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技术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路基施工测量和路基填压,并对路基路面排水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公路施工;路基;施工技术
Abstract: based on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the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de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subgrade construction measure and roadbed fill pressure, and the subgrade pavement drainag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U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路施工建设因受天气,水文,地质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就决定了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重中之重,路基施工质量也是成就整个公路施工建设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这道工序上要认真谨慎,各项技术措施都要认真到位,稍有偏差,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危害群众的生命生活安全。基于路基建设对整个工程计量的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于这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各项技术指标都作了详细要求。对于特殊地域,特殊施工条件,更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措施和健全了安全保障体系[1]。
1路基施工测量
1.1路基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
1.2采用测量精度高的仪器做导线复测。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1.3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
1.4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1.5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图,应全部补测。
1.6路基放样。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
2路基填压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其压实程度,受建筑机械和施工方法方案等条件的影响很大。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经济有效的方法。
2.1路基填料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详尽规定了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條件,提高了路基填料的质化要求。工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运作施工,是对公路施工质量的最大技术保证[2]。
2.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使碾压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基础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实际操作中逐渐摸索经验,使我们的路基施工技术日臻完善,让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迅速提升[3]。
2.3过湿地区路基的填压
由于地域气候条件的不同,很多地区地层水分过大,给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也制订了相应的过湿土地基的填筑方案,过湿地区路基的填筑一般采用填砂砾垫层和加铺土工格栅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果较好。但路基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地下水位高或常年积水路段则需要降排水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3路基路面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
3.1地面排水
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
3.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2%。雨水排出路面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园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第二种是分散排水,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
3.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近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4结语
公路的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应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修建稳定的高强度的路基,对于发展公路交通事业,提高路面使用品质,降低工程造价,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克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发展浅析[J].现代公路.2008.
[2]刘晖.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08.
[3]陈冬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公路施工;路基;施工技术
Abstract: based on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the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de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subgrade construction measure and roadbed fill pressure, and the subgrade pavement drainag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U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路施工建设因受天气,水文,地质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就决定了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重中之重,路基施工质量也是成就整个公路施工建设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这道工序上要认真谨慎,各项技术措施都要认真到位,稍有偏差,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危害群众的生命生活安全。基于路基建设对整个工程计量的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于这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各项技术指标都作了详细要求。对于特殊地域,特殊施工条件,更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措施和健全了安全保障体系[1]。
1路基施工测量
1.1路基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
1.2采用测量精度高的仪器做导线复测。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1.3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
1.4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1.5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图,应全部补测。
1.6路基放样。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
2路基填压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其压实程度,受建筑机械和施工方法方案等条件的影响很大。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经济有效的方法。
2.1路基填料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详尽规定了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條件,提高了路基填料的质化要求。工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运作施工,是对公路施工质量的最大技术保证[2]。
2.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使碾压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基础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实际操作中逐渐摸索经验,使我们的路基施工技术日臻完善,让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迅速提升[3]。
2.3过湿地区路基的填压
由于地域气候条件的不同,很多地区地层水分过大,给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也制订了相应的过湿土地基的填筑方案,过湿地区路基的填筑一般采用填砂砾垫层和加铺土工格栅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果较好。但路基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地下水位高或常年积水路段则需要降排水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3路基路面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
3.1地面排水
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
3.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2%。雨水排出路面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园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第二种是分散排水,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
3.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近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4结语
公路的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应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修建稳定的高强度的路基,对于发展公路交通事业,提高路面使用品质,降低工程造价,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克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发展浅析[J].现代公路.2008.
[2]刘晖.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08.
[3]陈冬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