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角度渲染渴慕之情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周南”里的第一首。《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关雎》写抒情主人公对“采摘荇菜”的“窈窕淑女”的思慕之情。《蒹葭》写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伊人”的渴慕之意。两首诗歌在写法上尽管有一些不同,但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却基本一致:即物起興,重章叠句,反复铺陈,为自己倾心的对象咏唱最动人的歌,表达对倾慕对象的热切追求。那么,两首诗歌都从哪几个角度渲染对意中人的渴慕之情呢?
  1.描写动作,表达追求
  《关雎》写抒情主人公追求“淑女”的动作有五处。第一处是“寤寐求之”,是说朝朝暮暮都在想办法追求。第二处是“寤寐思服”,求而未果,只得日夜思念。第三处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漫漫长夜,相思成苦,翻来覆去,不能成眠。这三处动作“写实”,写追慕之心、朝暮之恋和相思之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情到极处,便有了下文两处“梦中成真”的动作——“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梦幻并非现实,但这虚幻的场景却极好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迫切心愿。
  《蒹葭》写抒情主人公追求“伊人”的动作有三处:第一处是暗示,并未交代,但通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不难读到一个暗含的重要动作——“凝望”;第二处是“溯洄从之”,逆流而上追寻“伊人”;第三处是“溯游从之”,顺水而下去追寻“伊人”,但“伊人”好像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这里的动作“溯洄”和“溯游”只是虚写,表示克服重重困难,上下而求索,百般“从之”。为了追求“伊人”,主人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无奈,“伊人”终不可得。
  2.即物起兴,烘托爱恋
  起兴和比喻是《诗经》常用的写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即物起兴,写河洲上一对水鸟一唱一和地鸣叫,是为了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也是用前者比喻后者,而前者相亲相爱的和谐场景也烘托了抒情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的爱慕之情、追求之意。
  《蒹葭》三章,每章开头都用“蒹葭”句起兴,每句只变换两个词语。第一章开头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为了引出下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前一句的“起兴”,作为“他物”,渲染了深秋清晨空寂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爱慕之情、追求之意,否则,谁会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清晨、这样空寂的环境下徘徊凝望呢?诗歌余下两章,每章开头变换两个词语,进行同样的起兴、烘托和渲染。
  3.重章叠句,铺陈思念
  《关雎》的铺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铺陈抒情主人公眼中的淑女形象,“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三句诗,每句仅变一字,重章叠句,反复铺陈,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视角写一个在水边劳动的姑娘,其窈窕的身影,让抒情主人公不能忘怀。这种铺陈,将思念表达得深入骨髓。二是铺陈抒情主人公追求淑女的动作,“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三句同样将思念和追求的热度表达到了极致。
  《蒹葭》中重章叠句的铺陈十分工整,可以分成三组:第一组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是对环境的铺陈,描写对象未变,只是变换了描述的谓语。蒹葭由“苍苍”到“萋萋”再到“采采”,白露由“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用变换的词语写环境的渐变和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凝望”时间甚长,从而将渴慕和思念之情推向深处。第二组是“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和“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一组铺陈中,主人公眼中神秘的“伊人”所处的地点在转换,伊人缥缈难寻,而主人公却仍在坚持。第三组是“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突出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们从抒情主人公追寻意中人的动作中看到了永不放弃,从环境营造的氛围里读到了真挚和真切,从重章叠句的铺陈中读到了刻骨铭心。以上这些角度,还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位偶像、某件物品的渴慕、崇拜等。
其他文献
文題呈现   成长的路上,会遇到万千种种,有鲜花和掌声,也有风雨和闪电,不管怎样,我们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无旁骛,多一点努力,终究能硕果累累,内心丰盈。   请以“多一点努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多一点努力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生活中我想也是如此,多一点努力,在收获时才会多一份幸福。①   小
期刊
闻先生性格刚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稍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联大到
期刊
成长中,父母无微不至的叮咛让我们感动,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让我们感动,朋友仗义热情的帮助让我们感动,动植物的精神品质让我们感动……面对这些点滴感动,我们心生感激,不由自主地发出“谢谢你”的感慨。   请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写一篇题为“感谢你, ”的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感谢你,我的自行车   记不清楚是六岁还是更小,
期刊
文题呈现   向阳而生,是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内在品质,是一种影响他人的力量。阴霾中,有草木向阳而生,有向日葵迎接太阳;生活中,有人敢于走出困境,心中有暖光。自然界的草木向阳而生,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生活中的人们向阳而生,才能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请以“向阳而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寒冬时节雪纷纷,向阳花木终逢春。  ——题记   操场一隅,一抹嫩绿悄然生长,在一片昏黄中
期刊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读来慷慨激昂,充满愤怒和坚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怎样具体表达出来的呢?   1.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这段话有力地斥责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的事实。其表达力度体现在:(1)反问句、肯定句、否定句套用。闻一多面对在场的国民党特务,直接质问、反问,指出他们暗杀李公朴的行为“不像话”,是“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期刊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   一个农民的孩子,家里穷,从小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休息时,他都望着远方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天天待在家里,有人往家里邮钱。父亲笑着说,别做梦了。后来他上了学,从课本上知道有个金字塔,他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想去看金字塔。父亲又笑着说,别做梦了。   十几年以后,这个孩子当上了作家,写文章,出书,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社纷纷往他家里邮
期刊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精灵1号”是一个智能机器人,你只要叫它的名字就可以将其唤醒,完成你的各项指令。它可以给你提供学习资源,解答你的困惑,调节你的心情,陪你运动,跟你聊天,给你播放电影、音乐……   这天,你把“精灵1号”带进了校园,接下来会发生怎样奇妙的事情呢?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期刊
且伴炉火静读书。“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从李清照的词中,我读到了一种人生态度——向阳而生。   回望李清照的一生,她前半生的生活幸福美满,后半生却千般坎坷。在低谷期,她一人漂泊无依,前路黑暗无助,无人关心她,无人帮助她。整日凄苦,郁郁寡欢,她的后半生过得很难;若是坚强,向阳而生,她的后半生又是一个样。读她的《渔家傲》,答案不言而喻。“向阳而生”,此中的“阳”是她心中的那份美好与
期刊
天高,云淡,田野空旷,和风拂花,野草如织……这宜人的景色凝聚成春天的模样。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季节,我却因为一场重病住进了医院。   我的病床靠门,距窗户有一段距离。看着病房白色的墙、白色的床,还有身着白大褂的医生,我觉得白色是最无助、最冰冷的颜色。斜阳照进病房,却无法照及我的病床,无法驱散我心底的冰凉。窗外分明生机勃勃,可我的心却像是荒芜贫瘠的土地,干涸空旷。窗外的喧闹令人心烦意乱,我干脆闭眼,将外
期刊
老家的一片草地上有棵树。  那是一棵上了年纪的树。深褐色的枝干盘龙虬曲,粗糙的树干上长着湿漉漉的青苔,让我想起老人皲裂的手和手背上的老年斑。  许多个冬天,我总觉得天空飘落的雪花是为它举行的葬礼,它是熬不过严寒的。可每年春回大地,它又会慢慢地发芽、开花,甚至结果。一年又一年,开花时节的它是最引人注目的。伞状的树冠终于不再是单调的褐色了,红的、白中带红的花,一朵朵,凑成一团团,布满一枝枝,热热闹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