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地处新江湾城湿地,这里被誉为上海的“绿宝石”,丰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地与丰富的资源。
自2009年起,学校以打造“绿色生态校园”为核心,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第一要义,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聚焦学生兴趣需求,逐步走上了校本课程《湿地探究》的开发和探索之路。
一、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排
四个问题。《湿地探究》校本课程主要外绕四个问题进行:分别是:“什么是湿地?”“湿地有什么作用?”“干扰后湿地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湿地?”通过对这几个问题展开学习,让学生逐步了解湿地,更主要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三个板块。在课程设计课程时,我们以主题化的方法构建,将教材分为三个板块:知识介绍、了解探究、实践拓展。通过这样的渐进形式使学生认识湿地、探究湿地、保护湿地。
四个单元。课程在主题化构建的同时也根据内容分为四个单元:湿地植物的多样性、湿地动物的多样性、湿地植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湿地动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这四个单元既与“湿地”息息相关,又有内在联系。
二、教学实践的不足与思考
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梳理。《湿地探究》校本课程的内容与湿地中的生物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如在第一单元——湿地的植物多样性中《神奇的变色花实验》虽然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一个探究小实验,但是它与湿地的关系并不大。内容设置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要从我们的“初心”出发,要紧紧围绕“湿地”展开。这样,课程的地域特点才明显,课程的文化特色才凸显。
授课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湿地探究》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每周一下午的“快乐拓展日”进行。记得有一次初春,教师带领学生去家门口的湿地寻找春天,学生走出教室,零距离与大自然接触,他们兴奋不已。这也让我们觉得教学方式应不再拘泥于课堂,而应以家门口的湿地为大学堂,既要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又要让他们享受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三、校本特色的升级与完善
“三部法”的新模式。2014年10月,《湿地探究》课程更是迎来了重大升级。课程一改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形式,改为“实地探访——小组探究——知识拓展”三部法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名称也更名为《湿地家园》。
“实地探访”就是师生一起去学校附近的新江湾湿地进行徒步探访,以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走进湿地、了解湿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老师通过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围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所思所感所想来设计教学活动。之后在“小组探究”环节中,老师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汇总起来,集成相应的主题学习单,由师生们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研究讨论。大家再带着新问题进一步“知识拓展”,对主题进行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加深学生对纵横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一次生成的问题都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当问题成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时,正好通过开展各种探究性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要,又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增強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如《蝉》的教学,当学生走进湿地发现一些奇怪的“壳”,随着深入了解会明白,原来这就是蝉蜕。随之而来问题是,蝉蜕是怎么来的?蝉的一生是怎样的?教师讲这些设计成主题学习单,学生们开始了针对蝉蜕的探究。课堂上,学生们利用放大镜等工具认真观察蝉蜕,通过比较和讨论发现蝉蜕和蝉的不同点。在知识拓展中,学生们还知道蝉蜕皮是蝉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发育过程,蝉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原来,蝉在黑暗的地底生活的时间远远大于在树上享受光明的时间。学生认识到蝉的生命虽然很长,但这是经历了长时间没有阳光的蛰伏所换来的。
“活页课程”的新意识。我们还尝试了活页课程的设计。因为学生对教材内容具有选择权,这就决定了学生在使用教师编制的教材过程中会有所删减,删除那些不感兴趣的和当前阶段不适合学习的内容。这是一种根据学生喜好、季节、学校活动等单独设计的比较机动灵活的教学内容。我们把这样的过程也作为教材的编制和完善过程,并用“活页课程”的形式予以保证。
《湿地家园》校本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基本都产生于学生。当然,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之后的学生也许会对之前设计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他们会有自己的问题,所以《湿地家园》校本课程的内容是需要不断更新与调整。
《笔记校园行》就是一个这样的活页课程。它用图画、文字等形式来为大自然写日记,通过近距离地观察、描绘、记录各种动植物,同时写下看到它时的感悟。它记录的不仅仅是看到的景象,更是对周围自然界的反应和思考。通过让学生找寻生态长廊内的生物种类,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用画笔记录和发现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回归、探索、发现、成长”。这样的课程内容既灵活,也符合小朋友兴趣爱好变化较快的心理特点。
作者简介:
瞿蔚(1972.07—),女,籍贯:上海;学历:本科;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现有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自2009年起,学校以打造“绿色生态校园”为核心,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第一要义,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聚焦学生兴趣需求,逐步走上了校本课程《湿地探究》的开发和探索之路。
一、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排
四个问题。《湿地探究》校本课程主要外绕四个问题进行:分别是:“什么是湿地?”“湿地有什么作用?”“干扰后湿地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湿地?”通过对这几个问题展开学习,让学生逐步了解湿地,更主要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三个板块。在课程设计课程时,我们以主题化的方法构建,将教材分为三个板块:知识介绍、了解探究、实践拓展。通过这样的渐进形式使学生认识湿地、探究湿地、保护湿地。
四个单元。课程在主题化构建的同时也根据内容分为四个单元:湿地植物的多样性、湿地动物的多样性、湿地植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湿地动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这四个单元既与“湿地”息息相关,又有内在联系。
二、教学实践的不足与思考
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梳理。《湿地探究》校本课程的内容与湿地中的生物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如在第一单元——湿地的植物多样性中《神奇的变色花实验》虽然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一个探究小实验,但是它与湿地的关系并不大。内容设置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要从我们的“初心”出发,要紧紧围绕“湿地”展开。这样,课程的地域特点才明显,课程的文化特色才凸显。
授课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湿地探究》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每周一下午的“快乐拓展日”进行。记得有一次初春,教师带领学生去家门口的湿地寻找春天,学生走出教室,零距离与大自然接触,他们兴奋不已。这也让我们觉得教学方式应不再拘泥于课堂,而应以家门口的湿地为大学堂,既要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又要让他们享受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三、校本特色的升级与完善
“三部法”的新模式。2014年10月,《湿地探究》课程更是迎来了重大升级。课程一改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形式,改为“实地探访——小组探究——知识拓展”三部法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名称也更名为《湿地家园》。
“实地探访”就是师生一起去学校附近的新江湾湿地进行徒步探访,以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走进湿地、了解湿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老师通过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围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所思所感所想来设计教学活动。之后在“小组探究”环节中,老师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汇总起来,集成相应的主题学习单,由师生们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研究讨论。大家再带着新问题进一步“知识拓展”,对主题进行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加深学生对纵横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一次生成的问题都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当问题成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时,正好通过开展各种探究性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要,又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增強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如《蝉》的教学,当学生走进湿地发现一些奇怪的“壳”,随着深入了解会明白,原来这就是蝉蜕。随之而来问题是,蝉蜕是怎么来的?蝉的一生是怎样的?教师讲这些设计成主题学习单,学生们开始了针对蝉蜕的探究。课堂上,学生们利用放大镜等工具认真观察蝉蜕,通过比较和讨论发现蝉蜕和蝉的不同点。在知识拓展中,学生们还知道蝉蜕皮是蝉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发育过程,蝉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原来,蝉在黑暗的地底生活的时间远远大于在树上享受光明的时间。学生认识到蝉的生命虽然很长,但这是经历了长时间没有阳光的蛰伏所换来的。
“活页课程”的新意识。我们还尝试了活页课程的设计。因为学生对教材内容具有选择权,这就决定了学生在使用教师编制的教材过程中会有所删减,删除那些不感兴趣的和当前阶段不适合学习的内容。这是一种根据学生喜好、季节、学校活动等单独设计的比较机动灵活的教学内容。我们把这样的过程也作为教材的编制和完善过程,并用“活页课程”的形式予以保证。
《湿地家园》校本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基本都产生于学生。当然,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之后的学生也许会对之前设计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他们会有自己的问题,所以《湿地家园》校本课程的内容是需要不断更新与调整。
《笔记校园行》就是一个这样的活页课程。它用图画、文字等形式来为大自然写日记,通过近距离地观察、描绘、记录各种动植物,同时写下看到它时的感悟。它记录的不仅仅是看到的景象,更是对周围自然界的反应和思考。通过让学生找寻生态长廊内的生物种类,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用画笔记录和发现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回归、探索、发现、成长”。这样的课程内容既灵活,也符合小朋友兴趣爱好变化较快的心理特点。
作者简介:
瞿蔚(1972.07—),女,籍贯:上海;学历:本科;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现有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