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的,热情的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y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和李香兰有过一张合影,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题目大可以叫女作家与女明星。
  女作家说过她喜欢参差的对照,葱绿配桃红,这张照片倒是十足完成了她的审美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照片里的女作家和女明星都是错位的,女作家一副女明星慵懒作派,而女明星反而是一副女作家的内敛贤淑,纯色旗袍上配两圈硕大珍珠。女作家呢!身着一件家传夹被陈丝缎面料子做的半长洋裙,米色薄绸上洒淡墨点,隐着风雷暗涌的深紫凤凰,脚下一双时髦到不能再时髦的白色鱼嘴鞋。
  一个人的服装往往是随身携带的微型宣言,这两套衣服多少也泄露了女人的小心思,女作家是既要低调又要不凡,透着一股子文学女青年孤芳自赏、落落自傲的清高劲;而女明星显然因为要见的是女作家,特地选了身素静袍子。当然还有动作,一般人见到当红女明星,原来应该喜孜孜地望着镜头,但女作家显然并不吃这一套,她垂着眼晴半侧过头去,一个人施施然坐在椅子上,这副样子倒弄得站在一边的见多识广的女明星有点手足无措,所以很多年以后女作家把这张照片收进她的书里,抱歉地写道:1943年在园游会中遇见影星李香兰,要合拍张照,我太高,并立会相映成趣,有人找了张椅子来让我坐下,只好委屈她侍立一旁。
  旧照片扯出一段段往事,正是民国两大奇女子——张爱玲与李香兰。1943年,正是二位名媛风头最盛的时光,上海城顶顶有名的文艺杂志把“第一流的中国女作家和第一流的东亚女明星”拉到一起搞了个纳凉会,但很明显张爱玲很不适应,而且亦不会应酬,当李香兰得知张爱玲比自己还小时自言自语道:“比我还小?”张爱玲马上接道:“像是您,就到了三十岁一定还是像小女孩子那样的活泼吧?”这小细节充满了女性之间的张力,我不觉得张爱玲是嫉妒,但不大瞧得上是肯定的。
  我以前总觉得直率刻薄是真性情,但后来发现很容易伤害人,23岁的张爱玲没把李香兰放在眼里,倒也小看了李香兰。李香兰这一生,长得美,但她过人之处是没有受这美的要挟,一辈子自立自强,经历之丰富,身份之蝶变,一辈子活出了别人三辈子的光芒。有一类女人总是这样斗志昂扬地活着,她们天生像打了鸡血,永远在热气腾腾地拥抱生活,我看不出这有任何不好,而且能热情拥抱生活未尝不是幸运,因为他们普遍拥有一个美满的童年。如李香兰就最典型,她天生丽质,父亲是学者,家境优渥,十来岁拍电影灌唱片,二十岁出头已经是红遍中日两国的大明星。而与她的顺境相比,张爱玲的前二十年可谓相当坎坷,虽然也出身在大富之家,但已是破败到不能再破败的旧式家庭,三四岁母亲就出走欧洲,破落家庭的阴郁,还有鸦片亲情中的狰狞,就算是最顺风顺水的时候也一样要日夜伏在常德公寓的小书桌上写她那一篇又一篇的《沉香屑》,和备受宠爱的女明星相比,相貌平常的女作家經历了太多黑暗,她瞧不上她是自然的。
  我们常常会说人生的胜利者和失败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张爱玲与李香兰确实是女性的两个典型,一种是向内的,一种是向外的;一种是退让的,一种是进取的;一种是警觉的冷淡的,一种是信任的热情的;一种要永远活在人们视线里,一种希望你们永远不要看见她。我们常常鼓励自己成为后者,因为后者充满生命力,充满热情。
  李香兰也许就是这种女人吧,她总能在曲折的人世里找到属于她的活路,战斗力满格,就算到了八十岁,她也还是一个可以为日照权和富豪毫不犹豫打官司的老太太。
  生而为人,我们总是敬佩强者,鄙视弱者,但世事又真的很难说。就算是强悍如李香兰,也不能确保人生永远是热闹的;就算是孱弱如爱玲,至今也仍然有人记得她。人生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不公平的,有的女人天生美,有的女人天生平常;有的女人热闹,有的女人冷清;有的女人如游园里一树肥美芙蓉,有的女人如雪地里一标清庾瘦梅,但不管你多美或者多丑,无论你有多少挣扎多少不舍,所有心事终归都要化为尘土,如果想明白了这一点,你的心会不会平静点?
  编辑 陈陟  czmochou@163.com
其他文献
与志平兄交往十年,淡淡如茶,也如同他安静的笑容,每次从见面到分别,自始至终。  凭一件大字行书作品一举摘得十届全国展大奖,汤志平可谓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先后又被评为江苏省十佳中青年书法家,获得南京市政府文艺奖,当选江苏省直书协副主席……  记忆中,见面多在书协办公室,志平兄总是从拎袋中拿出一叠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作,说请我评点。这样一个有成就,在全国有影响的中年书家,还是这样谦恭,还是那么勤奋。我每每
期刊
旅行,有时就是提供一个背景,意味深长——  旅行的精华,我觉得是静,静态细致的感观体验。所以,每每看到报道中旅人疯狂抢购,我还是不能理解,不管它的东西有多好多便宜,这都不是理由,物质要那么多有什么用?当你占有物质时,也被物质所占有,而忽略了其他,这是很可惜的事。  一个朋友说她去日本,总喜欢把收音机调到NHK音乐台,深情舒曼缓缓流淌。配合这样的一个画面:某古老的山间小镇,因为盛产大米,很多别致的和
期刊
忙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很多人忙着忙着,就忘却了初心。  洪晃说,如无意外,这个月就退休了。因为女儿跟自己不亲,有快乐或忧愁更愿意跟父亲分享,这不是她追求的母亲生涯。  我的一个朋友说,有一天他如往常穿过机场安检门,看见前面有个父亲,脖子上骑着儿子,父亲在整理行李,儿子俯下身亲吻父亲头顶。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他一路忙着忙着,孩子已经上大学了,竟然错过了这些美好瞬间。钱有了,声名有了,却丢了儿子的童
期刊
2015年5月3日,成都,女司机卢某驾车连续几次突然违章变道、急刹车,吓坏后车车内孩子,后车男司机张某气不过,一路追赶直至将卢某的车逼停,并当场殴打卢某……“成都暴力事件”很快成为舆论焦点。  和急剧增加的私家车保有量相比,中国汽车社会的文明却远远没有成熟。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打事件能够引起如此强烈的关注,也恰恰说明这样的不文明相当普遍。  有人说,文明是管出来的,需要有良好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不过,
期刊
钢子,是目前为止中国慈善界最神秘特别的一位,他是全民慈善的发起人,也是全民慈善实实在在的推动者,但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公开过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钢子”只是他使用的一个符号,一个用来号召全民行善的符号。2015年4月28日,“2015中国慈善榜发布盛典”在北京水立方举行,钢子因做出的突出贡献,再次荣获“中国慈善榜年度十大慈善家”称号。     行侠,成了网络首善      钢子出生于
期刊
他是“棋圣”聂卫平和曾被誉为“中国女子围棋第一人”的孔祥明的儿子,他是聂卫平口中最亲爱的“骢骢”。当年,因为父母婚变,他与父亲分离,随母亲东渡日本,开始一段艰辛的异国生涯,也在心里埋下对父亲怨恨的种子。  如今,他成为推动中日围棋交流的友好使者,也成为罹患直肠癌的聂卫平身边最贴心的儿子,从怨恨到和解,从疏离到亲近,这对父子,走过了怎样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  冰释前嫌,岳父和妻子功不可没  对于“骢
期刊
诗一样的爱情  关于自己的爱情,席慕蓉有一篇叫做《猫缘》的散文说得很清楚。  席慕蓉和丈夫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时间是1966年。两人同是从台湾去比利时留学的学生,一个学习油画,一个学习物理。在几次中国学生聚会中,席慕蓉发现刘海北不仅知识渊博,还十分善良,一个大小伙,居然会为猫做舒适的小窝。  席慕蓉说:“我喜欢他,是因为发现整个男生宿舍里只有他养猫,对猫好,对人一定会更好。”这
期刊
他是山东聊城农民郭刚堂,是刘德华主演的打拐电影《失孤》的原型,他的儿子被拐十八年,他骑坏了十辆摩托车,寻遍全国三十多个省市,总行程四十万公里,他的寻子路仍在继续。  变卖家产踏上寻子路  1997年9月21日,外出贩卖沙石的郭刚堂运气特别好,一天卖出了幾十车。收工后,他在聊城市区给儿子买了一只玩具熊,就开着拖拉机兴高采烈地往家赶。  傍晚时分,郭刚堂到家时,发现自家门口聚集了很多人,他心里咯噔一下
期刊
不是只有去西藏才能净化心灵,不是只有去拉萨才能晒得到太阳,不是只有去内蒙大草原才能仰望星空……无论是远方的高山流水,抑或是家门口的老街小巷,都能够体会旅行的快乐。  熟悉城市中的不熟悉  体验者:葛仲然 28岁 上海  当葛仲然还是上海财大会计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时,就已经听说上海稻草人旅游协会组织的在本地城市兜兜转转、挖掘本地历史文化的活动,于是喜欢旅游的他试着报名参加了。  其实,和很多年轻的上海
期刊
朋友杨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在奥克兰拍的照片,引来众多点赞和惊呼。  杨是和一帮朋友去新西兰参加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的,还顺便安排了澳大利亚游。她说:本次之旅的口号是——打打球,洗洗肺,养养心,我阳光,我快乐。  杨打羽毛球其实是半路出家。当年她开始学打球的时候,已经年过四十,零基础,只是因为喜欢,就一路坚持下来。那时候,学校一起打羽毛球的有十几个人,每天下午五点约着一起打球。这些人中,只有杨是在校外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