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总爱讨好人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ao00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快五岁了,平时生活中没什么主见,总是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为了改变这种性格,我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比如讲故事时让他自己选择故事书;买东西时让他挑选,按他的意见买;吃东西、做游戏、出去玩时都征求他的意见,只要能做到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可我发现还是不能改变,他总是说:妈妈喜欢我就喜欢、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很担心他形成不良的性格。请您指点迷津!
  一位迷茫的母亲
  咨询师:
  父母痛苦的并非孩子的性格,而是对孩子性格不认同。
  快五岁的孩子正是开始学习判断、识别环境和自我行为的年龄,会通过看父母或大人的脸色、听从父母做决定来学习成长。若父母刻意纠正孩子身上那些自己不接受的个性,越是这样,担心的事情越可能成为现实。因为过度的关注与对孩子行为的纠正,反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做决定的关注,会更加害怕做出让父母不喜欢的决定,进而不敢做决定。
  父母往往只关注到孩子的某一点,这种关注会修正、歪曲孩子对自己的感觉,会使得本应随着成长而变化流动的性格,不自觉的往父母关注的地方发展了,结果孩子就被“塑造”了。其实,我们转个角度,去关注其他方面——比如孩子展现出信心的方面——孩子的关注点也会随之改变,会向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的方向发展。
  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强化孩子,经常夸奖孩子作决定的行为,且孩子一旦作决定,总是很快地接受和赞同,并分享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作决定了。要注意,不评论孩子所作决定的好坏,而去夸奖他作决定的行为;在孩子的决定可能错误时,母亲不要马上纠正,要等一等,问问孩子还有别的方法吗。孩子说妈妈喜欢我就喜欢,这就是在作决定,只是这是一个狡猾的、不用承担责任、不会遭致批评的决定。小孩子无处不在作决定,只是父母不觉得那是决定而已。
  由于我们的文化认同某些性格特征,父母就期望自己的孩子养成那样的个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个孩子的心理、性格是否发展健康,并不在于是什么样,而在于对自己个性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决定着孩子对自己的满意度。从行为看,不管动机是多么想对孩子好,结果却是导致孩子对自己的不接纳、不喜欢,孩子由此会产生自我冲突,甚至还会伴随一种深层的自我缺陷感。
  父母要积极认同孩子的个性,而不是强硬的改变孩子的性格。同时要帮助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社交技能。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避免陷入对自己的否定,他的内心会协调、平和得多。
其他文献
我从小读漫画,长大了画漫画,现在当大学老师教学生画漫画,简单一句话,我就是为漫画而生滴(说的有些过哈)。但我绝对不会说漫画就是好啊就是好,但如果你说漫画就“幼稚”我也反对。漫画其实跟其它读物一样,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管就内容来说,还是就画的水平来说。听我跟您唠唠。  我是小学一年级开始读漫画的。那时候小伙伴们都在看,互相传,《圣斗士星矢》《机器猫》《七龙珠》什么的,如果你是80后,应该有印象。  
期刊
女儿马上要升小学了,我比女儿还焦虑:怕她不适应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怕她跟不上小学的学习速度;怕她坐不下每堂课的40分钟……  怎么办?  咨询了好多同事朋友,有的主张:小学就是玩的,不用紧张;也有的说:得抓紧,陪写陪读特别累……听谁的?  还是听自己的吧!灵光一闪,跟女儿说:上学,可是你人生中的大事。咱们开个小会,讨论一下你的小学生活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人生大事,比如结婚、乔迁,都是要举办仪
期刊
儿子虎虎,真是天生搞笑人才,长大了不说个相声上个春晚,都埋没人才了。我就等着以后大年三十坐在央视演播大厅里给我儿子的节目领头鼓掌了。  ☆两岁多时,看《动物世界》,我边看边引导他:“北极熊生活在北极,企鹅生活在南极,那我们生活在哪儿呢?”虎虎脱口而出:“炕上!”  ☆刚上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学习习惯,我督促得比较紧,绝不姑息迁就,每次检查作业他都很紧张,有时还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愿上帝保佑”,我
期刊
暑假刚过,伊姐升级到幼儿园中班。  家长群里有个爷爷说想把孙子转成全托了,说是为读寄宿小学做准备,此刻也很忐忑怕孙子不适应,问大家寄宿是不是真的适合小朋友呢?  有个一直上全托的孩子家长说:“不会的,寄宿很好,锻炼小朋友的自理能力,培养独立。”  我觉得让小孩儿(高中以前吧)读寄宿,比较影响亲子关系,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我一向认为,读幼儿园甚至读小学的孩子最需要学的不是文化知识,而是学会做一个社
期刊
产假一结束,我就重返职场。为了尽量跟孩子相处时间长一点,我将家临时安置在公司附近、步行5分钟的地方,但忙碌的工作还是让孩子离我越来越远。  1岁零4个月的时候,孩子晚上睡觉几乎就不怎么认妈妈了,非要外婆陪不可。我很失落。有一天半夜,她醒来,我兴高采烈去看她,没想到她不要我,哇哇哭,找外婆。  我很伤心,觉得自己因小失大,早知如此,再陪孩子呆上一段时间多好!焦虑纠结,跑到洗手间泪流不已。孩子似是感觉
期刊
六岁的女儿没有什么主意,事无巨细都要问我,比如:口中有痰,问我怎么办?还要问吐在哪儿?与小朋友玩,其中一个男孩不让她和另一个孩子玩,女儿思索许久跑过来问我:那我跟谁玩呀?一个小朋友给女儿几张卡,另一个小朋友也得到同样多的卡片,但他还找我女儿要。女儿问我:妈妈,这张卡我该给谁呀?这是我教育出现了问题吗?孩子生下来之后,我的情绪不好,管教孩子很严格。现在,我已经放松对孩子的规定了。虽然我知道只有自己是
期刊
“最家长”读者珊珊妈问:这年月,老人倒了,咱还让孩子扶吗?不扶,与咱倡导的尊老爱幼相悖;扶,怕被讹着!咋整?  “最家长”编辑韩铭帮您回答:扶老奶奶过马路曾经是我们最喜欢写的“作文”,受欢迎程度估计仅次于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以及帮邻居打酱油。见了老人摔倒必须去扶一把,这已经根深蒂固地刻入了我们的价值观,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嘛。可是!“扶老太太被讹”这话题如今也已经火得上了春晚,加上其它类似送孕妇回
期刊
董吉贺,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伦理、教师教育。  最近人们对道德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具体化了,“老人摔到了要不要扶”就是其中尤为典型的一个。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是该不该扶的问题。纵观古今中外,尊敬老人、帮助他人始终是一条普遍的道德守则。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甚至能够增进别人的幸福。老人摔倒了,任何一个恰好遇见的人,要做的就是防止老人受到更大的伤害
期刊
当当当,开新栏:我们去调研,有位妈妈说,我什么都不求,只求孩子能自信点儿。我们继续调研——希望孩子自信,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请举手——百分百毫不犹豫地高高举手。我们就开个新栏目,跟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自信”这个话题,这不是个容易干的活儿,但我们有信心做好,我们要一期一期做下去,我们每期都将邀请国内顶尖的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做支持,与我们同行吧。  一位家长的疑问:  我孩子9岁,上二年级。我感觉他挺自
期刊
为女儿团购了一次拍照,是一个瘦瘦的潮男为我们拍。看他又是长发又是耳钉,我担心我这枚土包子跟他沟通会有障碍,所以,拍完一组,要为女儿换第二套衣服时,我停顿了一秒,在想怎么礼貌地跟他说让他回避一下。  还没开口,他已经酷酷地走掉,并且我在门里听见他跟另一个想要进来布景的女生说:等会儿,孩子在里面换衣服呢。  谢谢!谢谢他们对一个三岁小女孩隐私的尊重。趁机,我很“功利”地跟女儿说:你看,你穿脱衣服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