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二十一世纪公民应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显得愈加重要。现在的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谈点浅见。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要重视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不是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只有在“为什么”的情境中思维才开始深入。教学中努力做到:
  1、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还能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如果通过思考产生新想法又得到鼓励和奖赏,就会促使探索精神和行动的发展,如果受到责难、惩罚就会丧失自信心而抑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长方体体积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12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拿出来,然后对学生说:“不管你们摆成什么样的長方体,我不用量也不用算,就能知道你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这么一说学生感到惊奇,并急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摆起来,个个兴趣盎然,摆出了一个个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体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悬念、揭示矛盾,激发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在学生学习新课时,要创造一种问题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这些问题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了这样一组题:4+4+4+4+4、3+3+3+3、2+2+2、7+7+7+7.......与学生一起算结果,学生算的慢且不准确,而教师算得迅速而正确,学生既羡慕又困惑。教师抓住时机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这样快吗?想学吗?”学生跃跃欲试,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做法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了他们思维的参与。
  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教学中要重视环境的创设。
  1、创设愉悦和谐的人际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赞扬他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给学生发表自己言论的时间,还要给学生同桌之间与小组之间议论、交流的自由。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有着激励和暗示的效应,学习信息得到及时多向的反馈,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亲身体会了“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创新创造了基础。在课堂中,允许有错误,鼓励大家平等讨论,互相指出不足,共同进步。不完整的可以补充,不清楚的可以适时的发问,不同的想法可以各抒已见,可以争论。教师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发言,发现倾向性的问题和共同的疑难问题要及时引导解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独特见解,并加以发扬,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长提供条件,创设情境,使他们创造性思维有燃烧的可能,为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展开提供“原材料”。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先提出:“你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滚动的方法”。教师又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不能。”其中一名学生想出了用绳子绕一圈的方法。教师又继续提问:“这个小球所示的轨迹是个圆,它的周长能用绳子绕的方法吗?”“不能。”在学生观察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的前提下,教师又提出:“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再次测量、观察、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层层的设疑,一次次提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探索新知创设了情境。
  三、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
  创造性教学是由“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两部分相构成的。在教学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精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善于变异、转化、引申、缩小等,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1、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只有自己的“再创造”,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应用。依据“具体—抽象—具体”的原则,教学中要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亲知亲闻,亲自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建立正确而清新的概念,培养学生探求能力。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一课,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两种不同规格的小棒各8根,当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特征时,让学生自己选择,用小棒摆出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学生在操作时就要边思考,摆正方形要选择同一种规格的4根小棒,摆长方形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小棒各2根。操作时即使学生开始选错了,也会在操作中自我纠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创造力得到发展。
  2、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应反应在解题思路的求异上。从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入手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例题略)。
  四、感受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造
  儿童具有创造性,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创造力为成人所欣赏,就可能做出更多的创造,进而形成创造性人格。教师要尽力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使他们的创造性发挥出来。教学中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设计的问题和提问注意上、中、下兼顾。难度较大的题,让优秀学生回答,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用他们的思维去启迪其他学生;较容易的问题,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使全体学生各自“临近思维发展区”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师还可以用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掌握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师生之间是一个特定的人际关系,教师学生相处应体现一个“爱”字,用爱心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努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表扬鼓励带进课堂,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百次的创造意念。
  总之,只要用我们创造性的教来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用我们创造性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实在课堂,就一定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时课堂上的一个偶发事件,(包括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宝贵资源,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就会生成教育智慧,创造出精彩。  一天早自习晨读课上,一名女生到前面朗读读课文,她朗读的是《可爱的草糖》一文。  当她读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开河的鱼,下蛋的鸡”时,竟把“下蛋的鸡”读成“下鸡的蛋”.顿时教室里一阵轰笑,笑得同学们前仰后合,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了.而这位站在前面领读的女同
期刊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的进步史是一部阅读史。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博览群书。当代青少年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这一切,离不开阅读。因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指导策略  我曾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因为学生的作文能力始终上不去,我从学校的图书中挑选了一部分给每个学
期刊
摘要:美术心理学是美术教育的题中之义,是在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模式,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现代美术教育工作部署的落实,不仅提高了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强化了审美心理与德育素质的提高,为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完善、实现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美术课堂;现代美术教育;美术心理学;关系;探讨  一、引言  美术心理学是美术教育的题中之
期刊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探究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有探究的意识,即化学的质疑意识。这恰恰是我们学生所缺失的。  一、什么是质疑能力  1、什么是‘疑’,什么是‘质疑’  一般意义上的'疑'往往同疑惑、疑难、疑团、
期刊
摘要: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 21 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我校教研本着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实行“构建体系,加强教研管理”、“强化学习,激发参与热情”和“着眼教学,促进教师成长”的基本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校本教研 培训 策略  我校校本教研本着通过学校围绕办学目标和特色进行的自主培训,构建学习型学校,达到教师整体素
期刊
摘要:在新的时期、新的教育形势下,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认真研究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劳动实践活动课达到了既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勤于动手的习惯,又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增强学生探索意识、培养其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劳动实践活动 促进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素质教育,而劳动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点
期刊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朋友对六年来数学学习的一个系统的整理,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一个重构,更是一种提升。此阶段复习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任务是否能圆满完成,影响到小朋友今后在数学方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复习比学习更重要。  小学数学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在高中所有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成绩的好坏不但直接决定着能否进入高等院校,同时还影响着高中甚至以后学习课程的学习效果。数学是所有理科课程的基础,由此可见学好数学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如何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策略的问题,作出如下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
期刊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心理学研究揭示,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情感的参与。生物有效教学课堂,首先是“情满课堂”。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用精巧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导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消化与吸收”的内容时,笔者让一个学生扮演西瓜子的角色,自述了《西瓜子历险记》的故事。只见学生个个听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亲人发挥重要作用。陶行知明确指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今天重新认识陶行知先生的创新精神,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