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沁润学校文化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已沉淀了完整的道德修养、学业指导、塑造人格等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无疑对现代教育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此,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燕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自身实际所做出的实践探索,总结出在普及国学教育的过程中,从校园环境、课程体系和特色项目这几方面构建学校文化的经验。
  关键词:国学教育;学校文化;校园环境;课程体系;特色项目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我校在办学之路上,积极开展国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学子;在六年多的教育实践探索中,在古来圣贤的言教中,我校逐渐形成了以“行远教育”办学特色和“让雏燕从这里高飞”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成为学校成长的强大动力。
  《礼记·中庸》有云:“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意为君子的道路,犹如远行,一定要从近处起步,才能走向远方;又如登高,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才能登上高峰。我校的学子正值雏燕学飞,犹如“行远”,既脚踏实地,又志存高远。无疑国学教育是彰显“行远教育”学校文化特色、助“雏燕”展翅高飞的优秀载体。在普及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我校探索出了通过校园环境、课程体系和特色项目这几方面来构建彰显特色的学校文化。
  一、校园环境契合国学,彰学校文化气质
  荀子在《劝学》中曾言:“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说明了人只有在恰当的环境中,才能够不断地学习、省察。我校从创始之初,就结合国学教育构建学校文化体系,因而在校园环境的营造上,也充分契合国学,以古典高雅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国学的底色彰显学校文化气质。
  1.整体的校园环境营造,由学校主导
  我们以国学特色综合打造学校环境,使每一堵墙壁、每一处景物都会表情达意,让学生走入校园就能鲜明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一进校门,便可见学校围墙犹如国学文化长廊,展示内容围绕“寻根、厚德、睿智、健体”展开,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四大发明、古代名人名言、传统节日、中华武术等,学生在欣赏观看中,拉近了与国学的距离;在操场一隅,学校设置了十二生肖园和中草药园等功能性的小花园,其成为学生课间休息和社团活动时学习国学的第二课堂。在教学楼的环境营造上,我们也充分契合国学主题。教学楼的各个楼层分主题展示了唐诗宋词、成语故事、传统礼仪等传统国学常识,打造成一体化的“小小国学书院”;教学楼的楼梯走道则被打造成国学活动的预告宣传阵地和成果展示阵地,每一层橱窗都展览了学生的书法、国画等作品,是展示学生特长的有效平台。
  2.班级的环境氛围,交给学生自主发挥
  我们在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上,力求体现班级特色。比如,每个班都可参照古人居所名来为自己的班级命名,如“阅微草堂”“杜甫草堂”“脂砚斋”等。此外,班级的环境布置,也结合国学内容,定期更换主题。如读书节时,每个班的墙报都绘声绘色,有的以唐诗为主题,从诗人的生平和作品领悟其精神品质;有的以论语为主题,通过展示经典名句和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迹,吸收精粹。总之,围绕国学教育,每个班级的环境氛围都让学生们淋漓尽致地布置、发挥,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学生们“如入芝兰之室”,接受着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了塑造性情的目的。
  二、课程体系融合国学,增学校文化底蕴
  《礼记·学记》有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可见,我国在先秦时期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可见课程体系是育人的关键要素。我校汲取了古人之经验,以“国学启智,行远树人”为课程理念,将国学教育有机地融合在课程中,构建了“行远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启发了学生的灵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和道德修养,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世界眼光。
  1.系列创设特色课程
  学而有用的国学教育课程才是好的课程,因此只有将国学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国学的活力和作用,实现育人目标,为此,我校“行远教育”特色课程结合国学,开设“修身系列”“健体系列”“拓展系列”三大模块。“修身系列”培养学生端正品行和敏捷才思;“健体系列”则以体魄强健、热爱艺术为目标指向;“拓展系列”旨在培养学生的广阔视野和兼收并蓄的精神。每一个系列中,又包含了不同的子系列课程。
  2.合理安排课程资源
  为了切实推进“行远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我校对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了合理安排。在时间资源上,我们对“行远教育”特色课程的课时作了统筹安排:既有如“国学经典课堂”这类一周一次的必修课,又有如“清明诗会”“中秋灯笼制作”等一学年一次的必修课;既有一周一次的选修课,比如“国学艺术课堂”,也有一月一节的选修课;如舞蹈社团、语文游戏社团等。必修课与选修课交织创设,周课时、月课时和学年课时合理安排,让学生在不同时段和学年段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感受国学的魅力。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中,一方面,我校通过结合课题研究、“师徒帮带”等科研与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校内的教师资源充分分配到特色课程上;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如聘请专家开设讲座、召开家长会等,让校外资源参与到“行远教育”特色课程的教育活动中。
  总之,通过创设三大系列特色课程,合理安排课程上的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让国学精粹充分融合到“行远教育”特色课程体系中,为学校文化增添了浓郁的底蕴。
  三、特色项目糅合国学,绽学校文化光彩
  1.开设“国学大讲堂”,普及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大讲堂”是我校由来已久的特色项目,主要通过读、听、写、讲等形式开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在晨读、午读时段,通过齐读、轮诵、配乐朗读等形式,鼓励学生多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成长。“听”则主要利用早读前的校园广播以及中午的红领巾广播,播报国学经典,让学生们在聆听、欣赏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还通过写诗文卡、画手抄报等“写”的形式,以及“讲成语故事”“接飞花令”等“讲”的形式,来丰富“国学大讲堂”这一特色项目,从而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2.搭建德育实践平台,深挖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围绕着中华美德这一大主题,已搭建起了立体化的德育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争当美德好少年”等国学德育活动,“‘问祖·睿智’春节实践活动”等国学实践活动,此外,开学典礼、班隊活动都渗透了国学传统知识。这一立体化、多渠道的德育实践平台,无疑能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明,传承民族精神。
  3.开展传统体艺活动,培养学生健康身心
  我校的体艺项目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体育项目中,开设了咏春拳、太极拳、围棋等课程,在文艺项目中,设有书法、国画、剪纸等社团……这些糅合了传统文化的体艺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特长。
  以国学教育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是切实可行的途径,我校通过营造以国学为底色的校园环境,创设有机融合国学的课程体系,开展糅合国学的特色项目,让国学教育沁润于学校文化中,让传统文化浇灌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项红专.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又称现代化学习方法,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我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先进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导学
近日,笔者听了一堂《梅花魂》的五年级语文课,教者以她亲和的微笑和及时的激励,带着同学们去穿越时空,体味那份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可谓用心良苦——却给人有点成空的无奈,学生们没有想象中的投入和激情四射,只有少数同学能够照本宣科地机械式回答。面对这种费力却不讨好的努力,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的语文之魂,去哪儿了?  一、缺失的范读和品读,让美文缺少了美读,文本的魅力得不到彰显  遍布课堂的齐读,这种方式虽
摘要:专业汉语课程是双语教师培训中的学科专业课,在对科学专业双语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调查基础上,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探索,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了“做中学”体验式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激发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语教师;专业汉语;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25-02  一、前
随着国家提出信息技术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已深入基层学校。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动态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感知数学,可以产生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的特效,从而创造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认知能力,优化学习过程,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多媒体动态课件巧妙“敲开”数学课的“大门”  导入新课如同一节课的“大门”,巧妙运用设计的
摘要:2014年11月1日湖北幼儿教师资格笔试在全省展开。从考试内容来看与以往相比有不少亮点:强调知识的宽度,弱化深度;突出理论的运用,避免死记硬背;贴近当下社会现实,具有导向性;不仅考查运用能力,更考查知识融通与综合能力等;启发老师对教学方法、教育思想以及专业要求上的改变。笔者就此谈一点感想,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宽度;教育理论;导向性;学前教学  文章编号:1674-1
我清晰地记得我的得意弟子,他们有2011届的陈欣怡,2012届的王炎,2013届的陈冲,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他们是我的骄傲,是我的自豪。说起他们的事情,我如数家珍。  带着辉煌,带着朝气,我接管了初三(6)班。我以前的杀手锏,就是抓好了“尖子”,就等于抓好了整个班。但是,还没等我烧旺第一把火,他们就给我一个下马威——第一周,校纪综合评比名列全年级倒数第一。  我暴躁地拍着讲
摘 要:《南朝学术文化与〈文选〉》一书以大文化视域审视《文选》,建构出《文选》与南朝学术文化的系统关联。全书视域开阔,脉络清晰,兼具历史的厚重感与思辨的张力,在《文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关键词:《南朝学术文化与〈文选〉》;结构;视域;价值  《文选》在中国中古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经历了宋元明之衰微,但自清代以来日渐复兴,成为显学,其文艺审美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备受世人瞩目。周唯一教授
摘要:“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为原则的职业教育有关专业群建设言论,很早就在高职专业目录的分类中提出,并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对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中朝着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五个对接”方向前进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学科联系”在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接着结合学校实际及作者教学经历,探究服务于专业群建设的公共基础英语课教学改革方式,希望
摘 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将审美教育渗透于任务型教学中的尝试,主要从准备阶段、黄金阶段和巩固、飞跃阶段阐述了这一尝试在职专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职专英语;美育;任务型教学  美育通常指审美教育。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自身发展的方向。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学校的美育实施途径定位于艺术课程这一狭小范围,从而使美育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基
摘 要:近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遠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把握课堂的节奏,并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获取满意的教学效果。文章围绕“把握课堂节奏,提升教学效率”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课堂节奏;教学效率;高中;语文教学  据了解,高中的语文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