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教育的思辩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理念,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正步入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势在必行。
  一、创新教育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从国外的创新教育中得到的启示
  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心理训练。英国是创造性研究的发源地,近20年来,深入探讨了创造性与智力、个性(即“高素质”问题)的关系问题。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创造学会和创造开发研究所。德国在近20年来不仅完成了一系列创造性量表的编制,而且还研究了创造性的性别差异。这说明,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并普遍开展创新教育。这给我国的创新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快马加鞭,迎头赶上,方能顺利实施人才开发战略。
  (二)对二十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我们以如此高昂的代价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极少数能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外,大多数学生的创新能力远不如美国学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说过:“西南交大教会了我严谨,西方教会了我创新。”反思我们的教育,就必须把改革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阎守轩,2001)。
  (三)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知识经济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大量的人才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就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从战略竞争的高度来认识创新教育非常必要。
  二、创新教育的本质属性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趋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教育而言,它是一种 “革新教育”,它有以下属性:变革性、普遍性、综合性、实用性。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创新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处理好创新教育和“双基”的关系,二要处理好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三要辨证统一地认识创新素质的构成要素;四要从人才开发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新教育。
  三、创新教育实施的条件
  (一)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
  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指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的人格和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群体。
  1.教师观念的更新
  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树立三大理念、四种意识。其中三大理念是:树立人本思想,突出学生主体;树立全体观念,尊重个性差异;树立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服务创新教育。四种意识是指: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灌输新知识教学观的意识;课堂教学互动的意识。
  2.教师人格的完善
  教师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成为学生“热爱学习,勇于创新”的典范。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科研型、反思型、创新型教师。
  3.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教师素质的提高可通过两种形式:一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二是通过培训。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新时期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主流。教师要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迎接21世纪的挑战,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电”,不断提高,不断更新观念。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应该是校本培训。学校可以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他们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教育制度的创新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前提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关于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体系,这标志着我国的课程建设向着行政主体多元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
  1.转换角色,下放权力
  教育行政部门要转换角色,把权力下放到学校,由原来的控制角色转变为宏观调节和课程评价角色。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制度的创新,加大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创新教育的氛围。
  2.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学校要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校内创新教育的观念场,增强学校自主创新的活力,扎实有效地推进校本创新教育。
  3.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是创新教育实施的保障
  创新教育应以“呵护天性,张扬个性,完善人格”为原则,以有效的知识传授和主动的学习活动为根本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着力点,围绕“激活创新意识,构建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和培养创新能力”而展开。
  创新教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内涵。反映办学宗旨、凸显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创新教育的载体。通过富有创新意义的校本课程开发,调动广大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制订校本创新教育的目标,进行校本创新教育量表的编制,是确保创新教育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育制度的创新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前提,评价体系是创新教育实施的保障。没有这两个条件,创新教育就会后继乏力,流于形式。但,造就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关键,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外部条件再优越,我们也会力不从心,无法真正实施创新教育。
其他文献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是对财物的合理分配,节约是珍惜劳动成果,是对劳动创造者的尊重。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勤俭节约,创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可是与这一大环境极不和谐的是:学生在节约的行为和意识上却是不容乐观。食堂内,学生吃剩的饭菜、馒头堆满了潲水桶;大白天教室里亮着的电灯没人管;垃圾桶内经常发现铅笔、橡皮擦、尺子等学习用具……因此,如何唤起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自觉行为已是摆在我
期刊
学校的软实力,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呢?笔者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软实力的必经途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孕育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那么,如何进行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设呢?  一、物质文化要传递正能量  物质文化的建设既包括校园内可见可触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而有效的教学情境则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处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之中,课堂会精彩纷呈。一年级教材拼音教学内容中,平舌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作文教学都是一个大难题,学生和老师都深感困惑:一写作文,学生就会抱怨不知道写什么;一改作文,语文老师就非常痛苦,每次作文的内容摆脱不了过去,不是幼儿园时发生的事,就是小学的;不是妈妈送生病的“我”去医院,就是下雨天老师把伞借给“我”;要不就是好朋友吵架、转学、后悔……我常纳闷: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学生,作文却极少涉及初中生活,所写千篇一律、干瘪无味,什么原因呢?  原因之一:题目陈旧老套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发表重要讲话,深情阐述“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深刻地领会到,“中国梦”就是强国的梦,富民的梦,人民的梦。  儿时,我的梦想是登上三尺讲台,当一名女教师。要谈及我的三尺讲台梦,
期刊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创新。这就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教学要与时俱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创新的关键  一项由教育部、团中央和中国科协联合发起,对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状况进行的一次广泛的抽样调查显示:关于“是否具有好奇心,较丰
期刊
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情境中,是课堂教学的最小单位。“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重视细节的改造与锤炼,成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现在的课堂,都特别重视细节的艺术处理,尤其是那些名师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浑然天成,真正让教育“润物无声”。关注教学细节,反思教学细节,锤炼教学细节,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教学品味。  一、关注教学细节,让训练落到实处,体
期刊
现阶段在我们学校课堂教学中正广泛地进行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教学活动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环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尽一切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教学也能精彩飞扬。但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
期刊
随着时代的脚步,我们的教学方式改革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保税区教育局刮起了“EEPO有效教育”的春风。MS-EEPO的核心理念是: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首先,它追求的是教育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表现为:学生在经过考试和选拔的同时,人格得到了塑造,素质得到了发展。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会关注后进生成长的过程,这就是EEPO所追求的效益,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效益。其次,它强调学生
期刊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  一、抓好根本,时时事事育人  一是抓好课堂实效作用。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