极创新,大胆放手,勇于留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真正创设一个生态的,有灵动的课堂空间,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国家与法人或自然人国际商业交易的增多以及跨国法律纠纷的大量出现,国家豁免问题的争议日趋增多,限制国家豁免理论和豁免放弃问题也成为国家与个人商业交易中法律文件商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际商业合同中,要求作为合同一方主体的国家放弃其在合同下可能享有的国家豁免,对于保证合同双方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家豁免 国际商业交易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 豁免权
期刊
摘 要 由于同声传译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在同传过程中口译时间的紧迫性和译语生成的连续性对译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这就对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试从同传的认知负荷模型入手,探析“顺译法”这一口译技巧对时间和精力双重压力下同声传译开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同声传译 同传认知负荷模型 顺译法    一、引言  同声传译指的是几乎同步地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把源语(sour
期刊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四种途径:即在观察中发现,在猜想中验证,在操作中触摸,在评价中提升。  关键词 探究性 发现 验证 触摸 提升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少,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准备充分的学习资源,还要随时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他们的学法和方法进行指导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法律关于信用卡诈骗的规定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在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是信用卡诈骗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漏洞,本文通过我国刑法规定阐述了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  关键词 刑法 信用卡 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伪造、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等方法,使其信用卡交易地位相对的当事人陷于认识错误或持续陷于认识错误,因而自动地向行为人或其
期刊
摘 要 本文采用SPSS对西安石油大学英语专业118名大学生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探讨语言学习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善用语言认知策略对大学生英语学习产生正效应,所以本文建议大学英语教学拟指导学生使用语言认知策略以帮助学习  关键词 语言认知策略 英语学习成绩 相关分析    一、问题提出  本文着眼于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具体至认知策略和元认知
期刊
摘 要 本文旨在说明,等螺旋角园锥螺旋线的铣削加工,以确保加工质量。  关键词 复杂另件 铣削 圆锥铣刀    圆锥铣刀的加工从表面上看就是在圆锥面上加工一个螺旋槽,根据螺旋槽上的螺旋线成型特征不同,可分为等导程圆锥螺旋线和等螺旋角圆锥螺旋线。  由于等导程圆锥螺旋线L(导程)不变,故加工过程中非常方便,但是加工出来的刀刃部分的螺旋角都不相同,那么刀具在切削时切削性能就会起很大的变化,只有在预定直
期刊
摘 要 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排球运动中的攻守对抗、技战术的相互促进、竞赛规则的修改等方面,以马列主义哲学的角度对排球运动的演变做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排球运动 规律    一、前言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我国排球训练和比赛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对排球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故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唯物辩证法在排球运动中的应用的研究,以使我国排球运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健康快乐的生活;关注的是学科知识与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过程。笔者想通过两个典型的案例来谈一谈心目中理想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一、教学案例一    这是一节作文改写课,要求把一首《我给奶奶送阳光》(苏教版第10册)的小诗改写成记叙文。我试图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故事情节,挖掘有
期刊
摘 要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好奇心并不难,但难在如何使学生好奇心维持下去,并形成兴趣发展高级阶段,使学生产生要求系统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并成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学生 兴趣 培养 好奇心    学习兴趣是对学习对象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一种原动力。主要表现为对学习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在当今的情况下,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定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主阵地由课内向课内外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向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终结性教学向过程性教、学教学手段的单一陈旧到多样现代化的转化。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转变 思维    一、对知识本位的固守向能力本位的张扬的转变  现代教学论昭示人们,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教学本位的观念再也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