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语言基本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环境和条件的局限性,阅读能力往往较低。为此,作为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如何培养农村学校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可见,阅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课改精神,在教学中应该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以读、背、说、写为主要的活动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逐步具备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閱读首先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还是一种不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自己能获取知识的方法——阅读。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广了、读多了,就能对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花大力气改进阅读教学,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而农村学生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是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是农村小学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农村的学生家庭条件好一点的都到城里读去了,剩下的大多数家庭条件差,很少买书。加之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缺乏,直到现在也没有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这样一来就没有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受到限制,因而学生的视野狭窄,达不到预期效果。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时也就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所以我个人认为:改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从师生角色的转换、阅读教学的过程及评价等方面全面改进。如果问学生都看过哪些课外书籍?能说得出几本名著的学生廖廖无几,可却有很多同学能说出几部动画片的名称。可见,在农村小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认真真地阅读完一本课外书。
  那么,怎样培养农村地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结合我的工作经验,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1.创设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作了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农村地区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自主购买图书阅读,学校、班级应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入手,积极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1.1营造阅读氛围。首先,在教室内外的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故事等,让孩子孕育在浓浓的书香中。其次,成立“图书角”,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还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建议家长带孩子买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再次,实施“每周阅读一个读书励志故事”活动,让孩子感受读书的乐趣和好处。
  1.2激发阅读兴趣。鲁迅曾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尽所能激起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学生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也就各有偏好。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1.3塑造阅读成就。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故事会”、“我是小小故事家”、“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参与阅读、享受阅读,并从阅读、讲述中获得成功,塑造成就感。
  2.探索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不仅要每个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通过拼音扩大学生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要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以后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家庭的辅导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学校的教育更显得重要。针对农村学生阅读量较小、阅读能力较弱、阅读基础不强的情况,我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2.1加强阅读指导,探索阅读方法。阅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A.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自主选择,抓住重点,精读品味。如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主要写了桂林的山和水,分别抓住了桂林的山奇、秀、险和水静、清、绿的特点进行描写。在这儿,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性地找出文中的精彩描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在此基础上知道背诵。这样既完成了课内的教学任务,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突出主体。新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要求读通、熟读,精读课文还要求读出感情,有些篇目还要求背诵。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书,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书中培养语感,在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为基,朗读精品,朗读评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和体会,在朗读中重音、停顿、语气等都会有差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精品的朗读和朗读评议过程,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实践证明。评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评议中能抓住关键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如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
  2.2加深词句训练,培养阅读能力。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如三年级下册《燕子》中有一句“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吹拂”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吹拂”和“吹动”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吹拂”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春风吹拂着大地。”有的说:“春风吹拂着五颜六色的花朵。”……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2.3加宽阅读范围,激发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让学生根据其中的阅读形式自觉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顺利完成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加宽阅读范围、激发阅读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
  這关键是要把握好课中或课外的“牵引”关,让学生在教师巧妙语言的“牵引”下,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外阅读世界,去感受更广阔的天空。
  许多教师在上完《马背上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这类课文后,都觉得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与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关的文献资料、书籍、故事。利用图书馆、历史文化博物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寻找红军的足迹,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烈忠魂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能更深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班会课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英雄事迹介绍会、英雄事迹网络图片展览等,提供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学会合作探究,共同分享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意识和进取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必须做到三个落实:即学习内容要落实、研讨问题要落实、学习时间要落实。具体操作步骤: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落实每个小组的学习内容,布置各小组自学讨论的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习讨论、交流,选派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大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效率地再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学习后气氛相当活跃、和谐。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2]冯世明.《小学生自主阅读教学指导方法》.语文出版社.2016年
其他文献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节教学进程,缓解课堂气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精
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了解英语文化,锻炼英语语法、词汇、短语的识辨能力、运用英语知识的重要板块.在高考中,英语阅读所占的比分非常大,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阅读的教
随着我国对于学前教育重视意识的不断加深,相应提出了一整套严格的教学要求,这也为当前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双语师资”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与挑战。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人才队伍,必须要充分运用高标准的要求来进行来教学培养。   一、当前阶段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双语师资”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一)教育人才目标定位存在问题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幼儿教师人才队伍的构建培养模式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委婉语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职业委婉语是对于一些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下,从事的工作比较低贱的人所从事的工作的委婉的称呼。职业委婉语在英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社会礼仪、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它是我们了解西方社会的重要视角,对它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本文拟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中常见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资助工作的鼎力支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飞跃发展。如何在资助中抓住教育的根本,实现育人工作使命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着重从资助工作体系和育人工作体系两个方面来思考资助工作如何实现育人功能,实现资助工作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资助育人 经济困难学生 学生成长 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贫富差
1.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教育体制在做出相应改革的同时,也使得艺术设计教育得以普及和发展。通过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规模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此项专业[1],可以说教育规模空前壮大。而选择此专业的学生人数也是呈现逐年增长的势态,该专业的开设每年都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艺术设计人才。   2.新形势下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失灵保护是电网的重要保护,为提高失灵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文章缮合高压电网的实际情况,就失灵保护接线中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如发电机热工保护与失灵保护、三相操作开关的失灵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本文阐述了情感和情感教育的定义,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客观的分析
一、我国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的平面设计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平面教学在教学中的发展,我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段完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关注平面设计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与学生进行很好地互动   平面设计教学中,一方面需要老师和学生两者共同完成,另一方面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间配合,不断互动。老师需要
内容摘要:高校学风建设已成为学生培养、社会进步、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使高校学风建设更好的发挥极致,将学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切入点,通过目标管理机制推进高校学风建设,从而更好的培养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结合实践和理论,围绕这一热点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同时对学风建设过程的经验和对高校的意义进行充分的诠释,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探索了目标管理方法在其中的运用,对于学生管理者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