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终身教育网络信息化平台构建探索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广西开放大学建设为契机,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发展空间”、“云教室网络管理平台”、“远程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无线校园网”、“远程教育资源库”,以及在线教学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室管理系统,构建具有创新体系的开放大学网络学习平台,进一步加强广西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信息交流,搭建一体化、智能化的终身教育网络信息平台,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关键词】广西 终身教育 网络学习平台 网路信息化平台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48-03
  终身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各地高校和机构都建设了一大批终身教育网络和服务平台,但这种快速建成、分散独立的平台存在如下问题:产生信息孤岛,网络承载能力有限,资源利用率低、共享不便,业务扩展缓慢,等等。为全面落实《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推进建设广西开放大学以及构建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改革发展目标,推进广西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广西应加强开放大学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快构筑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本文在分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以推进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向广西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加强网络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建设开放大学网络学习平台,并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探索,规划未来的网络服务平台。
  一、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云教室。充分利用云服务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各分校合作,先后搭建了“云教室”管理控制系统共13间云教室,其中总校2间,各地市分校11间。最早搭建云教室的是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其云教室与国家开放大学直接对接,同期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总校搭建了2间云教室,随后相继搭建的地市级分校有桂林市广播电视大学、梧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防城港市广播电视大学、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百色市民族分校、玉林商务分校、南宁民族分校、来宾民族分校、贺州民族分校、钦州民族分校,目前各建设1间云教室。
  (二)建设多个信息化教学及培训基地。建成了多个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多媒体视频制作、网络视频教学、数字图像处理的教学实训基地。其中包括:
  1.蓝厢虚拟演播室。主要是用于制作高清视频并进行抠像操作,灵活地加入丰富多样的背景,同时支持多台摄像机之间录像以及虚拟场景的切换,设计制作精美的作品。
  2.高清视频录播控制中心。主要是对多个录制场景进行动态控制和轮播切换,操作手段和方法可以模仿电视台节目制作,同时监控各个场景的录制效果。
  3.教学资源录制中心。主要是设计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课程教师预先准备好录制脚本,然后完成脚本中的相关内容设计,最后交给资源制作人员进行后期处理。
  4.双向视频教学会议中心。主要包括三套视频教学会议系统,其中捷视飞通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具有管理控制权限,属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独立的视频,可以连接总校与各个分校的视频终端,进行视频教学、远程论文答辩、远程视频会议等。Polycom双向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和视频终端连接总校和国家开放大学会议中心的一套视频会议系统。教育厅专线视频会议系统是受广西教育厅管理和控制,通过光纤专线网络和视频终端连接总校和广西教育厅的一套视频会议系统。
  5.网络数据中心。这是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化建设和网络运维的核心,存放海量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持在线点播和光纤数据传输,是连接总校和分校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中枢。
  6.建设了四个大型计算机网络机房、专业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数字媒体设计实验室等。全区电大系统共有计算机3016台,其中总校有1000多台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约70个硬件终端、200个软件终端、30多台高性能专业服务器。
  (三)覆盖全区电大系统的移动光纤专线网络。目前已经接入双线光纤网络,其中中国电信50M和中国移动100M。特别是最近几年,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对网络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有千兆光纤网络、海量数据网络存储管理系统,定制开发了各专业网络教学模拟软件和虚拟化教学设计软件、学生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自动化办公平台等。
  二、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网络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发展终身教育,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和复杂结构的学生,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地域上实施远程教育教学,在学习和管理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交流延迟。目前,网络信息化教学主要是以课程内容为中心,通过视频、音频、文本或者其他多媒体进行信息传输,信息技术在相对狭窄的“传递”模式下进行应用,而教师与学生分布复杂、广泛,虽然简化了学习者的学习情境设计,但缺乏交互性与群体协作性,没有达到信息时代以创新和发现知识,社会性的互动体验和学习者的主动性为主要学习活动的基本目的。远程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应用成本较高,使用频率偏低,一般应用于小规模的会议和论文答辩,因此,教学上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课程学习只是机械记忆和大量练习,大部分的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缺乏适用性和交互性,较多从教师讲解灌输的角度出发,较少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考虑,仅仅要求学生浏览与教学相关的网页,收集资料和查阅文献,忽略了引导和培养学生批判、处理与应用网络信息的综合能力,教师只能单向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很难及时地将疑问提交给教师,教师也不能迅速地将解决方法反馈给学生和对学习效果进行即时评价,造成了教学知识和信息反馈传输的延迟。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学习与管理分离,电大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建成了多套供学生在线学习的系统,但这些系统都是独立运行,有独立的数据库和功能模块,系统接口定义不明确,各个系统形成了“信息孤岛”。同时,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全区远程教育系统由总校和各个分校共同组成,各个学校之间是相互联系但也相对独立,在多个领域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子系统,彼此之间缺乏协调与业务调控信息,导致教育工作者在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方面相对滞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管理相对困难。
  (三)新技术和新设备在短时间难以高度集成。新技术和新设备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都需要较长时间的调试和磨合,才逐渐稳定运行。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技术了解和学习不多,对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不熟练,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和普及。同时,新技术和新设备也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花费时间了解和掌握基本参数和设备性能,需要不断的消化新技术和维护新设备,保障各个功能模块稳定运行,才能更好地让先进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
  (四)现有平台功能未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平台提供的功能业务比较单一,开放性不强,扩展性不足,平台互动性、智能性不足,用户体验一般,资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利用率下降。如广西终身教育网的开发与设计还无法正式对外上线,功能扩展性差,二次开发严重滞后。
  三、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与开发
  远程教育机构是一个围绕学习展开管理的专业教育机构。上世纪90年代,远程教育进入网络时代,管理也随之网络化与信息化,基本的观念是:为所有的参与者提供完善的信息环境和畅通的信息通道,确保信息共享、业务透明,消除人为的信息孤岛。广西开放大学学习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同时也为各类教学服务人员提供集成管理环境将应用于广西开放大学的学历/非学历教育,还将继承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与国开学习平台、教务系统建立无缝连接。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因此,就学习观而言,开放大学学习平台应紧跟时代,反思原有的单向知识传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设计,转而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课程为核心,围绕学习活动组织学习,体现Moodle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思想。平台重视交互与协作,重视社会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学习平台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交互与社会建构。平台提供丰富的交互手段,根据自身需求将网络工具如博客、BBS论坛、SNS社区系统进行整合,包括人与资源的交互、人与人的交互;通过小组讨论和小组协作,支持协作学习;通过师生、生生评价,支持学习反思与意义建构。
  2.组班学习。按课程选课人数,分成多个班级(30人左右),由辅导老师悉心指导学习,提供学习活动组织与评价等服务。
  3.大规模学习。无论选课人数多少,均由一个教师辅导团队提供学习指导,在学生人数庞大的情况下,可能辅导服务不是很细致,但是,学生仍然可以通过与资源的交互、学生之间的讨论、自主学习活动、辅导教师作业评价等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在线辅导、在线讨论和在线测试等,实现学生课程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和合作化。
  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均重视个人的学习体验,重视多视角、多观点的呈示,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最终目标。学习平台内每一页面的UI设计需满足用户的感官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品牌信赖体验的需求。用户个人空间可定制页面,课程主题(Course Format)不少于4套。桌面与移动访问体验具有一致性和自适应性。
  感官体验:关注用户的直观感受,重点突出,各页面色彩与布局具有一致性体验,视听体验舒适,兼顾用户推广与品牌效应。
  交互体验:用户操作直观简易,可用性强。例如,对于学历注册应提供报读教学点与报读专业选择,并与教学点列表和专业列表关联;学历注册表单应与国家开放大学的入学表单保持一致等。讨论区可提供回复帖通知与订阅等;移动访问触控操作便利。学生必须明确了解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学习内容、考核考试方式。
  情感体验:平台应始终关注学习者,为所有用户提供关爱、友好、贴心的心理体验。按用户分类定制用户页面和用户服务,根据用户偏好推荐服务;页面提示友好适度,具备反馈跟踪功能;提供用户评价、调查和投票功能以鼓励用户参与;定期举办学员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的交流;由专家为用户提供专业选择和课程选择的专业解答;短信息提醒与问候;学员分组与学友推荐;学习激励机制,比如进度条提醒、学习评级、称号等;要使用户空间成为其对外访问的门户等。
  品牌信赖体验:平台Logo、布局、色彩以及视频、文字等均是未来广西开放大学的形象符号,应体现出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并展示教育的公益性及责任感,呈现给用户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该平台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平台扩展方面,能集成目前已有的各个独立的学习系统和教学资源,能实现教师网上备课和发布教学讲义,该模块主要以学生所学的一门课程为一个子目录,子目录里每个教师都建立自己的文件夹,教师可以整理、组织自己的文件夹,设置自己的文件夹共享功能,发布教学日志,让学生了解教学进度。主要包括与国家开放大学视频会议系统的接口,国家开放大学学生空间、教师空间、机构管理空间的接口,国家开放大学资源中心的接口,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的接口,省级电大在线平台的接口,教务系统的接口,广西社区教育平台的接口,省级教学视频会议系统的接口,省级教学资源库的接口,省级学分银行的接口,同时还能扩展到移动学习、交流、评价功能,包括电子教材下载、在线离线作业、语音笔记、个人知识库、互动学习等功能。支持手机和IPAD使用,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并为移动设备提供App;移动App支持离线学习。
  四、终身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展望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浪潮风起云涌,对信息产业的变革影响深远。作为支撑信息消费的关键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网络的演进升级步伐加快,宽带接入、光传输、IP网络和应用业务平台成为信息通信网络的几大亮点。未来一段时间,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将持续增加光纤网络带宽,逐渐引进超宽带固定接入、超宽带移动网络、智能云路由IP网络、灵动IP业务平台与大数据应用,将成为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终身教育网络化信息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并且与最新的互联网通信和网络技术息息相关,智能部署云应用,实现可管理云服务,发展大数据应用是未来终身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点。通过教育云服务,不仅可以降低总体成本,同时具备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主要是功能和业务模块的弹性扩展,自动化运维管理,可靠的网络保障能力,经过智能算法设置云应用的最佳部署点,实现终身教育云数据中心的网络自动化和无缝广域网互联。光传输和IP网络提供更高速率的同时,将更加智能、开放、自动化,与此同时,软件定义网络和虚拟化技术走向成熟和应用,为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终身教育打下可靠基础,从分散孤立系统向统一共用的平台方向发展、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向检索挖掘方向发展、从优化网络向业务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雷,任慧玉.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高校辅助教学研究[J]. 江苏高教,2009(2)
  [2]唐杰. 终身教育网络和服务平台之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必要性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3)
  [3]汪传雷,冯世朋,王媛媛. 基于Web3.0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网络信息平台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9)
  [4]欧启忠. 教师教育综合训练中心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7)
  [5]罗丽琳,王怀勇.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辅助法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研项目(YB2014583);国家开放大学课题(G14A3104Q);广西电大科研项目(2013DDB10)
  【作者简介】陆丹梅(1965- ),女,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社区教育。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国家精品课程果树生产技术为例,依照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对该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探索。  【关键词】果树生产技术 精品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57-02  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是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2006年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
期刊
【摘 要】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对我国的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29-02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但我们仍需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职
期刊
【摘 要】开发了基于职业岗位和毕业生成长规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总结了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原则、流程和主要内容,提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职业岗位 企业 用人规律 课程体系建设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70-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期刊
【摘 要】以广西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分析民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总结改革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51-03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
期刊
【摘 要】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钦州市的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存在问题和建设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专业化 高素质 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75-02  一、钦州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情况  (一)钦州市高校教师队伍情况  钦州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多人,目
期刊
【摘 要】预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与模具专业未来市场地位变化,阐明二者的联系,分析两个专业从业人员的共性能力,探讨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与模具专业共生建设实施的培养方案,总结共生建设后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业设计专业 模具专业 专业共生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67-03  共生(commensalism)是
期刊
【摘 要】分析楼宇智能化教学团队在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双方产学研合作平台运行机制下取得的初步成效,提出构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产学研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未来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建设的发展,需要学校重视、政府参与,利用微网平台加强校企长期密切合作,实现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教学团队 服务社会能力 产学研校企合作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为了解高职新生的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随机抽取某高职学校600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问卷进行团体施测;结果显示高职新生的心理弹性存在性别差异,可通过增强高职新生的心理弹性,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职新生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
期刊
【摘 要】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从专业建设背景、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内容等方面对广西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西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72-03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和发展、北部湾开放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泛珠江三角区的经济发展,广西
期刊
【摘 要】目前广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管理与运行模式存在弊端,需要革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追求实效性和节省人力资源为目标的“4+2”运行模式,集校领导重视到位,部门权责分明、协作配合,以专业保障质量、依托学工管理系统运行的人力资源保障等特点,更便利于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教学质量。提高专业教师、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素质,是新模式的技术保证。构建完善的三级网络,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