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发现之旅》系列之二:“黑色大陆”猎龙记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恐龙发现,最广为人知的有美国的“骨头大战”,蒙古的“中亚新征服”和中国的“龙鸟之争”等事件,但对于被后世称为“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两大恐龙化石采集行动之一”的“黑色大陆捕猎大腕龙”事件,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1906年至1913年间,德国古生物学者在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腾达古鲁地区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恐龙化石挖掘,挖掘出了恐龙家族中最大最重的家伙——长颈巨龙!如果大家对长颈巨龙感到陌生,那么对腕龙应该就很熟悉了,长颈巨龙正是腕龙属下的一种恐龙。腕龙的学名是Brachiosaurus,原意为“臂之蜥蜴”,是蜥脚类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可能还包括白垩纪早期。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几乎在所有的恐龙电影中出镜,科学家甚至还用其学名命名了一颗小行星!有趣的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关于腕龙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其实都来自于长颈巨龙,包含身长与体重的估计值、颅骨与头后骨的特征等,而陈放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号称“世界最高骨架模型”的腕龙骨架模型,其实也已被归为长颈巨龙。
  
  意外发现
  
  1906年的一天,当时供职于一家探矿公司的采矿工程师、34岁的德国人萨特勒,在坦桑尼亚林迪的卡乌拉河以南地区勘查时,发现了一座外形十分奇特的小山丘。当他走近后才惊讶地发现:这哪里是山丘,分明是一座“骨山”——满山遍野全是风化后暴露出地面的化石——巨大的恐龙化石!萨特勒在询问当地土著人后得知,这就是当地著名的“陡山”,当地瓦玛拉语称之为“腾达古鲁”。
  萨特勒将发现巨大恐龙化石的消息很快报告给当时德国斯图加特自然史博物馆的馆长、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埃伯哈德·弗拉士,后者出于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很快组织了一支考察队,于1907年抵达腾达古鲁。
  在弗拉士到达的第二天,萨特勒也带着他的“非洲军团”——一支有着90名熟练矿工且装备精良的队伍来到腾达古鲁。挖掘工作旋即展开。两支队伍协同作战,挖掘进展很快。在“非洲军团”到达的当天晚上,就在一个半米深的坑内发现了一块破碎的后肢骨、一块肠骨和一节脊椎骨(这几块骨头被贴上了“骨A点”的标签)。在骨A点的附近,很快又发现了尾椎骨、肋骨、坐骨、股骨、胫骨、距骨等。
  由于化石挖掘地点长满灌木丛,影响到挖掘进度,萨特勒竟下令烧掉灌木丛。大火过后,又有了惊人的发现:在骨A点南边约400米处,发现两块各长1.4米的股骨;在东南方向250米处,发现一块风化严重的肠骨和一根几乎完整的右后腿骨。这块后腿骨看上去十分粗壮,被人们细心地包裹起来并贴上“骨B点”的标签。
  这些新鲜出土的骨骼化石中至少包括了20块股骨(大腿骨),每块重达100千克以上。经过清理、拍照和测量后,弗拉士意识到:如此巨大的恐龙个体,是此前从未发现过的!
  为了将这些化石运回德国,必须先将它们从腾达古鲁运到港口,然后再装船海运到德国。但是,从腾达古鲁到林迪港口有很长一段距离,如何搬运这些化石呢?这让弗拉士头痛不已,他甚至都找不到足够的挑夫!更要命的是,弗拉士到非洲后因水土不服染上了可怕的痢疾,到挖掘工作的后期,他的病情已经恶化到难以维持日常工作了。在这种情况下,萨特勒从弗拉士手里接过了指挥棒,他带领他的“非洲军团”带着超过30个巨大箱子从腾达古鲁出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抵达林迪,在那里将化石重新捆扎、包装成箱,最后运回了德国。
  萨特勒继续留在当地工作,弗拉士则被辗转送回德国。回到斯图加特仅三天,弗拉士便到博物馆上班了。不幸的是,痢疾最终还是夺走了他的生命。
  
  再度出击
  
  弗拉士和萨特勒在坦桑尼亚的考察和发掘虽然斩获有限,却圆了德国古生物学家的一大梦想。在英国和美国古生物学家相继宣布发现巨型恐龙后,德国古生物学家一直都在跟踪对这些巨型恐龙的研究,却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看到弗拉士和萨特勒在非洲挖掘的化石后,他们沸腾了:非洲腾达古鲁,一个绝佳的机会!
  1908年春天,柏林洪堡大学的地质学家威廉·冯·布兰卡筹款组建了一支考察队,他为考察队配备了帐篷、野营床、折叠椅和蚊帐,罐头、蔬菜、香料、土豆和燕麦片,挖掘工具铲子、锄头、锤子,石膏和包装绳等,还有相机、指南针和温度计。他任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沃纳·詹尼斯为这支考察队的领队,任命来自柏林洪堡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地质研究所的埃德温·亨尼格为其助手。这两位年轻的研究人员当时完全没有料想到,这趟东非之行将给他们带来多么奇妙的发现!
  1909年4月,考察队远涉重洋到达腾达古鲁。当队员们看到漫山遍野的骨骼化石时,他们都惊呆了。亨尼格在日记中写到:“这是一片真正的恐龙墓地!”
  由于化石多深埋在岩石中,单靠队员们是很难将它们挖出来的,于是詹尼斯和亨尼格雇佣了周围村庄的村民参加挖掘工作。考察队为此修建了餐厅、厨房、工具棚和杂物中心,以及可以容纳一百多人睡觉的房间。队员们在最初几个星期的任务就是,教会村民使用工具挖开灌木丛和地表的围岩。
  4月到10月是当地的旱季,也是一年中能开展挖掘的唯一时段,挖掘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早晨,挖掘助理便打起小鼓,村民们听到鼓声后就带着工具来到化石挖掘点。他们被分成两组,每组15至25人,两个组分工合作:第一组用锄头和铲子清理化石层上方的灌木丛和岩石,一旦发现化石迹象,第二组马上接手,着手进行挖掘。人们一铲一铲地接近化石层,再用锤子和凿子轻轻挖掘,最后从粉砂岩中取出化石。
  这些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仿佛不乐意离开故土似的,要不就自己破裂开,要不就与周围的围岩结合得密不可分。为了避免化石受到破坏,考察队只能采用非常谨慎的方式:在化石暴露出一半后,立即浇上石膏,做成石膏套,再小心翼翼地从围岩底部把化石剥离出来。
  可是,发现的化石是如此之多,如果将所有的都用石膏保护,将大大增加成本,古生物学家和当地技工不得不寻找其他材料来保护化石:晒干的黏土粉、金合欢树树胶、空罐头盒、空心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竹子”呢?因为当地的竹子多为实心,空心的不多。
  最终解决问题的,却是非洲著名的“生命之树”——猴面包树。猴面包树属于锦葵目木棉科,其荚果悬吊在空中,犹如一盏盏小灯笼,是非洲大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些荚果犹如超大号的椭圆形面包,打开木质的果皮,里边是酸甜可口的果肉。
  队员们将猴面包树荚果收集起来,除去果肉,然后往里放入用棉絮紧紧包裹的小件化石,再将许多个荚果放入一个木桶。木桶是用细细的实心竹棍围起来的,两头盖着圆木片,里面可以放入2到3个荚果、几个罐头盒,外加几根空心竹子。
  
  250吨重的战利品
  
  堆积如山的化石让詹尼斯和亨尼格喜不自禁,他们甚至放出话来:“你们(柏林方面)应该为此建造一个新的博物馆!因为在这整座山上,没有一个地方是不存在化石的!”可是,先驱者弗拉士遇到的运输难题同样摆在了他们的面前——那些装着化石的石膏包和木桶每件的重量都超过200千克!幸好,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他们头顶化石,步行穿越64千米的灌木地和森林,花了三四天时间抵达林迪港口。在港口,化石被放入木箱,装上帆船,最终送上了定期往返德国柏林的轮船。
  超过5000件骨骼化石被陆续运回德国,包括10多个全新的恐龙种类:蜥脚类的腕龙、叉龙和詹尼斯龙,非洲剑龙类的钉状龙,小型鸟脚类的橡树龙,还有一些肉食龙。其中,一块长达2.1米的腕龙肱骨迄至今日仍然是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化石之一。而在1910年雨季来临时发现的一块腕龙头骨,更是对德国科学家在当地辛勤工作的终极奖励——这块极其珍贵的头骨为后世了解蜥脚类恐龙的头部构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詹尼斯和亨尼格的成绩有目共睹,可是,由于资金匮乏,德国科学家在“黑色大陆”的猎龙行动于1913年1月宣布结束。重达250吨的珍贵化石堆满了柏林洪堡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房间、走廊、地下室和院子,工作人员足足花了40年时间才完成了对这些化石的清点和整理,而不少猴面包树荚果至今还没有被打开,不少小件化石还未被科学界所完全认知。2009年,德国柏林自然史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一个活动就是当众拆开百年前发现的长颈巨龙的“果实化石包”,令观众们目瞪口呆。
  时至今日,对这批化石的修理和描述工作仍未完成。科学家对“黑色大陆”上的恐龙动物群仅仅得窥一斑,而更多恐龙的遗骸仍隐藏在腾达古鲁的大地中,等待着新时代的英雄去探索和发现。
  
  腕龙档案
  中文名称: 腕龙
  拉丁文名: Brachiosaurus
  生存年代: 晚侏罗世
  化石产地: 美国,葡萄牙,坦桑尼亚
  体形特征: 长26米
  食性: 植物
  种类: 蜥脚类
  释义:长臂蜥蜴
  
  腕龙是大型恐龙之一,生活在晚侏罗世,其身长可达26米,高12~16米,重33~88吨。腕龙的前肢比后肢高大很多,这样能帮助它支撑超长脖子的重量。由于肩部耸起,腕龙的整个身体沿肩部向后倾斜,这种情况在现在的某些高个儿动物如长颈鹿的身上还能看到。腕龙的每只脚上有5个脚趾,前脚的内侧长有大爪子。
  腕龙的肩膀离地大约5.8米,当它高扬起头时,其身体高度可达12米以上。不过,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不会让脑袋抬举太久,因为那样做会给头部供血造成很大困难。腕龙、迷惑龙、梁龙的鼻孔都是长在头顶上的。这么高大的动物要采食高树上的枝叶,当然是很容易的。
  与其他巨型植食性恐龙一样,它有巨大的身躯、很长的脖子、小脑袋和长尾巴,头顶上的丘状凸起就是它的鼻子。一个巨大、强健的心脏不断将血液从它的颈部输入小脑。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腕龙也许有好几个心脏来将血液输遍它庞大的身体。沿着颈椎,发达的肌肉帮助支撑它的头。腕龙依靠长长的脖子,摘取其他植食性动物够不着的树叶,就像今天的长颈鹿。腕龙有发达的颌部,上下共有52颗边缘锋利的牙齿,可夹断嫩树枝和树芽。腕龙每天需要进食大量食物,才能保证它庞大身体生长和四处活动所需的能量。一只大象一天大约能吃150千克食物,而一只腕龙一天大约能吃1500千克,是大象食量的10倍!腕龙可能每天都成群结队地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游荡,以寻找新鲜的枝叶。
  腕龙是如何被发现的呢?1900年,埃尔·里格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的大峡谷首次发现腕龙化石,但并不完整。1903年,他将这种恐龙定名为“腕龙”。1907年,德国人萨特勒在坦桑尼亚找矿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堆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后经整理后组装成几具恐龙标本,其中一具非常完整,长23米,头距地高达12米多,它就是长颈巨龙,腕龙属下的一种恐龙。这具巨大的骨骼化石陈列在德国斯图加特自然史博物馆,虽经两次世界大战的纷飞战火,却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参观这具迄今世界上最高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其他文献
生病的宝宝在夜间大声啼哭;年轻女子不相信自己的丈夫已在车祸中遇难而绝望哭泣;眼泪在—个成年男子的眼眶中打转,他正在看电影《泰坦尼克》;婚礼上,新娘的母亲无法控制地呜咽……哭泣,是我们最熟悉,也最令我们感到神秘的—种人类行为。尽管所有可以移动眼球的动物都拥有瞬膜或内眼睑,都会流泪,但唯独我们人类将眼泪演变成一种可以用来表达复杂情感的方式,仅此一点就足以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甚至与灵长类动物区别开来。那么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和核电站危机,重创日本。本文介绍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等相关知识。    ①致命地震海啸②核泄露危机③“超级月亮”惹的祸?    逆断层地震  在会聚板块边界(简称会聚边界)的俯冲带,当一个地壳板块被强力潜没到另一个板块下面时,就会发生逆断层地震。由于板块边缘略微倾斜导致大段被卡住,这类地震成为地球上最大的地震,矩震级能超过9级。自19
积冰消融、冰架坍塌、湖泊消失……北极正在发生巨变。毋庸置疑,全球变暖已经影响到了北极。那么,北极的变化会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坍塌的冰架    2005年8月13日,北极一块相当于1.1万个足球场大的巨型冰架突然发生断裂,形成浮冰,漂浮在海面上。这是加拿大30年来最壮观的一次冰架崩塌事件。科学家认为,冰架断裂有多种原因,但主要与全球变暖有关。    这块巨大的冰架是从距离北极
疮疤揭示月球苦难童年    最新天文学研究证实,月球表面密布的陨击坑讲述了月球从童年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的暴烈撞击事件,这段历史为地球共享却最终被从地球上抹去。这项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在何时、又怎样以及如何频繁地踏足地球。天文学家说,在早期太阳系中频繁发生的大型撞击事件可能会阻止生命诞生或促使生命迅速演化,不过,这么多又这么大的撞击抛出物在太阳系里四处飘浮,却有可能增加了它们最终将生命带给地球的可能
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专业志向的真正形成。而入学教育是使学生建立专业学习志向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近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入学专业教育新思路与新方法。作为职业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我们的“开学第一课——专业初探”是在教师精心策划与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融入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及任务驱动等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专业探索活动。这种探索活动的一个重要亮点,首先是将服装各生产环节所需要的步骤、内容
教師节的礼物
编译 张守忠  据说,印尼的科罗威人是目前仍然保留食人习俗的极少数部落之一。那么,他们真的是食人族吗?如果是,他们为什么要食人呢?一名美国记者冒险进入视外来者为魔鬼的科罗威部落,探索科罗威人食人真相。    几天来,我一直艰难跋涉在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的热带雨林中,期望能找到科罗威人——据说是地球上最后的食人族。我刚登上一只独木舟不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便洒落在这只用一整棵树的树干制成的独木舟上。独
罗马奴隶集市是一个嘈杂、空气里混杂着恶臭味且令人发怵的地方。所幸的是卢普斯就在你身边。“快,我们要在阿格里皮娜离开前穿过这个集市。”他指着远处——阿格里皮娜的轿子正停在努比亚人货摊边上  奴隶市场  奴隶贸易在古罗马繁盛一时。在城区的各个集市内,每天奴隶买卖达数百名。奴隶一般来源于外来战俘、罪犯或是奴隶自己的孩子。在罗马帝同的巅峰时期,奴隶占了罗马人口的40%。贫苦的贫民家庭都有至少一名奴隶,而富
旅鼠属于啮齿类动物。啮齿类起源于大约5700万年前。今天,啮齿类动物大约占了哺乳动物总数的一半左右。旅鼠主要生活在北极和冻原地带,与田鼠和麝鼠共栖一地,同属于田鼠亚科,有四个属:项圈旅鼠、真旅鼠、红背旅鼠和沼泽旅鼠。旅鼠体重在30~120克之间,体长在7~15厘米之间,尾巴极短,但体毛很长。旅鼠是食草类动物,主要以树叶、嫩芽和草为食,尤其爱吃莎草,但有时也吃植物根茎和球茎。同其他啮齿类动物一样,旅
豹哥哥把在草原运动会上赢得的黄金靴丢了。狮子探长在草原、沙漠广发“英雄帖”:谁帮助豹哥哥找回金靴,谁就能荣获年度侦探奖!赤狐和胡狼一听到消息,就立刻出发了。  动物身份证  姓名:小布  年龄:2岁  性别:雄性  家族:脊索动物门食肉目犬科狐属  住址:非洲北部的土坡镇  找不同  仔细瞧瞧看,下面这两只双胞胎赤狐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欺软怕硬”的探员  小布虽然风度翩翩,但是动物村的居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