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赏析对联的方法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联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它是用简练和优美的词句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对联的形式、特点,引导学生诵读、积累,还要教给学生赏析对联的方法,品出其中的韵味。
  
  一、联系名胜古迹欣赏对联
  
  人们都喜欢游览风景名胜,风景名胜区有很多传唱千古的名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对联大都写得富于诗情画意,或表达赞赏之情,或抒发感慨之意,夹叙夹议,借景生情。一副好的对联不仅本身就值得欣赏,而且它还可以使你更好地欣赏所题的风景名胜。无论是山、林、湖、石,或是亭、轩、台、榭,只用三言两语,一两句话,好像是画家的寥寥几笔,便将景物的内在美给勾勒、点染出来,让游人在赏玩景色之余眼中有情,情由心生。静物变成了活景,生色不少,更增添了游赏的情趣和兴味。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这些风景名胜区的对联时,当然不可能先去实地游览。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图片、课件、影碟,有条件的还可以上网,让学生观赏风景,从景物中得到启发,展开联想,触景生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对联的内涵。例如杭州西湖边的静凉轩有一联:半塔斜阳颓老衲,一池残叶战秋声。
  学生初读后,只能从字面上懂得对联写的是秋天的景色,斜阳、古塔、残荷,不免觉得有些凄凉。要想让学生领悟对联更深一层的含义,就需要联系当时当地的景象理解。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西湖荷塘的秋景:凋残的荷叶在瑟瑟秋风中仍然顽强不屈地挺立着,显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在秋天斜阳的映照下给人一种苍劲健美之感。再引导学生重点品味对联中的“战”字,一个“战”字仿佛赋予了枯叶灵气,它也如人一般具有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抗争的力量,虽“风霜重重恶”,但本性顽强,“风霜其奈何”。当学生看着这副对联,再面对静凉轩前的残荷败叶,西山落日,哪里还有颓废凄凉的感觉?哪里还有悲秋悯人的思绪?没有了。这一切仿佛是齐白石先生的残荷图,是那样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希望。可见,园林中的对联如同诗词、绘画一样,也重在创造一种意境,将客观景物的骨骼、神韵描绘出来,境界也就出来了。真是名胜名联,相得益彰。
  
  二、联系典故欣赏对联
  
  我们欣赏对联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作者在撰写对联时,引用了一些动人的逸闻佳话、历史故事,或是运用了一些典故,使对联更有意趣,让人读后产生种种联想,由眼前的景物进入到另外的境界中。但是,对于古典文化知识相对贫乏的小学生来说,这些典故大都是他们未知的知识。不知道典故的内容就无法琢磨和理解对联的思想境界。生僻的典故犹如一层窗户纸,在学生与对联之间形成了隔膜。在引导学生欣赏这类对联时,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捅破这层窗户纸——即解析典故。当这层隔膜被捅破之后,学生便会进入那似乎既很遥远,又使人浮想联翩的境界之中,一幅幅幽美而壮阔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从而领悟对联的内涵和意境。例如抗金名将岳飞的老家河南汤阴县有一副对联:千秋冤狱“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此联用了“莫须有”这一典故。之前学生曾欣赏过岳飞墓前的一副名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通过对那副对联的赏析,学生对岳飞的事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他遇害的过程和细节还是不太清楚的。“莫须有”是何意呢?这就需要老师把岳飞遇害的前因后果、详细过程讲述一番。通过老师的讲述,学生懂得了“莫须有”的由来,感受到对联所表达的强烈的爱憎情感,对岳飞的怀念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才达到赏析的目的。
  
  三、联系古诗文欣赏对联
  
  对联和其他的文学作品一样,一般来说是由作者自己创作出来的。此外,对联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创作”方式,就是摘取前人的诗词文章中的词句集成对联,称为集联。集联是别具一格的对联,讲究语言浑然天成,声调优美。集联的范围很广,可以集诗、集词、集文。在欣赏这一类对联时,首先要向学生提供它的出处,也就是它来自哪些诗词或文章,并对相关诗词文章的内容、意境做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对赏析集联大有帮助,因为文学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相通的,你用此句表达这样的情感,我也可以用这一句表达同样的情感。例如郭沫若先生集毛泽东同志的一副别出心裁的词联: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如果让学生在赏析这副对联之前,先了解对联的出处——毛泽东同志的两首词《沁园春·雪》、《清平乐·会昌》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感受革命者的万丈豪情: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由词及联,学生就能感受到集联中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赞美之意。
  
  四、联系历史背景欣赏对联
  
  对联写出来是为了叫人看的,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是为某些事物做宣传,达到某种教育作用;有的是采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批评不良风气;其目的和表达方式因联而异。因此,对联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都具有其社会意义和历史作用。特别是那些针砭时政的对联,大都带有政治性或阶级性,如果不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恐怕很难读懂对联中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学生要赏析这一类对联就必须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体会出对联中的思想感情。这些历史背景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影视作品、上网查阅资料、听取教师讲述等多种渠道获得。
  例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大权独揽;个人生活奢侈,不顾人民的死活,大兴土木;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而她死后的尊号却集中了一切好字眼,在“皇太后”三字之前的尊号竟有十六字之多,百姓们对此极为不满,有人写了一副讽刺对联,为她画像:垂帘二十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通过一些预习,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那一段屈辱悲惨的历史,了解了慈禧太后贪婪残暴、卖国求荣的一生,学生就能明白作者为何用如此犀利的笔锋嘲讽慈禧太后,就能体会到对联中蕴含的满腔怒火和反抗情绪。
  
  五、联系生活实际欣赏对联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要数对联,它的广泛性是其他文学形式难以比拟的。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功用:在只言片语中既能叙事绘景,写意抒情,又可以信手拈来,随处可用;既可以题于园林亭榭、寺庙祠宇。又可以用于婚丧寿挽、门宅店市。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春联和店铺门口的门联,这些对联内容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对于春联,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大都有跟随家长去选购春联的经历。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年货一条街就开市了。春联、各色“福”字、条幅、灯笼迎风飘摆,让人眼花缭乱。一家人扶老携幼在春联摊前挑挑拣拣,小贩们热心推荐,大家按自己的心愿挑选合意的春联,在挑挑拣拣的过程中,学生耳濡目染地学到了不少有关春联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再加上学了《春联》这一课,赏析春联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常见的春联基本上都能理解。
  店铺门口的门联既是一种门面的装潢,又是一种可以供人欣赏的宣传。它虽说也通俗易懂,诙谐有趣,但毕竟带有本行业的特点,而且不同的商家有不同的商业诠释。因此,欣赏店铺门联还应联系行业特点才能揣摩出对联所传递的信息。例如有一药铺贴的门联别具一格: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做生意的有谁不求发财而甘于贫穷呢?商家贴这样的对联是有些奇怪。要想把这个问题剖析清楚,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联系药铺这一行业的特点来想。原本药铺就是靠病人多、买药多才能发财,可人得病却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这位有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的商家才会在门联中写道:只要大家身体健康,我穷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么一想就合情合理了。
  我们教给学生欣赏对联的方法。其实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对联赏析方法,才能感知对联的艺术魅力,从而喜爱它、运用它。唯有如此,对联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责编 李景和)
其他文献
醛、酮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其加成性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较广。对于这一性质的掌握,教学中可从分析结构、综合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等几个方面入手。
为了满足《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9R1中的抗坠毁要求,针对燃油箱附件安装盘与结构之间的连接、油箱底部附件保护等抗坠毁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设计。燃油箱附件安装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此语道破了学习规律的真谛。对数学的学习也一样,兴趣是重要的学习动机,它能让学生在欢愉的学习中增长知识。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倍增难,尤其边远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倍增是我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点和难点,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在阐述吉山
基于叶素理论和儒可夫斯基涡流理论,通过求解螺旋桨合成速度、速度环量及诱导速度的非线性方程组,分析了高度为20 km的临近空间中桨叶数目、桨径长度、旋转速度及前进速度对
核心自我评价是近年来的研究焦点,其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满意度及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已经被日趋重视。使用各种相关量表的统计学研究广泛出现,但对如何提升核心自我评价的方法
温州市图书馆所藏孙衣言《叶适年谱》抄本.近人陈谧怀疑非孙衣言所著。但从此年谱内容来看,似有值得怀疑之处。 Library of Wenzhou City, possession of Sun Yiyi “Yeh spec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株,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液α-N含量为响应值,对摇瓶发酵制备大豆肽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豆粕粒度40目,
直升机载荷在结构设计和验证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90年代以来,直升机的飞行载荷测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全面获得各型号的飞行载荷成为了可能。基于飞行载荷实测数据,从飞行载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数字俗语,认为数字俗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反映了人类认知方式。通过对大量英汉数字俗语的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得知英汉数字俗语有着许多相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